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熙朝清官

正月二十五,康熙五十年第一次大朝會。

新年伊始,也沒那麼多的事,各部大臣不過是循例走走過場,很快就結束了各自的例行彙報。

不過,康熙一開口就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農學院建造即將完畢,定於七月初一開院,鑑於是試行,招收學員計劃爲五百人,着江南各府、縣推薦有功名且熱衷農事的士子前往江寧參與考覈選拔,入學者,四年期滿,考覈優異者授予正九品農知事,督導各府、縣農事。”

事隔兩年,農學院終被康熙一錘定音,雖然只是正九品,卻也是正經的官身,無異於給天下的士子多開了一條晉身之路,其根本的意義在於除了科舉之外,學農亦能入仕,而且這也算是正途出身,比捐的那些雜佐官兒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雖然很多大臣對此不以爲然,暗自腹誹,可康熙這是乾坤獨斷,明宣諭旨,他們也都只得閉緊自己的嘴巴,以免開年就被訓斥,再說了,這可是國策,一個不好,可能還不是訓斥這麼簡單,眼見沒人站出來仗馬之鳴,大家都只得學老僧入定。

康熙接着說起第二件事,“喀喇沁鎮國公善巴喇錫呈報,喀喇沁邊界近日時有流寇出沒,常行劫擄,擾害居民莊頭,禍亂地方,着侍衛內大臣鄂倫岱率前鋒護軍營前往緝捕。”

康熙這個決定透着些怪異,喀喇沁邊界距京師雖是不遠,可地方流寇何用領侍衛內大臣鄂倫岱親率前鋒護軍營前往緝捕?不過這事一衆大臣都未上心,或是康熙欲藉此練兵亦未可知,事不關已,高高掛起。

惟獨太子胤礽心頭巨震,不會是自己私下聯絡蒙古各部的事被察覺了吧?一細想又覺不對,康熙向來是眼裡揉不得沙子的主,真若察覺,豈會如此簡單隨意的處置?

想到這裡,胤礽隨即就穩下心來,卻就見新近由偏沅巡撫遷爲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趙申喬站了出來,見此老出來,胤礽心裡不由一跳,又是誰撞在他手上了?

殿中一衆大臣見趙申喬出列,心裡也都是一跳,這老小子又盯上誰了?

趙申喬,康熙曾贊爲‘天下第一清官’,其清廉程度唯有前明的海瑞可以與之媲美,歷任地方大員,卻是不取一絲耗羨,數十年始終是布衣蔬食,一身官服補丁累累,就連老孃過生,想買兩斤肉,都要掂量半天的主,身爲朝廷大員,能清貧如此,也算是開一代先河了。

可就是如此一個清官,不論是地方還是京師大員見他都是膽戰心驚,皆因此人外號‘官屠’,他從康熙四十年任浙江布政使到浙江巡撫到偏沅巡撫到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路是官帽滾滾,參倒大小官員無數,就連過境官員亦是照參不誤,且性情古怪,難以交談,聽說他遷升都察院左都御史,京城不知道有多少大員日夜惶恐。

康熙48年九月,趙申喬在偏沅(湖南)巡撫任上彈劾湖廣提督俞益謨侵吞軍糧,由此引發全國各省攻訐武官的風潮,實爲一個不折不扣的風雲人物。

見趙申喬出來一衆官員不由都打起精神凝神傾聽,只聽他奏道:“微臣都察院左都御史趙申喬彈劾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禎,馭下無方,對屬下兵丁管束不力,導致上海發生軍民械鬥,五死四十傷,嚴重禍亂地方,以致民心紊亂,地方不寧。微臣懇請皇上降旨嚴加懲處,不懲不足以平民憤,不懲不足以撫民心,稍有循私,定然導致各地駐軍恣意妄爲,則後果不堪設想。”

聽到趙申喬開口彈劾的是恂郡王胤禎,不少大臣緊懸着的心才放了下來,不過這老小子語氣可真夠硬邦,循私都說出來了,倒要看看康熙怎麼袒護?

