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求訂閱)

西城。

嬴斯年已回去了。

一臉潮紅。

走起路來,更是一蹦一跳,顯得心情十分的愉悅。

這次朝堂宣佈了平定關東叛亂的功臣的功賞。

韓信封侯。

劉季獲得了不少的食邑。

蕭何陳平等人也都得到了頗多的功賞跟恩賞。

這是除開開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功賞。

受賞者衆。

而是讓韓信等人先遊歷咸陽。

“脫離實際情況盲目推行,不僅起不到緩衝作用,還會適得其反。”

院內。

王翦的食邑萬戶,賞金,更是高的驚人,要知道,那是一向被人認作是刻薄寡恩的始皇宣佈的。

“有。”

嵇恆點了點頭。

他自然是興致乏乏。

胡亥蹙眉道:“大……陛下想在這時推行行省制?”

嬴斯年將自己在殿內的所聽所聞所見,有條不紊的講着,眼中充滿了激動興奮,說到激動處,更是不住手舞足蹈起來,不過會相對有些剋制。

“在郡縣之上,另設州治。”

嵇恆放下茶杯,將茶杯放在一旁的案几上,緩緩道:“你這父皇恐是還沒想好怎麼宣佈。”

嬴斯年在說了一陣後,小聲的嘟囔道:“也不知道父皇會給這些平定叛亂的功臣安排什麼官職。”

也是想起了行省制相關的信息,這是當年重走開國路時,嵇恆無意間提到過的一種三級管理制度。

對朝堂乃至天下的震撼可想而知。

“應該是州牧制。”

“欲速則不達。”

胡亥掃了眼嬴斯年,卻是顯得古井不波,他是經歷過大場面的,當初大秦開國,賞賜場面更是好大。

“過去朝堂大動,大多情況是有官員犯錯,但這次,朝堂並無多少官員犯錯,但關東這些官員功勞太大,若是不加官進爵,必讓人寒心。”

“因而三級制,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的確是最好的緩衝辦法,但你這位父皇,想做的事很多,然想的卻太少了。”

嵇恆平靜的聽着,也淡淡的頷首。

“他爲了不造成朝堂太大的波動跟動盪,也爲了維持朝堂穩定,恐會在天下推行行省制。”

扶蘇這特意賣了一個關子,也不禁讓人生出了更大的好奇,同時也在擔心朝堂會生出怎樣的變動。

胡亥怔了一下。

他對這方面的情況沒什麼瞭解,因而下意識看向了胡亥。

他若是沒記錯。

“沒有。”嬴斯年搖頭。

“從故意壓着不宣來看,應該是有這個打算,而且這次的事並不太好處理。”嵇恆正色道。

“我若是沒猜錯。”

嬴斯年若有所思。

聽到嵇恆的話,嬴斯年跟胡亥都看了過來,一臉驚疑道:“推行三級管理制度有什麼問題嗎?”

嵇恆喝了一口茶,將目光從嬴斯年身上移開,淡淡的搖了搖頭,平靜的問道:“還沒有具體安排?”

這次的規模的確不小,但跟上次相比,明顯差上不少。

封侯者更是兩位數。

“以朝堂直派官員,對地方郡縣進行更爲強力的控制管理。”

“準確一點。”

當時嵇恆曾明確的說過,三級管理制是最適合大秦的制度,也是對天下能做到的最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而且他現在只是一個黔首,對於朝堂之事已並不怎麼關心。

聞言。

之前也不算很關心。

不過……

很多朝臣本以爲會同時宣佈對韓信蕭何等人的官職調整,但出乎很多人意料,扶蘇並未急着宣佈。

“而且不小。”

“扶蘇想的太少了,他只看到了行省三級制有了推行的機會,卻是根本沒有看到現在合不合適。”

“現在不合適?”胡亥一臉不解。

在他理解中,現在就是最合適的時候,朝堂橫掃關東,正是萬象更新之時,推行行省或州制,能爲擠出很多的官吏空缺。

不僅可以讓朝堂一部分官員以出將入相的名義去到地方任職,還能將地方不少官吏提拔上來,更能在朝堂上爲韓信等人騰出合適的空間。

可謂一舉多得。

而且以前不能推行,是因爲財政不足,但隨着天下安定,扶蘇明顯會把地方的鑄幣權,銅礦所有權,全部收到朝廷手中。

這就有了大量的錢財補充。

財政充足。

而且後續隨着關東恢復生機,朝堂也能借此獲得更多稅收,這分明滿足了各種推行的條件。

爲何嵇恆會一臉憂慮?

