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

海外經略府位於晉陽街最北面,是一座佔地約八畝的官衙,以後經略府遷去漢縣,這裡將改爲縣衙。

在經略使府背後還修建了數十座木屋,作爲官員的宿舍,範寧在這裡也有一間宿舍,只是他從未住過。

走到官衙門口,卻只見門口站着十幾名梳着月白頭的日本武士,這讓範寧不由一怔,這些日本武士應該是跟隨採購船隊同來,但他們怎麼會出現在這裡,讓範寧着實有些不解。

他快步走臺階,一名官員前稟報道:“是日本天皇派來的使者,正在和經略使交談。”

範寧點點頭,果然來了,萬宋軍生活在日本國身邊,他們不察覺纔是怪事,現在過去了差不多半年時間他們才發現,已經算是較晚了。

範寧想了想便對官員道:“請趙使君先過來一下,我和他稍微溝通後再過去。”

官員匆匆去了,範寧來到自己官房,他剛坐下,趙宗實便走了進來。

“想必賢弟已經知道了,日本朝廷使者到來,要和我們交涉鯤州。”

“他們是什麼意思?要我們退出鯤州?”

趙宗實點點頭,“差不多是這個意思,使臣說,鯤州是他們的後院,雖然雜草叢生,但並不是沒有主人,我們作爲客人可以在這裡臨時停船,但不能強佔別的後院,不能鳩佔鵲巢。”

“鳩佔鵲巢?”

範寧冷笑一聲,“他們倒挺會用詞。”

“這個使者的漢語很好,不需要翻譯。”

“那好,我們一起去會會他。”

兩人快步來到客堂,只見客堂內坐着一名寬袍男子,年約四十歲左右,梳着月白頭,皮膚黝黑,一雙眼睛十分有神,他神情嚴肅,臉看不到一絲笑容。

趙宗實給他介紹範寧,“這位是監察範御史,持天子劍監察海外。”

使者頓時肅然起敬,連忙起身行禮,“在下彰原右衛門,日本國使者,特來拜見貴軍!”

範寧微微一笑,“不知貴使是藤原攝關的使者,還是天皇的使者?或者是法皇的使者?”

使者暗吃一驚,對方居然知道日本國內的三個權力心,他不敢小覷,連忙恭恭敬敬道:“我是天皇使者!”

“彰原先生請坐!”

三人分賓主坐下,有士兵重新給他們了茶,範寧淡淡道:“我知道貴國正在發生內亂,安倍、清源兩氏割據東北地方,不承認天皇,據說朝廷派源賴信之子源賴義率關東軍征討叛軍,加之前的平忠常之亂,日本國內部戰亂已經延續了五六十年,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貴國天皇不關心百姓死活,卻又想和宋朝交惡,這很不明智啊!”

彰原右衛門聽得瞠目結舌,旁邊趙宗實也驚訝萬分,範寧怎麼會知道這些事情?難道他派徐慶去日本國內部打探消息的?

彰原右衛門半晌道:“我們對宋朝一向敬仰,絕無交惡的想法,只是蝦夷地一向是日本國後院,是日本國的土地.......”

“錯!”

範寧斷然打斷他的話,“鯤州絕不是日本國的土地,它只是靠你們較近,它的主人應該是你們所說的蝦夷人,我們叫他們鯤族人,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現在他們已歸順大宋,成爲大宋子民,那麼他們生活的土地也自然歸屬大宋,成爲我大宋一州,和你們有什麼關係?”

“可是他們只是生活在這裡的土人而已,並不是什麼國家,只是日本國允許他們生活在這裡,像貴國境內也有山夷人,難道他們把土地賣給我們,我們可以宣稱那裡是日本國領土嗎?”

範寧也不得不佩服這個使者口才不錯,其實雙方都沒有讓人信服的法理依據,日本只能說自古以來,他們漁民在這裡活動,所以這裡是他們的後院。

宋朝也只能說,這裡沒有日本駐軍,也沒有官府,甚至沒有國民,那是無主之地,當地土著歸順了大宋,鯤州屬於大宋了。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論一千遍一萬遍都不會有結果。

這時,趙宗實笑道:“其實彰原使者找錯了地方,應該去大宋京城,我們只是奉命行事,如果大宋天子讓我們撤走,那我們當然要撤走,如果天子不准我們撤,算你們來一萬軍隊,我們也只能奉陪到底。”

彰原右衛門默然,最後他點了點頭,“我明白了,我這回去稟報天皇,讓他儘快派人和貴國皇帝交涉!”

..........

