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

李貴妃不知道皇帝爲何突然說起這種事來,她雖然出身農家,幼時遭遇過不少生活的磨難,性格堅毅,決定了的事極少動搖,但說到底並沒有什麼出衆的才學。在她的心目中,無論皇帝是個什麼樣的人,歸根結底是她的丈夫,是她的天。因此皇帝突然說起這種對她而言宛如“天塌地陷”一般的事情,一時之間頗有些惶恐莫名,不知該如何是好。

在她的理念當中,作爲皇帝的侍妾,哪怕貴爲貴妃,在不涉及什麼“江山社稷”的時候,都應該順着皇帝的心思說話。然而眼下皇帝說的這件事,她根本不願意去想,又怎會願意順着這個思路說?難道對皇帝說:你放心,你死了之後我會照顧好兒子?

隆慶嘆息了一聲,道:“最近我一直在想,當年景帝不論怎麼說,至少皇帝做得並不差,但最後……經過了那麼些年才被追認。我比景帝幸運,這個皇位到最後只能是我的。可是,我有時候想着,景帝當年所以出現奪門之變,究竟問題在哪?”

李貴妃心裡有些怪怪的,暗道:英宗纔是皇上的高祖父(曾祖父的父親),他怎的卻老琢磨代宗這個高叔祖?

“後來我發現一件事,景帝在發現奪門之變、宮內出現喧譁之時,居然問了一句,是不是于謙謀反……敗得不冤啊。”隆慶嘆道:“景帝當初能身登大寶,一是太后首肯,但其實最關鍵的,是于謙的支持。後來,景帝看似重用於謙,其實心裡對於謙並不真正信任,所以臨事纔會問是不是于謙謀反。”

他直視李貴妃的眼睛,道:“所以我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大明的文官,哪怕像當年于謙那樣手握大權甚至兵權,都不會謀反。反倒是有些對於自身地位不滿意的人,無論文臣武將還是宦官,都有可能搞投機、鋌而走險。因此,我一直毫不動搖的用高先生當政。”

李貴妃這時有點明白皇帝想表達什麼了,她此時對高拱雖然談不上了解,多少還是知道高拱對皇帝的教導和支持,多少有些好感,只是總聽人談起高拱性格強勢,言語之間經常有些“衝”,使得這種好感又未免打了折扣。

“皇上的意思是?”她試探着問道。

隆慶苦笑道:“將來朕若有個什麼萬一,你一定要相信朕的幾位先生,他們或許性格不同,爲人處事的方式有異,甚至秉政的理念也未必一模一樣,但對朕都是忠心的,也不會有什麼大逆不道的心思……”他還想說得再明確些,又覺得今天說得已經夠多了,再說下去實在不怎麼吉利,便止住了。

李貴妃也不敢讓皇帝繼續說了,忙道:“臣妾明白,臣妾記住了:皇上的先生們都是忠心可靠的臣子。”

隆慶張了張嘴,猶豫了一下,最終只是嘆道:“嗯,就是這樣了。”然後站起身,道:“宣國丈。”

李偉進來殿中,發現女兒站在皇帝身邊,神色有些恍惚,皇帝自己也似乎有些走神。

老頭子心中一緊,不敢多想,上前倒頭便拜:“臣錦衣衛都指揮僉事李偉,見過陛下,見過貴妃。”

三呼萬歲什麼的,在明朝中後期並不是那麼嚴格,尤其是在這種不算特別正式的場合下。

“嗯,國丈平身,賜座。”

“謝陛下。”

待李偉落座,隆慶和李貴妃也早已提前坐下,隆慶問道:“國丈此行一切可還順利?”

“回陛下,都還順利。”小老兒覺得今天氣氛不太對,沒敢多說一個字。

“那就好,辛苦國丈了。”隆慶隨口道:“這些天京裡爲了幾個娃娃鬧出的事情,國丈爺知道了吧?”

