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自保

胤禎一路踱着回到東配殿,纔到門口,就見老十三胤祥和年羹堯兩人腳步匆忙的趕了過來,他心裡不由大爲納悶,老十三怎麼來了?難道京城有變?京城現在應該沒人能夠做亂?心中疑慮,他停下腳步靜靜的等着兩人。

見胤禎停住腳步,胤祥和年羹堯兩忙加快了腳步,急趨了幾步趕上前見禮,待兩人起身,胤禎看了看胤祥,見並無焦急之色,才點了點頭,道:“進屋說吧。”說着便邁步先行,到的門口,又吩咐侍立在門口的太監道:“送兩份早點過來。”

胤祥和年羹堯都知胤禎這是爲他二人叫的,心裡微微有些感激,進屋落座後,胤禎便伸手道:“坐,別拘禮。”

胤祥是徑直落座,年羹堯卻是跪下磕頭道:“奴才年羹堯叩謝皇太子點撥舉薦之恩,無以爲報,願爲皇太子效犬馬之勞。”

胤禎微微點了點頭,年羹堯是老四的門下奴才,與老十三關係好,想來是老十三有意提攜他,刻意帶他過來表忠心,老十三的面子得給,這年羹堯本身也是大才,用得好也是一把利刃,老四遠去歐洲,已不足爲慮,用年羹堯已再無顧慮。

微微沉吟,他纔看了胤祥一眼,道:“十三哥可曾去給皇阿瑪請安?”

胤祥豈會失了禮數,忙點頭道:“回皇太子,臣等先去皇阿瑪寢宮外磕頭,纔過來的,皇阿瑪病情可已穩定?”

“已經穩定下來,暫無大礙。”胤禎說着,又看向年羹堯,略一沉吟,才道:“皇上對你屢加超擢,你去皇上寢宮門口跪半個時辰,爲皇上祈福。”

聽的這話,年羹堯不敢遲疑。忙躬身道:“奴才尊命。”說着,便起身告退。

胤祥卻是有些不解,不知胤禎此舉是何用意,不由瞥了眼年羹堯的背影。又望向胤禎,卻是忍住了沒問。

胤禎微微笑了笑,道:“年羹堯才幹還是有的,不過,少經挫折,有些心高氣傲,剛愎自用。皇上待他不薄,去跪一跪,對他有好處。”

老十三轉念已是明白過來,年羹堯更換門庭,老十四這是懷疑他的忠心和人品,既是如此折騰他,說明還是準備要大用的,他不由含笑道:“皇太子馭人有術。年羹堯這幾年升遷過快,確實有些浮燥。”

“這是塊好料,不過得好好琢磨才行。”胤禎說着已是換了話題。“十三哥一早趕來,可是牽掛皇阿瑪病情?”

胤祥點了點頭,道:“不來給皇阿瑪磕頭請安,心裡總不塌實,既知無恙,十三也就安心了。”

“九哥還在京城?”胤禎有些奇怪的問道。

“在半途中,他是坐馱轎來的。”胤祥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忒急了點,一路快馬加鞭趕來的。”

胤禎微微點頭,才道:“皇阿瑪病情仍然未穩定,可能要昏迷一段時間。”

胤祥點了點頭。道:“這是意料中的事。”說着,又問道:“皇阿瑪眼下既然無礙,這鄂倫岱如何處理?”

胤禎卻是反問道:“十三哥是何想法?”

胤祥也不扭捏,沉聲道:“既然已經奪了他的兵權,斷無還回去的道理,只是。十三有些擔心皇阿瑪若是追查此事,該如何應對?鄂倫岱又該如何安置?”

