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

不多時,耶律洪基的兄弟耶律洪泰也趕到了行宮,這時,蕭惟信已經先一步抵達了。

耶律洪泰雖然丟失了錦州,但耶律洪基並沒有責怪他,宋軍使用的鐵火雷,甚至遼陽府都聽見爆炸聲,看見了極遠處的火光,可見爆炸威力是多麼猛烈。

再堅固的城池也抵擋不住這樣的爆炸,但耶律洪泰卻率軍和宋軍巷戰了一夜,幾乎拼光了所有的士兵,這種精神可嘉。

耶律洪基認爲耶律洪泰功過相抵,沒有追究他的責任。

聽說上京被烈山部騷擾,耶律洪泰立刻道:“我們必須回援上京,此事應毫不遲疑,立刻北撤。”

耶律洪基看了旁邊蕭惟信一眼道:“樞密使認爲這是範寧的計謀,說動烈山部騷擾上京,目的就是逼我們撤回上京。”

耶律洪泰搖搖頭道:“我當然知道這是範寧的計謀,但這是陽謀,明明白白擺在我們的面前的事實,我們只看到烈山部襲擾上京,那乃蠻部和達旦部呢?他們在大同府就出賣了遼軍,年初的稅羊也停止繳納,難道他們不會來趁火打劫?其實我擔心的不是他們,而是宋軍,如果二十萬宋軍北攻上京,那該怎麼辦?”

蕭惟信急了,高聲道:“現在撤軍回上京,就是放棄了遼陽府!”

“但上京纔是我們真正的京城,是皇族的聚居地,是朝廷所在,是大遼權力中樞,東京丟了我們還可以奪回來,但上京丟了,大遼就滅國了,孰輕孰重,難道樞密使不清楚嗎?”

蕭惟信爭辯道:“宋軍出兵上京只是一個猜測,是一個莫須有的情況,但範寧的主力就在我們眼皮底下,這卻是鐵的事實,我們不能爲了一個可能發生的事情,就放棄了東京道。”

耶律洪泰嘆息一聲道:“東京道絕大部分都丟了,我們實際上只剩下一座遼陽城,如果宋軍再用鐵火雷炸開城門,我們守得住嗎?”

這時,一直負手站在窗前的耶律洪基道:“你們先退下吧!朕需要再好好想一想。”

蕭惟信退下去了,耶律洪泰繞了一圈又回來,低聲對天子耶律洪基道:“天子不立危境,遼陽府一旦被宋軍包圍,陛下的安全就危險了,微臣擔心上京會找到藉口新立天子,所以我才勸皇兄趁宋軍還沒有包圍遼陽城,立刻返回上京。”

耶律洪基被說中了心事,尤其上京趁機新立天子更是切中要害。

沉默良久,耶律洪基點了點頭,他最終被說服了。

當天晚上,宋軍還沒有過江,耶律洪基加封蕭惟信爲齊王,參政事左相,並任命他爲東京留守,率十一萬大軍死守遼陽府。

耶律洪基則和兄弟耶律洪泰一起率領五萬天子近衛軍騎兵離開了遼陽府,連夜趕往上京,並在通州帶走了留守通州的一萬騎兵,六萬大軍返回上京。

.........

範寧是在夜裡被士兵叫醒,宋軍在遼陽府四周部署了數千名斥候,一旦遼陽府出現異變,他們便會立刻將消息傳到宋軍在遼河西岸的臨時大營內。

範寧一邊穿衣服,一邊問道:“有多少軍隊北上?”

“大約五萬左右,斥候傳來的消息說,皆是精銳騎兵。”

範寧匆匆來到大帳,這時,曹詩和種諤也趕到了。

曹詩一進大帳便急道:“殿下要當心耶律洪基使詐,和上次一樣佯撤,最後卻是踏入陷阱。”

範寧笑着點點頭,“多謝提醒,這個可能性我會考慮。”

種諤也問道:“殿下下一步怎麼辦?”

範寧淡淡道:“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按兵不動,我在給遼陽府斥候創造一次出城的機會,另一方面我也可以知道五萬軍隊是真的回上京,還是佈置陷阱?”

種諤欣慰的點點頭,“殿下這般慎重,宋軍便立於不敗之地了。”

.........

