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

新年過後,上元節的餘慶尚未消去,二月初便悄然來臨,各地的春社開始敲鑼打鼓忙碌起來。

但宋遼邊境上卻冷冷清清,鄉村一片死寂,從邊境向南兩百里內,鄉村裡再無人煙,包括很多小鎮、小縣城也是空空蕩蕩,只剩下一片片殘垣斷壁。

這倒不是被敵軍破壞,而是宋軍實施堅壁清野,將所有房舍都拉倒,裡面的大梁全部取走,不僅是大梁,原野裡的樹木也被全部砍伐殆盡,原本茂密的樹林變成光禿禿的一片。

不管大梁還是樹木,都是製造攻城武器的材料,宋軍不會留給遼軍。

當然,靠近真定府的山區還是有很多樹木,山上的樹木是砍伐不盡的,但從山上採木的難度會大大增加,運輸也遙遠,還不如直接在燕山府造好攻城武器後運來。

不僅是樹木,河北北部各地的橋樑也被拆除一空,而由小船搭建成臨時浮橋,一旦有契丹騎兵殺來,這些浮橋也會隨時消失。

這天上午,在保州北部的白溝前,範寧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前來邊境查看冰雪消融情況,南方各地的冰雪都已經消融,大名府的冰雪都消融殆盡,河間府的小河上也剩下一片片浮冰,那白溝在春汛到來時的情況又會如何?

白溝在遼國叫做拒馬河,西起保州,向東流進黃河入海,長約七百餘里,是宋遼之間天然地分界線。

白溝同時也是河北唯一的一條冬天不結冰的河流,終年水流不斷。

範寧站在白溝前細看,河面寬闊,至少有兩裡,它的各條支流春汛水漲,涌入白溝,使白溝的河水格外湍急。

“範相公,這個水勢恐怕遼軍過不了河!”

陪同範寧前來視察白溝的大將正是楊文廣,他經驗豐富,看這個水勢便知道騎兵難以逾越。

範寧眉頭一皺問道:“遼軍去年是怎麼渡過白溝?”

旁邊一名大將道:“遼軍有一種渡河橋,可以臨時組裝架在河面上,平時水流平靜時渡河沒有問題,但現在這種水勢,臨時橋樑也不行,按照往年的經驗,大約二月中旬左右,水勢便平緩下來了。”

範寧點點頭,“我們再去定州!”

範寧調轉馬頭帶着衆人向西面而去,再向西走數十里,來到保州和定州的交界處,白溝便在這裡轉道向北而去,平原也消失了,山地起伏,這裡是太行山山系的常山山脈,越向西走,山勢越陡峭,宋軍在險要處修建無數的險關要隘,使遼軍難以逾越。

保州和定州的交界處有一座的小鎮叫做龍尾鎮,鎮子已經被燒掉了,這卻不是宋軍堅壁清野,而是遼兵過境。

統領王瑜躬身道:“啓稟範相公,去年三月遼兵就是從這裡殺入定州,後來圍困唐縣,這裡白溝轉道北上,遼兵便在他們自己的領地裡渡過白溝,然後沿着白溝西岸殺來,這一帶地勢平坦,很難阻擋騎兵,遼兵十次中有七次都是從這個口子殺進河北。”

範寧見這個口子足足寬達四五里,地勢平坦,騎兵殺來確實很難阻攔,但他卻不太理解,“爲什麼不在這裡修建一座城牆?”

“這裡原是一片很大的集市,宋遼檀淵之盟中有明確規定,這裡作爲雙方互市所在地,雙方都不得修建城牆,當年龍尾鎮萬商雲集,非常繁榮。”

範寧冷笑一聲,“繁榮後就是一地雞毛,不修城牆,遼軍很容易從這個缺口攻入河北,他們可不管這裡是不是什麼市場。”

統制張立抱拳道:“啓稟範相公,去年遼軍退去後,韓相公也考慮在這裡修建一座城牆,但將領們都建議不要修建城牆,韓相公採納了大家的意見。”

“這是什麼道理?”

範寧有些奇怪了,五六里長的口子不堵起來,卻在這裡敞開,這又是什麼道理。

張立繼續道:“這其實是給遼國騎兵開一個口子,讓遼軍騎兵從這裡進入,東南面是保塞縣,正東是遂城縣,西南是唐縣,正西是常山山脈,南面是定縣,四座縣城都是易守難攻的大城,這樣便給雄州和霸州那邊減輕壓力。”

範寧點點頭,這個方案實際上是把防線內移了,形成內防線,而不是形成外防線,這不是不可以,效果不會太大,遼軍也不是傻子,他們完全可以兵分兩路,一東一西同時進攻,而且這個對宋軍兵力牽制太大了,四座城都要投入重兵。

雖然範寧不是很贊成這個方案,但方案也可以變通,比如關門打狗,讓敵軍南下後,再截斷返回的通道,他便點點頭道:“先看看再說吧!”

