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

“將軍,這一戰該怎麼打?”大將楊緒休低聲問道。

林銳着實爲難,雖然用強攻最終能拿下耽羅城,但士兵必然會死傷慘重,這就和他的原定計劃不符,他可是承諾,傷亡不超過百人。

這時,徐慶從隊伍中走出來笑道:“讓我來試試吧!”

林銳知道這位範寧的侍衛武藝高強,尤其輕功更是超然絕倫,自己就親眼見他從高高的桅杆上一躍而下,絲毫不損,這樣的武藝在大規模作戰時或許作用不大,但在出奇兵時,卻能起到關鍵作用。

林銳大喜道:“我能幫助徐壯士做點什麼?”

徐慶望着高高的吊橋道:“希望林將軍能給我用弓箭壓陣,另外,準備好撞城之木!”

撞槌早已準備好,林銳立刻回身喝令道:“一千n-ǔ兵上,給我壓住敵人的弓箭!”

‘咚!咚!咚!’戰鼓聲激烈敲響。

一千名士兵吶喊着衝了上去,他們在距離城牆一百二十步外停住,舉n-ǔ向城牆疾射,強勁的n-ǔ箭射向城頭士兵,數十名守軍躲閃不及,一連串地慘叫中箭。

其餘士兵嚇得紛紛蹲下,躲避宋軍的強n-ǔ進攻。

這時,徐慶取過一支精鋼鐵爪,前面是三個倒鉤,長一尺,精鋼有指頭般粗細,呈倒蓮花狀,極爲鋒利,後面是一條長七八丈的繩索,這是攻城專用鐵爪,比較粗糙結實,練武人的飛虎爪要比它精細得多,可以揣在懷中攜帶。

徐慶快步走到壕溝前,仰頭凝視高高的吊橋,吊橋距離地面足有兩丈,兩根大粗鐵鏈子拉拽着吊橋頂頭兩端,徐慶見身邊一名膀大腰圓的士兵拎着鋒利的斧頭,便對他笑道:“等會兒把斧頭扔給我!”

“什麼?”士兵沒有聽懂他的意思。

徐慶不答,手一甩,鐵爪飛出,鉤住了左面鐵鏈子,徐慶後退十幾步,猛地向前奔跑,忽然縱身一躍,竟跳一丈高,輕輕一把抓住了空中的繩索,他身體還在空中迴盪,但手臂卻不停,人迅速向上攀爬。

宋軍士兵頓時一片驚呼,緊接着響起一片熱烈的鼓掌聲。

這時,躲在一堵城牆後的平野英侵心中冷笑一聲,他搶過一副弓箭,張弓搭箭,瞄準了半空中的徐慶,弦一鬆,一支狼牙箭‘嗖!’地向徐慶射去。

箭如流星,快疾無比,就在箭即將射中徐慶的一瞬間,徐慶身體弓起,一腳向箭矢踢去,這一腳準確地題中箭桿,將箭踢飛。

林銳大怒,喝令道:“壓制住敵軍!”

又一輪密集的箭矢向城頭射去,七八十支箭都是射向平野英侵,平野英侵正準備射第二箭,怎奈宋軍箭太急,他不得不側身蹲下。

這時,徐慶已經一隻手攀住了吊橋邊緣,回頭對士兵大喊:“把斧頭扔給我!”

士兵這才反應過來,他奮力將利斧向徐慶扔去,徐慶在空中輕巧地抓住斧柄,奮力用斧頭向吊橋上鐵鏈劈去。

只見火光四濺,鐵鏈被劈砍得當當作響,林銳這才明白徐慶的用意,他是劈斷鐵鏈,只是這可能嗎?用火燒還差不多。

所有人都將信將疑地望着徐慶,不知道會不會有效果。

徐慶劈砍鐵鏈只是想了解鐵鏈的質地,他感覺鑄造很粗糙,鐵質不好,不是那種反覆鍛打而成的軍用精鐵,就是市場上賣的很普通的粗鐵,各種鐵農具都是用它打製的。

他心中大喜,他將斧頭砍定在木頭上,可懷中取出一把精鋼鋸子,這可是他的寶貝,可以輕易鋸斷鐵窗上拇指般粗的鐵條,他做江洋大盜時,這是他最得力助手。

徐慶沿着斧頭劈開的一個缺口迅速回來鋸鏈子,這時,宋軍箭如飛蝗,始終將城頭的守軍壓制住,給徐慶爭取時間。

忽然,吊橋上發出‘咔!’一聲巨響,長長的鐵鏈被崩斷了,向巨蛇般飛向空中,而吊橋向左邊傾斜,只剩下一根鐵鏈子拉着吊橋。

林銳大喜過望,厲聲大喊道:“撞槌準備!”

