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盛名之下

不得不說,郭樸對張居正的瞭解頗爲深刻,不過可能也正是如此,他對張居正的感官似乎並不太好——高務實注意到,他剛纔幾次稱呼張居正,都是“張白圭”。

白圭是張居正的小名,或者說原名——居正反而是後來改的。郭樸直接以小名稱呼張居正,顯然是對張居正的爲人處世頗有些不以爲然。

張居正在後世一貫以大改革家的光輝形象示人,甚至有人說他是大明唯一的大政治家。高務實對此的態度一貫是翻白眼——張居正的確是政治家,也是改革家,但後世對他的過度拔高,已經到了完全不顧事實真相的地步,這就完全不能讓高務實信服了。

甚至對於隆萬大改革,張居正作爲延續隆慶、高拱改革政策的政治家,不僅沒有真正的進一步深化改革,反而在一些施政中明顯出現“用力過度”的失誤,高務實甚至覺得後世對他功績的最大吹捧點“給明朝續命數十年”都有些難副其名。

前文中就有說過,從國家大政的角度和層面來說,強行在全國鋪開一條鞭法就是典型的用力過度——富庶得接近資本主義初期水平的南直隸蘇杭一帶,與貧瘠且連年遭災的陝西有什麼可比性,居然能一刀切的搞一條鞭法?

這是續命,還是飲鴆止渴?難說。

至於考成法,也同樣如此——在下層行政單位尚有許多問題堆積而未曾解決的時候,提高行政效率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這種時候張居正強行以中樞的名義勒令提高行政效率,只能導致整個行政體系的不安,造成文官集團內部的割裂,一部分人爲了逢迎張居正,只能加大對老百姓的壓迫,以滿足“考成”,另一部分因爲不肯過分欺壓民衆,無法完成“考成”,於是被張居正清算、打壓,繼而成爲朱翊鈞後來反攻倒算張居正的主力。

這是續命,還是飲鴆止渴?難說。

但是,歷史已經證明,張居正真正執掌大權之後的風格:獨斷專行,剛愎自用,用人行政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樣一來,一些阿諛奸詐的小人往往得到重用,持不同意見者則受到排擠打擊。凡是得罪過張居正的朝廷大臣,無一不被降級、罷職,甚至受刑、入獄,招來殺身之禍。

這種以一己之好惡、個人之是非爲準繩的用人方法,既對改革的進行造成了困難,也給改革的失敗埋下了危機。

事實上,善於討好張居正的人,並非都真心擁護改革,如得到張居正提拔重用的張四維,在繼任內閣首輔之後,即隨萬曆亦步亦趨,對改革進行清算——而事實上,張四維本來就是高拱一派,若非高拱倒臺,他勢必也要進內閣輔政。

但張四維也是久經官場打磨之人,所以在高拱倒臺之時,他隱忍了下來,蟄伏於九幽之下,在張居正面前表現得“如循吏”一般,這才獲得張居正的認可,認爲張四維已經服軟了,於是得到重用。

此外,重權在握的張居正,儘管在晚明的官場中其實不算大貪鉅貪——至少比他的老師徐階強多了——但也並非完全清白。他運用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爲家人謀求功名,長子爲狀元,次子在會試中本來名列二甲,神宗任意將其移入一甲二名,張居正也坦然接受。

上樑不正下樑歪,萬曆以後科場舞弊嚴重,顯官要員的兒子很多成爲進士,導致人心不服,議論紛紛,乃至風氣敗壞,張居正是有很大責任的。

另外他的家人在湖北老家也是橫行一方,收受賄賂。張居正其實十分清楚這種情況,還寫信要求當地官員對此嚴加管束,然而本身卻未能採取什麼有效的措施,甚至明確表示自己作爲兒子管不了肆意妄爲的父親,因此也難免招致他人指責。

在高務實看來,領導一場大規模的改革運動,本來就是滿途荊棘,困難重重。張居正本人又獨斷專行,排斥異己,用人不當,樹敵過多,再加之不能嚴於律己,約束家人,因而其結局只能是人走茶涼,人亡政息,不僅身後聲譽一落千丈,十年經營也隨之付諸東流。

高務實之所以千方百計要保住高拱,首先固然是因爲高拱是自己的三伯,只要他能不倒臺,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給自己留下雄厚的政治資源,有利於自己將來繼續推進隆萬大改革,而不出現張居正和萬曆那樣的師生反目、人亡政息,可這並不是唯一的目的。

高拱雖然也有些獨斷專行,但至少他聽得進勸,雖然平時看起來性子急,但施政反而很是小心——這從他對開海通商和推廣一條鞭法的都要分步、分區推進就可以看得出來。

另外,前一次高務實向他建議,把地方官升遷的條件與地方經濟發展(實際上高務實只提到收稅額度,詳見本書前文)掛鉤,高拱就表示那可能導致小民受盤剝過甚,於國家穩定或有影響,甚至在高務實提出收稅額度和地區穩定同爲考察標準後,高拱仍然謹慎的表示需要緩行。

這纔是大政治家應該有的大局觀和謹慎心。

國家大政不是兒戲,不是自己在家裡一琢磨,拍拍腦袋就可以讓人奉爲圭臬遵照執行的。任何一項政策都必須考慮周詳,在江南可行的,在江北未必可行;在雲南可行的,在遼東未必可行。

所以但凡主持大政,既要有堅定的推進決心,又要有謹慎的推進步驟,在推行的過程中要細心耐心的發現問題、審視問題、解決問題,而絕不能是忽視問題、無視問題、掩蓋問題,否則問題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無法挽回。

郭樸未必會用高務實這種後世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二分論”辯證思維來審視張居正,但他並非不懂張居正這種性子的人掌握大權的危害,因此纔有這樣的態度。

高務實忽然從郭樸這兩聲“張白圭”中明悟過來:他之所以如此配合、一刻也不肯耽擱地隨自己回京,心裡其實已經同意起復,而目的就是爲了限制張居正!

高務實頓時鬆了口氣,雖然郭樸是爲了國家大局才同意回京,但那不重要,對於高務實而言,眼下一切的重點只在一條:保高拱,抑居正!

第115章 封爵?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235章 臨別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51章 夜會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022章 輕取案首(中)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99章 借刀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267章 你喜歡嗎?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057章 財迷第254章 將軍神威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222章 麻煩大了啊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056章 棘手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129章 關係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212章 誤解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132章 遇刺!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
第115章 封爵?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235章 臨別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14章 你讓朕怎麼辦啊!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51章 夜會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022章 輕取案首(中)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099章 借刀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063章 海瑞調職(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267章 你喜歡嗎?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057章 財迷第254章 將軍神威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53章 善後安排(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222章 麻煩大了啊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092章 流彈兇猛(下)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056章 棘手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129章 關係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212章 誤解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132章 遇刺!第261章 準備“私會”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