耶律洪基率領五萬精銳騎兵北撤了,但數十萬宋軍依舊駐紮在遼陽西岸,並沒有急於渡河前往遼陽府。

目前遼陽城的軍隊只剩下十萬人,包括四萬老兵和六萬新兵,百姓約三十餘萬,糧食只剩下十幾萬石,草料八萬擔,城內糧食供應十分緊張,加上大戰將臨,城內人心惶惶,很多人都要求離開遼陽府。

在遼陽東城門附近有一座酒樓,叫做白山酒樓,酒樓不大,生意也就一般,很不引人矚目。

白山酒樓同時還經營客棧,這是遼國的特點,因爲店鋪面積普遍很大,所以酒館都會兼營腳店。

掌櫃姓崔,叫做崔文秀,自稱是高麗人,酒館的酒菜也是高麗特色,因此,遼陽城一直都以爲白山酒樓是高麗人經營的酒樓。

但事實上,白山酒樓卻是宋軍設在遼陽府的情報中心,耶律乙辛假子王善被抓後,遼軍曾經大肆搜捕京城的宋軍情況斥候,宋軍設在遼陽城的五個情報點撤銷了四個,現在就只剩下了白山酒樓。

這兩天崔文秀有點着急,他有不少重要情報送不出去,遼陽府嚴禁民間餵養鷹和鴿子,而遼軍又在半個月前嚴禁城內民衆外出,他的情報一直便送不出去。

中午時分,大街上忽然騷動起來,有不少人在大街上奔跑大喊,崔文秀奇怪,便令一名夥計去打探消息。

不多時,夥計奔回來稟報,“啓稟掌櫃,遼軍準備百姓外遷了,好像就只有今天下午。”

崔文秀大喜,立刻把一名心腹夥計找來,也是宋軍當地探子,他仔細囑咐了幾句,又將一封信交給他,讓他帶着家人立刻撤離遼陽城。

蕭惟信深感城內糧食不足,爲了減少糧食消耗,也爲了滿足大批百姓要求撤離的請求,他終於下令,開東城門,只限半天,願意離開遼陽城的百姓可以儘快攜帶家人離去。

一時間,遼陽城內雞飛狗跳,十幾萬人從四面八方向東城門奔來,將東城門擠得水泄不通。

大部分人家都拿着細軟和少量衣物,去外縣避難,等戰爭結束後再回來,但也也有不少大戶人家,趕着牛車,大車內裝滿了各種財物,大車堵死了一半出口,使得百姓出城擠滿。

短短一個時辰,數萬準備出城的百姓已經擠滿了大街,士兵原本要盤查,但出城的人實在太多,最後只得放棄了盤查。

近十萬百姓拖家帶口,一個個爭先恐後地向城外涌去。

........

當天晚上,範寧在大帳內接見了一名混出城的探子。

探子正是白山酒館的夥計,他把崔秀城的信遞給了範寧。

範寧大致看了看信,又把信遞給種諤和曹詩,他問這名探子道:“信中說,遼軍強行招募了六萬士兵,我想知道細節,這六萬士兵都是些什麼人?他們士氣如何?訓練如何?裝備如何?”

“啓稟殿下,這六萬士兵我們都是親眼看到軍隊是如何強徵,首先他們都是契丹人,但這些契丹人有的是商人,有的是夥計,有的是城外種地的農民,都是很普通的百姓,他們不願從軍打仗,但都被強行抓去軍營,可謂怨聲載道。

現在耶律洪基率軍逃回上京,整個遼陽府人心動盪,士氣低迷,這些新軍就沒看見他們訓練過,而且遼陽城內也沒有地方訓練,軍營很小,以前軍隊都駐紮在城外,城內軍營被行宮佔據一半後,士兵住都住不下了。”

“裝備呢?”

種諤在問道:“這些新軍的裝備怎麼樣?”

“都是皮甲,遼國生鐵奇缺,市場上嚴禁生鐵買賣,三戶人家才合用一把菜刀,據說只能保證戰刀和長矛用鐵,盔甲就用從前皮甲了。”

範寧又問了一些問題,便讓人帶探子下去休息。

他對種諤和曹詩道:“遼國顯然已經到懸崖邊了,東京道是遼國最重要的稅收來源,草原各部落也不會再上貢遼國,只要我們佔領東京道,遼國財力枯竭,糧食也將不繼,不出半年,遼國就徹底崩潰了,我們要用耐心來打完這最後一戰。”

曹詩嘆息道:“半年前大家還覺得遼國已經滿血復活,這才短短几個月,遼國就被打回原形了。”

範寧笑道:“遼國內部已經徹底腐朽,衆叛親離,一碰即潰,哪裡還能滿血復活,最多是迴光返照罷了,只要從國力這個角度來看問題,就很清晰了。”

“殿下,那我們現在怎麼辦?”種諤問道。

範寧淡淡一笑,“當然是包圍遼陽城,看我怎麼不傷一兵一卒拿下遼陽。”

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
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