範寧又仔細查看了這條通道,只見這裡地勢低窪,北面是易州的山區,南面是低緩丘陵地帶,通道周圍是一片方圓十幾裡的盆地,他心中有了方案,不再向西繼續巡視,調轉馬頭向河間府奔去.......

河間府中大營內一片熱氣騰騰,軍營佔地近萬畝,駐紮了二十萬大軍,整整一個冬天,二十萬大軍都是在高強度的訓練中渡過,讓狄青來做副招討使無疑是範寧的明智之舉,他很好地彌補了範寧在軍事上的不足。

另外在各大縣城內同時囤積了超過一百萬石糧食和無數的兵甲物資,兵強馬壯,糧食以及物資充足。

狄青最擅長的便是訓練軍隊,他能很快使一支弱旅脫胎換骨,再加上有楊文廣的輔佐,二十萬大軍的訓練被安排得井井有條,整個軍營內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競爭氛圍。

範寧將天子賞賜給他的三萬兩黃金和十萬匹彩帛用作訓練獎勵基金,更是激勵着底層將領們積極訓練士兵的熱情。

範寧回到帥帳,劉奎便進來道:“啓稟相公,有重要軍情稟報!”

“你說,什麼重要軍情?”範寧坐起身問道。

“兩個消息,一個是遼帝耶律洪基派北院大王耶律巢率五萬大軍進剿女真族完顏部,女真族紛紛暴亂,起兵抗擊契丹軍隊,傳聞遼國烏古部和敵烈部也跟隨女真人反叛,遼國又增加了五萬軍隊平叛,這應該是相公的反間之計成功了。”

範寧點點頭,女真族深受遼國殘酷壓迫,早已十分不滿,只需要一個火星就能點燃女真人的反叛之火。

至於烏古部和敵烈部一直就是遼國的心腹之患,遼國雖然以武力統一了漠北,但這只是表面上的統一,草原各部一直就不滿遼國的統治,一百多年來,烏古部和敵烈部都在時斷時續地反抗遼國統治,一直延續到遼國滅亡。

“另一個消息是什麼?”

“另一個消息是楊貴用信鷹送來,他說幽州集結了十萬大軍,由南面招討使蕭韓家奴統帥,南京道宣徽使耶律仲禧又在南京道各地招募五萬軍隊。”

範寧負手來回踱步,之前燕山府就有十萬大軍,但燕山府並不是指幽州一地,還包括了易州、涿州、薊州、檀州、景州、平州、歸化州等地,之前十萬大軍中的至少一半都駐紮在各地,現在幽州集結了十萬大軍,顯然不包括燕山府的地方軍,說明遼國又向幽州增兵了。

“有西夏的消息嗎?”範寧又問道。

“有!西夏七歲的新帝李秉常即位,由樑太后掌握大權,遼國派使團去西夏,要求西夏出兵宋朝,聽說西夏內部激烈爭論此事,是否出兵,情況不明。”

現在範寧基本上可以判定耶律洪基要出兵河北了,報東京皇宮被燒之仇,他沉思片刻道:“傳我的命令,召集各軍統制前來帥帳議事!”

很快,四名都統制、四名都虞侯以及二十名統制趕到了帥帳,副帥狄青和後勤副帥高遵甫也匆匆趕來,另外,判官章楶和參謀營司馬劉奎,記室參軍韓啓等七八名文官也列席了議事。

“各位,根據最新情報,蕭韓家奴出任南面招討使,目前在幽州集結十萬大軍,同時在燕山府各地招募五萬軍隊,加上燕山府各地駐軍五萬人,這樣,遼國在燕山府的總兵力將達二十萬人,這對我們將是一場嚴峻的考驗,不過我們有水軍從側面威脅,遼國並不敢傾兵南下,從這次我考察的情況來看,我推斷遼軍會從東西兩路南下,重點以攻城爲主,一旦他們攻下城池,必然會實施屠城,以報復東京皇宮被燒的恥辱,所以,我考慮把二十萬大軍分配到各個城池內,和邊軍一起嚴守城池。”

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
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