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

今天是小朝會,小朝會也在紫微殿舉行,參加者基本上是省、部、寺、司、諫臺等各部門的主官和副職,大約有兩三百人。

範寧稍微來晚了一點,他剛到廣場不久,朝會的鐘聲便敲響了,官員們紛紛向大殿內走去,李唯臻擠到範寧面前,低聲道:“歐陽修的那首詞的原稿拿到了,朱彩眉的口供也有了,她證明這首詞是歐陽修寫給他的。”

“那周圍的環境符合詞意嗎?”

“完全符合,東門教坊的內院有一座西樓,下面就是一片池塘,連裡面的管事也證明前兩年歐陽修常常流連於此。”

停一下,李唯臻又道:“還有一個關鍵點,那個朱彩眉的本名叫做朱燕女,彩眉是她的妓名。”

“好!”範寧豎起拇指讚道:“調查得很充分。”

兩人走進大殿,在左面諫院的位子站立,幾位相國上朝有座位,他們普通大臣則沒有,而右諫院的張昇則站在他們對面,範寧昨天就見到此人了,不過兩人都沒有和對方打招呼,態度很冷淡。

張昇的品階職務都和範寧完全一樣,雖然他沒有爵位,但在朝廷文官的排名上,爵位並不重要,但因爲張昇的資歷比範寧深得多,一般都認爲張高範低。

不過這種情況也是暫時的,一般爲官經歷過了十年,就沒有人會小看範寧的資歷了,就像二十歲和十歲的差距很大,但七十歲和六十歲就沒有什麼差距一樣。

一旦範寧資歷超過十年,以他童子科第一,進士科第四名的資格,並非科班出身的張昇就真不能和他相比了。

這時,範寧發現張昇手中拿着一份奏摺,他低聲問李唯臻,“今天右諫院有什麼諫議嗎?”

一般左右諫司每隔兩三天都會坐下來交流一下彼此手中的案子,防止雙方重複辦案。

“這兩天沒有交流,應該今天下午我會和賈諫司坐下來談一談。”

範寧看到了張昇身後的官員,右諫司賈鄞,他也正在張昇低聲說着什麼,目光不時向這邊望來。

範寧心中有一種直覺,他隱隱意識到張昇手中的奏摺很有可能和歐陽修的案子有關,自己昨天開始調查歐陽修的案子,對方會沒有反彈?

這時,有官員高喊:“皇帝陛下駕到!”

大殿內頓時安靜下來,只見十六名帶刀侍衛在前面開路,後面八名宮女手執宮扇,簇擁着天子趙禎從側面進入大殿。

趙禎走到龍榻前,百官一起躬身施禮,“參見陛下!”

“各位愛卿免禮平身!”

趙禎擺擺手,在龍榻上坐了下來,每天的朝會一般都會有固定議題,會在前一天發給參會官員,但也有突發議題,不管哪一種議題都不會當場做出決定,朝會的作用是給大家充分參與討論。

真正的決策地是在知政堂,由相國議事做出決策,報天子批准後實施,朝會討論再達成共識也不能剝奪相權。

當然也有政務在相國們做出決定後,天子再拿出來給百官討論,這種情況一般就是天子不太滿意相國們做出的決定。

趙禎問文彥博道:“昨天流民安置,知政堂有決定了嗎?”

文彥博欠身道:“啓稟陛下,知政堂已經決定將河北西路十五萬流民安置在江淮七州,具體方案正在擬定,三日內呈報給陛下。”

趙禎點點頭,又問道:“知政堂已決定將河北西路十五萬流民安置在江淮七州,其他朝官可有不同意見?”

既然知政堂已經提出正式決議,再有反對意見就是對相權的挑戰,在君相鬥爭激烈之時或許會有這種事情發生,但至少現在沒有,趙禎也只是隨口問問,並沒有真的想反對知政堂的決議。

朝堂上一片寂靜,沒有大臣迴應,趙禎點點頭,“這個議案就算過了,衆卿是否還有其他議案?”

今天沒有什麼固定議案,就是確認昨天的議案結果,按照慣例,如果沒有臨時議案就要散朝了。

這時,範寧迅速瞥了一眼張昇,果然,張昇站了出來,高聲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右諫議大夫出面,意味着又有官員要被彈劾了,朝堂內響起一陣輕微的騷動,隨機又安靜下來。

趙禎問道:“張愛卿有何事要奏?”

張昇上前幾步高聲道:“陛下,歐陽修道德敗壞,於法度和倫理不容,嚴重損害朝廷名聲,損害天子威儀,臣請求陛下下旨,罷免歐陽修一切官職,流放嶺南思過!”

