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

要說修橋修路這種大工程,主持的人權力越大這個工程進展就越快,就好比一個普通的平民要在自己地裡挖條小水溝,那自然是隨便他怎麼挖,但如果他想從幾百裡外的大河挖條引水渠過來,那首先不說沿途的人會不會讓他挖,就算讓他挖,他也挖不出來,因爲他沒人啊!

大明就是朱慈炅自己家的地,他要修條鐵路自然是想怎麼修就怎麼修,要人,隨便拉上去就是七十萬勞力;要材料,鋼鐵廠那鐵軌已經堆積的跟山脈一樣了,各地州府縣鄉石子枕木都在向沿線聚集;誰要敢說不準打我這過,一句”皇上有旨“,立刻爬開,不然就死開,這個死可不是形容詞,那是真要命!

總之,各方面都在積極參與,整個鐵路的建設快的驚人,三個月,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十月初金陵府到思明府的鐵路就修通了!

大明皇家機械集團的機械廠這幾個月也不知道造出了多少火車,朱慈炅原本想着是調集八十多輛火車一次把二十萬大軍和隨行人員全拉過去,但是這次出征南洋的可不止禁衛軍第一軍團和邊防軍第二軍團,而且打仗也不光是人過去就行了,各種物資都必須運送到位,沿線各地都在拼命調集物資,火車根本就不夠用。

爲了不影響其他個方面的進度,朱慈炅最後只調集了四十多輛火車,就拉着禁衛軍第一軍團和隨行人員跟他一起前往思明府,至於邊防軍第二軍團,朱慈炅乾脆讓北洋水師把他們從海路送過去。

這次兵發南洋可以說是大明曆年來少有的幾次特大行動之一,隨行人員自然少不了:

秦明月和曹化淳自不必說,這是保護他安全,照顧他起居的,必須帶上;

兵部尚書孫元化也要帶上,協助他管理軍隊的;

戶部尚書程國祥也要帶上,協助他管理後勤的;

通政使司通政使吳梅村這次也帶上了,如此大的行動,宣傳工作必須要跟上;

還有鄭成功也要帶上,這小子就快成年了,以後可是要替他統帥海軍的,這樣的大戰自然要帶他去學習學習;

還有鎮南王鄭芝龍也在金陵等着他,南方畢竟是他的轄區,各種物資調配都要他協調;

還有很多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詳述了,不過有這裡面還有一羣很特殊的人,那就是國子監祭酒黃道周和一幫海內聞名的碩儒。

話說這是去打仗,帶着這幫碩儒幹什麼呢?

所謂”先禮後兵“,大明這次的目的並不是要滅了南洋所有藩屬國,而是要讓他們徹底臣服,接受《大明藩屬國令制》,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亡命之徒,有的人也有可能不用打就臣服了,所以,朱慈炅決定,在開打之前,要派出大明使節去各藩屬國宣旨,也就是宣讀一遍《大明藩屬國令制》,願意接受的,好說,大大的優待,不願意接受的,那也好說,直接打。

這可是讓人俯首稱臣,宣的好就好,宣的不好,人家有可能直接就把宣旨的人給殺了,南洋畢竟是出了名的南蠻地區,這種事情可能性是有的,所以前去宣旨的人很有可能是去送命的!

朱慈炅想來想去也不知道派哪些人去好,最後他想到了黃道周,當然,他不是想派黃道周去,而是想讓黃道周去找合適的人選。

黃道周這種人說的不好聽,他就是個典型的腐儒,死硬死硬的,說的好聽一點,他那是堅持原則,有氣節,寧死不屈,他這樣的人歷朝歷代都不缺,所以很是有一幫志同道合之輩唯他馬首是瞻。

對於這些人來說,去爲大明宣旨,讓蠻夷臣服,那簡直就是天大的榮耀,哪怕就是因此而被蠻夷殺了,那也是名垂青史的典範,這會兒想名垂青史的人多了,所以,黃道周把皇上的意思一傳達出去,前來”找死“的人簡直如過江之鯽,絡繹不絕!

