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政治分野!(求訂閱)

隨着始皇離開。

衆朝臣陸續走出了正殿。

良相公、杜赫等人走在了一起,談笑風生,顯得很是從容鎮定。

李斯淡淡的看了幾人幾眼,並未露出任何神色,徑直離開了,至於史祿、御史德等人,看着漸漸互相間有了距離的朝臣,眉頭微微一皺,卻也並未多說什麼,只是埋着頭徑直離去。

一旁。

身寬體胖的張蒼走在最末。

他自是將殿中情況看在眼中,而這其實在意料之中。

他輕嘆一聲,滿眼愁思。

這時。

扶蘇邁步走了過來,他笑着道:“張御史何以嘆氣?是因爲我扶蘇回咸陽,並未去見你?”

聞言。

張蒼苦笑一聲,拱手道:“殿下說笑了,臣之所以嘆氣,只是感慨上天不公,竟在此時降下此等異象,經此一事,朝堂恐短時難以安寧了,而殿下你在接下來也當更爲慎重。”

聽到張蒼的話,扶蘇眉頭一皺。

他有些不解道:“張御史這是何意?”

“這次廷議何以讓張御史這麼戰戰兢兢?這不是一場爭論天象的事嗎?不過是有些奇怪,滿朝大臣並無多少人言及這次天象,也並未給出多少解決之策,反倒爭論起了‘神’學。”

張蒼微微扶額。

他謹慎的看了看四周,刻意壓低聲音道:“殿下,你太小看這次廷議了,這次廷議不亞於當初的郡縣分封之爭,更不亞於陛下剛掌權時的王道霸道之爭,只是殿下前面身在嶺南,有些對朝中情況失了敏覺。”

“但殿下卻是該重視起來了。”

“還請張御史細說。”扶蘇面色一正,連忙請教道。

他還真未將此事放在心中。

他在嶺南時便聽聞天下發生熒惑守心之事,心中震恐之餘,更多擔心的是關東餘孽會藉此抨擊朝政,或者是鼓動人心,引起天下不寧,不過回到咸陽,卻是發現朝中一片鎮定,彷彿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中。

因而他心中稍安。

眼下聽到張蒼的話,他一下警覺起來。

張蒼並未開口。

而是在一旁引路,等兩人去到一僻靜處,這纔再度拱手道:“方纔人多眼雜,言語此事,多有不便,故才特意尋了一僻靜處,還請殿下恕罪。”

扶蘇擺了擺手道:“張御史何出此言。”

“只是還請張御史將其中細節明說,以解扶蘇心中之惑。”

張蒼頷首,沉聲道:“殿下,這次的廷議實則是朝臣的政見之分。”

“而這樣的政見之分,正如我前面所講,已發生過兩次了。”

“最早的一次是陛下剛剛親政時,不過當時爭的是王道跟霸道,時值河渠令的李丞相,那時已入了陛下之眼,因而就有了後續朝堂的明爭暗鬥,當時陛下對王道霸道之路還心有疑惑。”

“我對那次爭鬥瞭解不多,也只能勉強說一下。”

“《呂氏春秋》誘導民心。”

“民心同,則王顧忌,必行寬政於民,亦可穩固秦法。”

“這是當時的國相呂不韋的做法。”

“而當時李斯則私下提出,庶民對秦法向來是敬而畏之,而對寬政緩刑是親而和之。”

“敬畏和親和,孰選孰棄,這是陛下需決斷的。”

“歸根到底,其實就是王道跟霸道的選擇,王道推崇民心即天心,得民擁戴,則得天下,而霸道則是強兵息爭,靠強力一統天下。”

“那次爭議的結果,殿下是清楚的。”

“霸道勝了。”

“而在後面幾個月後,如呂不韋等人,籍其門,其後世子孫永不得爲秦國任宦,至於呂不韋的門人全部被放逐到了巴蜀,像蔡澤等人也是直接被辭官告老,而後再無音訊。”

“然這只是明面上的。”

“這次爭議其實還有延續,延續的便是逐客令。”

“呂不韋爲關東出身,當朝期間啓用了大量關東人士,雖在第一次清理時,陛下將呂不韋及其門人驅逐出朝堂,但朝堂依舊還有很多秉承着呂不韋理念的觀念的官員,所以就有了逐客令。”

“在逐客令跟諫逐客令之下。”

“佔據朝堂的關東人士很多被清理了。”

“自此陛下徹底收攬大權,也實現了朝堂平衡。”

“君臣一心,大秦隨之橫掃六國,一統了天下。”

“這是第一次政見分野。”

“以呂不韋身死、蔡澤辭官、熊啓叛變,朝堂去近半數關東人士告終。”

聞言。

扶蘇神色嚴肅。

他還是第一次這麼直觀感受政見分歧的後果。

張蒼隨後繼續道:“至於第二次,起於大秦開國,郡縣分封之爭。”

“久爭之下,實則變成了道統之爭。”

“即道路之爭。”

“朝堂上是當時廷尉李斯跟當時的丞相王綰之間的爭鬥,第一次爲陛下以一己之力力排衆議,決定了郡縣制,然後續幾年,朝中一直都有非議,因而便有了前幾年的那次廷議。”

