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

崇正十五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幾年下的更大一些,剛進入十一月,京城便下起了鵝毛大雪,而且一下就是幾天,地上的雪越積越厚,足足積了一尺多深還未曾停歇。&1t;/p

如此大的降雪,在京城甚至在整個北方,幾十年都未曾出現過了,這預示着千年都難得出現一次得小冰河時期終於過去,也就是說,北方的旱災要徹底結束了。&1t;/p

爲什麼說京城下大雪反而預示着小冰河時期過去了呢,這主要是從降雪量來判斷的,小冰河時期最大的災害就是氣溫下降,降水帶南移,導致北方乾旱。&1t;/p

往年這個時候應該是嶺南下大雪,而京城下小雪甚至不下雪,但現在卻是京城在下大雪,而嶺南那邊還沒有傳來下雪的消息。&1t;/p

這一場自然災害的確把大明給整慘了,在崇禎朝,可以說小冰河時期造成的乾旱直接導致了大明朝的滅亡,在崇正朝,雖然朱慈炅不斷擴大耕地面積,不斷推廣抗旱農作物,甚至大明還將整個南亞和東南半島都收入囊中,但是,這場自然災害對大明造成不小的影響。&1t;/p

先,戶部的倉庫裡基本就沒什麼存糧,這就導致了兵部籌備糧草時手忙腳亂,往往都是現收現運,一旦哪個環節出點問題,就可能導致前線缺糧。&1t;/p

然後,由於土地乾旱,畝產量低,導致大部分人口都被拖在耕地上,從事其他行業的人口相對來說就少了,這樣也不利於經濟的展,就算大明又是明蒸汽織布機,又是明翻地龍,提前實現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轉型,民間經濟卻沒有得到飛躍式的展,大明的主要經濟支柱還是幾個皇家商號,當然前面也說過,民間經濟展不快也跟皇家商號的不公平競爭有一定的關係,但這不足以導致上億人的經濟總量還趕不上皇家商號的幾十萬人,主要還是因爲大部分人口在務農,經商的人太少了。&1t;/p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大明的人口被限制住了,佔領了這麼多新的疆域,增加了這麼多耕地,大明的糧食卻一直沒有降價,足以證明,糧食產量還是不夠。飯只能剛剛夠吃,自然沒人敢瘋狂的生,所以,大明疆域擴展了將近四倍,人口卻只增加了不到兩倍,而且大多數新增人口,都是被大明佔領的地區原來的人口,大明本土幾乎就沒增加多少人口。這也是個巨大的隱患,要知道大明現在的疆域都已經過三千萬平方公里了,人口卻只有兩億多一點,這對疆域的開甚至是大明的展都是極其不利的。&1t;/p

總之,小冰河時期的旱災,在崇正朝雖然沒有導致大明滅亡,卻成爲羈絆大明展的巨大枷鎖,現在這個枷鎖終於要鬆開了,大明也必將進入飛躍式展時期。&1t;/p

當然,也有的外國專家認爲,小冰河時期是持續到168o年也就是康熙十九年才結束的,這純屬無稽之談,不說別的,光就人口而論,明末人口官方統計到的都不到六千萬,而到了166o年也就是順治十七年,官方統計人口已經達到了一億三千五百萬,改朝換代之後,人口不但沒有下降,反而立馬呈爆炸式增長,這是極不正常的,只能說明,小冰河時期,在明末就已經結束了。&1t;/p

當然,朱慈炅不知道這些,他只知道,京城下大雪了,北方的旱災應該是過去了,看着漫天的雪花,他不由興奮不已,這一興奮,他不由想起了堆雪人和拉雪橇。&1t;/p

當然,前世的他家並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之家,堆雪人那倒是真堆,拉雪橇嗎,直接就是一根麻繩拉塊木板,一個人在前面拉,一個人在後面推,中間的人笑哈哈。&1t;/p

這應該是小孩子最愛玩的遊戲了,而正好,他現在的小孩多得不得了,都十多個了,大皇子朱和堭都快兩歲了,二皇子朱和埈、長公主朱淑凡和二公主朱淑馨也都一歲半了,正是最好動的時候,玩雪,對他們來說絕對是最感興趣的事情之一。&1t;/p