彰原右衛門終於走了,趙宗實立刻派人去軍營把狄青請來。

三人在官衙內協商這件事的應對方案。

狄青聽完趙宗實的情況說明後便道:“這是典型的先禮後兵,一旦交涉無法實現目標,他們必然出兵,這個結果之前我們有準備,我們不能懈怠,必須加緊練兵。”

趙宗實也點點頭,“日本目前處於內亂,應該暫時無暇顧及我們,他們去京城交涉,然後再着手準備,至少要兩年甚至更長時間,我們還是抓緊時間鞏固對鯤州的佔領,我建議儘快着手修築漢城!”

趙宗實的建議得到狄青的贊同,兩人又望向範寧。

範寧沉思良久緩緩道:“我有一個方案,兩位看看是否可行?”

狄青和趙宗實都知道範寧足智多謀,雖然年輕,卻手段老辣,和他的年紀完全不符。

狄青笑道“等你的建議了!”

範寧淡淡道:“首先我們要讓朝廷明白,我們要長久擁有鯤州,必須要讓日本國正式承認鯤州爲大宋土地,我們才能在法理站穩腳跟,但要讓日本國承認我們擁有鯤州,談判是沒有意義的,戰爭不可避免,只有通過戰爭,才能讓鯤州得到長久和平,這兩個原則希望我們朝廷能認可,這個任務交給經略使了。”

趙宗實一怔,“不是你回朝嗎?”

範寧搖搖頭,“情況有變,我還是留在鯤州着手準備,明年再回去,經略使回去對朝廷會更有說服力。”

狄青也道:“範御史說得對,經略使不能離開朝廷太久,需要回去盤合一些政治力量,還是範御史留在這裡更好一點。”

趙宗實默默點頭,他知道二人的意思,自己離開京城太久,張家恐怕會趁機佈局了。

“好吧!那我回去,馬場之事拜託範賢弟了。”

範寧點點頭,“我會盡力照顧好馬匹。”

“那對付日本國,範御史還有什麼想法?”狄青又笑問道。

範寧淡淡一笑,“既然日本東北地方正發生叛亂,我們不如暗支持發生叛亂的家族,讓他們的內戰打得越久越好,最後逼迫對方天皇不得不和我們談判,承認鯤州成爲雙方談判的選項了。”

“妙計!”

狄青豎起大拇指讚道:“資敵內戰,兩頭獲利,這簡直是絕妙之計,範御史必須留下來施計,我可不准你回大宋。”

........

範寧回到自己在唐縣的住處,明仁兄弟和朱林已經回來,正有說有笑收拾行李。

範寧也懶得說他們,走前對三人道:“給你們說件事,計劃有變,我可能要留在鯤州,你們跟隨趙使君回大宋,明天午要出發!”

明仁頓時急道:“不是說好穩定下來,你的職責結束了嗎?怎麼還要留一年?”

範寧笑道:“問題是現在沒有穩定,日本又參與進來了,要求我們撤回大宋,這次可不是一羣土人,而是一個國家,擁有十幾萬軍隊,我得留下來應對了。”

三人都不再說話,過了一會兒,明禮道:“你有什麼需要我們交給你父母的嗎?”

範寧點點頭,“我給他們的禮物和信件都在箱子裡,你們幫我交給父母,另外,有一隻貝殼王,替我給朱佩的祖父,感謝他把翠雲峰送給我。”

“那佩兒呢?”

旁邊朱林道:“你有沒有什麼禮物給她?”

範寧從懷取出一隻盒子,“把這個給她!”

三人都驚呼起來,他們都知道這盒子裡是一顆鴿卵大的夜明珠,是庫頁島土人首領送給範寧的禮物,珍貴異常。

朱林明白範寧的心意,拍拍他肩膀笑道:“放心吧!我們一定把它交給七妹。”

.........

次日一早,一支由七百艘大船組成的船隊承載着三千士兵準備啓程返回大宋,他們將沿着日本南岸走,日本使臣彰原右衛門也搭乘宋朝的船隊返回平安京。

跟隨趙宗實一同回國的,還有鯤族長老薩普,他將去覲見大宋天子,並接受大宋天子的冊封。

船隊在戰鼓聲緩緩啓航,千帆如雲,藉着強勁的秋風,向海灣外浩浩蕩蕩駛去。

範寧揮手嚮明仁三人告別,望着船隊遠去,範寧回頭對徐慶笑道:“現在你後悔想回去也來不及了。”

徐慶微微一笑,“我無牽無掛,在哪裡都一樣,不過你答應的,送我一匹好馬,不準反悔!”

範寧仰頭哈哈大笑,“這個要求不高,好吧!除了種馬外,其他幾千匹戰馬,隨便你挑選!”

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
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