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

朱慈炅對着地圖陷入了沉思,他已經決定等坦克製造出來再對西伯利亞發起全面進攻,但那最早也是明年的事了,今年剩下的這幾個月如果浪費了就太可惜了,該讓盧象升和孫傳庭他們乾點什麼好呢?

大明這次集結的人馬可不少,光是陸軍、海軍、藩屬**團和預備軍團的人數加起來就超過了兩百萬,耗費的錢糧堪稱恐怖,如果不幹點什麼,實在是太浪費了。

想着想着,他的手指忍不住在地圖上滑動起來,他知道,現在呈現在他面前的是一幅冰冷的地圖,但是一旦他下發旨意,地圖上標記的地方就會變成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大軍之間殊死搏鬥的戰場。

一句話,決定數萬甚至是數十萬人的生死,他怎能不慎重!

盯着地圖看了半天,他終於發現一個漏洞,那就是西伯利亞平原東南角的棱堡密度很低,或許是因爲那裡靠近喀爾喀,而喀爾喀屬於高原地區,沙俄覺得那裡沒有太大的價值,所以,暫時沒有想向那個方向推進。

喀爾喀對沙俄來說是沒有太大的價值,但是西伯利亞東南角那塊地方對大明來說卻有重大的價值,因爲大明完全可以通過那裡將西域鐵路和西伯利亞鐵路連接起來!

只要西域鐵路和西伯利亞鐵路連接到一起,東路明軍和南路明軍就變成了一個整體,那樣的話,不管是進攻還是防禦,都能形成合力,戰鬥力將增加了五成還不止,而且鐵路修通以後物資轉運也方便很多,不必再東路南路兩頭送,直接通過更近的西域鐵路運送就行了。

西伯利亞平原東南角這塊棱堡真的不多,總共才八座,單一路大軍半個月一座,四個月就拿下來了,兩邊同時發力的話,就算慢慢來,一座棱堡花費一個月,也只需要四個月時間。

是單派一路,還是兩路並進呢?

這個問題其實不用多想,兩路並進的效果肯定要比單派一路的好,因爲沙俄駐軍的總數不會變的,一路大軍要面對五十萬敵人,還有點危險,派兩路的話沙俄就必須分兵,危險性相對來說就小的多了。

想到這裡,朱慈炅雙手往地圖上一按,蹭的一下站起來,朗聲道:”曹化淳。“

曹化淳還是一如既往的守護在門口,他聞聲立馬躬身疾步走進去,拱手道:”微臣在。“

朱慈炅接着朗聲道:”準備發電報,你拿紙記一下。“

曹化淳聞言,立刻飛快的準備起筆墨紙硯,他幾乎每天都要寫聖旨或者記電文,準備起來自然是輕車熟路,很快,他便提筆恭立在一旁。

朱慈炅清了清嗓子,然後朗聲道:”令盧象升調集大軍,於四個月內攻取沙俄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第二十五號棱堡,十天後巳時準時發動進攻,配合孫傳庭打通西南兩線,將西域鐵路和西伯利亞鐵路連接起來。“

沙俄修築的棱堡實在是太多了,盧象升他們很難一一打探到棱堡的名字,朱慈炅乾脆就讓他們以數字編號來區分,這樣的話,電報裡面傳遞起來就方便多了。

曹化淳飛速的將皇上的旨意記下,然後又提筆恭候起來,他知道皇上應該還有其他旨意,光這一條的話,根本就不需要記在紙上。

果然,朱慈炅一見他寫完,緊接着又朗聲道:”令孫傳庭調集大軍,於四個月內攻取沙俄第十八號、第十九號、第二十號、第二十一號棱堡,十天後巳時準時發動進攻,同時沿這四個棱堡的方向將鐵路線向葉泥河流域延伸,五個月內,一定要把西域鐵路和西伯利亞鐵路連接起來。“

下完這兩道旨意,朱慈炅停下來想了想,接着又繼續朗聲道:”令史可法率禁衛軍第二軍團,赴嘉峪關接替邊防軍第四軍團防務,鎮守嘉峪關、哈密衛到雷姆河一線防務。令侯拱極率邊防軍第四軍團交接防務後即刻趕赴雷姆河前線,接收孫傳庭調遣。“

說完這些,朱慈炅再次停下來想了想,又繼續道:”再派人傳朕口諭,令忠貞侯秦良玉派五萬人馬去東大營接收禁衛軍第二軍團防務,去吧。“

他之所以派史可法率禁衛軍第二軍團遠赴嘉峪關,主要還是想鍛鍊一下史可法,老是讓他留守京城,不但對他個人發展不利,同時,禁衛軍第二軍團也容易養成懶散的習慣,這次正好前線作戰任務並不是很重,不需要禁衛軍第一軍團去支援,讓他率禁衛軍第二軍團去支援一下,就當是練兵了。

當然,也不能一下就將他派上戰場,畢竟史可法和禁衛軍第二軍團都還未經受過戰火的洗禮,陡然派他們上去,傷亡率必然會高於久經沙場的侯拱極所率的邊防軍第四軍團,先讓他們去嘉峪關一下熟悉一下戰場的氣氛,下次再讓他們上戰場應該能好點,畢竟明軍將士也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能避免的傷亡,自然要儘量避免。

朱慈炅的旨意剛一傳達下去,明軍立刻開始了大規模的調動,禁衛軍第一軍團、禁衛軍第二軍團和邊防軍第四軍團的換防自不必說,那就是交接一下防務而已,並不需要動什麼腦筋。

盧象升和孫傳庭那邊就沒這麼簡單了,他們的任務可是出兵去攻打沙俄的棱堡,面對棱堡恐怖的防禦力,不管多厲害的將領都不敢等閒視之。

還好,朱慈炅下的任務並不重,東路大軍和南路大軍都只需在四個月內攻取四座棱堡,時間上是很充裕的。

盧象升和孫傳庭接到旨意後都不約而同的召集各軍團主將商議起來,每次在作戰之前都開會討論具體戰術已經成爲明軍的一個優良傳統,這使得明軍往往能以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戰果。

話說一個主帥怎麼沒點主見和擔當,老是要去爭取下面人的意見豈不顯得無能?

並不是說盧象升和孫傳庭的能力不行,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個人再厲害,也有考慮不周的地方,再說,他們手下的將領也不是臭皮匠,而是身經百戰的宿將,考慮自然更周全。

四個月攻取四座棱堡對盧象升和孫傳庭來說都不是難度太大的任務,很快,他們便制定出詳細的作戰計劃,一場大戰就此慢慢拉開序幕。

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九章 明爭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
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二卷 第三十章 盟國的請求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九章 大型露天礦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七卷 第四章 開發西伯利亞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四卷 第四十章 戰略部署第十八卷 第四十二章 最終獎勵,鐵甲戰艦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二章 登基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擴編之五百萬戶第十七卷 第五十一章 西伯大開發(中)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八卷 第十六章 東番密報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八卷 第五章 西伯舊地換新顏(上)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四章 架橋修路兩不誤第十五卷 第四十六章 飛速支援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九章 明爭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七卷 第七十七章 裝甲戰車顯神威第十四卷 第五十四章 王朝末日第八卷 第四章 寶島東番第十四卷 第五十三章 巴達維亞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四卷 第二十六章 峽谷遇襲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七卷 第七十六章 新式裝備初登場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四卷 第十章 澤州告急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十七卷 第三十六章 科舉擴編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十一卷 第三章 後金稱帝來搗亂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戰遵化上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