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

丞相府。

張蒼遞上的文書,已送到馮去疾案上。

對於文書的內容,馮去疾其實早就清楚,只是見張蒼這麼心急的,想要將那些想法全部落實,也不禁皺了皺眉。

太急了。

只是當看到文書的末尾。

特意表明的‘密’字時,馮去疾愣了一下,隨即似想到了什麼,不由面露一絲苦澀。

他苦笑道:“杜赫啊杜赫,你臨走還不忘埋汰我一下,將我捲入其中,就是不知這是殿下的想法,還是你的個人心思。”

“我早早便知曉這些辦法。”

“而少府送來的文書上看,分明是不想將另外幾件事告訴給其他朝臣,想讓我以丞相的身份,將事情安排下去,還不說明原委,直接將此事給壓下。”

“以此來減少麻煩。”

“此事我倒是能做到,只是等阿房宮停修,長城減緩修行的事傳出,朝堂恐會爭執不休,到時張蒼面臨的壓力恐不會小,尤其這還算是‘私下行爲’,恐更會遭來一衆朝臣彈劾。”

“唉。”

“罷了。”

“既然殿下跟張蒼都有此決心。”

“我馮去疾出手相助一二也算不得什麼。”

“而且張蒼想的不錯,僅僅是朝堂上提及的‘開源節流’,就讓朝臣生出了諸多不滿。”

“若是將停修阿房、長城的事說出去,只怕朝堂很多大臣不會罷休,尤其是長城相關,一旦將蒙恬牽涉進來,事情可就難料了。”

“其中牽涉到太多人了。”

“最終一番爭論後,恐只會束之高閣,難以真的落實,與其如此,還不如‘先斬後奏’,將事情先吩咐下去,等朝臣反應過來,早已生米煮成熟飯,到時他們再有不滿,也不過是彈劾一場,找張蒼理論一番,並不會影響到最終結果。”

想罷。

馮去疾提筆,略作思索,取出一份空白竹簡,在上面將相關的命令寫好,而後將竹簡放在一旁的火爐上烘烤,等墨跡乾涸,他將這份竹簡及張蒼遞上的竹簡,一柄放在了案上,讓小吏將這兩份竹簡,送到殿下的行宮,讓扶蘇批閱。

等一切做完。

馮去疾緩緩站起身,望着一塵不染的天空,心緒複雜道:“這一番動作下去,對朝廷對關東的影響不會小,也不知最終結果是好是壞。”

“但就像張蒼所說。”

“大秦現在缺少錢糧,也缺少時間。”

“所以必須得搏!”

“既然殿下有心施爲,我馮去疾又豈能退縮?只是最近朝堂決定這麼多事,若是陛下對此有不滿,卻是不知當如何辯解。”

“.”

不多時。

扶蘇批閱後的奏疏就送到了丞相府。

馮去疾簡單看了幾眼,便將相關文書遞給了一旁小吏。

讓他們將內容傳至相關官署。

此刻。

君臣想法一致。

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緘默。

對此,朝堂的其他官員對相關情況雖有所不解,但也並沒有太在意,畢竟有些事朝廷的確不會說的那麼詳細,他們也只需按吩咐做事。

只是隨着工師府將皇城外的十二座金人搬走時,衆朝臣漸漸察覺到了一些不對勁。

不過相關工師也是給出了理解的解釋。

十二金人經歷風吹日曬,外表早已銅鏽斑斑,不合大秦之威儀,因而要回爐重鑄,對於這個解釋,衆朝臣雖有些不理解,但還是信以爲然。

但隨着阿房宮相關隸臣、民夫、工匠被解散,以及修建長城附近郡縣的官吏,呈上了相應的隸臣、民夫、工師分批譴回的名冊時,朝堂大臣這才驚覺到事情不對。

不過爲時已晚。

而且這已是一個月後了。

在丞相府的令書,快馬加鞭的送至全國各地時,前面身處藍田大營的蒙恬,終於得到准許回到了咸陽,只不過剛回到咸陽,便看到了張蒼提出的‘開源’之法。

對於一些將領的抱怨跟不滿,蒙恬並無任何舉動,將相關政事交接後,就直接返回了家中。

沒有做出任何迴應。

蒙府。

蒙毅早早就得知大兄歸來的消息,因而很早就等候在了府外,見大兄歸來,也是快步上前,替蒙恬牽了牽繮繩。

蒙恬面色沉穩,直言道:“有事家裡說。”

蒙毅點頭,將繮繩遞給一旁的車伕,兄弟二人進到了府內。

蒙恬坐在主座。

蒙毅坐在相對靠近的次列。

蒙毅搖搖頭,將這幾日自己收到的竹簡,一併抱到了案上:“大兄,你在藍田大營的這段時間,朝中可有不少大臣給我遞書,其中內容,兄長恐早就知道了。”

蒙恬點頭。

他面色篤厚道:“北疆相關的事。”

“我的確有所耳聞。”

“不止。”蒙毅凝聲道:“最近又有消息傳出,長城的一些部分,也停止了修建,甚至開始將徵發的民夫隸臣、商賈、奴隸返回了,朝中不少將領意見很大,想要兄長出面,勸一勸殿下,至少要停止張蒼這胡作非爲。”

蒙恬沒有開口。

他給自己倒了一杯茶。

淺淺的嚐了一口,神色平靜道:“伱對這些是什麼看法?”

