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

天不亮範寧就起來了,昨晚折騰到半夜才睡,但他依舊精神抖擻,開不出半點倦意,歐陽倩就不行了,洞房花燭夜不知被範寧折騰了多少次,整個身體都快散架了,現在還起不來呢!

朱佩倒是習慣早起了,她一邊給丈夫整理朝服,一邊埋怨道:“今天干嘛不請個假,昨晚當新郎,今天就上朝,哪有像你這麼勤政的大臣?”

範寧搖搖頭道:“畢竟不是娶妻,沒有請假的理由。”

這個回答讓朱佩十分滿意,妻就是妻,妾就是妾,不能混爲一談的,說明這個小子心中把自己的位子擺得很正,沒有那種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念頭。

“你今天還是坐馬車去,在馬車小睡片刻,到了皇宮,讓小文叫醒你。”

“這倒是好辦法!”

範寧確實很疲倦,但在妻子面前,他只得強打精神,不想讓妻子知道自己昨晚太瘋了。

範寧又吃了點東西,這才坐上馬車走了。

範寧剛走沒多久,歐陽倩便匆匆趕出來,頭髮簡單挽了個髻,臉上只稍微洗一下,還沒有來得及化妝,整個兒素面朝天。

歐陽倩聽說夫君已經走了,她一臉自責道:“我睡過頭了!”

朱佩見她肌膚晶瑩雪白,透着一股水潤滋滑,雙眸神采飛揚,想着夫君昨晚和她纏綿一夜,朱佩心中就是一陣氣苦。

好好的自己的男人,怎麼就分走了一半,她心中又有點埋怨母親,若不是母親一個勁地要趕緊把歐陽倩的名份定下來,自己也不用這麼急把她接進家。

朱佩在那裡自艾自怨,歐陽倩卻沒有想那麼多,她關切地問道:“大姐,你氣色有點不太好,是不是昨晚沒睡好?”

朱佩更是氣苦,自己昨晚能睡得好嗎?就恨不很衝過去把夫君搶回來。

但她也只得認了,木已成舟,生米做成熟飯,她也只能往好的一面想,就當自己多個幫手,不準夫君在外面再胡來。

她勉強一笑,“你們昨兒累了一夜,早上起不來很正常,我那會兒也是這樣,以後日子還長呢!”

歐陽倩俏臉一紅,她才明白朱佩心中不舒服,只得低着頭小聲道:“大姐,昨晚對不起了!”

朱佩也是吃軟不吃硬的人,她見歐陽倩向自己認錯,她心中的一絲不滿也漸漸消了。

“咱們先商量一下稱呼吧!”

朱佩真不習慣歐陽倩叫自己大姐,雖然她是大婦,但畢竟歐陽倩大自己好幾歲,她叫自己大姐,朱佩總覺得有點把自己叫老了。

只要歐陽倩有這個心就行,叫不叫大姐都無所謂。

朱佩挽住她胳膊笑道,“你還是叫我阿佩吧!這樣更親切一點。”

歐陽倩叫朱佩大姐也有點拗口,她便笑道:“我兄長一直叫我乳名阿倩,以後你也這樣叫我,別叫倩姐了,會讓人笑話的。”

“好!”

朱佩欣然笑道:“等會兒我們一起看看後宅怎麼佈置,回頭我陪你去搬家,下午咱們一起去喝茶,我總算有個伴了。”

朱佩性格是人敬我,我也敬人,只要歐陽倩對她足夠尊重,她也不會擺主婦的架子,維護一個和睦的家庭,保持愉快的心情,對大家都有好處。

歐陽倩笑道:“下午喝完茶,我們去逛逛書鋪吧!”

“好呀!我們去書苑街,正好順便去奇石館,我給你挑一塊田黃石做印章,現在就時興這個,我自己也想做一個呢!”

兩人去隔壁中堂吃了早飯,又各自回房補妝,這也是房宅大的好處,可以有各自獨立的空間,互不干擾。

........

範寧在馬車上還真的眯了一會兒,到皇城時被小文叫醒,範寧揉揉額頭,對小文道:“你先去諫院,再讓馬車回來接我,今天不煎茶,點茶吧!”

小文撓撓頭道:“夫人說,晚上回去時,直接去岳父家吃晚飯,她和二夫人也在那裡。”

“我知道了,你先去諫院!”

範寧下了馬車,和幾名朝官打了招呼,一起進了皇城。

剛到紫微殿前廣場,便看見李唯臻急匆匆走了過來,範寧心中對他有點歉疚,他一走數月,回來後心思也不在諫院,大小事情都是李唯臻扛着,自己就是個甩手掌櫃。

不過範寧見李唯臻神情凝重,似乎發生了什麼事情,他也暫時不提辛苦的話頭,問道:“老李,怎麼了?”

李唯臻向旁邊指指,兩人走到一個空曠地,李唯臻見左右無人,這才低聲道:“文相公罷相了!”

範寧一驚,“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就昨天晚上,大內傳出旨意,罷右相、吏部尚書,改任河陽三城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事。”

範寧眉頭皺成一團,“不是說張昇彈劾沒有成功嗎?”

李唯臻嘆了口氣,“我們都看走眼了,罷文彥博其實官家的意思,剛纔我們幾個大臣談論了片刻,大家都認爲文彥博擔任相國時間太長,相權太重,所以便被貶下去了,不過保留平章事資格,那他以後還有機會復相。”

平章事就是唐朝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擔任相國的一個資格,就像擔任國家領導人必須是中央委員一樣。

所以罷相又有真罷和假罷之說法,兩者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保留平章事的資格,保留了平章事資格就是假罷,暫時下去休養幾年,有機會再復相,而真罷就是剝奪了平章事資格,就像范仲淹一樣,擼得乾乾淨淨,一貶到底。

文彥博顯然是假罷相,歷史上文彥博又幾次擔任相國,就是這個原因,他的平章事資格一直保留着。

範寧細細一想,還是覺得有點不對,這幾個月已經換了兩個相國了,時間點也未免太巧了吧!

他又問道:“那是誰接任右相?”

“好像是韓相公,出任右僕射兼門下侍郎,關鍵是接任樞密使的人,聽說是宋庠。”

範寧沉思片刻,頓時明白了,宋庠是當年彈劾范仲淹的先鋒,和張堯佐關係極好,八年前罷相,現在又起用了。

整個知政堂五個人,左右相國和兩個副相參執政事,還有一個樞密使,這五人中,韓琦和富弼是支持鉅鹿郡王趙宗實,而賈昌朝和宋庠是支持琅琊郡王趙文惲,還有一個副相田況,說他中立,他其實也不中立,據說去年張貴妃過壽時,他送了重禮。

這可以解釋爲官家準備擺擂臺了,讓趙宗實派和趙文惲派自己競爭,但這又是一種平衡,無論是趙宗實還是趙文惲,都很難勝出,說不定是天子拿不定主意,用這種辦法拖下去。

範寧頭有點亂了,他實在想不出究竟是哪種可能?

就在這時,渾厚的鐘聲敲響了,大殿緩緩開啓,大臣們三三兩兩向丹陛上走去。

嘉佑三年八月,文彥博罷相,貶爲河陽三城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事。

韓琦接任文彥博的位子,出任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宋庠接任樞密使,參知政事,知政堂內又出現了一輪新的平衡。

但就在這時,範寧接到了家鄉急報,他的父親範鐵舟不慎感染重病,已到了彌留之際。

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
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