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彌合東西?(33)

聞言。

項梁心中一喜。

他連忙問道:“還請範兄爲我指點迷津。”

范增負手而立,望着平靜的水面,淡然道:“而今天下紛紜不斷,主要是由秦廷主導,加之秦廷本就強勢,自會營造出一股天下歸秦的假象,然無論秦廷如何掙扎,如何遮掩,都始終無法迴應一件事,便是東西隔閡。”

“而這纔是天下今後將大亂的根本原因。”

“各地之間語言不同、文字不同、貨幣不同,甚至連風俗都不同,想要彌合東西兩地的差異,這豈是易事?即便始皇有超邁古今之心,但他終究難以一掌撐天。”

“誠然。”

“始皇這些年做了很多事。”

“每一個舉措都可謂是大手筆大氣象。”

“一體籌劃出大秦新體制框架,行郡縣,布官吏,推行政,去舊法,無一件不做的行雲流水,又擲地有聲,然縱然始皇有如此雄心,但想彌合東西差異,又豈是一人能做到的?”

“他做不到。”

“不僅始皇做不到,其他人也做不到。”

“只不過相較於過去的橫衝直撞,秦廷現在變得柔和不少,不再執着於用行政命令推行,而是開始注重起了內政,試圖從內部去扭轉局面,然終究是治標不治本。”

“大秦之危便在這東西差異。”

“始皇做再多舉措,都沒辦法解決的。”

“但始皇推行了天下一‘治’。”項梁有些不確定道。

范增冷笑一聲,不屑道:“天下一‘治’,大秦做到了嗎?地方真的推行了嗎?秦推行之秦半兩,天下又有多少人在用?秦之度量衡,又有多少市場在用?至於文字、語言,這根深蒂固之事,豈是一道政令就能輕易改變的?”

“而且”

范增頓了一下,漠然道:“大秦方向錯了。”

“這幾年,秦廷逐漸發力,讓天下頓感壓力,從最初的官山海,對商賈進行整治,再到後面開始清理其軍功爵之積弊,再到如今開始整頓吏治,明眼上都看的出來,秦廷的確在朝着好的方向變化,然錯了就是錯了。”

“這些變動對天下只會起到反作用。”

“因爲士人上升無門。”

“自周代開始,天下便由士人執掌。”

“而大秦立國以來,其實已對士人廣開一面了,讓不少士人得以在地方爲官爲吏,只是並無太多晉升空間而已,但勉強是能堵住天下悠悠衆口,然隨着扶蘇被立爲儲君,秦廷開始改善軍功爵之積弊,將獲得軍功的士卒提出用官職來置換功賞。”

“這無疑徹底堵死了關東士人的出仕之路。”

“天下官吏皆爲秦人。”

“這如何不會讓士人憤懣不滿?”

“又如何不會讓越來越人不滿,最終投入到反秦之列?”

“最終天下一定會反的!”

“士纔是天下根本,秦廷卻是忽視了。”

“沒有士人來彌合東西間的差異,大秦今後地方只會越加動盪,等到這股動盪嚴重到秦廷都震懾不住時,那便是天下大亂之時。”

“而今秦廷的改善,只是垂死掙扎罷了。”

“但也不得不承認。”

“在秦廷這番動作下,很多官員受到了蠱惑,認爲秦廷已在逐步加強對天下的掌控,繼而開始出現動搖,甚至是主動倒向秦廷,然這只是他們沒有看清天下大勢罷了。”

說到這。

范增冷笑一聲。

對這些官吏是嗤之以鼻。

地方的這些官吏,終究是目光太過短淺,只能看到一時之利害,看不到太過長遠,他們以爲趁着其他人還沒反應過來,提前爲秦表忠心,換取秦廷的信任,繼而讓自己的仕途更加安穩,殊不知,這纔是真正的取死之道。

等到天下大亂之時,這些人將會最先死。

但在這波橘雲詭的天下,又有多少人能看清虛妄呢?

註定是少數。

尤其還在秦廷這般壓力下,一時失去分寸,做出錯誤決斷,其實也是情理之中,只是犯了錯,註定要付出代價。

烈火烹油。

最終只會被焚個乾淨!