蒙毅遲疑片刻,緩緩道:“我對朝廷所做之事並無太多意見,殿下既然願意支持張蒼這麼做,定有殿下的想法跟心思,也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不然殿下不會做這麼冒險的事。”

“我蒙氏的確在大秦有些威望。”

“但牽涉到朝廷大政,我蒙氏向來以朝廷爲重。”

蒙恬笑了笑,道:“你說的沒錯,做的也沒錯,此事我蒙氏不要參與進去,這也是殿下的心思。”

“殿下謀劃這些事,其實特意考慮過我蒙氏,不然不會在這風口浪尖,將我特意安排到藍田大營,爲的就是讓我避過這次的事端。”

“我的身份有些特殊。”

“乃北疆三十萬大軍的主將,也是負責長城修建的主官。”

“若是在朝,身居其位,其勢難免。”

“到時就算我有心站在殿下這邊,朝中其他的將領恐未必會讓我如願,而我無論開口與否,同意與否,都會對朝堂造成不小的影響。”

“殿下爲了以防萬一,也爲了避免節外生枝,這纔將我安排了出去。”

“讓我避免捲入到這場風波。”

“殿下仁義。”

蒙恬朝虛空微微作揖。

蒙毅點頭。他其實後面也意識到了。

這場風波,若是席捲到大兄身上,他們蒙氏恐很難脫身。

朝中不少將領,都以蒙氏爲尊,蒙氏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置身事外,何況本就是局中人,所以中途被安排出去,纔是最好的選擇。

而今事情在殿下有意隱瞞下已逐漸落實了下去。

兄長這時回來,也改變不了什麼。

蒙毅問道:“大兄,對殿下的做法是何看法?”

蒙恬笑了笑,道:“若不以長城修建主官,三十萬大軍主將的身份,殿下的想法是很好的,我也十分的贊成。”

“只是身在其位,卻不得不反對。”

“這是爲何?”蒙毅好奇道。

蒙恬淡淡道:“作爲大軍主將,我必須以大軍爲重,北疆三十萬大軍,前幾年爲驅逐匈奴,付出了十分慘烈的代價,這才最終實現對匈奴的大勝,爲防止匈奴日後再度捲入重來,陛下才決心在北疆地區修築長城。”

“這才短短几年,就去跟匈奴交好。”

“軍總將士會如何想?”

“我這位主將,又豈能支持?”

“若是我支持,那豈不讓萬千將士寒心?讓底層爲匈奴殺害的秦人寒心?”

“所以我絕不能支持。”

“甚至還必須極力的反對。”

“若是拋開這兩層身份,殿下的想法,不僅不冒險,而且對朝廷是大利。”

蒙毅眉頭一皺。

他有些不明白兄長爲何會這麼說。

利,他能想明白。

但大利?

這是從何而來?

不當是朝廷跟匈奴各取所需嗎?

何來大利一說?

“大兄,這是爲何?”蒙毅好奇道。

蒙恬溫和的笑道:“你啊,書的確讀了很多,卻很少學以致用,儒家講君子六藝,其中便有軍事相關,兵者,詭道也,只是從最基本的來看,張蒼的建議落實後,朝廷跟匈奴的關係會緩和,邊疆不少關隘處都會開放,也都會容許雙方通商。”

“這是大多數人能看到的。”

“但你真以爲匈奴會這麼老實?”

蒙毅搖頭。

他自不會認爲匈奴會這麼老實。

草原那邊生存環境遠比中原惡劣,匈奴人是傍水而居,有草則肥,但草原的環境並不是一層不變的,每年都會發生變化,水草豐美的情況,其實並不怎麼多見,因而一旦遇到水草不佳的情況,北方草原就很容易餓死人。

到時。

匈奴依循過去,便會大舉南下。

對中原進行大肆劫掠。

就算朝廷跟匈奴關係放緩,雙方能進行一定的商貿,但朝廷又怎麼可能真的去餵飽匈奴?只可能是在茶鹽等方面滿足一定供應,至於其他方面,則始終是吊着,儘可能壓制匈奴。

而若是糧食不夠,匈奴勢必還是會南下。

這其實也是很多朝臣擔憂之處。

蒙恬淡淡道:“匈奴不可能老實的,匈奴人生性殘忍,殺夫霸妻都是常事,只不過經過前幾年的大戰,匈奴元氣並未徹底恢復,所以短時間內,匈奴人並不會也不太敢跟朝廷大規模交手。”

“但一些小部落,數十上百人的衝突,卻必不可能少。”

“大秦邊疆綿延千里,朝廷很難防禦的,而今長城並未修建完成,還有不少區域並未連通,這無疑也給了匈奴南下的可乘之機。”

“接下來幾年,甚至十幾年。”

“雙方衝突不會斷。”

“只看衝突,對雙方其實各有優劣,但其實不然。”

“若放眼全國,對朝廷的利是大於匈奴的。”

“大秦軍中奉行的是軍功爵制。”

“有衝突,就意味着有戰事,有仗打,也意味着底層的士卒,能借助這一次次衝突,獲得升官進爵的機會,這些衝突,對於雙方士卒都有磨礪作用。”

“僅是這些,恐也就那樣。”

“但你可還記得殿下在軍中推行了什麼政策?”

