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

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郭樸終於還是答應了高務實的拜師請求,但他拒絕立刻回京,表示要等高務實通過小試,然後一同返京。

換句話說,如果高務實未能通過小試,那拜師之說也就無疾而終了。

這裡有一點需要說明:明代讀書人必須先參加縣試,錄取後才能參加府試,府試錄取後才能參加道試,而道試通過者爲生員,未通過者爲童生。

也就是說,似高務實這等還從未參加過考試的人,連童生都算不上,只能叫童子。

不過明代三年兩考,高務實今年可以把縣試、府試、道試一條龍考完——前提是考得順利的話。

在明代,哪怕只是考個童生,也是很不容易的事,生員就更難。蓋因爲士子參加縣試,錄取人數就有名額限制,縣試過了參加府試,錄取名額也有限制,是以哪怕區區一個童生名額,也要經過縣、府兩次把關,而童生能不能順利成爲生員,還得看道試這最後一關,道試同樣有名額限制。

相對而言,因爲北方學風不如南方濃郁,北方士子相比南方士子的競爭要寬鬆一點。江南一些地區,比如南直隸、浙江等地,那考起來真是千軍萬馬獨木橋。一個縣試就能刷下去上百甚至數百人,一個府試刷下去的人數基本都得上千,稍微大點的府,府試刷下去數千人也不稀奇,可見其難。

高務實籍貫所在,是河南開封府新鄭縣,開封府無須多介紹,乃是歷代大府,因此又是北方諸省中競爭比較激烈的地區。

當然,郭樸已看過高務實的文章,他堅持等高務實小試通過之後再回京,並不是認爲高務實會小試失利,只是不想單獨去京師罷了,那太尷尬。

郭樸家逼仄,郭樸也就沒有留高務實,並且囑咐他次日直接上路,不必再來告辭。高務實知道郭樸爲人,既然這般交待,就不必多此一舉,於是返回安陽,休息了一夜。

次日一早,高務實便從鄴城馬驛出發南下衛輝府,然後轉道偏西南的新鄉縣,走亢材馬驛至滎陽往南,過鄭州,再經郭店馬驛抵達新鄭。

高家祖宅並不在新鄭縣城之中,而是在縣城東北的高老莊——這個名字很著名,但並不是《西遊記》裡那個高老莊,其地大約在後世新鄭市和莊鎮西高村左近。

高老莊離新鄭縣城並不遠,出城約莫十里左右便到,高務實因爲是從北而來,乾脆沒進縣城,直奔高老莊而去。

自從進了新鄭縣界,高務實的馬車上便多了些東西:左右車轅各插上了一面三角小旗,小旗中間是一個高字,高字兩邊各有一個人面蛇身像,左右相交,將高字圍繞起來。

這是高家特有的標示,放在歐洲相當於家族徽標。不過這個紋飾在新鄭並不少見——人面蛇身是古書記載軒轅黃帝的部落圖騰,而新鄭是軒轅黃帝故里,所以新鄭叫得上名號的家族幾乎都以人面蛇身爲紋飾。

差別只在於中間那個高字。

新鄭高家,只有高老莊這一家當得起這四個字。

既然已經到了新鄭,高珗就不必再緊張兮兮地一直跟在高務實身邊,他在高老莊多年,幾乎無人不識,所以提前先去高老莊通知高務實回鄉的消息。

當然,高務實是晚輩,通知一下並不是讓高老莊派人出來接他,而是請各房做好準備,高務實肯定要一一拜見。

由於大伯高捷已經去世,二伯高掇在南京,三伯高拱在京師,四伯高操早逝,只有五伯高才因病提前致仕回鄉,不過高才並不住在高老莊,而是住在縣城裡,因此高務實可以先回自家,也就是六房。

高務實的母親張氏原本今年準備去鳳陽與丈夫一起的,正是由於高務實要回鄉小試才特意多留了幾個月,現在正在高老莊家中,聽說長子終於回來,連忙命人準備,自己也沐浴更衣,等高務實拜見。

不過等高務實一到高老莊,才發現還是有人迎接他——都是同輩兄弟,女子一個也無。

爲首一人已經三十出頭,長得一表人才,只是舉止輕佻,乃是大伯高捷獨子高務滋。高務實知道這位高家真正的“大少爺”一點沒遺傳到他父親的優秀基因,完全是個紈絝子弟。

高務實下車的時候,高務滋正一臉不悅地與身邊一人說話,那人看來在勸說高務滋什麼,高務滋愛答不理。

見高務實下車步行走來,高家一衆兄弟原本都有要迎過去的意思,但高務滋一動不動,衆人面色尷尬,也只好止步。

高務實恍如未見,快步上前見禮。

高務滋勉強回了禮,打量了高務實隨行的騎丁一眼,不鹹不淡地道:“聽說務實在京師發了財,看來果然不假……哎呀,這得了三叔看重還真就是不同,總角童子也能日進斗金了。”

高務實笑道:“大兄見笑了,不過造了些滌污之物,僥倖得陛下所喜,至有今日生髮,不值一哂。”

“哦?不值一哂?”高務滋嘿嘿一笑:“既然不值一哂,何不把此物製造之法傳與我等兄弟輩,都來生髮一下?”

高務實暗暗嘆息大伯後繼無人,但卻做出一副爲難的樣子,欲言又止。

“怎麼,捨不得了?不是說不值一哂嗎?”高務滋冷笑道:“你這點年紀,就學會口是心非了,將來怎麼得了!”

我口是心非的時候多了去了,你咬我?

高務實心裡鄙視,面上卻一副惶恐模樣,解釋道:“大兄誤會了,非是小弟吝嗇,只是這香皂在進呈陛下之後,陛下一時心喜,曾口諭此物只能由小弟獨家制造,是以爲難。”

高務滋料不到還有這一茬,頓時語塞,繼而又疑心大起,問道:“陛下還管這個?你莫不是欺我?”

高務實嘆息一聲,道:“大兄若是不信,不妨致函三伯,一問究竟。”

“這……”高務滋知道自己不被高拱所喜,悻悻道:“罷了,我就是隨口一說,難道還真是缺了那幾個銅錢?”

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05章 禁衛軍!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128章 好消息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15章 封爵?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116章 推辭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143章 致謝?第284章 設計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64章 聯名信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022章 輕取案首(中)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211章 目標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209章 加銜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30章 立威(中)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216章 準備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04章 京營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
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05章 禁衛軍!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128章 好消息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上)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115章 封爵?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116章 推辭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143章 致謝?第284章 設計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97章 再會劉顯(上)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44章 巡按到,巡撫病第064章 聯名信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084章 降三世明王?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163章 分贓計劃第126章 俺答求封(六)第017章 理清思路(上)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160章 給升龍報捷!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022章 輕取案首(中)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第211章 目標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209章 加銜第132章 萬衆矚目第030章 立威(中)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216章 準備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124章 道統之爭(上)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278章 敵疲我打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04章 京營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025章 熬夜加班忙(4更破萬)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