聽到范增的解釋,項梁大喜過望。

只覺撥雲見霧,原本還有些不安的心緒,當即安寧下來。

他連連點頭道:“範兄所言極是,然這便是秦廷狡詐之處,分明是大勢已去,卻還要垂死掙扎,試圖去挽回局面,然等到大廈傾頹,這些投靠過去的官員,只怕對暴秦會更加怨恨。”

“有範兄開解,項梁豁然開朗。”

“多謝範兄。”

項梁作揖。

范增伸手將項梁扶起,沉聲道:“現在還不到樂觀的時候,天下大勢的確未有變化,但秦廷這一兩年的變動,無疑讓天下生出了很多變數,眼下不少官吏已受到影響,主動投靠過去,這無疑會讓復辟勢力大爲受損,今後若真是天下生亂,恐短時會難以集聚力量。”

“這確實不得不注意。”

項梁點頭。

這時。

項羽好奇道:“按先生之見,秦之天下,必定四分五散?也定會重歸舊日諸侯?”

范增面露遲疑,不確定道:“就天下目前的局勢來看,的確如此,至少地方民怨不消解,東西差異沒有得到彌合,這個現狀很難改變,強行擰合,只會陷入秦廷的艱難境地。”

“當然這也不一定。”

“只是相較而言,分封制更適合。”

“畢竟想強行彌合東西,實在是太困難了,根本不是短時能做到的。”

“而一旦時間長久,便會陷入羣雄爭霸。”

“周而復始,難有突破。”

對於天下最終走向,范增其實並不確定。

自七國爭雄開始,天下便出現了‘執一’的理念,只是就目前來看,‘執一’的效果並不好,甚至天下各方勢力,都比七國並立時更爲疲倦。

就實而言。

分封的確是更好選擇。

項羽眼中豪情萬丈,高聲道:“那我項氏便重建大楚。”

項梁並沒有項羽這麼積極。

他在腦海反覆思索着范增說的話。他自然是聽得出來,天下最大的問題是東西間的文化差異,這種差異不是秦廷能彌合的,哪怕秦廷做了很多努力,依舊無濟於事,只要這種差異一直存在,大秦對天下的治理便會不斷惡化,最終惹得各地不滿,繼而掀起一場天下大亂。

只是這場天下大亂註定還有一段時間。

他項氏看不到那麼長遠。

至少目前不能看的太遠,他現在更關心的是這些官員的態度,這些人是否真投靠了秦廷,而且是否真的出賣了他們,如果真是這樣,他們日後在江東的處境,恐會艱難很多。

他爲項氏族長,不得不慎重考慮。

項梁沉聲道:“眼下我其實還有一事相問,就範兄看來,會稽郡的官員是否真的投靠秦廷了?若是他們真的投靠了秦廷,我們項氏今後在江東的日子恐不太會好過。”

范增沉默。

他看了項梁一眼,輕嘆道:“其實你心中已有答案了。”

“我對會稽的情況有了解,你只怕瞭解的更多,這次秦廷能如此迅速的出擊,而且對地方官府的整飭力度之大,完全超出所有人想象,若說地方官員沒有投靠秦廷,恐你自己都不會相信。”

“而且沒有這些人指出伱們的下落,就算秦廷來勢洶洶,你們也定然是有逃跑機會的。”

“但事實如何?”

“除了你項氏,其他貴族基本十不存一。”

“而這未必不是秦廷的算計,秦廷自知無力扭轉局面,便設下算計,一來藉此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二來也是削弱貴族的勢力,秦廷通過此等手段,爲的便是儘可能拖延天下生亂的時間,繼而爲自己贏得更多時間。”

一旁。

項羽無奈的搖搖頭。

他略帶埋怨道:“叔父已聽到了這位先生的話,也當清楚,我當日的建議,恐纔是最合適的選擇,我等當初就不該退縮,更應該迎難直上,打秦人一個出其不意,秦人既然敢打我們一個出其不意,我們又何嘗不能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眼下戰機貽誤,只會越來越被動。”

聞言。

范增眼中露出一抹異色。

他好奇道:“不知這位賢侄提出的是何建議?”

