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

林延潮方纔的奏對,先用諸葛亮的話爲立論,然後分別舉出身建築工的傅說,以及出身漁夫的呂尚的例子,說明求才的艱難。.xshuotxt希望天子能重視人才,選拔優秀的讀書人爲官。

再用李斯的觀點有些冒險,因爲李斯是法家的人物。當初李斯提出,以吏爲師,以法爲教,如此提倡百姓崇上,以官員爲師,以法爲教,豎立政府的權威,杜絕異端思想。

這恰恰與儒家觀點,相互背馳。儒家起於私學,更提倡以賢者爲師。

不過林延潮將李斯提出百姓以吏爲師觀念,改爲讓天子以臣爲師。朝廷大臣都是讀書人出身,換句話說,也就是天子以讀書人爲師。如此將法家的立論用作儒家之用,令人耳目一新,最後還順便讚揚了眼下的太平盛世,以及朝廷上‘賢才濟濟’大臣。

故而天子龍心大悅。

經過提醒天子也不好意思再逮着林延潮一人問,而詢問榜眼蕭良友。

蕭良友平日也是很鎮定之人,但到了君前奏對時,不免有些緊張。儘管如此,但是蕭良有應答十分得體,奏對時井井有條,論點清晰。下面衆大臣也有不少人爲他可惜,若非林延潮此人拿狀元也是有實力的。

到了張懋修時,殿上不少大臣們都聽說,殿試後天子定三鼎甲之日的情況。

當時天子選了林延潮,蕭良友,張懋修三人爲三鼎甲,但是最後誰是狀元,榜眼,探花,名次未定。傳聞天子生母李太后有意。讓皇帝將狀元許給張懋修。但是當時張居正卻出面道,犬子入三鼎甲已是恩典,至於林延潮。蕭良友二人都是當世賢才,犬子不能與二人比肩。

在張居正要求下。張懋修最後被定爲第三名探花。最後天子在林延潮和蕭良友間點了林延潮爲狀元。

對張懋修,天子自是大大的嘉獎一番,因爲張居正另一子張敬修也在二甲之內,自是贊兄弟同榜這等佳話。

張懋修之後就是董嗣成,顧憲成,相較於三鼎甲,這二人御前奏對,就如同走過場一般了。

君前奏對。也不拘泥形式。

如天子問,愛卿,吃飯沒?今年貴庚?讀書幾年中了進士?

這也是君前奏對,進士們回去,也可與鄉人吹比,當年我與天子御前奏對,龍心甚悅。

至於問什麼不重要。

到了殿試第六名溫顯時,也是閩人。

朱翊鈞忽然想起之前張居正與他說閩地出奸臣的話,不由有些疑惑,不過他也知道朝堂上大臣對閩官確實有些偏見。

朱翊鈞看向溫顯問道:“朕聽聞以往閩地原本乃是荒蠻之地。土窮民瘠,多蛇蟲漳澤。這一次殿試前十居然有兩位閩地士子,實在難得。“

頓了頓朱翊鈞問道:“溫卿。家土有何珍奇嗎?“

溫顯聽天子說閩地窮鄉僻壤時臉上一紅。天子這麼問,正好戳中了,溫顯讀書人敏感的自尊心。事實上經兩宋,元末戰亂之後,閩地成了修養生息地方,早不是原先荒蠻的地方。

但在中原爲四方之中的傳統觀念裡,還是改不了,閩地貧瘠的印象。

只見溫顯沉思了一會答道:“回稟陛下,披錦黃雀美。通印子魚肥。“

朱翊鈞笑着道:“溫卿,此出自蘇東坡之詩。朕記得說的是興化府的珍產。“

衆臣聞言皆贊天子博學。

溫顯臉皮一紅答道:“臣雖籍泉府,但少時在興化讀書。“

溫顯將子魚和黃雀舉出來。意思咱們閩地也是有風物的,咱們可不貧瘠。

朱翊鈞看向林延潮問道:“林卿,你以爲閩地有何珍奇?“

林延潮不假思索答道:“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

但見林延潮此詩句唸完,金鑾殿上至天子,下至百官都是動容。

林延潮這兩句詩什麼意思,咱們閩地土地貧瘠,百物難栽,但是能長出百木之首的松柏。

而百姓家裡雖窮,甚至連飯都吃不飽,但是寒門能出貴子!