想到就去做,他可是皇上,玩個雪這種小事情不要太簡單,正好,大雪還沒有停,皇極殿前面的大廣場積雪還沒有清理,反正下大雪也不用早朝,他直接和曹化淳打了個招呼,讓他先不要派人清理皇極殿前面廣場的積雪,然後,他又找了幾個會做木匠活的老太監,讓他們做個狗拉雪橇出來,純木製的,做結實點就行了,反正最多拉一個大人,主要還是小孩玩。&1t;/p

這點東西,不用一天就做好了,正好,第二天雪也停了,朱慈炅直接把兩宮皇太后和後宮嬪妃全叫上,擺架皇極殿,準備玩雪了。&1t;/p

這下皇極殿前面就熱鬧了,四周全是高大壯實的武太監,五步一崗十步一哨,中間穿的花花綠綠的宮女更是一排又一排,比上朝的官員還多。&1t;/p

皇極殿前的廣場上,更是絕色美女扎堆,兩宮皇太后本來就是絕色少婦,秦明月、陳圓圓等人更是美的慘絕人寰,她們一個個都穿着精緻的棉襖,披着貂皮披風,那風姿,簡直就是一羣仙女下凡。&1t;/p

朱慈炅的十多個皇子公主也全部來了,一個個都用貂皮外套裹的毛絨絨的,好不可愛,大的像朱和堭、朱和埈、朱淑凡、朱淑馨一人都牽了一條巨大的哈士奇,站在雪地上躍躍欲試,小的基本被嬪妃們抱在懷裡,最小的兩個公主則被兩宮皇太后心肝寶貝似的抱着,咿咿呀呀的,好不開心。&1t;/p

這堆人中最扎眼的當屬那四隻巨大的哈士奇,他們的身高都已經過了大皇子朱和堭,體積更是足有一個成人那麼大,這其中就有大皇子的愛寵吃貨,還有朱慈炅專門讓人從西伯利亞挑選來的一公兩母三隻健壯的哈士奇,朱慈炅分別給他們取名,旺財、阿黃、阿花,他們比吃貨只灣進宮幾個月,年紀是小點,但體積卻一點都不小。&1t;/p

這四隻哈士奇裡面,阿黃和阿花算是正常一點的,只是一人脖子上綁了個粉紅的蝴蝶結,吃貨和旺財就有點搞笑了,它們身上竟然都揹着一副小巧的馬鞍,或者說狗鞍,看樣子,朱和堭和朱和埈這兩位小皇子是經常把他們當馬騎的,好吧,看它們那巨大的體型,馱個小孩子應該是輕輕鬆鬆。&1t;/p

這羣人進入廣場中的雪地之後,很快就分成了兩部分,一堆嬪妃在兩宮皇太后的指揮下開始堆雪人,而朱和堭他們四個和皇后、安娜公主等人卻圍着一個精緻的雪橇讚歎開了。&1t;/p

這個雪橇雖然只是木製的,但上面卻鋪了厚厚的棉布和珍貴的雪狐皮,整個框架也刷成了雪白的顏色,看上去就像一個精緻的工藝品一樣,坐上去更是軟軟的,暖暖的,舒服無比,以致安娜公主坐上去試了一下就不願下來了。&1t;/p

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
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五卷 第五十七章 再潰千里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守衛京城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五卷 第五十四章 水陸並進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七卷 第二十四章 發展經濟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四卷 第三十二章 北歐鐵鏈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四卷 第十四章 商戰演練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五卷 第四十七章 太傅歸天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七卷 第六十四章 大明陸軍軍官學院第十一卷 第三十七章 雪中激戰定北疆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五卷 第三十九章 沙俄終入套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六卷 第五十六章 不割地不退兵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八卷 第七十八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上)第十七卷 第三十八章 大型試驗場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十二卷 第二十章 難續的戰火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五卷 第十三章 南北城區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九卷 第十八章 裝神棍島原收天草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一卷 第十三章 熱火朝天建新城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七卷 第三章 風帆戰艦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三卷 第二十七章 暹羅來投第十六卷 第十一章 大明八部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三卷 第六章 稅賦之爭第十七卷 第十一章 偵騎遇險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六卷 第三十一章 陝西行都司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八卷 第三十四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中)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八章 鑽牀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