胡亥不解。

“你認爲內部條件跟外部條件都滿足了?”嵇恆似猜到了胡亥的心思,竟直接把胡亥的心裡想法直接道出。

胡亥也不否認,點頭承認下來。

嵇恆搖了搖頭,道:“外部什麼條件?天下安穩,朝堂財政充盈,黔首集附?朝堂需要有這樣一個緩衝的空間。”

“至於內部,無非是避免之前的開國老臣及關中臣子,跟才大放異彩的關東官吏生出衝突,繼而攪亂朝堂。”

“歸根到底。”

“就是既想穩定關中出身的官員,又想妥善安置關東的有功之臣,同時將兩者之間的正面衝突儘可能的壓下跟後延。”

“但扶蘇沒考慮到一件事。”

“就是關東人口太少了,貿然多出這麼多官吏,這給天下的負擔太大了,朝堂的確能從天下獲得不少錢。”

“然花錢的地方更多。”

“關東人口經過這次的叛亂,人口雖談不上減半,但也比叛亂之初,少了兩三成之多。”

“關東人口本就不如關中。”

“這樣下來。”

“關東的官僚體系太過臃腫了,更像是爲了找一根剔尖刺,故意去燒了條魚。”

“再則。”

“扶蘇或許並沒有想過這麼做所需要指支出的成本。”

“大秦的官吏俸祿是有明確劃分的,聞於皇帝之耳的最少俸祿爲六百石。”

“即最少是戶口達萬戶的縣令。”

“若是新設一級。”

“俸祿官秩如何設定?達到省州之位的,不說尋常官吏,至少大多數主官要高於郡縣,至於一省一州更是差不多要跟朝堂的重臣齊平。”

“這支出一年下來太高了。”“而且大多數官吏的俸祿一定是高於郡,甚至是略高於郡的,這也相當於在郡縣的基礎上,再支出了一個大半的郡財政支出。”

“還有朝堂。”

“作爲天下的主管機構,豈能俸祿低於地方?”

“這一旦也加。”

“大秦有多少財政,撐的起這麼大的巨口?又有多少官吏,能填補進這麼大的官吏缺口?”

“現在你們還覺得推行這個制度好嗎?在不考慮實際情況的時候,一拍腦袋的確很有可行性,但執行之後呢?”

“朝堂依舊是三公九卿制,並沒有對朝堂官吏進行細緻的職務職能劃分,因而朝堂對於省州的控制,依舊是混亂的,這隻會造成行政資源的極大浪費,也會造成天下治理的混亂。”

“扶蘇想的太少了!”

聞言。

胡亥也沉默了。

嵇恆說的並無問題,大秦的確是需要安置這些有功之人,但在沒有考慮周全,也沒有提前做好細緻安排規劃的情況下,提前推出,只會適得其反。

甚至會造成更大的動盪。

就如同軍中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嬴斯年辯解道:“但朝堂不是需要給這些功臣,一個合理的安置之處嗎?若是不這麼做,如何安置?”

嵇恆淡淡的搖頭。

“在沒有充分的考慮前提下,貿然推出一個並不怎麼完善的制度,只會製造更大的混亂。”

“不過你說的的確不錯。”

“扶蘇的確需要一個兩全法,既能安置好這些有功之臣,又能讓朝堂官員不生出牴觸不滿。”

“而且不是沒有辦法。”

嬴斯年眼睛一亮,雙眼殷切的看向嵇恆。

見狀。

胡亥怔了一下。

嬴斯年這副神色,跟當年他與扶蘇在獄中求問的神態幾乎一模一樣,只不過如今……

回不去了。

胡亥眼中露出一抹蕭瑟。

現在的胡亥生活早已歸復平靜,甚至舉家都搬出了皇宮,落腳在了嵇恆一邊的另外幾間院子。

他現在只是一介黔首。

在經歷了這麼多風雨之後,唯一慶幸的是自己還活着,自己娶的王氏妻依舊願意跟自己同甘共苦。

只是……

他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如今的他,就像是被困在了這間小院,出不去,也沒多少謀生之法,當然,至於恢復宗室籍,迴歸朝堂,這個心思胡亥早就淡了。

他想的只是怎麼能給自己一家改善一下生活,年級漸長,也是讓他感到了不小的生活壓力。

他看着嬴斯年,久久怔神無言。

“是什麼辦法?”嬴斯年好奇的問出了口。

“現在在天下推行省州制,並不怎麼合適,新的制度建立,需要很長時間的摸索完善,但……”

“若是閹割版的呢?”

