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

入夜,兩匹快馬疾奔進了宋城縣南門,一直奔到一座大官宅前停下,兩名騎手翻身下馬,向臺階上奔去.......

這座大宅是應天府通判楊渡的官宅,楊渡是慶曆四年進士,原本出任大理寺少卿,是賈昌朝的得意門生,兩年前通過賈昌朝的運作改任應天府通判。

楊渡十分強勢,短短半年就架空了知府趙知年,儘管趙知年也屬於支持琅琊王的同一派系,但還是抵擋不住楊渡的攻勢,被楊渡抓到三個把柄後,不得不乖乖交權力,甘心被架空了兩年,直到今年三月被調回京城。

經過兩年的經營,楊渡在應天府的經營已經根深蒂固,成爲支持賈昌朝的強大助力。

楊渡年紀不算大,只有三十七八歲左右,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他的目標是在應天府任期滿後,然後再進京擔任部寺主官,原以爲把趙知年排擠走後,是由他來接任知府一職,卻沒有想到朝廷居然天降一個範寧,頓時讓他緊張起來。

書房內,楊渡一臉輕蔑,負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旁邊則站着他的心腹幕僚王嶽。

“我知道趙宗實遲早會安排人進應天府,沒想到居然安排一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來,他有什麼地方治理經驗,竟然出任南京的政務主官,朝廷簡直是胡鬧!”

王嶽小心翼翼道:“通判千萬不可輕敵,這個範寧據說很得天子器重......”

“我知道他得天子器重!”

楊渡不耐煩地打斷他的話,“我很瞭解他的底細,童子科進士第一,少年得志,開闢海外疆土,迎合官家的好大喜功,他怎麼能不被器重,但他實際上做了什麼,在太學呆了三年,名義上是督學,實際上是繼續深造,然後就直接去海外,回朝後幹了幾個月的左諫議大夫,又丁憂回家近三年,這就是他的資歷,無非就是後臺稍微硬一點,有韓琦支持他,但他實際上是一個二十三歲的年輕人,沒有官場鬥爭經驗,沒有治理地方經驗,孤身上任,應天府也沒有他的盟友,他拿什麼和我鬥?”

這時,門外有人報告,“啓稟通判,京城急信!”

楊渡一怔,隨即道:“讓送信人進來!”

門外快步走進一人,楊渡立刻認出來,來人是賈昌朝的心腹隨從,送信人行一禮,把信遞給楊渡,又道:“所有的話都在信中,賈相公沒有別的吩咐!”

楊渡點點頭,吩咐道:“取二十兩銀子給賞給送信人,帶他下去休息!”

“多謝楊通判!”

送信人行一禮,便下去了。

楊渡這纔打開信細看,對王嶽道:“賈相公說,這個範寧就是鉅鹿王爲了奪取應天府的主導權,纔派他前來,賈相公令我把這個範寧壓制在應天府,徹底架空他,不給他任何奪權機會。”

“所以卑職才勸通判不能輕視他,鉅鹿王派他來,他必然是有過人之處。”

楊渡冷笑一聲,“那就不妨給他來一個下馬威!”

........

經過兩天的航行,第三天清晨,大客船緩緩在城外汴河碼頭上靠岸,範寧還是第一次來宋城縣,給人的第一個感覺,這裡的繁華程度和東京汴梁差不多,城外道路兩邊各種店鋪一家挨着一家,街道上行人川流不息,一輛輛運貨的牛車、驢車和人力獨輪車來來往往。

河道上的運貨船隻更是一艘接着一艘,沒有停息過,河道兩邊停滿了船隻。

範寧的四名護衛名字很有特色,叫做朱龍、朱虎、朱豹、朱鷹,年紀都是二十餘歲,長得膀大腰圓,武藝高強,從小在朱府里長大,對朱家忠心耿耿,這四人之前跟隨範寧審問過茶童馬魚兒,他們正式劃歸範寧,算是認範寧爲主人。