.不少朝臣也是感同身受,特別是家貧子讀書這一句話,更是勵志,道出了千千萬萬個寒門書生,想要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天子問道:“好一個家貧子讀書!林卿家,父母可在堂?”

林延潮垂下頭道:“臣自幼失怙恃,乃祖父一手養大。“

天子可以想象,自己雖年幼喪父,但母親健在,除了抱怨張先生約束太嚴,生來錦衣玉食,而眼下這位殿下之臣,卻自小勤奮苦讀,三元及第後方纔有了與自己在朝堂上說話的權利,相較之下自己何其幸運。

而這少年經歷貧寒困苦,並沒有失去鬥志,或者是怨天尤人,待今天三元及第之日,用\‘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的話來感謝困境給自己的磨礪,此德堪爲天下讀書人的典範。

天子目光有幾分微紅,朝堂上的大臣,又何曾不因爲這句話,想起了自己寒窗之時,頭懸樑錐刻骨,但求一朝聞名天下之時。

他們不由因此牽動了情緒。

而朝堂上從此以後有個\‘家貧子讀書\‘的狀元林延潮,誰再敢言閩地貧瘠。

天子當下肅容道:“此天將降大任於斯人,林卿家今日大魁天下,足以告慰先父先母了。朕還要感謝卿之祖父,替朕養育如此賢才。“

說到這裡,天子對臺階下張居正道:“朕欲贈林延潮祖父從六品承務郎,卿家以爲如何?“

一直沒說話的張居正這時道:“獎狀元郎,乃天子向天下讀書人示勵學之意,臣以爲可。“

天子點了點頭道:“中書舍人擬旨。“

“是。“

當下中書舍人在大殿上直接擬旨後,念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未有躬自累善,而其後不振也。朕豈吝於褒賜哉。。。。。“

聽着聖旨宣讀,林延潮也是驚喜不已,這從六品承務郎乃是散官,有官位沒有職事,不過對於百姓而言,是天大的恩寵。

“臣謝,謝主隆恩。“林延潮當下行三拜五叩之禮。

年輕的天子見林延潮如此高興,不由暢快的一笑,一旁紀事官都是拾筆殿上之事記錄下來。

衆大臣都是心道,此番君前奏對,林延潮僅這一句詩,足以隨着他三元及第的名聲一併名揚天下且青史永載了。

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第兩百六十一章 故人重逢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八百二十九章 你敢陷害我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九百七十七章 申時行的用意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兩更合一更)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第兩百一十四章 放榜了(一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尾生之行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第三百九十五章 家人,同窗和老師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六百零七章 怒起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後私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第七十八章 背書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七百二十七章 走馬薦良才(第一更,求月票)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盡力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菜根譚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六百六十九章 撰起居注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第七章 洪塘社學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
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第兩百六十一章 故人重逢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八百二十九章 你敢陷害我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九百七十七章 申時行的用意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兩更合一更)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第兩百一十四章 放榜了(一更)第一百九十二章 尾生之行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第三百九十五章 家人,同窗和老師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六百零七章 怒起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九佰七十六章 先公後私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第七十八章 背書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蘆花蕩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七百二十七章 走馬薦良才(第一更,求月票)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六百三十八章 荔枝肉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盡力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參聽朝政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菜根譚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五百七十七章 儒臣辯經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六百六十九章 撰起居注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五百二十八章 獻殷情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非你莫屬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七百六十六章 張府(二合一)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第七章 洪塘社學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