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

夜幕慢慢降臨,長安酒樓的生意越紅火了,不斷有人掀開門簾走進來,原本只有稀稀拉拉坐了幾桌的一樓慢慢也變熱鬧起來。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朱慈炅雖然不是那種喜怒無常的暴君,但皇上面前,又有誰敢高談闊論,所以,在等待上菜的過程中,駱養性、曹化淳和王徵南三人都是正襟危坐,目不斜視,一句話都不敢說,氣氛可謂沉悶至極。

朱慈炅可是那種閒不住的人,他乾脆挑起話題,討論起食客的衣着來。

要說找駱養性來還真找對了,這貨不但是個吃貨,對衣着也很有研究,要不徐爾爵也不會向他請教貂皮大衣的銷售前景。

但凡進來的人,不管是衣服還是鞋帽,他竟然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比如,這人這件外套是某某老字號買的,起碼得幾兩銀子;那人那雙鞋子又是純羊皮的,裡面還有羊毛,起碼也得幾兩銀子。

又比如,這人有病啊,大冬天的披個綢緞披風,值是值幾個錢,但一點保暖效果都沒有。

曹化淳和王徵南只是暗暗注視着四周的食客,並沒有參與討論,朱慈炅卻是聽的津津有味。

平民百姓的錢一般也就花在衣食住行上,這衣着正是判斷百姓生活水平最好的參考。

從駱養性的描述裡他能聽出來,進長安酒樓吃飯的人基本都身價不菲,那一身衣服鞋帽少說也要十幾兩銀子,都是有錢人啊。

這長安酒樓可有五六層,按一樓這面積來算,少說也能容納上千人同時用餐,這會兒一樓的上座率都有九成了,京城的有錢人還真是不少啊。

看樣子這幾年大明百姓家致富的也有不少,朱慈炅正在那裡暗自欣慰呢,駱養性突然驚奇道:”咦,這人好像有點面熟啊,這衣服,山西老字號恆豐祥的,倒也值不了幾兩銀子。山西的,這麼儒雅的外表,到底是誰啊,我怎麼記不起來了呢?“

朱慈炅聞言,一擡頭,哪裡是什麼山西人,來人他認識,是陳子龍。

他後面還跟着個人,貌似是擬定擔任商業部新尚書的張採。

這會兒陳子龍正殷勤的把他往裡讓呢,正好背對着大堂,還沒來的及往裡看,所以並沒有現一旁坐着的朱慈炅等人。

張採邊往裡走還邊在那裡唸叨道:”哎呀,陳大人,您能陪屬下出來考察屬下已經感激不盡了,怎麼還能讓您請客呢,這酒樓,一看就不便宜,我們還是回去隨便吃點吧,不要破費了。“

陳子龍卻是含笑道:”受先兄,你這就見外了,還叫什麼陳大人啊,過完年你就要當尚書了,我豈不是要叫你張大人,我已經不是總督了,你也不是布政使了,以後我們平輩論交,你叫我懋中或子龍賢弟都行,不準再叫陳大人了。“

張採搖頭苦笑道:”唉,懋中,我們還是不要在這裡吃了,太破費了。“

陳子龍堅持道:”大過年的什麼破不破費的,爲了感謝你和乾度兄在西北的鼎力協助,這頓必須請,再說了,這裡也不是什麼菜都貴,我們點幾個稍微便宜點的,用不了多少錢的,來,我們先找個位子。“

說罷,他一回頭,就待拉着張採往裡走,但是,他立馬就呆住了。

倒不是說一樓沒有空位了,主要是皇上正坐在最靠近大門的那一桌,含笑望着他呢。

張採這個奇怪啊,這個陳大人怎麼突然就站那裡不動了呢?

他好奇的往陳子龍對面看去,邊看還邊問道:”懋中,你這是怎麼了,遇到熟人了嗎?“

這會兒他也看到朱慈炅了,不過他第一眼還沒看出來,因爲皇上沒穿龍袍啊,等他反應過來,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嘶“。

