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

衆人都沉默了,大家都聽出來,範寧分明是在量體裁衣,那些權貴拼命推動朝廷通過私人購地,不就是想擁有一塊不受朝廷管轄的自治地,可以自立爲王。

“那天子是什麼態度?”韓琦問道。

“天子原則上同意,可以自治,但不能建國,不許有僭越之舉,有擁有少量自衛鄉兵,但人數有嚴格限制,另外,購買自治地者,必須質子於朝。”

富弼沉思一下道:“關於自治地的事情,我建議知政堂再和太后、天子詳細商討後決定,事關重大,不可草率。”

衆人一致同意富弼的建議。

這時,文彥博笑道:“今天請經略使過來,主要想談談寶州的事情,我們都同意這個州名,但具體怎麼運營,還想聽聽經略使的意見。”

雖然開發海外州縣是海外經略府主管,可一旦州府完全建成後,就要移交給朝廷,像鯤州、耽州都移交給了知政堂,另外開發海外也同樣需要朝廷配合,主要是移民需要朝廷徵集。

範寧當然知道這幫傢伙找自己來談什麼,無利不起早,估計又想問問寶州有沒有什麼砂金、白銀之類。

範寧走進大堂坐下,對衆相國道:“寶州的自然條件和呂宋府差不多,呂宋島主要是龍腦香樹和木綿樹,而寶州則以橡膠樹爲主,大家都看到了我獻給天子的馬車,車輪就是用橡膠製作,農產品主要是水稻,也是一個盛產水稻之地,另外寶州礦產以錫礦和鐵礦爲主,黃金和白銀似乎沒有,但寶州卻是和西方貿易的最佳中轉地,比新港的位置要優越十倍,我決定在那裡建立新泉港。”

“在寶州建貿易港,那新港怎麼辦?”富弼問道。

“讓新港轉爲地方官府,渤泥國所在大島方圓千里,但渤泥國佔據的地盤卻是很小一塊,最多隻有大島的一成,我們可以將這座大島逐漸開闢大宋的一座州府。”

“還是一步步來吧!寶州需要多少移民?”韓琦又問道。

“和呂宋島一樣,第一期需要五千戶,另外需要三萬日本勞工。”

韓琦此時倒沒有像前天那樣拿移民說事了,這幾年大宋百姓就像忽然開了竅一樣,對移民海外不再排斥,現在找移民倒不是很難了,只要官府貼出通告,五千戶很容易募集到。

範寧提出的條件知政堂都完全能接受。

其實韓琦和其他相國們關心是海外拓展越搞越大,僅僅靠一個海外經略府來管理,顯然有點不現實了,他們接過鯤州,做得一樣好,使朝廷有了巨大信心。

現在他們的目光又瞄準了琉球府和呂宋府,這兩府越來越重要,尤其呂宋府,黃金、生鐵、霜糖、木綿、香料、稻米、木材,簡直就是一個聚寶盆,知政堂想擴大經營,遷移更多的百姓,但前提是要把呂宋府從海外經略府手中拿過來。

韓琦給其他幾名相國使個眼色,便緩緩對範寧笑道:“除了安排寶州的開發外,今天還想和經略使談一談呂宋府的情況。”

..........

範寧和知政堂最終達成了妥協,範寧同意知政堂接管琉球府和呂宋府,他的第一個條件是在海外出任縣官的官員在任期屆滿後,都可以轉爲京官,這實際上是鯤州的福利,後來取消了,範寧要求知政堂再次恢復了這個制度。