“在這兩次爭鋒下,丞相王綰輸了,自此從朝堂退下。”

“與此同時,一批老臣也跟着告退,只不過明面上更像是儒家遭難,而根本其實是政見分歧。”

“眼下則是第三次。”

提及這次,張蒼神色微異,他有些不確定道:“這次的廷議,其實有些突然,甚至是有些突兀的,就陛下這些年的舉措來看,陛下其實根本就沒有想過引起這次紛爭,而且也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大秦這些年一直推崇的是‘以正刑德’爲應對災異爲首要任務,同時又不廢祭祀,維持對天的敬畏,眼下大秦選擇的道路,沒有出現任何問題,根本就不到改變的時候,朝廷也完全不用這麼大動干戈。”

“只需按過去的做法做即可。”

“但這次陛下卻一反常態,不僅主動把事情挑了出來,還直接挑到了明面,彷彿要改變當前穩定的狀況,這實在有些怪異。”

張蒼撓撓頭。

wWW.тт κan.C〇

他其實是有些沒想明白的。

他能察覺到,大秦選擇的道路是有問題的,但眼下根本就沒到那個地步,更沒到那種迫在眉睫的危及,何況大秦現在需處理的棘手事這麼多,根本沒必要再挑起新的問題。

他反正沒想明白。

他這幾天想了很久,最終只找到一個合理解釋。

就是陛下急了。

想要在最短時間內,將發現的隱憂徹底解決掉,爲儲君掃平一切障礙,只是這種做法實在太過突然,也太過突兀,很容易適得其反,還會引起朝堂再次動盪,完全得不償失。

難道陛下身體惡化了?

張蒼搖搖頭。

他沒有繼續就此多想。張蒼平靜道:“無論陛下是何心思,眼下爭議已經挑起,就註定要得出結果,結合前兩次的大爭結果來看,這次恐也不會例外,定會造成朝堂官員的大幅變動。”

“殿下爲儲君,身份特殊,一言一行都極具影響。”

“而殿下過去親近以楚係爲首的關東勢力,然這些勢力大多是秉持着天命之說的,不過殿下今日在朝堂上卻是對天命一說予以了駁斥,恐會因此遭到這些官員進一步疏遠。”

“這其實對殿下是有所不利的。”

聞言。

扶蘇若有所思。

他已從之前的茫然狀態清醒過來。

他凝重道:“依你之見,陛下究竟是何用意?”

張蒼面露苦笑。

他哪裡能猜得到?

他若是猜得到,也不會戰戰兢兢了。

而這同樣是他困惑的地方。

如果陛下當真是爲扶蘇掃平障礙,也決然不該在這時挑起爭執,這豈不是陷扶蘇於兩難?

而且這是政見之分,在政治上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這一番操作下來,扶蘇在朝中的話語權,不僅沒有提升,反倒進一步削弱了。

奇哉怪哉!

而且此事一個處理不好,很容易讓朝堂陷入內鬥,這豈不是在自亂陣腳?

他實在想不通。

張蒼道:“陛下深思熟慮,豈是臣下能揣測到的?但既然陛下這麼做,定有陛下的道理,只是苦了我等身處朝堂旋渦,就算想置身事外,恐也做不到了。”

“不過.”

張蒼頓了一下,他警惕的看了看四周,俯身靠近了扶蘇,低聲道:“我這幾日聽說,陛下前幾日出宮了一趟,恐這次的事,跟嵇恆有脫不開的干係,如果真是如此,想必是有後續的,只是我們短時都要被蒙在鼓中,任由擺佈了。”

張蒼滿眼唏噓。

他過去自詡才高八斗。

但在嵇恆面前,也實在沒脾氣。

他也根本猜不到,想不透嵇恆的心思,更不知嵇恆的算計,反正等到大幕落下,嵇恆的算計往往都得逞了,這也是張蒼最爲之欽佩的地方。

聞言。

扶蘇心中微動。

他朝張蒼拱了拱手,感謝道:“扶蘇多謝張御史提醒,若非張御史提醒,我恐還沒有將這次的廷議當回事,也恐真就要壞了事。”

“扶蘇感恩。”

張蒼連忙伸手將扶蘇擡起,一臉苦澀道:“臣眼下身上早已被打上了殿下的名號,臣所做的一切,其實也只是爲了自保,還請殿下不要治罪。”

聽到張蒼的話,扶蘇臉色略顯尷尬。

張蒼有如今的境遇,跟他有脫不清的關係。

扶蘇輕咳一聲,臉色有些不自然道:“張蒼,這倒是我考慮不周了,不過若真有嵇恆參與,此事應當不會有什麼問題,你姑且可以寬心。”

張蒼點點頭。

隨即。

張蒼似想到了什麼,低聲道:“殿下其實真要注意,因爲官山海之事,殿下已經跟一些朝臣起了爭執,眼下又陷入政見之分,局勢漸漸對殿下有所不利了。”

“不過正因是政見之分。”