項梁嘴角微微一抽,不太情願說出口,只是無語的白了項羽一眼。

那哪是什麼好主意。

那分明就是讓他們項氏去送死。

見叔父不肯開口,項羽卻是直言不諱,他沉聲道:“那日,叔父收到了先生的來信,便在族中下令遷移,然項羽對此有不同看法,我認爲我項氏不能這麼畏畏縮縮,一味求全,而當主動出擊,始皇這次隨行的軍士並不多。”

“秦廷想要圍剿我等,註定要分兵。”

“那便給了我們機會。”

“逐個擊破?”范增面露詫異。

這是何等荒唐的想法?

秦軍人數是楚國貴族數倍,而且武器精良,楚國貴族根本就抵擋不住,這若是真的去主動找秦軍麻煩,這不是以卵擊石?

然對於范增的想法,項梁尷尬的搖搖頭。

他狠狠的颳了項羽一眼,沒好氣道:“我這侄子心氣比這還高,他不是想找秦軍麻煩,而是想率領我項氏那上千精壯,以及從其他貴族那討要的幾百精壯,去直搗黃龍,進攻丹陽。”

“這小子還振振有詞的說,秦軍久戰不敗,定然是心生傲氣,而秦軍若是真要對六國貴族下手,一定會派遣大量士卒出去,那留在城中護衛始皇的士卒數量定不會太多,這便給了他們可乘之機,以有心算無心,打秦人一個出其不意,未嘗不能得到奇效。”

“即便不能攻下城池,也定能讓秦軍回援。”

“這也解了其他貴族之危。”

“再則。”

“六國貴族頹勢久矣。”

“需要一場廝殺來宣告天下。”

“六國貴族之血未涼,他們依舊有搏殺之力。”

項梁將項羽的心思說出,眼中卻有着遮不住的輕蔑跟無奈。

若非這是自己侄兒。

換做是族中其他人提出這個建議,他定第一時間就轟出去了,甚至直接棍棒伺候,根本就容不得這些亂語。

項羽昂首擡頭。

眼中滿是桀驁不馴之色。

他並不覺得自己的建議有問題。

反而認爲是叔父不懂變動,更不懂審時度勢,一味只知按兵書行事,全然沒有自己的主見,如此膽怯怕事,又如何能成事?

爲將者,若沒有孤擲一注之決心之魄力,又如何去跟強秦抗衡?

又如何能覆滅暴秦?

隨即。

項羽察覺到一些異樣。

這位先生似乎對自己的建議並不反感。

這讓項羽不禁眼前一亮。

他主動開口道:“我項羽敢提出這般冒進之策,自是有我自己的想法,我項氏本就立足江東,族中子弟若是換上麻衣,跟附近黔首無異,而秦軍這些年來,幾乎沒有敗績,在雲夢附近也沒有遇到任何阻礙,定然是生出鬆懈之心。”

“我等趁機混入城中,趁其不備,奪其兵甲。”

“那我項氏便能當即擁有上千精兵,如此大軍,足以在城中掀起一番風浪,若是動作迅速,甚至可以直插始皇行宮,有我項羽領軍,哪怕始皇身前有萬軍阻擋,我項羽亦能在萬人從中,取下始皇首級,沒有了始皇,秦國就是一盤散沙,根本不足爲懼。”

“有我項氏率先舉義,天下各地自會紛紛舉事。”

“大業可成。”

“即便最終沒能殺死始皇,我項羽自信也能率領我項氏子弟全身而退,從而一戰揚名,一掃昔日之憋屈之憤懣,振奮復辟之人心。”

“至於叔父前面擔憂的地方官員。”

“若是他們當真出賣了我項氏,我自一劍殺之,何須去猜測他們的用意?”

“我等六國貴族,這些年太憋屈了。”

“當以秦人之血洗刷之!”

“若是叔父肯把項氏所有精壯交予我手,以及能說服其他貴族將族中精壯也交予我手,我手中至少能擁有五六千精壯,足以力戰秦軍不敗,甚至是破敵制勝,揚我大楚雄威。”

項羽雙眼放光。

將心中想法盡數道出。

只是一旁的項梁,臉色早已漆黑如墨。

若非范增在側,他早已按捺不住心中怒火,拔劍斬過去了。

而在聽到項羽還在這大言不慚,項梁氣的身子直髮抖,最終實在沒忍耐住,怒喝道:“我跟範兄在這商議大事,輪得到你在這滿口胡謅?”