令人詭異的是,趙申喬彈劾完之後,滿殿的文武大臣竟然是安靜的落針可聞,既無附議的,也無申辯的,康熙也是默然不語,靜靜的觀看着動靜,老十四現在可不是老八一黨,而是自立十四黨,倒要看看他們是什麼反應。不過這十四黨朝中無人亦是不行,看樣子得把張鵬翮,噶敏圖兩人調回來,否則這十四黨可就是有名無實。

見到冷場,唯一在朝的大學士蕭永藻卻是穩不住了,他現在可是八黨的一面大旗,對十四黨的策略,八阿哥胤禩可早就與之商量議過了,他正準備站出來不痛不癢的說幾句,卻見太子胤礽轉身奏道:“皇阿瑪,十四弟事務繁雜,海軍風評亦一向甚好,軍民械鬥一案,純是幾個宗室子弟驕橫跋扈所致,兒臣懇請皇阿瑪看在十四弟素來忠心國事,勤勉辦差的份上,網開一面。”

太子胤礽話音一落,和碩簡親王雅爾江阿隨即閃身而出,他家老十現在可是十四手下第一紅人,怎麼着也得說幾句好話投桃報李不是,“奴才附議,恂郡王素來勤勉有加,馭下有方,軍民械鬥一案,雙方各有責任,海軍也是一死四十傷,奴才以爲不能完全委過於海軍一方。”

兩人這一表態,殿中大臣立時就恢復了活力,紛紛站出來附和,一衆王公親貴更是不遺餘力的爲恂郡王搖旗納喊,自家子弟還要在海軍混呢,而且還指望買老十四手上的貿易船隊股份呢,說句好話又不花錢,何樂而不爲。

康熙暗忖,老十四還是有點人脈的嘛,這幫宗室親貴的心思他豈有不明白的,太子不惜親自出面力保老十四,看來是想拉一個打一個了,倒也不枉朕親自教導幾十年,老八一黨不參不保,也算厚道。

見殿中逐漸安靜下來,康熙才沉吟着道:“恂郡王胤禎,馭下不嚴,着罰俸三年,另福建水師提督吳英年老病重,着離職休養。遷廣東提督施世驃爲福建水師提督,兼海軍學院副院長,協助恂郡王胤禎督管海軍學院。”

又是罰俸,趙申喬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一衆等着瞧熱鬧的大臣更是嗤之以鼻,就算要維護,你能不能夠換個花樣罰啊,郡王一年的俸祿纔多少?五千兩,三年也才一萬五,對幾千萬身家的恂郡王胤禎來說,罰俸還有意思麼?

不少大臣卻是在心裡暗自感慨,這位十四阿哥胤禎,還真是個不倒翁,連着兩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彈劾,都安然無事,聖眷之濃可見一斑,這十四黨倒是可以考慮。

注:康熙對天下第一這個封號看來很不重視,僅是天下第一的清官就封了幾個。不過在康熙朝,清官確實多,這倒是事實。

第492章 徵日(一)第589章 動手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396章 插手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313章 合流第673章 滿城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581章 返京第186章 述職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76章 康熙偏心第448章 倭子國第129章 刺殺(上)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623章 晉封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477章 升級第632章 攪局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615章 撫卹第164章 方苞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10章 票號(下)第1章 胤禎第55章 國家名器第448章 倭子國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351章 試探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77章 胤楨印象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174章 回京第507章 報喜第97章 站籠第506章 捷報第123章 旱情第524章 豆汁飯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後記6第502章 徵日(十一)第595章 嚴懲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538章 公示後記四第508章 出手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636章 猜不透第330章 龍虎鬥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587章 準備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672章 應對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536章 旗主擔憂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578章 蠲免第405章 奉旨嚴打第143章 手銃第605章 後宮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370章 嚴打?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623章 晉封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336章 索要太子後記九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363章 打秋風第357章 回上海第507章 報喜
第492章 徵日(一)第589章 動手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396章 插手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313章 合流第673章 滿城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581章 返京第186章 述職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76章 康熙偏心第448章 倭子國第129章 刺殺(上)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623章 晉封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477章 升級第632章 攪局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323章 中庸之道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615章 撫卹第164章 方苞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10章 票號(下)第1章 胤禎第55章 國家名器第448章 倭子國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351章 試探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77章 胤楨印象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174章 回京第507章 報喜第97章 站籠第506章 捷報第123章 旱情第524章 豆汁飯第404章 一捅到底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後記6第502章 徵日(十一)第595章 嚴懲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538章 公示後記四第508章 出手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636章 猜不透第330章 龍虎鬥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587章 準備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672章 應對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536章 旗主擔憂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578章 蠲免第405章 奉旨嚴打第143章 手銃第605章 後宮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370章 嚴打?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623章 晉封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336章 索要太子後記九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363章 打秋風第357章 回上海第507章 報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