“殿下其實也可暗中觀察一下,那些朝臣是跟殿下有歧見,那些官員是跟殿下見解一致的,這其實未嘗不是一次大的人員篩選。”

聞言。

扶蘇若有所思。

他點頭道:“我記住了。”

張蒼頷首,拱手道:“既然殿下已明白其中輕重利害,臣也就不繼續多停留了,官署還有不少政事急需處理,臣就先告辭了。”

張蒼恭敬一禮,徑直離去了。

扶蘇目送着張蒼遠去。

他站在原地,眉頭緊鎖,凝聲道:“若真如張蒼所言,這次的事是父皇跟嵇恆聯手施爲,那究竟是有什麼目的?眼下城中流言蜚語層出不窮,朝廷卻未做出任何針對。”

“實在有些奇怪。”

“而且我眼下莫名陷入其中,這當真也在嵇恆意料之中?”

扶蘇有些起疑。

沉吟片刻,扶蘇還是放棄了。

他拍了拍飄落身上的雪花,直接朝雍宮走去。

另一邊。

趙高從一樹蔭下走出。

他望着空蕩蕩的殿門,眼中露出一抹冷笑。

他獰笑道:“陛下,你當真是老糊塗了嗎?這次的天象真的有爭論的必要?爭來爭去不還是沒結果,反倒將朝堂官員分成了兩列,不過卻是成全了我,若沒有這次的廷議,我還不知接下來該去拉攏誰,現在卻是簡單明瞭了。”

“這或許便是天助我也。”

“哈哈。”

趙高大笑幾聲,心情十分的愉悅。

他其實一直在試圖把焦點引到嵇恆身上,只是嵇恆的住處爲侍從監視,密不透風,他始終沒有找到辦法,卻是沒想到,天下竟會出現熒惑守心,而始皇又彷彿失了智一樣,對這天象避之不及,連連做出錯誤決斷。

一時間。

朝堂官員分野。

扶蘇還直接捲入其中。

而扶蘇之前本就得罪了一些官員,眼下又跟不少官員有了政見之別,這卻是給了他機會,若是他能把握住這次機會,未必不能將這些人拉攏過來,到時未必不能把扶蘇扳倒。

隨即。

趙高眼中露出一抹惆悵。

他這一年沒少勸胡亥,只是胡亥油鹽不進,根本聽不進去,這也讓趙高很是惱火,甚至他都動過換個公子的想法,只是這個念頭剛一生出,就直接打消了。

他跟其他公子不熟。

其他公子也未必會相信自己。

若是爲人泄露出去,自己區區一個宦官,恐會當場被處死。

趙高深吸口氣,讓自己鎮定下來。

他沉聲道:“眼下胡亥之所以不肯,只是因機會渺茫,一旦真的有機會,我就不信他不動心,這可是皇帝,至高無上的皇帝位啊。”

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382章 一切只是開始?!(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247章 一切要有度!(求訂閱)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
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128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求第28章 我是民!(求收藏)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224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求訂閱)第232章 張蒼:爲何總有人想害我?!(六千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170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求訂閱)第207章 大秦需要考慮立儲了!(求訂閱)第143章 壞!!!(求訂閱)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354章 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求訂閱)第319章 彌合東西?(33)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425章 要當就當‘皇商’!(求訂閱)第65章 航海世家!(求收藏)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149章 一環扣一環!(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483章 改制府人選!(求訂閱)第23章 二次分封!(求收藏)第382章 一切只是開始?!(求訂閱)第262章 始皇,你讓我失望了!(求訂閱)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418章 搶錢也是有方法的!(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107章 法教正,人心正!(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243章 爲治天下,未雨綢繆!(第二更)第290章 相較關東之士,諸位纔是‘秦人!’第136章 被忽視的手工業!(求訂閱)第455章 韓信!一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9章 天下無大道不立,朝堂無權謀不成!(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7章 三人成虎,事多有!(求收藏)第131章 禍起秦廷!(求訂閱)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26章 秦王掃六合!(求收藏)第237章 天下水太深,你握不住的!(第一更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117章 以霸道之舉,行躍進之法!(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464章 杯酒釋世官!(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27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二更)第209章 請立長公子爲儲!(求訂閱)第42章 唯一的變法者!(求收藏)第199章 小心趙佗!(求訂閱)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247章 一切要有度!(求訂閱)第75章 入仕經緯非我意!(求收藏)第66章 安國之法!(求收藏)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411章 或許你纔是最該死的那個!(求訂閱第22章 從俗而治!(求收藏)第419章 以暴利爲引,陽謀天下!(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87章 上架感言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266章 此乃務實陰陽之爭也!(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259章 始皇,你認爲世上有神靈嗎?(求訂第501章 這不是改制,這是變法!(求訂閱)第314章 殷通的心思!(24)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495章 這就是大秦的體制!(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445章 裂土封侯!(求訂閱)第58章 義利!(求收藏)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164章 官是官,商是商!(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195章 雲中等君來!(求訂閱)第240章 扶蘇背後有人,此人稱鍾先生!(求第479章 嵇恆真正的野望!(求訂閱)第417章 掌御天下兵馬!(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