“住嘴!!!”

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175章 子嬰!(求訂閱)第244章 敲打趙佗!(求訂閱)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348章 天下誤解大秦久矣!(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100章 爭鋒!(一)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151章 低頭?讓你低了嗎?!(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55章 民!(求收藏)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
第297章 你又真比我們高貴多少?!(第一更第32章 胡亥的憤怒!(求收藏,求追讀)第324章 隻身赴咸陽!(13)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444章 國殤悲風!(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433章 朕在等扶蘇跟胡亥!(求訂閱)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400章 仲春,無作大事!(求訂閱)第295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求訂閱)第398章 很多人都在等你死!(求訂閱)第344章 絕望的趙高!(求訂閱)第339章 順之則昌,逆之者亡!第108章 世間一切問題,都是人的問題!(求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18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求收藏)第124章 智者不入棋局!(求訂閱)第487章 勿謂言之不預!(求訂閱)第242章 世代相秦!(第一更)第106章 樓會塌嗎?!(求訂閱)第139章 流水無情關中動!(求訂閱)第269章 我,閻樂,試探嵇恆?!(求訂閱)第140章 商賈也是這麼想的!(求訂閱)第325章 秦之變局,便在於吏!(23)第67章 謀之長遠,其勢明矣!(求收藏)第12章 君儒臣法!(求收藏)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371章 人走茶涼!(求訂閱)第96章 後手?!(求訂閱)第175章 子嬰!(求訂閱)第244章 敲打趙佗!(求訂閱)第446章 只是始皇餘策罷了!(求訂閱)第201章 天下真正的英雄!(求訂閱)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69章 有囑!(求收藏)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40章 胡服騎射!(求收藏)第304章 七國論!(中)第63章 疲秦之術!(求收藏)第372章 爲何跟朕聽到的不同?!(求訂閱)第348章 天下誤解大秦久矣!(求訂閱)第225章 以儒之法制儒!(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46章 天下誰最先反呢?(求追讀)第291章 燕人?不,是奴隸!!!(求訂閱)第410章 壯士斷腕!(求訂閱)第127章 治國論之,當行雜(求訂閱)第335章 我心神往之!(33)第99章 貪得無厭!(求訂閱)第301章 扶蘇唯願延續始皇之政!(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356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求訂閱)第379章 回不去的北原!(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416章 韓信:我能帶你們斬獲軍功!(求訂第254章 民變在即,掠之於商!(求訂閱)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197章 將士的釋懷!(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100章 爭鋒!(一)第469章 分權,控財!(求訂閱)第208章 政治就是不講道理的!(求訂閱)第431章 廢長立幼!(求訂閱)第239章 君是君,臣是臣!!!(第三更,求第326章 當秦吏有什麼不好?!(33)第443章 溘然長逝!(求訂閱)第10章 如此長子,人何以堪?!(求收藏)第442章 最後的輓歌!(求訂閱)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第151章 低頭?讓你低了嗎?!(求訂閱)第13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求訂閱)第179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求訂閱)第40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求訂閱)第33章 是非!(求收藏)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401章 規矩,既要守,也要破!(求訂閱)第125章 升官我來,送死你去!(求訂閱)第250章 智者如妖!(求訂閱)第448章 有傷人和!(求訂閱)第228章 秦之特異也!(求訂閱)第55章 民!(求收藏)第378章 蒙恬教弟!(求訂閱)第499章 是風,是浪,是青萍,是微瀾!(求第198章 趙佗的不悅!(求訂閱)第381章 我李斯終活成了鼠輩!(求訂閱)第163章 官府要的是聽話的商人!(求訂閱)第194章 趙佗,你還能保持初心嗎?(求訂閱第308章 謀長遠之勢你,行長久之策!(感冒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468章 咸陽移不動,那就移朝廷!(求訂閱第111章 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求訂閱)第332章 爲的不是賢,是維穩!(明天開始三第310章 殷通的惱怒!(求訂閱)第427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