第二個條件是要求知政堂取消對他的考覈,他的任期還有兩年,他確實無暇顧及琉球府和呂宋府,若不是他不太放心知政堂的開拓能力,他甚至想把寶州也交給知政堂。

接下來的兩年他不打算以撈取財富爲目標,而是鞏固和強化大宋對南洋的控制,以及初步建立起一條民間的出海殖民途徑。

範寧的兩個條件,知政堂也同意了,他們正式將新港改名爲思州,再建寶州和思州兩個州府。

下午,韓絳請範寧去朱樓喝茶。

韓絳給範寧斟滿一盞茶道:“有句話我要提前告訴你,知政堂和曹太后已達成共識,等你任期屆滿後,海外經略府將進行權力調整,海外經略府只掌軍,不再參政,隸屬於樞密院,再成立海外宣撫司,主管海外各州府。”

範寧端起茶盞淡淡笑道:“知政堂感覺我現在集軍政爲一體,不受朝廷管轄,權力太大了嗎?”

韓絳搖搖頭,“並不是針對你,而是針對海外經略使這個職務,你是特例,實際上是恢復你之前的狀態,從前的狄青不就是隻管軍隊嗎?”

範寧也知道知政堂的要求也是合理的,哪有大宋的州府脫離知政堂的管轄,自己確實只是特殊時代的特例,知政堂有恢復原狀的想法,不足爲奇。

“我沒有意見,我只希望把我的手下都安置好。”

韓絳笑道:“上次你推薦幕僚之事,吏部已經批下來了,公孫玄策和張博授正八品,陳慥授從八品,皆爲知縣,知政堂對你還是夠意思吧!”

範寧大喜,三人都直接任命爲京官,從知縣做起,讓他們少走很大的彎路了。

韓絳又笑道:“這都是你這些年抓錢有功,大家心裡都明白呢!”

“那我自己呢,我自己有什麼好處?”範寧眉毛一挑問道。

韓絳笑眯眯道:“小范相公都叫出來了,這還用問嗎?”

範寧的資歷其實也漸漸夠了,之前他最大的弱點就是資歷不足,但他已經爲官近十五年,各種地方官職也做過,像和他一起入仕的馮京已經升到正四品,範寧年輕是因爲他是童子進士,加上有大功於社稷,所以封參知政事,也沒有多少人有疑義。

這時,範寧又想起一事,又問道:“遼國和西夏這兩年如何?”

“折騰唄!”

韓絳冷笑一聲道:“年初,西夏要求把歲幣提高到遼國一個等級,大宋一口回絕,西夏便在邊疆挑釁,雙方打了幾戰,互有勝負,三個月錢,西夏又派人送來國書,居然寫着‘西夏皇帝致宋朝皇帝’,這等於就是撕掉了從前的歸順書,不再臣服於大宋,朝廷再次任命狄青爲陝西路經略使兼延安知府,在延安沿邊備戰。”

“那遼國呢?”範寧又問道。

“遼國在邊疆倒是沒有挑釁,但一直強烈要求我們放棄鯤州,遼國認爲我們經略鯤州,威脅到他們後方的安全,雙方爲此已經談判了一年,我們只承諾放棄鯨州,但鯤州絕不放棄,最多同意削減鯤州駐軍。”

說到這裡,韓絳狡黠一笑,“多虧你拿下了日本出羽國,我們雖然削減了鯤州駐軍,但軍隊卻可轉移到秋田城駐紮。”

“遼國應該是以談判爲掩護,暗中實施備戰,大宋要警惕。”

韓絳點點頭,“其實我們也在備戰,從南洋運來的黃金,我們特地保留了五百萬兩,作爲備戰軍費,增加軍備,修築城牆關隘,研製新型火器,改善軍隊待遇,加強軍隊訓練,另外,從鯤州已經累計送來二十萬匹戰馬,訓練了十萬騎兵,如果爆發戰爭,以宋朝的國力,也毫不畏懼。”

範寧點點頭,“這就對了,不管是對付西夏還是遼國,最好的辦法就是打國力之戰,用國力來消耗對付,只要堅持兩三年,對方就會撐不住。”

“你打算什麼時候回去?”韓絳又問道。

“再過幾天吧!把一些瑣事處理完,然後就回泉州。”

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
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