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

就在宋夏兩國爭奪河套的同一時刻,遼國天子耶律洪基卻在東京遼陽府,接見前來出使遼國的日本國天皇特使藤原祐章。

耶律洪基去年曾經派使者去過平安京,他知道藤原家族纔是日本真正的掌權者,這位藤原祐章是藤原家族第二繼承人,在家族地位很高,耶律洪基對他也以重禮接待。

有意思的是,遼國無人會說日本語,而日本也無人會說契丹語,他們找到了一個共通的語言,那就是漢語。

去年前往平安京的遼國使者也幸虧會說漢語,才避免了無法交流的窘況。

在新落成的東京皇宮內,藤原祐章舉行儀式,向耶律洪基鄭重遞交了國書和關白信件。

耶律洪基隨即設宴,宴請日本特使一行。

耶律洪基漢語很不錯,他直接說的漢語,藤原祐章說的是日語,由旁邊一名精通漢語日本官員翻譯。

“好像藤原先生也會說漢語?”耶律洪基笑問道。

藤原祐章微微欠身,一本正經道:“日本貴族子弟從小就要求學習漢語,學習中原文化,從隋唐時就是這樣,一直是傳統,我當然也會漢語。”

旁邊翻譯將他的話翻譯成了漢語,耶律洪基笑着點點頭,“既然如此,爲何我們不都用漢語交談?”

藤原祐章解釋道:“漢語學得不是很好,身爲國使,就怕用錯了詞,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所以儘量慎重,不使用外族語言。”

耶律洪基哈哈大笑,“說得對,這纔是合格的使者,不能引發不必要的誤會。”

旁邊耶律乙辛笑問道:“我們天子很關心日本的造船業,不知日本造船水平如何?”

藤原祐章搖搖頭,“日本造近海小船可以,造跨海大船不行,我們乘坐的船,還是從宋朝購買。”

耶律洪基眼睛一亮,手執酒盞問道:“你們可以隨意從宋朝購買船隻嗎?”

“我們只能購買五千石以下船隻,而且價格很貴,是他們宋朝人購買價格的三倍,沒辦法,宋朝賣給日本貨物,都比他們本土貴得多。”

耶律洪基迅速給耶律乙辛使個眼色,耶律乙辛會意,他知道該怎麼和日本國做生意了。

..........

日本國使者被安排在貴賓館,藤原祐章屏退左右,這纔對翻譯官員抱怨道:“我說自己不能假扮使者,範相公非要讓我上,今天漏出一句漢語,差點被戳穿。”

這位藤原祐章當然不是真的藤原祐章,他的真實身份是北海外經略使餘孝年,奉命假扮的日本使者。

當然,他攜帶的國書、儀服都是真的,這是範寧和藤原教通達成的秘密交易,宋朝支持藤原家族對付源氏家族,藤原教通便配合宋朝對遼國實施戰略欺騙。

翻譯官是北海外經略副使程清,幾名隨從都是經略府的官員假扮。

程清微微笑道:“餘使君不是解釋得很好嗎?日本貴族都要學漢語、漢字,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很正常。”

餘孝年喝了一口酒道:“今天我看出來了,耶律洪基想通過我們購買宋軍戰船,果然被小范相公猜中了,我真搞不懂,小范相公怎麼會那麼精明?”

“問題是出在耶律乙辛身上,是他引出的話題,郭奎說,他們已經收買了遼國內部一名重臣,我懷疑就是這個耶律乙辛。”

“這樣能說通了,估計小范相公是想用劣船狠狠坑死遼國,到時海戰爆發,數萬遼軍跟隨船隻沉入海底,那一幕真是壯觀。”

這時,外面傳來了稟報聲,“耶律相國來了!”

餘孝年立刻改用日語笑道:“左衛門,遼國羊肉滋味不錯,回去時我們要多帶一點。”

耶律乙辛快步走了進來,笑眯眯道:“藤原先生好像心情不錯。”

程清用漢語道:“我家少主人覺得遼國羊肉很不錯,烤出來很香,準備帶點回去。”

“那很容易,你們走的時候,能帶多少就帶多少。”

餘孝年用很蹩腳的漢語道:“非常謝謝!”

耶律乙辛哈哈大笑,“舉手之勞,不用謝!”

他收起笑容,緩緩道:“我家天子想用生鐵換取宋朝三千石和五千石大船,由你們代爲購買,這個方案可行嗎?”

餘孝年故作沉吟道:“可是可以,但大船很貴,還要,你們要多少?”