蒙毅目光微動:“士官轉職!”

蒙恬點頭,道:“現在知道了吧。”

“大秦是不怕打仗的,底層將士更不怕打仗,他們怕的是沒有仗打,怕的是打完仗,自己什麼都得不到,但士官轉職之下,給底層將士掃清了很多負擔,一定程度也凝聚了軍心,只是靠尋常訓練,或者年末的比試,去提升軍職,終究是太慢了。”

“而若是能跟匈奴始終爆發小規模衝突。”

“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跟匈奴衝突增多,對底層的士卒是壓力,但同樣也是機遇。”

“若是能抓住,他們便可節省數年時間,步入到士官行列,到時無論是繼續在軍中任職,還是轉職都有很大的選擇餘地。”

“更重要的是。”

“能將殿下推行的士官轉職徹底深入人心。”

“爲大秦將士信服。”

蒙毅若有所思。

經過蒙恬的提醒,他也反應了過來。

士官轉職這個政策是不錯的。

但惠及面太窄了。

對於底層將士而言吸引力不大。

然若北疆大軍跟匈奴不時爆發小規模衝突,那吸引力可就完全不同了,因爲只要能打仗,那就意味着就算是底層的將士,也能飛快的提到提拔,到那時,殿下提出的士官轉職,無疑就成了軍中很多底層將士心中的明燈。

而轉職的士官也能填補地方官吏的空缺。

進一步反哺朝廷對天下的控制。

對匈奴而言,跟秦軍衝突,頂多是互相磨礪將士,但對大秦卻不同,不僅能讓一些政策得人心,還能進一步推進殿下力主的改革。

利處無疑更大。

“蒙毅明白了。”蒙毅頷首。

蒙恬感慨道:“現在你知道,爲何我對這些爭議,始終緘默了吧,我並不能開口,殿下這些年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早已規劃好,只是在按部就班的推行,一切都井然有序,環環相扣,並沒有朝臣以爲的風險跟冒進。”

“不過朝堂的大臣,並未審視清楚。”

蒙毅點頭。

但想將這些事情全部理清,需對大秦整個脈絡有清晰的認知,而這注定會攔住很多人。

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3章 殺我者,扶蘇也!(求收藏)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296章 穩操勝券,還是中計?(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361章 凜冬將至!(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277章 風雨欲來!!!(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55章 民!(求收藏)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
第158章 攻心!(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496章 權利的形式已經變了!(求訂閱)第347章 人以羣分!(求訂閱)第60章 天下苦秦久矣!(求追讀)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309章 遙望會稽山!(明天恢復更新)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366章 張御史,杜少府有請!(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160章 表裡不一的狠人!(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86章 官山海!(求收藏)第3章 殺我者,扶蘇也!(求收藏)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103章 恩威並施!(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173章 史祿!(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486章 重建爵位體系!(求訂閱)第223章 裡子兜不住,面子就得破!(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97章 鍾先生!(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298章 天下震恐!(第二更)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84章 天下需要大商人嗎?!(求收藏)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435章 朕不信任何人!(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296章 穩操勝券,還是中計?(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450章 羅網已成,請君入甕!(求訂閱)第36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求訂閱)第385章 人心算計,陽謀天下!(求訂閱)第429章 丞相當真想輔佐扶蘇嗎?!(求訂閱第361章 凜冬將至!(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265章 第三次大爭!!!(求訂閱)第343章 途中染疾!(求訂閱)第311章 官豈能讓賊給爬到頭上?!(求訂閱第277章 風雨欲來!!!(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368章 賬有兩本,一本經濟,一本政治!(第6章 交代後事!!!(求收藏)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367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270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求訂閱)第154章 大秦工商管理法!(求訂閱)第413章 因爲他是蒙毅!(求訂閱)第248章 只是一場大換人罷了?(求訂閱)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個扁鵲,也只有一個魯班第54章 蕭瑟秋風今又是!(求收藏)第104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求訂閱)第313章 離間算計!(14)第119章 烽火戲諸侯?(求訂閱)第489章 一切都在計劃中!(求訂閱)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434章 殺子!(求訂閱)第437章 朕是孤家寡人!(求訂閱)第59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求收藏)第389章 離間匈奴,恩賜商賈!(求訂閱)第461章 兵敗垓下!(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377章 少府難!(求訂閱)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466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求訂閱)第331章 取士於衆!(求訂閱)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55章 民!(求收藏)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414章 我劉季的仕途當在咸陽!(求訂閱)第190章 我,嵇恆,惡龍也!(求訂閱)第388章 鳴鏑弒父!(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