此言一出,滿堂譁然,諫院終於對歐陽修下手了。

這時,韓琦不滿道:“張知院,僅僅憑藉一首詞就認定大臣道德敗壞,是不是太兒戲了?”

張昇不慌不忙道:“啓稟韓相公,我們也就此事詢問過歐陽夫人,她認爲薛御史做事穩重,不會隨意誣告別人。”

薛宗孺是歐陽修妻子薛氏的胞弟,她當然不會說自己的親兄弟是在誣告丈夫,但她同樣不承認丈夫和兒媳有染。

只不過張昇把後半句切掉了,只用了前半句。

他的意思就是說,連歐陽夫人都認爲薛宗孺不是誣告,那麼歐陽修和兒媳有染就是事實了。

這是一種典型的渲染手法,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只要把歐陽夫人的態度濃墨重彩,就會給人一種歐陽夫人承認丈夫和兒媳有染的感覺。

韓琦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對辭,他迅速看了範寧一眼,範寧儘管還沒有準備好,但此時他卻不得不上場了。

就在趙禎躊躇不語之時,範寧站出列道:“陛下,微臣也有本奏!”

大殿內霎時間鴉雀無聲,很有趣了,左諫議大夫也站出來了,他會說什麼?

滿朝文武都知道左右諫院向來不和,一直是在唱對臺戲,左諫議大夫大夫出列,絕不會是支持張昇。

百官隊伍中,賈昌朝的眼睛眯了起來,他對範寧不太瞭解,他確實沒想到範寧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讓他十分意外。

倒是張堯佐的臉色變黑了,果然不出自己所料,範寧在韓琦質疑後站出來了,這是要和張昇打擂臺的節奏。

張堯佐剛要開口反對,範寧奏事不合規矩,應該是等張昇說完後,他才能出列。

就在這時,趙禎卻開口了,“範知院請說!”

範寧朗聲道:“微臣也要彈劾御史薛宗孺污衊大臣歐陽修,給歐陽修和朝廷造成了極其惡劣影響,臣要求將其下獄治罪!”

範寧的話同樣在文武百官中引發軒然大波,兩個諫議大夫居然爲同一件事意見相反,頗有針鋒相對的意思,這種事情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了。

張堯佐大怒,惡狠狠道:“範知院,既然你要彈劾薛宗孺,爲何沒有書面的彈劾報告,當朝會是信口開河之地嗎?”

張堯佐不能針對範寧的內容說事,便拿範寧沒有書面報告,不合規矩來做文章。

韓琦卻接口道:“張國丈此言不妥,朝會並沒有要求大臣一定要拿書面報告,尤其是臨時奏時,大多是事後補交報告,上次張國丈上奏鯤州之事,不也一樣沒有書面奏摺嗎?”

狠狠一巴掌打去,張堯佐頓時啞口無言,他狠狠哼了一聲,鐵青着臉不說話了。

範寧繼續道:“陛下,微臣已經着手調查污衊歐陽修之案,這個案子十分簡單,簡單到微臣只用一天時間就查清了真相。”

張昇怒道:“範大夫,歐陽夫人已經承認薛宗孺並非污衊,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範寧冷冷道:“我要提醒張知院,諫院調查有原則,至親者的證詞不能作爲辦案依據,薛宗孺是歐陽夫人的胞弟,她能說自己親弟在污衊歐陽修嗎?”

“你——”

張昇一下子被頂住了,別人不知道這個辦案原則,範寧卻很清楚。

範寧卻不理會他,又繼續道:“陛下,各位大臣,薛宗孺憑藉一首詞來污衊歐陽修和兒媳私通,但我要告訴大家,歐陽修府中根本沒有兩層的小樓,也沒有池塘,歐陽修也沒有別的宅子,五年前他租賃的宅子裡確實有小樓和池塘,但吳春燕是三年前才嫁到歐陽家,詞中的描繪的景色又在哪裡?”

大殿內頓時響起一片竊竊私語聲,範寧這個證據擊中了要害,這是最大的疑點,既然歐陽修府中並沒有宅子和池塘,那麼薛宗孺指控的那首豔詞,恐怕說的就不是兒媳吳春燕了。

這時,賈昌朝給直學士劉沁使了眼色,讓他出面反駁範寧的一面之詞。

這個時候,賈昌朝是絕對不會向張堯佐那樣,自己赤膊上陣,他永遠是躲在幕後。

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
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