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

海軍的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朱慈炅今天也只是和鄭芝龍打個招呼,讓他把早已答應了的海軍兵權交出來而已,至於海軍的具體編制,那都是年後的事情了。

今天朱慈炅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安排出兵印度的事情,他緊接着道:“恩,這些過完年再說,朕過幾天就想派遠征軍團前往果阿,幫助施維拉伯爵抵禦莫臥兒帝國的大軍,你手下的船隊一次最多能運送多少人馬過去啊?”

鄭芝龍聞言不由興奮起來,皇上這是要去打那塊地方的主意了,這對他在南洋那邊的生意無疑有巨大的幫助,他趕緊算了算,然後激動的道:“皇上,如果您準備派一個軍團過去,那微臣把所有船隻全部集合起來,勉強能做到。不過那樣不是很保險,畢竟有些小號和中號的船隻在海上經不起太大的風浪,如果要保險一點,就必須都用大船,那樣的話,就只能運送四五萬人馬了。”

整個軍團往過送?這個倒沒必要,朱慈炅現在還不想和莫臥兒帝國硬磕呢,說句不好聽的,前幾年大明還沒有新式火槍和火炮的時候還不一定有現在的莫臥兒帝國強大呢,現在就算有了火槍和火炮,一個軍團就想幹翻一個強大的帝國也有點不現實。

再說火槍和火炮可是要消耗彈藥的,他現在海上力量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只能依靠鄭芝龍的船隊運送軍隊和彈藥,運送軍隊還好說一點,只要不是白癡就不會來打劫。運送彈藥就不好說了,別看鄭芝龍牛逼哄哄的說荷蘭人都怕他,那是沒有巨大的利益,人家沒必要調集大軍來跟他死磕,真讓他們知道你運送的是幾十萬人的武器彈藥,你看他們來不來搶!

朱慈炅的想法就是先派人過去幫施維拉站住腳,等海上力量強大了,再找個最佳時機收拾莫臥兒帝國,搶奪殖民地。所以他直接了當的道:“不用一個整編軍團,四五萬人馬就差不多了,你立刻派人去通知吧,讓你手下所有的大船從初二開始向天津衛新港集結,一旦齊集,朕就派五萬大軍出發前往果阿支援施維拉伯爵。”

鄭芝龍聞言,憨笑道:“呵呵呵,這倒不必了,大船微臣基本上都帶來了,就在天津衛新港停着呢,畢竟現在海上還不是很安全,想找微臣麻煩的人多着呢,所以微臣每次出行都要帶上幾萬人馬方纔放心。”

朱慈炅聞言,不由翻了個白眼,好啊,你個鄭芝龍,竟然敢不聲不響的帶着幾萬人馬在朕的京城附近晃悠。不過,來的正好,自己送上來的,那就別回去了,他馬上接口道:“恩,正好,年後朕也準備操練海軍了,你帶的這些肯定都是經驗豐富的海卒,直接就留在天津衛新城安營紮寨吧,你帶點親信隨從回去就行了,反正到時候有朕的大軍保護,安全問題你就不用擔心了。”

鄭芝龍倒也光棍的很,他既然已經答應交出兵權了就不在扭扭捏捏,直接很爽快的答應了,朱慈炅一時心懷大暢,竟然和鄭芝龍一起跑過去逗弄起小孩來。

朱慈炅爲了褒獎鄭芝龍交出兵權,特意逗弄道:“小七左衛門,等你長大了,朕給你招募大軍,組建幕府去統一東瀛玩好不好?”

小七左衛門自然是很有興趣,他拍着小手奶聲奶氣的道:“好啊,好啊,我要當幕府大將軍,我要統一東瀛玩。”

衆人自然是鬨堂大笑,旁邊鄭芝龍聽了卻是眼中一亮,激動的差點把酒都撒了。自己的小兒子那是童言無忌,說出來的話自然沒什麼可信度,但另外一個小孩的話可不一定是開玩笑的,因爲,君無戲言!

歡樂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一轉眼年節就過去了,正月初二,朱慈炅就召來了秦良玉、孫元化和宋應星商議出兵海外的事情。沒辦法,他這裡可以等,施維拉那裡可等不了,如果不趕快把支援派過去,到時候萬一把邁索爾城個丟了,那麻煩就大了,要知道攻城可比守城難上一倍還不止。

說是商議,其實朱慈炅早有定案,召他們過來只是安排出兵事宜而已。

首先,調禁衛軍第一軍團四萬火槍兵和一萬火炮兵組成遠征軍第一軍團,品級直接就是一等軍團,授日月龍旗日月同輝,調原宣府總兵侯世祿任提督同知,率遠征軍第一軍團五萬將士遠赴果阿,支援盟國施維拉伯爵。那邊羅四維暫時也不用回來了,直接升任遠征軍第一軍團副將,總兵軍銜。

然後,命宋應星準備二四式燧發槍一萬把,五一八式榴彈炮一百門,皆配一個基數的彈藥,由遠征軍第一軍團帶去交給孔德德。

最後,朱慈炅又詢問了一下子彈和炮彈的庫存情況,隨即下令給所有遠征軍將士湊齊十個基數的子彈和炮彈,帶去果阿,那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殖民戰爭,彈藥自然是能帶多少就帶多少。

正月初五,一切準備就緒,朱慈炅親自隨軍送至東大營,也就是天津衛新城,鑑於這城市名字太長,朱慈炅乾脆直接定名爲東大營,與遵化北大營遙相呼應。

這次不但要送遠征軍第一軍團出征,還要送鎮南王鄭芝龍回金陵,所以就連兩宮皇太后都隨駕而來,到了鄭芝龍一家即將登船的時候,兩宮皇太后抱着小七左衛門哭的那叫一個稀里嘩啦啊,他們都是將將三十來歲的年紀,宮裡的日子實在是太無聊了,好不容易有這麼個可愛的小孩玩玩,結果玩了兩天就要走了,她們怎麼捨得。