朱慈炅見此情景,連忙朝王徵南使了個眼色。

王徵南會意的站起來,對着兩人拱手道:”陳大人,張大人,今天黃公子請客,兩位不嫌棄的話就一起來吧。“

皇上請客,誰敢嫌棄,陳子龍和張採聞言,趕緊走上前,學着曹化淳的樣子,直挺挺的坐下來。

朱慈炅待兩人坐好,便將菜單推到他們跟前,微笑道:”一人再點一個。“

兩人這會兒正懵呢,竟然都沒去看菜單。

朱慈炅不由打趣道:”不是我小氣啊,已經點了十個了,再多就擺不下了。“

兩人聞言,這才訕笑一聲,開始點菜。

不久,前面點的菜開始6續端上來,很快就擺滿了一桌子。

但是,沒人敢動筷子,因爲皇上還沒話呢。

朱慈炅這會兒卻沒有話,而是看向曹化淳。

可能這是長久以來形成的一種鄙習,當皇帝的都不敢亂吃東西。

曹化淳倒也不客氣,變戲法般的掏出一雙銀筷子,每個菜都認真嚐了一口。

過了一會兒,朱慈炅忍不住問道:”怎麼樣?“

曹化淳運起內功感應了一會兒,這才點頭道:”沒有問題。“

朱慈炅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道:”我是問味道怎麼樣。“

曹化淳尷尬的放下筷子,點頭道:”這個,味道很好,跟宮裡的沒什麼區別。“

還有這回事,民間的廚子竟然能做出御廚的味道?

朱慈炅有點不信了,他找了道看上去比較眼熟的菜,夾了點,嚐了嚐,還真跟宮裡一個味道!

真有這麼厲害,他不由疑惑的望向駱養性。

駱養性這個忐忑啊,支支吾吾的道:”呃,這個,這幾年宮裡有幾個御廚退下來了,我看他們閒着也是閒着,就花高價請過來了。“

原來是這麼回事,難怪跟宮裡一個味道,朱慈炅只是好奇而已,並沒有責怪駱養性的意思。

他直接舉起筷子,微笑道:”來來來,大家都不要客氣,吃。“

這可是聖諭,衆人哪敢違抗,都拿起筷子,小心的吃起來。

朱慈炅倒是對張採有點好奇,本來是讓他過完年再來上任的,怎麼這會兒就跑到京城來了?

他隨口問道:”受先,不是讓你回家好好休整一下,年後再上任嗎,怎麼這麼快就過來了?“

張採連忙放下筷子,恭敬的道:”微臣,哦不,我家裡也沒什麼事,所以想先到京城來看看,看京城這邊和山西那邊有什麼區別。“

朱慈炅一聽這話,來興趣了,立馬追問道:”哦,有區別嗎?“

張採聞言,感嘆道:”區別太大了,京城簡直太繁華了,一條長安街的商鋪就比整個太原城還多,街上的熱鬧程度遠古書上記載的唐都長安,這景象,真是難得的盛世啊!“

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
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五卷 第十五章 閻王急了第十四卷 第二十三章 席捲南亞第五卷 第五章 堡壘之爭第六卷 第二章 火炮先行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電報網絡通天下第四卷 第二十章 暗夜刺殺第六卷 第十六章 兵臨海州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五卷 第五十一章 恐怖的速度第十卷 第十七章 傳密旨張網以待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八卷 第七十四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上)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七卷 第二十五章 大明崇正律第十一卷 第二十八章 傾盡全力滅建奴第十四卷 第三十九章 大明鄭式第十六卷 第三章 超級大炮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卷 第十六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十七卷 第二十八章 內閣怎麼管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六卷 第七章 左輪手槍第七卷 第十四章 遠征軍團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五卷 第二十三章 賠大發了(二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四十章 惹怒大明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十五卷 第九章 改進機牀第十四卷 第四十四章 冷靜對陣第十一卷 第六章 算計列強續烽煙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三卷 第十九章 少年高手第三卷 第七章 糧食問題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二卷 第十二章 推廣西學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七卷 第十五章 打通東南兩線第十一卷 第八章 新建工廠造機械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第十四卷 第十九章 盛世大明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七卷 第二十三章 整頓吏治第七卷 第十三章 海軍問題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三卷 第十章 舉步維艱第十四卷 第三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四卷 第二十五章 三國結盟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十六卷 第三十九章 南亞動盪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三卷 第四章 直抵思明府第二卷 第十一章 對策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卷 第十三章 公主萬里來相會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瘋狂的龍幣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八卷 第七十二章 協助盟友之轉戰南美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十四卷 第四十二章 兩面出擊第十一卷 第十四章 歡樂喜慶過大年第十五卷 第十二章 再擴京城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卷 第九章 反賊四出西北危急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五卷 第四十八章 明皇大怒第十五卷 第六十章 來年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