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

王恭廠原來造火藥的,經過擴建以後變成了一個全能型的軍工廠,既能製造火藥,又能製造槍支,還能製造手雷和地雷,加工手段也很全面,鑄造、鍛打、機加工等車間一應俱全。

朱慈炅原以爲一個上萬人的軍工廠就差不多了,畢竟一個國家的經濟和軍事都是慢慢發展起來的,一口吃成個胖子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世事就是這麼的離奇,這次他還真一口吃成了一個大胖子,南京一次抄家就抄到上億兩白銀,這是他以前怎麼都想不到的。

既然有錢了,自然不能再慢慢發展了,他原本想着只要能在有生之年平定了農民起義,再收拾了滿清就功德圓滿了。現在他不這樣想了,混亂的海上形勢讓他看到了希望,現在是英國、法國、俄國等列強纔剛剛起步,要說實力還不如大明呢,只要迅速的把西北和遼東的問題解決了,大明稱霸世界也不是不可能的嘛。

人一旦有了野心便會像野火燎原般瘋狂滋長,朱慈炅聽了鄭芝龍對海上形勢的描述以後,內心就已經隱隱有點躁動了,現在他更是不可遏制的想要稱霸世界,征服全球!

多少事,從來急。

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朱慈炅發現自己一刻都不能等了,廷議結束以後他招呼了一聲曹化淳,換上便裝,帶着幾十個大內高手便向王恭廠趕去。

宋應星被突然趕到的朱慈炅嚇了一大跳,他以爲朱慈炅是來搞突擊檢查呢,卻不曾想壓根就不是這麼回事,朱慈炅在王恭廠轉了一圈之後什麼都沒說,直接掉頭走了!

他這是冷靜下來要放棄了嗎?當然不是,擴建工廠,提高產能並不是幾句話就能解決的事情,必須有詳細的規劃,朱慈炅回宮以後立馬把自己關在御書房裡,開始規劃新的軍工體系。

首先是擴建工廠的問題,這個問題並簡單,擴建工廠需要很大一塊地,但王恭廠四周已經沒有多餘的空地了。

如果把新廠建到其他地方,就存在一個物資週轉的問題,明朝那會兒可沒有汽車,更沒有火車,就算把新廠建到最近的天津衛,沒個一兩天東西也週轉不過來,這樣的話反而會降低效率。

把新廠建到城外也不合適,誰知道皇太極會不會發神經再搞一次大突襲,如果他真發神經,那城外的軍工廠簡直就是送給他的超級大禮包!

怎麼辦呢?古代人或許會頭痛,但朱慈炅不會,這個問題對現代人來說簡直就不是問題,只要有錢就能解決,沒地了就徵地拆遷唄,就算照價補償,那些平民也沒什麼好說的,誰叫他是皇上呢;如果多給一倍的錢,那些平民能笑得嘴巴都合不攏。

朱慈炅現在可不是一般的有錢,所以他決定給雙倍;而且要徵就徵大點,考慮到馬上就要造炮了,擴大一倍地方都不一定夠,他決定直接擴大到原來的四倍!這樣整個王恭廠把內城的西南角全佔了,連西邊和南邊的圍牆都不用建了,因爲西邊和南邊直接就是城牆了!

朱慈炅直接在京城的地圖上以王恭廠爲中心畫了個四方的框框,接下來的事情他就不用管了,有錦衣衛清場,還有雙倍的賠償,他就不信誰敢不搬。至於工廠內部的規劃,那也要召集徐光啓和畢懋康等人一起討論,擴建的問題暫時就只能這樣了,接下來就是提高產量的問題了。

朱慈炅前世可是兵工廠工藝工程師,提高武器產量這種事情對他來說簡直不要太簡單,他去王恭廠轉一圈之後就胸有成竹了。

要提高生產效率首先要在管理上下功夫,一萬個人一個月生產一萬把新型燧發槍,這看似是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其實不然。

人是會累的,你不能指望每工人都跟機器一樣不停的工作,人的精力和體力都是有限的,當一個人精力和體力都很充沛的時候,做起事來就事半功倍,當一個人精力和體力都消耗光的差不多了,做起事來就會事倍功半,所以,合理的安排工作時間是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的;