數十名士兵擡着一根四丈長粗木頭,木頭頂端裝着鐵頭,這便是撞城槌,重達兩千斤,另外還有百名士兵舉盾保護着抱着攻城槌的士兵。

此時,夜幕已悄然落下,天色也變得晦暗,只見徐慶像只巨大的蜥蜴,攀在吊橋上,奮力鋸左邊的鐵鏈。

又是一聲‘崩!’的脆響,鐵鏈斷裂,向城頭飛去,巨大的吊橋轟然落下,在吊橋落下的瞬間,徐慶翻了出去,在空中翻了幾個跟斗,穩穩落在地上,迎來士兵們的一片喝彩聲。

林銳大喊:“攻城槌上!”

數十名士兵抱着攻城槌向城門奔去,兩邊的盾牌將他們遮蓋得嚴嚴實實,一千n-ǔ兵向城頭放箭,將正面的敵軍壓制住,使滾木礌石無法從正面撞擊士兵。

雖然城堡修建得很結實,但畢竟蠻夷小城,很多細節上做得不好,沒有城垛,沒有射擊孔,也沒有投擲槽,在宋軍強大n-ǔ矢壓制下,城頭士兵毫無作爲,只能眼睜睜地望着攻城槌撞向城門。

‘轟!’一聲深沉的悶響,大門晃動,塵土撲簌簌落下。

城內的士兵驚慌失措,紛紛向城門逃去,城門口竟無一兵一卒。

‘轟!’又是一聲巨響,伴隨着木栓斷裂的聲音,大門轟然被撞開了。

林銳揮刀大喊:“殺進城去,抵抗者格殺無論!”

五千宋軍士兵吼叫着向城內蜂擁殺去,耽羅城最終淪陷了。

一夜過去,天終於亮了,除了兩千警戒士兵外,其餘工匠、士兵和戰馬都紛紛登陸,範寧也和狄青、趙宗實上了岸,這時,林銳上前單膝跪下稟報:“卑職不負重託,已按照原計劃奪取耽羅城,徐慶奪取吊橋,在此戰中立下首功,卑職願爲他請賞!”

徐慶也上前抱拳單膝跪下,狄青笑道:“徐壯士可願從軍?若願從軍,我保你爲虞侯!”

虞侯屬於低級軍官,比都頭略高,相當於偵查副連長,但這只是開端,如果再繼續立功,這一路下來,徐慶至少能升爲都指揮使。

徐慶卻搖了搖頭,“小人不想從軍,感謝狄帥厚愛!”

“好吧!先把功勞記上,回頭再一併論功行賞。”

狄青隨即問道:“弟兄們傷亡情況如何?”

範寧心中暗暗誇讚,不愧是狄青,首先想到的不是殺敵多少,而是自己士卒的傷亡情況,難怪他在邊關深得軍心。

林銳稟報道:“兄弟陣亡二十三人,傷四十七人,其中重傷十四人,其餘皆爲輕傷,估計陣亡人數還會上升。”

說到這,林銳恨恨道:“主要是城內有三百名日本武士,十分兇悍,傷亡都是和他們激戰時造成,本地耽羅國士兵毫無戰鬥力,一戰即潰。”

“日本武士都殲滅了嗎?”旁邊範寧問道。

林銳點點頭,“回稟範御史,三百日本武士全部被殺,無一活口,他們首領也身中數箭,最後被迫z-i“sa。”

範寧的眼中露出一絲失望之色,其實他是希望能留下幾個活口,讓自己瞭解日本的情況,但既然已經全部被殺,範寧也不多說什麼,笑着點點頭,“那就說說重點吧!”

“國王高薄已經被抓捕,兩千士兵被殺了一百餘人,其餘全部投降。”

“才殺了一百餘人?”

趙宗實眉頭一皺,不解地問道:“爲什麼會這麼少?”

“啓稟使君,卑職下令是抵抗者格殺無論,但實際上除了三百日本武士人,沒有任何抵抗者,大軍殺至,全部跪滿一片,紛紛哀求投降,毫無軍人的血性,這一百多人還是因爲投降不及時而被殺。”

狄青笑道:“孟員外說耽羅國人比較順從,缺乏抵抗意志,由此可見一斑。”

趙宗實點點頭,“把孟員外叫上,我們進城!”

衆人在千餘士兵的簇擁下來到耽羅城,範寧看了看險要的城堡,回頭對狄青笑道:“和西夏人的城池相比如何?”

狄青笑了笑道:“就城堡本身而言,還算是修得高大堅固,不過西夏人是依險要的山勢修建城堡,更是易守難攻,耽羅城遠遠比不上。”

趙宗實笑道:“這裡可以作爲官衙和軍衙所在地,並且可以在裡面屯集糧草物資。”

衆人走進了軍城,一名文職軍官上前稟報,“城內物資已經統計完畢,有糧食三萬石,羊九千餘隻,牛七百五十頭,黃金三千五百兩,白銀兩萬兩,珍珠七十鬥,還有一些兵甲,差不多就這些財富。”

範寧搖搖頭嘆息道:“一個國家的財富就只剩下這麼多了,這和亡國有什麼區別?”

他隨即對林銳道:“去召集全部國民,讓他們到城池這邊來,有話對他們交代。”

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
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