李偉老頭兒眼珠一轉,不敢回答得太死,只是含糊道:“臣……有所耳聞。”

李貴妃坐在皇帝身側聽得有些皺眉,隆慶倒似乎絲毫也不介意,反而微微露出笑容:“其實朕不過就是怕太子一個人寂寞,畢竟他弟弟年紀太小,而且按照皇明祖訓,他們兩個也沒法多在一起玩耍,所以朕纔想給他找點年紀相差彷彿的伴兒。”

“陛下愛護之心,太子一定感念之極。”

“太子仁孝,自然是明白朕的心思的。”隆慶笑道:“可是外廷不滿意呀,外廷說這些武臣勳貴家的孩子,也沒幾個像樣兒的,久與太子相處,只怕要帶壞了太子……國丈你怎麼看?”

李偉急得腦門都見汗了,心道:我怎麼想?我他孃的哪敢想啊?你是皇帝,你說你怎麼想不就完事了,我跟着你一樣想多方便啊!我要是想錯了,可不是麻煩大了?

“咳!”李貴妃輕咳一聲。

李偉偷偷瞥了女兒一眼,見女兒端坐不動,面無表情,但交疊放在身前的兩手,卻伸出一根右手的食指,指向內閣的方向,然後忽然又朝上一指。

小老兒忽然福至心靈,大聲道:“啊,臣以爲高閣老弘文博識,廟謨高遠,陛下若有疑慮,不妨請高閣老來一問,必能爲陛下解憂。”

原來這小老兒形容高拱,來來回回就會八個字:“弘文博識,廟謨高遠”,也不知道是誰教他的。

但李貴妃這個指點卻很到位,隆慶雖然看得一清二楚,臉上的笑容卻仍然更盛了,點頭道:“國丈所言甚是,此事朕已經讓內閣遞了條陳上來,高先生他們商議的意見是,既然朕怕太子孤單,不如從朝中三品以上文官家中,挑選幾名德才兼備卻又與太子年歲相仿的孩子來陪太子一同讀書……朕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只是這樣挑選的範圍未免有些大了。”

“那這就……”李偉聽完又有些抓瞎,正想說“那這就不好辦了”,下意識再瞥了女兒一眼,卻見女兒果然又伸出了一根手指,但這一次,卻是指着他這個當父親的。

李偉眼珠一轉,正看見皇帝的臉色沉了下來,趕忙又把話頭接上:“這就……這就交給臣吧,臣雖然只是在錦衣衛當差,但畢竟也還認識些人,臣去跟他們說道說道,相信不會有多少不識趣的來湊這個熱鬧。”

隆慶微微蹙眉,心說這話怎麼到你嘴裡就變了味?但又一想:算了,他能明白自己的意思已經不容易了,就這樣吧,這種事情也只有交給他這種人來辦才合適,其他人誰肯幹這種活兒?如果讓孟衝、馮保他們去幹,只怕還得生出別的事端。就他去吧,畢竟是太子的親外公,說這個話方便。

於是終於點了點頭:“國丈肯爲朕分憂,朕很是欣慰。來呀,賜國丈鬥牛服一件,福建貢茶兩斤。”

福建貢茶,那多半就是大紅袍了,大概隆慶認爲這茶挺適合老年人養身。

李偉忙不迭起來謝恩。

隆慶笑道:“國丈一路緊趕慢緊的,也辛苦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李偉鬆了口氣,再次謝恩,告退去了。

“好了,貴妃,朕也先去了。”隆慶站起來,對李貴妃道。

“臣妾恭送皇上。”

待隆慶一走,李貴妃微微蹙眉,想了想,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怎麼感覺皇上今天之所以在我這兒見我父親,就是故意讓我指點他一般?

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162章 二段擊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100章 忽悠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221章 抵京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264章 出宮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073章 召見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12章 東返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100章 胡鬧!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88章 安南人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115章 封爵?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067章 倒高風波(四)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221章 抵京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87章 回京嘍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077章 說方陣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
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43章 高陌薦才(下)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162章 二段擊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100章 忽悠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221章 抵京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264章 出宮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041章 太子賜賞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073章 召見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112章 東返第123章 俺答封貢(七)第100章 胡鬧!第100章 蒙古局勢(上)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21章 席間生變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88章 安南人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115章 封爵?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067章 倒高風波(四)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02章 一擲千金(上)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221章 抵京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123章 俺答封貢(一)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087章 回京嘍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下)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077章 說方陣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