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何以如此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以雷霆萬鈞之勢扳倒凌雲翼,只能算是震懾政敵的一種手段,但光靠震懾是不夠的,國朝新政之所以在高拱去世之後就只能勉強維持,而再也找不到之前那種逐步推進的感覺,歸根結底還是高黨少了高拱這個核心人物之後,真實實力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在皇權至上的時代,人臣的“真實實力”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靠自身威望或者其他因素聚集在身邊的盟友、門生,也就是所謂的人脈;另一個方面則更加直接,就是來自於皇帝的信任和支援。

眼下的局面是,高黨的人脈其實大體都還在,即便分散了些,搞得有點像二元制,但畢竟還是“肉爛在鍋裡”的狀態,沒有什麼轉投他人的破事。高黨真正缺失的,正是皇帝的信任和支援。

至少,現在皇帝對高黨的信任和支援,肯定少於高拱在世的時候。

而高務實的最大作用,就是補齊這一塊短板!

郭樸和張四維,兩人都是高務實的師長,但這一次面對高務實強勢得近乎有些兒戲的表現,卻硬是應了下來,難道他們真的只是寵着高務實?開什麼玩笑!

真正讓他們決定不反對的原因,正是因爲他們對高務實在宮中的影響力既有所瞭解,又不敢完全肯定,所以纔會保持沉默。同時,他們也想看看高務實這個高文正公衣鉢傳人對於高黨官員的影響力究竟如何。

結果很顯然,高務實不僅能指使郭樸在隆慶五年收於門下的門生趙于敏、林一材,還能說動高拱當年的嫡系門生如宋之韓、胡涍等人出面支援,不過更讓二位閣老吃驚的還是最後那一位——高務實居然能請動總憲左都御史王國光來做這最後一擊!

這就太讓他們吃驚了!

王國光是何許人也?人家是嘉靖二十三年的金榜,比當年的張居正還早一科!

高拱在萬曆年間推行新政時,王國光就是他選定的戶部尚書,實際主持了清丈田畝、開海徵稅以及一條鞭法在江南等地的推廣施行,順便還“抽空”編纂了《萬曆會計錄》這本極其重要的財政典籍!

簡單的說,他是高拱在財政改革上最得力的助手。直到接近萬曆五年之時,由於前高黨骨幹、左都御史葛守禮年老致仕,高拱一時沒有更合適的人選,纔不得不讓王國光去繼任了總憲,以免朝野輿論失控。

可是這樣一位元老級的重臣,怎麼就被高務實這個小小少年輕易請動了呢?

道理很簡單:財政。

這裡說財政的意思,當然不是說高務實花錢買通王總憲,而是王國光和高務實早就在前幾年有過很多交流,雙方在大明財政改革的問題上有很多共同語言,甚至還有部分合作。

王國光掌戶部時,因爲驛站改革、開港徵稅、清丈田畝等新政都需要大量會計人才,便從高務實在京郊見心齋開辦的“京華工匠學堂”之中選取了一些數術上佳的人,去協助戶部派出的官員、吏員辦事,效果很是不錯。

這裡要插敘一句:京華工匠學堂是高務實早在先帝隆慶駕崩之前就開始考慮興辦的“專業學堂”【無風注:參見本卷第060章不勞而獲】,於萬曆元年正是創辦。

該學堂最開始只開設了五大的門類:數術、礦業、冶鐵、木工、醫藥。本來高務實還想開設航海類的學科,但由於他那會兒實力延伸不到南方,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教員,所以只好先作罷了。

不過,木工這一科,是要學造船的。當時新開設的時候,由於只能在北地招攬人才,所以一般是教製造沙船,後來才慢慢涉及其他船型,不過師資力量還很薄弱,高務實也急不來,只能當做是提前打點底子了。

這個京華工匠學堂的學生,最開始全部是來自於高務實在衛輝收攬的流民子弟,報名加入學堂的基本要求很簡單:成爲高務實的家丁。除此之外那些什麼年紀之類的標準,反而是小事。

對於那些流民子弟來說,成爲高務實的家丁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家丁意味着親信,意味着工作有保障啊!以他們這位東家的富有來說,成爲他的家丁最起碼是不用擔心餓死了,甚至萬一學業有成,還能出人頭地。別的不說,高小壯這個家丁,可是手握京華開平三大廠的!單從收入上來說,給個知府都不能換啊!(當然這不能考慮當貪官……)

因爲這些關係,王國光與高務實其實關係很是密切,而且作爲加入高黨比較遲的一位高官,王國光反而對高黨的現狀看得很清楚:郭樸只要還沒致仕,高黨就不可能是單核心的政治集團,甚至即便郭樸致仕,張四維恐怕還是得靠着高務實這個外甥,才能確保對高黨的領導。

有時候王國光甚至暗地裡懷疑,高拱當初把高務實送進宮陪太子讀書的時候是不是就已經料到了這一步,那個舉動根本就是在給高務實若干年後執掌實學高黨之牛耳而做的鋪墊!

因此,高務實一回京,爆發了和凌雲翼之間的衝突時,王國光就猜到高務實可能要有所動作。果然,高務實回京的第二天(拜訪張四維的同一天)就給他悄悄送了信來,請他幫忙在三日後彈劾凌雲翼。

三日後?王國光不是官場新手,自然知道這是一手“龍門三疊浪”,一浪更比一浪強,而他王總憲的任務,就是拍出這最關鍵的一浪。

事實證明王國光的猜測完全正確,高務實近十年的伴讀果然不是白當的,皇帝陛下對於這件事下的狠手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期!

高務實回京第一戰大獲全勝!堂堂兵部尚書,完敗給了一個名義上只是新科舉人的高務實。

王國光甚至在忽然之間想起了隆慶三年年底高拱起復回京時,那些心學徐黨人人自危的緊張模樣。

高務實……這位“小閣老”的回京,竟然也如高拱當年一般,給人一種勢不可擋的感覺!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區別,那無非高拱是帝師,高務實是伴讀罷了。

而他們之間相同的一點,現在已經不必再懷疑了,那就是聖眷無雙!

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096章 地雷陣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098章 曙光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295章 成婚嘍!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029章 何爲高門貴第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136章 兵來將擋
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128章 務實制義(上)第088章 御駕親臨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096章 地雷陣第059章 金童玉女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098章 曙光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79章 瑤蠱異術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31章 永寧公主(3更破萬)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090章 遼東有缺嗎?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295章 成婚嘍!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112章 初會戚帥(上)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077章 各有所謀(4更破萬)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67章 倒高風波(八)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26章 俺答求封(三)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03章 紈絝之王(下)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029章 何爲高門貴第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136章 兵來將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