範寧的馬車和馬匹要過兩天才能送到應天府,他們現在只能暫時租用腳力。

範寧吩咐朱龍一聲,不多時,朱龍租來四輛牛車,衆人上了車,四輛牛車向縣城內而去。

縣城內也是異常繁華,南北中軸線是宋州大街,延綿十餘里,街道寬敞,兩邊都是接連不斷的大型商鋪,這時,範寧忽然看見了朱氏錢鋪宋城總店,他連忙叫停牛車,取出半塊玉佩遞給阿雅道:“你去錢鋪裡看看,看看我的銀子是否解到了,口令是太湖人家。”

阿雅答應一聲,帶着一名小使女向錢鋪而去,她們進了錢鋪,只片刻,便見一名大掌櫃模樣的中年男子送她們出來,阿雅上了牛車道:“一共是三萬兩銀子,已經到了!”

範寧當然是考慮買宅,如果官宅能讓自己滿意當然最好,如果官宅不滿意,那也只能先買下一座宅子,將來再賣掉,之前範寧已經打聽過,本該由主官居住的應天府衙背後的主官宅被通判楊渡住了,據說是前任知府讓出來的。

範寧要麼住稍小的官宅,要麼自己找房子,這將是範寧面臨的第一個考驗。

這時,範寧看見了一家佔地頗大的客棧,叫做‘梁州客棧’,他立刻吩咐,“就在前面客棧下榻。”

四輛牛車緩緩停在客棧前,客棧掌櫃連忙迎出來,陪笑道:“歡迎客官住店?”

“可有獨院?”範寧問道。

“有!小店有四座獨院,一大三小,目前只有一家小院有客,其他三家都空着。”

範寧欣然笑道:“那就去最大的院子!”

掌櫃連忙吩咐夥計前來幫忙拿行李,他親自領範寧走進了客棧。

“小店是宋城縣三大客棧之一,雖然佔地不如宋州客棧,但比它乾淨,各種服務都很到位,隨時有熱水供應,提供的飲食也很美味價廉。”

這時,公孫玄策上前低聲對範寧道:“卑職建議分開住,這樣方便我們去城內瞭解情況。”

範寧點點頭,“那你們二人去住宋州客棧,兩天後到這邊來集中。”

公孫玄策和張博便匆匆走了,範寧帶着衆人來到最大的一間獨院,獨院頗大,由六間客房組成,院子裡還有一株大樹。

掌櫃介紹道:“這是小店最好的獨院,房錢稍微貴一點,一天要五百文錢,飯錢另外算。”

範寧微微笑道:“不算貴,這樣的院子在京城至少要兩貫錢一天。”

“當然不能和京城比,京城是什麼地價,我們這裡是小地方,客官是從京城來?”

範寧看了一圈房子,還比較滿意,便點點頭道:“就這間院子,必要的東西準備一下,我們住下來了。”

衆人連忙把行李擡進院子,他們沒有吃早飯,都有點餓了。

範寧問道:“早飯可有?”

“有!今天早飯是剛出籠的肉包子和米粥,可以去飯堂吃,也可以讓夥計送過來。”

範寧對四名侍衛道:“你們先去飯堂吃早飯,吃完飯後朱龍去一趟府衙投書。”

掌櫃聽說他們要去府衙投書,不知道他們是什麼身份,他猶豫一下道:“如果官人是官府身份,倒是可以去住官驛,條件不錯,也不用花錢。”

“不用了,就住這裡。”

範寧取出十兩銀子遞給掌櫃,“這是房錢押金,最後在裡面一併結賬。”

掌櫃大喜,拿着銀子登記去了。

範寧讓夥計送來早飯,衆人坐下吃飯。

早飯後,阿雅帶着幾名使女收拾行李,茶童貴哥兒則取出茶爐煎茶,範寧則坐在房間裡看書。

這時,外面傳來腳步聲,只見朱龍帶着一名官員匆匆走了進來。

官員進來向範寧躬身行禮道:“卑職是應天府主事張齊,參見範知府!”

應天府主事是八品小官,相當於辦公室主任,範寧讓人去官衙投書,居然只來了一個八品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
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