田川氏也捨不得鄭成功,兩母子也在一邊抱成一團哭的稀里嘩啦,唯獨鄭芝龍待在一邊好不無聊,他只得將鄭興、鄭明、楊耿、陳暉、鄭彩等一種親信將領叫到一邊好一頓教育,什麼要忠君愛國啊,什麼要英勇殺敵啊,什麼要保護好成功啊,搞的一衆親信將領在那裡跟一排鵪鶉一樣,不住的點頭,畫面那叫一個怪異啊。

朱慈炅是沒工夫欣賞這幅畫面的,他正將遠征軍第一軍團主將侯世祿叫到跟前細細叮囑呢。

注意維護大明形象這一點自然是免不了的,遠征軍團必須首先保證思想上的正確,他已經命吳梅村將他上次下發的聖諭小冊子趕印了五萬多份,遠征軍的將士人手一份,大明可不是什麼強盜土匪窩,殖民那是大勢所趨,不得不爲,你不去別人也會去。但殖民並不是迴歸原始獸性,起碼的人性還是要講的,他不想千百年後,別人一提起大明就是,那幫強盜,那幫土匪,那幫沒人性的畜生什麼的,有很多人不要臉,行事肆無忌憚,但大明要臉。

當然,他不光是交代這些,遠征軍團還要保證戰略上的正確,現在並不是進攻莫臥兒帝國的最佳時機,他的意思,這次侯世祿率遠征軍團過去主要是幫施維拉他們守住邁索爾城,守住卡納塔克,先保住大明的鐵礦石供應。

至於孔德德和施維拉那邊,他也讓侯世祿帶去了口頭協議,大概意思就是果阿以南歸葡萄牙,果阿以北歸大明,暫時大明不會向北發動進攻,他們可以向南發展,將整個南半邊全部佔領,大明會幫他守住邁索爾一線。

畢竟南半部都是莫臥兒帝國的藩屬國,並不是他們的本土,只打南邊他們還不會舉全國之力來拼命。如果孔德德和施維拉貪得無厭,硬要向北打,惹的莫臥兒帝國拼命,那麼對不起了,大明就不奉陪了,只能撤軍了。

朱慈炅之所以選比較難打得北邊是有他的考慮的,因爲莫臥兒帝國的北邊是和大明帝國的南邊交界的,他的東面基本都是大明帝國的藩屬國,西邊則是蒙元后裔建立的國家,也就是說大明只要打敗所有的蒙元殘餘勢力,便可以三面甚至四面包圍莫臥兒帝國,讓他們防不勝防。

而且打下莫臥兒帝國之後就等於將南亞連成了一大片,全部歸於大明的統治之下,這樣防守起來就輕鬆多了。要是東一片、西一片,那就無法防禦了,而且由於地緣上的距離,他們始終不會歸心,到頭來還是要*的,那樣就等於白費了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的心血。

至於爲什麼不現在打莫臥兒帝國,沒有海軍,彈藥運輸不便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現在的莫臥兒帝國太強盛了,後期的殖民國家都知道只去欺負那些土著國家或者是已經衰落甚至是四分五裂的強國,真正逮着個強盛的國家硬幹的還真沒有。

像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在列強邊上呢,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這段殖民時期,哪個列強敢去打他的主意,不是說打不過他,列強裡肯定有那麼一兩個國家能打贏他,但是那又如何呢,拼盡全力去打一個強國,打得自己五癆七傷,然後被比自己弱小的國家欺負嗎?

所謂乘你病要你命,當你強壯的時候,我雖然比你更強壯,但兩強相撞就算最後取得了勝利肯定也會遍體鱗傷,到時候在一羣壯漢環繞下,自己能不能保住性命都還不知道呢。

像葡萄牙和西班牙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他們是最早殖民的兩個國家,按理來說應該是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結果呢?葡萄牙可以說眼大肚小直接把自己撐爆了,西班牙也是不顧厲害,誰他都想去打一下,結果越打越弱,最後被自己的小弟荷蘭給幹翻了!

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章 閹黨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
第十卷 第五章 畫藍圖天涯變咫尺第七卷 第十二章 求助大明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二卷 第二十八章 大明真恐怖第十四卷 第一章 超級帝國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九卷 第四章 屬國科舉屠夫鴻儒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章 閹黨第六卷 第一章 遼東之殤第八卷 第十五章 初次交鋒第十五卷 第十六章 威武霸氣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七卷 第七章 君主制憲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六卷 第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五卷 第九章 初次對陣第三卷 第二章 匯通天下第十卷 第十四章 廣寒宮中住仙子第十六卷 第六十四章 西域臣服第十二卷 第十四章 巡視東番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獸不如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四卷 第十五章 內閣總理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六卷 第十六章 誘敵深入第十八卷 第四十一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下)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七卷 第二十五章 睡獅已醒第十二卷 第十六章 抵達錫蘭第十八卷 第三十二章 精心籌劃持久戰第十一卷 第三十一章 三路齊出修棱堡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三卷 第十六章 徐達後人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五卷 第七章 金屬冶煉第六卷 第十三章 定遼右衛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七卷 第三十一章 張溥進京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八卷 第十七章 世子降臨,盟友恭迎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五章 牽強附會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五卷 第十四章 太傅求見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八卷 第十六章 打草驚蛇,以逸待勞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九卷 第六章 《大明藩屬國令制》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四章 恐怖大明,飛速備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一卷 第七章 開辦學院教漢語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十五卷 第四十九章 興兵復仇第十三卷 第二十三章 廣南阮氏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六卷 第五十八章 和談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