生產零件還有個熟練度的問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熟練的操作所有的機牀,生產所有的零件,總有個開的順手的機牀,或者是做的順手的零件,如果把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那麼他生產零件自然是奇快無比,如果把不合適的人安排在不合適的崗位上,他可能一天都做不出一個零件來;

還有人與人也是有區別的,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都不一樣,有的人能自發自覺的去找事做,有的人你不叫他幹活,他就在那裡給你磨洋工,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讓積極性高的工人帶着積極性低的工人去幹活,這樣這兩個人都能做出成績,如果你讓積極性低的帶着積極性高的去幹活,那這兩個人都廢了。

當然,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一個工廠的管理是很複雜的,如果要全說清楚,那又能出一本書了。

朱慈炅在王恭廠轉了一圈之後發現宋應星的工作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工部營繕清吏司的官員也很負責,但下面的工人的積極性卻沒有完全調動起來。

這個問題主要還是明朝的官制造成的,工部營繕清吏司就那麼多官員,其他普通工人是不可能有官職的,所以就出現了一個官員管着幾百人甚至是上千人的情況!這就有點不合理了,一個人能有多少精力,不說盯着上千人幹活了,那壓根就是不可能的,你光把上千人每天的工作安排好都是不大可能的,這就造成了人員的嚴重浪費,因爲好多人都不知道他要幹什麼啊!

這個問題自然難不倒朱慈炅,沒有正式的官職那就只定職位不定品級唄,工廠內部的管理人員的薪資可以定的比從九品還低,但沒有規定不能發獎金啊,給他們計件,績效工資就當獎金髮下去不就得了。

朱慈炅很無恥的盜用了一下現代工廠管理模式,連給職位取名字都省了,直接就定下了組長、班長、科長、主管、經理五個工廠內部管理職位。

一個組長帶五個普通工人,一個班長帶五個組長、一個科長帶五個班長、一個主管帶五個科長,一個經理帶兩三個主管就行了。這樣算下來,一個班二十多個人,一個科下面一百多個人,一個主管就能管五六百個人,一個經理就能管上千人,而且等級明確,每個人最多就管五個人,安排工作,監督工作都很輕鬆,任何一個人都別想躲懶。

這套體系推行下去,不說工作效率能提高一倍,提高五成是綽綽有餘的。

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三章 神蹟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章 閹黨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
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一卷 第二十六章 大明經濟日月新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七卷 第二十一章 殖民擴張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八卷 第七十九章 羣雄聚首,決戰西洋(下)第十五卷 第三十章 建立新格局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七卷 第五十二章 西伯大開發(下)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三卷 第十四章 微服私訪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一卷 第三十五章 兩軍對壘決雌雄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卷 第十一章 闖王偷襲反被擒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試出考題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六卷 第十三章 再施毒計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七卷 第二章 火器學院第十三卷 第三章 安南亂象第八卷 第六章 利益之爭第九卷 第十七章 爭守護主臣全清光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第六卷 第二十六章 遼東全復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七卷 第四十八章 定遼軍回京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五卷 第十章 不戰而逃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八卷 第五十章 開始殖民,目標北美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三卷 第二十章 列強激憤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煥然一新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十七卷 第八十一章 六國聯軍渾不怕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四卷 第十二章 賊寇突襲第四卷 第二章 徵兵計劃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六章 班底第十七卷 第七十五章 列強棋子不好當第十三章 神蹟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四卷 第二十章 大明盛世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第十八卷 第七十三章 元帥大婚,海軍重組第四卷 第二十五章 輕取兩城第十六卷 第六十二章 吐蕃綠洲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九卷 第五章 明皇親臨藩王震驚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六卷 第三章 報導跟上第十四卷 第五章 提高產量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五卷 第三十八章 列強的陰謀第十章 閹黨第十四卷 第四十八章 東線潰敗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七卷 第四十六章 建訓練基地第十六卷 第八章 教育問題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