老十三這話不錯,既然已經奪了步軍營的兵權,再還回去,那可就成了笑話,沉吟了片刻,胤禎才道:“十三哥說的不錯,不可能還,步軍統領衙門必須處在我們的掌控之中,否則很多事情受制於人,本宮也跋扈一次,這就下令,讓隆科多接任九門提督之職。

皇阿瑪那裡,屆時再見機行事,至於鄂倫岱,還是要給八哥他們留點情面,讓他繼續做領侍衛內大臣。”

老十三不由暗讚了一聲,鄂倫岱與老十四有過節,他做回領侍衛內大臣,康熙是絕對放心的,如此安排,也足以向所有人表明皇太子沒有篡位的心思,同時也展示了皇太子過人的胸襟和氣度,而且,八哥他們面子上也好看,可謂是一舉數得。

達春這時在門口稟報道:“稟主子,十爺在外求見。”

“來的正好,請他進來。”胤禎隨口吩咐道。

待胤誐進來見禮落座後,胤禎纔開口說道:“禁衛新軍的組建不能耽擱,十哥、十三哥這段時間抓緊處理此事。”

胤誐卻是問道:“禁衛新軍的淘汰率定爲多少?還請皇太子示下。”

“淘汰一半。”胤禎沉吟着道:“必須優中挑優,這批人將來是禁衛新軍的骨幹,不能馬虎。”略微頓了頓,他才問道:“押運日本賠款黃金進京的海軍士卒有多少人?”

“五百人。”胤祥飛快的說道。

胤禎點了點頭,道:“淘汰一半,禁衛新軍首批就招一萬人,五百人充任教官足夠了。”

聽到這裡,胤祥不由隱隱有些擔心,老十四禁衛新軍首批就招一萬人,僅僅是爲了淘汰?還是另有目的?他忙試探着道:“這五百人充做了教官,十三剿海盜的兵力可就捉襟見肘了。”

聽的這話,胤禎盯着胤祥看了半晌,才道:“十三哥想抽身事外?”

胤祥心裡一驚,老十四難道真是爲對抗康熙擴招的兵馬?他是真不想趟這趟混水,名聲尚在其次,他是真的沒有信心,對康熙的手段,他可是深有體會,微一遲疑,他才佯裝迷糊的道:“剿海盜的兵力本身就少,再抽調五百人,三成的戰艦都無法出海。”

胤禎微微笑了笑,才道:“十三哥也曾患過鶴膝風,對病人有很深的體會,我不想步二哥的後塵,無非是自保罷了。”

這幾句話胤誐聽的稀裡糊塗,聽到最後這句話,才總算是聽明白了,當下他就快口說道:“必須自保,若是皇阿瑪病中糊塗,做出糊塗之舉,非得天下大亂不可,我支持十四弟。”

聽的這話,胤祥不由一陣汗顏,老十平時看着迷糊,在這件事情上,卻是看的透徹,康熙中風,難保不會做出糊塗事來,況且人在病中,特別是行動不便時,難免有脾氣暴躁之時,這一點,他是深有體會的。

第226章 玉佩第205章 糾結第119章 機會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522章 遊說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699章 自做孽第654章 苦肉計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675章 下馬威第615章 撫卹第603章 出紅差第539章 誤猜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592章 收兵權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233章 掃盲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710章 揉搓第566章 收服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91章 工商雜稅第539章 誤猜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l85章 京報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426章 擔心譁變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50章 各方反應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494章 徵日(三)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694章 規劃第375章 大忽悠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596章 平衡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後記九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190章 老十三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60章 下馬威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19 忽悠康熙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622章 棘手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608章 老大解封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365章 抱火鍋第405章 奉旨嚴打第448章 倭子國第217章 仇人相見第148章 建軍港後記三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336章 索要太子
第226章 玉佩第205章 糾結第119章 機會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522章 遊說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699章 自做孽第654章 苦肉計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675章 下馬威第615章 撫卹第603章 出紅差第539章 誤猜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592章 收兵權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233章 掃盲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710章 揉搓第566章 收服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91章 工商雜稅第539章 誤猜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l85章 京報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426章 擔心譁變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308章 三方聚京師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50章 各方反應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494章 徵日(三)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694章 規劃第375章 大忽悠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596章 平衡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後記九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190章 老十三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60章 下馬威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19 忽悠康熙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622章 棘手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608章 老大解封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326章 鬱悶的老四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365章 抱火鍋第405章 奉旨嚴打第448章 倭子國第217章 仇人相見第148章 建軍港後記三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336章 索要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