“閹割?”嬴斯年一臉迷惑。

嵇恆笑着道:“大規模推行不行,那就小範圍推廣,人口稀少的郡縣不支持,那就放在人口稠密的區域,如此一來,條件同樣滿足。”

“此外。”

“在沒有徹底下定決心之前,有些事是不能讓其他朝臣知曉的,軍國之事,不可謀於外。”

“現在的關中,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從過去的民不聊生,恢復了不少的生氣。”

“但關東不然。”

“經過這幾年的戰亂,關東民生凋敝,民衆流離失所,逃難的更是比比皆是。”

“關東需要休養。”

“也需要儘快恢復生氣。”

“但如何加快恢復,卻是需要另外的考慮。”

“而這便是解決之法。”

聞言。胡亥跟嬴斯年都眉頭一皺,對視一眼,不明其意。

這不是朝廷下令,進行治災,然後通過大撒錢,用以恢復嗎?這不是很早之前就確定的事嗎?

難道有變?

嵇恆笑了笑,頗有深意道:“只是正常的恢復,的確也能達到效果,但實則效率不高。”

“若是在關東挑選幾個大縣,特許一些特別的政策傾斜,提供更多的錢糧,以及將關中的一些技術成果推廣到關東。”

“這無疑會讓當地恢復的更快,甚至不僅能快速恢復到戰前,甚至還能比之前還好,這對於整個關東的影響力無疑十分巨大。”

“也會讓黔首更加信服。”

“也更得民心。”

聽着嵇恆的話,兩人若有所思。

胡亥蹙眉道:“但只是對關東幾個人口大縣進行傾斜,也沒辦法解決功臣無法安置的情況啊。”

“那就提高這幾個大縣的地位。”嵇恆道。

“跟咸陽並列!”

“不過這幾個大縣,或者是少數大郡,只有經濟層面的特權,並不享有太高的政治自主權。”

“不過這幾個城邑的主官,跟朝堂重臣並列,日後可免去在朝堂沉浮,一步登天,位居九卿之位。”

“而這就是省州制的閹割版。”

“將原本的大省,縮小爲由朝堂直接管轄的特區郡縣,朝堂給予政策資金扶持,以作爲發展的試點。”

“並給予極高的政治地位。”

“如此一來。”

“這些功臣就有了安置之處,也並不會感覺受到了冷落跟打壓,同時也給了朝堂官員一個緩衝的機會。”

“另外。”

“這也是省州制的提前試行。”

“地方其他郡縣,見到這幾個區域官員身份如此高,也會心生嫉妒,這也就給了日後推行省州制提供了條件。”

“到時就順水推舟了。”

ωwш●ⓣⓣⓚⓐⓝ●Сo

“另外,這也是宰相發於州郡,猛將起於卒伍的直接體現。”

“而這本就是大秦未來朝堂的執政理念,沒有底層經驗的官吏,終只是停留在紙上,誇誇其談,並不能真的證明自己的能力。”

“此舉同樣給了底層極大的上升空間,咸陽終究還是離關東太遠了,但附近的郡縣卻離地方官吏很近,若是能做到這幾個特殊區域的主官。”

“那就等同半隻腳踏入到了九卿,這對於底層官吏的吸引力誘惑可想可知。”

“窮者思變,變則通,通則達。”

“遇事要懂得變通,不能死守着條條框框,而在這方面,扶蘇其實是有欠缺的,也很不足。”

“他看事太表面,看問題不夠深刻全面,很容易只看到好處,而忽略了實際落實情況及影響。”

“治大國如烹小鮮。”

“需要謀而後動,更要深思熟慮。”