“貴不是問題,我們在你們買價基礎上,再加價兩成,作爲你們的利潤,我們想要五十艘三千石大船和二十艘五千石大船,可以辦到嗎?”

餘孝年道:“大宋不會一次賣給我們這麼多船,這至少需要兩三年時間來慢慢購買,不過我先聲明,這不是日本國的貿易,而是我們藤原家族和遼國的生意,日本國和大宋有協議,不能賣戰略物資給遼國,這件事就當日本朝廷不知道。”

耶律乙辛一口答應,“這個沒問題,還有別的難處嗎?”

餘孝年沉吟一下又道:“還有遼國生鐵藤原家族也打算通過郭懷信購買,最好雙方都不直接接觸,以免影響日本國和大宋的關係,影響到船隻採購。”

耶律乙辛一點都不奇怪,日本國使者就是郭懷信請來的,相信他們之間已經達成了某種交易,耶律乙辛甚至懷疑,日本買宋朝的大船也是通過郭懷信。

耶律乙辛當然不會反對,生鐵若直接賣給日本,誰給他回扣?他自己也必須通過郭懷信來做這筆生意。

想想都有點滑稽,遼國和日本國交易戰略物資,卻是通過一個宋朝商人來做牙人,但沒辦法,一個牟利,一個做局,再荒唐也要一本正經地接受。

兩人又商議片刻細節,便起身告辭。

.........

從貴賓館出來,耶律乙辛又匆匆趕回了皇宮,今天並不是談生意的時間,至少要等明後天才正式開談,但耶律洪基要急於趕回上京,他需要先把這次和日本貿易的大方向先定下來。

起居殿內,耶律洪基聽完了耶律乙辛的報告,呵呵一笑,“果然漢語不怎麼樣,有點似是而非,居然說非常謝謝,他其實是想說非常感謝吧!”

“應該是!日本使者已經同意陛下的要求,替我們向大宋買船,不過他們提出生鐵和船隻的貿易要通過私人來完成。”

耶律洪基眉頭一皺,有些不解道:“爲什麼要走私人貿易的路線,而不是兩國之間的正常貿易?”

“陛下,關鍵是貿易的貨物比較敏感,如果是正常的貨物貿易,也沒什麼關係,但我們要買的是大宋的船隻,一旦被大宋發現,必然會斷絕和日本的貿易,日本國承擔不起,而且也是爲了使遼國順利得到船隻,所以稍微變通一下,微臣覺得可以接受,反正戰船來遼的本質不會改變。”

“好吧!朕只關心船隻能否順利交付,具體怎麼做你和對方商議,不用再稟報朕。”

耶律乙辛又道:“微臣估算了一下,要換回陛下所需的船隻,同時保證遼軍備戰,還得再加大生鐵開採和冶煉,必須再投入十萬漢民。”

“准奏!由你全權負責安排。”

“微臣遵旨!”

耶律洪基拾起桌上的一份信遞給耶律乙辛,“這是西夏樑太后寫來的信件,要求和我們聯手夾擊河套和榆林的宋軍,你怎麼看?”

耶律乙辛看完信,冷笑一聲道:“若西夏連個河套都守不住,這樣的盟約我們也不必要了,看信中的語氣,既沒有下位者恭敬和懇求,也沒有提出任何給遼國補償,就這樣直接要求我們出兵,西夏顯然認爲宋軍入河套是我們的責任,所以纔要求我們一起承擔後果。”

耶律洪基再看了一遍信,還真是耶律乙辛說的這樣,他着實有些不滿,冷冷道:“遼國和宋朝交換土地,沒必要通知西夏,他們自己疏於防守,丟了河套,最後卻來指責我們,她以爲自己是誰,朕是她能控制的?”

耶律乙辛又低聲道:“微臣聽說這個女人權力慾望極大,窮兵黷武,不如就利用西夏來削弱大宋的國力,等到我們平定了女真和草原叛亂,穩定了國內政局,再慢慢收拾大宋也不遲。”

每個人在逆境時都會有一種錯覺,都覺得逆境是暫時的,挺過去,境況就會慢慢好起來,事實上,挺過去的只是少數,絕大多數人的情況只會越來越糟糕。

耶律洪基也不例外,現在大遼遇到了各種困難,他不自省是自己的問題,而是一味把責任推給重元之亂,因爲耶律重元造反動搖了國體,才導致遼國內部分裂,影響了遼國軍隊和經濟。

他點了點頭,“愛卿說得對,等朕平定了北方叛亂,穩定了朝局,朕再回頭好好收拾宋朝小兒,把欠朕的歲幣加倍補回來。”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