一時間,本來充斥着文化氣息的國子監也就是大明文科學院差點成了武鬥場,各方碩儒赤膊上陣,瘋狂爭搶有限的幾個”送死“名額。

這種情況連黃道周都嚇到了,那些平時溫文爾雅的高人雅士此時就如同瘋了一般,拉都拉不住,要不是他們自知武力值不夠,估計已經有人開始動手把所有人都揍趴下了!

黃道周一看這樣下去可不得了,萬一真打起來那就有辱斯文了,最後他只能提出硬性指標,定下篩選標準。

他定下的規矩很簡單,這個硬性指標就是品級,必須是或者曾經是朝廷三品以上的大員,理由也很充分,這次可是代表大明代表皇上去宣旨的,品級不夠好意思當這個天朝上使嘛!

”唰“的一下,有將近九成的人被刷下去了,大明雖然官員多如牛毛,但是三品以上的大員可不多,那可是各部侍郎以上的官員,整個大明朝能有多少。

篩選標準更簡單,那就是按年齡來,畢竟年高就德劭,德高就望重,年紀越大就越應該受人尊敬,這下,所有人都沒話說了,最後十個頭髮鬍子都白了的碩儒含笑九泉,哦,不,是含笑當選。

當然,這十個人不一定都能用上,貌似大明在南洋好像還沒這麼多藩屬國,不過也沒關係,還是老辦法,誰年紀大誰先上,反正人已經給選好了,皇上你下旨就行了。

朱慈炅簡直哭笑不得,這”送死“還有人爭着搶着去的,還要論資排輩,這些人也是夠奇葩了,而且黃道周這篩選標準簡直就是牛頭不對馬嘴,南洋好多地方可都是崇山峻嶺,要選也選些年富力強的啊,這些貌似風都能吹倒的老頭,能翻山越嶺嗎?

還好,天朝上使肯定都是坐着大轎去的,算了算了,只是苦了那些擡轎子的人,如果是個年富力強的使者,翻山的時候他還可以下來讓人拉着翻過去,轎子擡個空的就輕鬆多了,至於這些老頭,你就別指望他們下轎子了。

不過,最後黃道周一句話就打消了朱慈炅所有不滿,因爲黃道周說:”這些都是高風亮節、視死如歸之輩!“

是啊,當天朝的上使必須有氣節,必須不怕死,如果不小心指派個貪生怕死之輩前去宣旨,他自己丟人事小,如果丟了大明的臉那可就......。

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序章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
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三十六營第七卷 第十一章 阿三慘了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七卷 第二十章 組建水師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二卷 第十二章 統一貨幣第九卷 第二章 肥前藩守水師基地第十三卷 第一章 南洋舊事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八卷 第四十六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下)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上)第十六卷 第四十四章 何止百萬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二卷 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六卷 第二十六章 商業發展第十卷 第二十二章 阻賊寇赤膽忠心第十五卷 第五十二章 恐怖的大明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十四卷 第十章 控制貨幣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八卷 第十九章 邯鄲學步,八面埋伏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十八卷 第六十七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序章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九章 召見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七卷 第一章 崛起計劃第十八卷 第一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七卷 第五十七章 屯衛新職能(中)(三更,感謝雙子之殤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章 遼東沃土遭偷襲第六卷 第十四章 拔得頭籌第六卷 第九章 再次震驚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五卷 第四十二章 鐵血丹心第四卷 第十八章 詐降之計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八卷 第八十二章 列強屈服,簽訂和約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卷 第二章 念師恩加官進爵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海外形勢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四章 木工皇帝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一卷 第十二章 無敵海軍顯雛形第十七章 實驗第十八卷 第四十八章 列強驚懼,再求和談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七卷 第八十三章 攻心之戰,列強膽寒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四卷 第二十九章 君臨星城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十六卷 第五章 皇上講課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一卷 第一章 雄心壯志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