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436章 囚母殺弟,再多個弒子又何妨?!(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236章 孤臣!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382章 一切只是開始?!(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喝酒了,emo一下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348章 天下誤解大秦久矣!(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361章 凜冬將至!(求訂閱)
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420章 貨幣同樣是大一統戰爭的延續!(求第138章 風起咸陽!(求訂閱)第227章 人人有學上,人人可爲吏!(求訂閱第299章 以道事君,致君堯舜!(第三更)第430章 陛下今日必須死!(欠一章)第507章 天下大治(本書完)第403章 誰不想當人上人?!(求訂閱)第458章 準韓信便宜行事!(求訂閱)第436章 囚母殺弟,再多個弒子又何妨?!(第423章 借天下之手,完成貨幣大一統!(求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288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求訂閱)第282章 謀事在人,成事又豈能由天?(求訂第337章 你我不過都自詡正義罷了!(求訂閱第284章 趙高的苦口婆心!(求訂閱)第4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求收藏)第323章 那個奴隸?!(44)第200章 秦風依舊!(求訂閱)第264章 《諫降災書》!(求訂閱)第77章 意存而形簡!(求收藏)第285章 吳廣之怒!(求訂閱)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460章 虛晃一招,滅陳攻趙!(求訂閱)第340章 朝聞道,夕可死矣!(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480章 小心取仕!(求訂閱)第484章 磨劍斬君澤!(求訂閱)第72章 本一布衣!(求月票)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383章 我韓信終會名傳天下!(求訂閱)第178章 從重從嚴從快!(求訂閱)第365章 請辭?!(求訂閱)第449章 裨將韓信!(求訂閱)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20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求訂閱)第426章 昏招,還是妙手?!(求訂閱)第171章 牝雞司晨,必致災禍!(求訂閱)第490章 變革前夕!(求訂閱)第477章 赦張良?!(第二更)第470章 六十爲限!(明天開始兩更)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94章 只是些許風浪!(求訂閱)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訂閱)第345章 性情至真的胡亥!(求訂閱)第211章 易治者嚴,難治者寬!(求訂閱)第238章 扯扶蘇的虎皮!(第二更)第14章 示強!(求收藏)第294章 大政不修,天下難平!(求訂閱)第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求收藏)第98章 根沒死,就能活!(求訂閱)第316章 彼可取而代之!(44)第504章 朝堂的藝術!(求訂閱)第113章 重走開國路!(求訂閱)第505章 時不我待,殺伐開路!(求訂閱)第478章 諸位大臣敢嗎?(第三更)第176章 亂秦之策!(求)第19章 人生三大問!(求收藏)第318章 不書不語唯殺人,天意何其神妙哉!第229章 殿下不得人心!(求訂閱)第267章 修人事以勝天!!!(求訂閱)第172章 我並不比扶蘇差!(求訂閱)第110章 莫要自誤!(求訂閱)第236章 孤臣!第122章 家之不幸,國之大幸!(求訂閱)第157章 不急,讓商賈歇一會!(求訂閱)第399章 大秦的兩根稻草!(求訂閱)第144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求訂閱)第159章 亂法源頭在廷尉府!(求訂閱)第214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求訂閱第424章 不爲官,終爲嘍囉!(求訂閱)第382章 一切只是開始?!(求訂閱)第303章 七國論!(上)第51章 儒法,法儒!(求收藏)喝酒了,emo一下第498章 設立‘吹風’報!(求訂閱)第183章 國無刑民!國無刑吏!(六千字第二第5章 嵇恆真因我而死?(求收藏)第493章 我不急,可以等!(求訂閱)第83章 懷璧而不自知!(求收藏)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95章 大商人!小商人!(求訂閱)第120章 板蕩識忠臣,國危思良將!(求訂閱第384章 廣闊天地,大有可爲!(求訂閱)第37章 窮者變,變則通,通則達!(求收藏)第93章 大丈夫謀天下!(求訂閱)第245章 周禮?那是什麼?(求訂閱)第25章 矯枉必須過正!(求收藏)第62章 你能改變皇帝?(求收藏)第257章 始皇命運的十字路口!(求訂閱)第112章 斷姓絕祀!(求訂閱)第147章 秦法昭昭!(求訂閱)第439章 父皇,兒臣怕(求訂閱)第348章 天下誤解大秦久矣!(求訂閱)第153章 你們可知罪?!(求訂閱)第327章 投之以李,報之以桃!(14)第393章 扁鵲之死!(求訂閱)第361章 凜冬將至!(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