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

在興慶城南城門附近,這兩天新開了一家綢緞店,專門經營宋朝綢緞,儘管西夏最近兩年和宋朝屢屢交戰,但西夏高層對宋朝的高檔商品依舊喜愛不減,瓷器、絲綢、香料、胭脂、上等茶餅等等,都是西夏中上層喜愛的商品。

而西夏中下層也同樣離不開宋朝的物品,陶瓷、茶餅、生活日用品等等,所以宋朝商人在西夏經商,一點麻煩都沒有,甚至對經營高檔品的宋商店鋪,還會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保護,不準軍隊和無賴去敲詐勒索。

這家綢緞店的生意不錯,它們貨物比較齊全,不僅有各種綾羅綢緞,如果有錢還能買到一些珍品,像蘇州的宋錦、江寧的雲錦、成都的蜀錦、定州的繹絲等等,不過數量不多,價格也很昂貴。

綢緞店的名字就叫宋錦,掌櫃是一個很胖的中年男子,姓張,下面有四五個夥計,都是宋人,東主是誰,就無人知道了。

掌櫃和夥計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西夏語,招呼客人十分周到,極有耐心。

客人大多以女客爲主,不少都是西夏貴婦,她們是特地來店裡買綢緞了。

“掌櫃,這三幅宋錦我都要了,給我包起來。”一名高胖的貴婦直着嗓子喊道。

掌櫃連忙上前合掌哀求,“夫人,我們不是說好只挑一幅嗎?你全部要買走,我很難辦啊!”

“我會不給你銀子,你賣給別人是賣,賣給我也是賣,我一兩銀子也少不了你的。”

掌櫃很無奈道:“夫人,要不您留下一幅吧!我這裡只有三幅,樣品都沒有了,下次進貨,我第一個通知您。”

貴婦捨不得,左挑右挑,留下了一幅,“那就說好了,下次進貨,必須第一個通知我。”

“一定!一定!”

貴婦隨即吩咐隨從結賬,兩幅宋錦要一百兩銀子,她眉頭都不皺一下。

很快忙碌到中午,店內終於沒有了客人,掌櫃和夥計們這才稍稍鬆一口氣。

“掌櫃,生意這麼好,我們要多進點貨啊!”

“屁話!現在到處在打仗,我們去哪裡進貨,等戰爭稍微平息一下再說吧!”

這時,從外面匆匆走進來一名男子,張掌櫃見到他,立刻轉讓去後院了,男子也來到後院,兩人進了一間屋。

男子低聲道:“得到最新消息,今天一早,西夏派一萬五千軍隊趕赴河套,其中一萬騎兵,五千步兵。”

張掌櫃點點頭,“還有別的消息嗎?”

“暫時沒有了。”

“那好,我馬上把消息發出去。”

這家綢緞店正是宋軍參謀司情報營設在興慶府的第一家情報機構。

在此之前,宋朝對西夏的情報並不重視,像西夏毅宗皇帝駕崩,宋朝壓根就不知道,還是西夏駐宋朝的使臣通知了知政堂,朝廷才知道西夏出了大事。

他們一行十幾人在兩個月前就潛伏在興慶城,在慢慢了解了情況後,便開了這家綢緞店作爲掩護。

半個時辰後,張掌櫃將一管信綁住鷹腿,一鬆手,蒼鷹飛向天空,盤旋幾圈後便向北方河套方向飛去。

………

只用了短短半個月時間,一座新的五原縣城便矗立在河套平原之上。

內城依舊是從前的天德城,沒有拆除,城內主要是倉庫和軍營,一些商業也安排在內城,外城周長達三十里,依舊只有南面一座城門。

宋軍同時從五原河引水過來,形成了寬達十丈的護城河,宋軍在護城河上搭建浮橋,平時從浮橋進出入城,一旦西夏軍殺來,立刻拆除浮橋,拉起吊橋,憑藉十丈寬的護城河,西夏軍想殺過來並不容易。

外城目前比較空曠寬廣,除了部分軍營外,其餘闢爲訓練場和菜地。

五原城已經修建完畢,而另一座沃野城正在如火如荼的修建中,沃野縣在五原城以東,距離五原城約三十里,城池要比五原城小得多,就和原來的天德城一般大小,周長只有十二里。

目前城牆已修到兩丈高,就在這時,範寧接到了從興慶城傳來的鷹信,西夏朝廷集結了一萬五千軍隊,其中步兵五千,騎兵一萬,正向河套殺來。

範寧立刻下令停止修建沃野城,兩萬工匠立刻撤回五原城內。

西夏軍對河套的第一場反撲即將來臨,城內三萬五千宋軍厲兵秣馬,準備將來犯的西夏軍全殲在五原城下。

城頭上,範寧負手望着西南方向,那邊有他們修築的烽燧,他在等待烽煙燃起。

五原城主將楊文廣慢慢走到範寧身邊,笑問道:“很有意思,對方居然只出兵一萬五千人,相公,他們這是什麼意思?”

範寧淡淡一笑,“說明西夏還沒有意識到我們準備從北方進攻他們的戰略意圖,或許他們還以爲宋軍佔領河套是準備用來養馬,以爲這邊只有會有少量的宋軍,所以他們想及時粉碎宋軍佔領河套的企圖。”

“那我們準備如何應對?”

範寧回頭看了看楊文廣笑道:“你是主將,這得由你來決定。”

楊文廣連忙搖頭,“主將不是主帥,我只負責帶兵打仗,具體決策還要由相公來敲定,這是我們大宋的規矩,我可不敢破這個先例。”

範寧也沒有堅持,笑了笑道:“那老將軍就說說你的想法。”

楊文廣想了想道:“要想釣大魚,必須放長線,不如我們示之以弱,誘敵深入,斷其退路,然後再一舉殲滅。”

範寧笑着點點頭,“這個想法有意思,可以試一試!”

........

第二天中午,五原城守軍看到了遠處的烽煙,敵人終於來了,楊文廣進行周密部署,準備將來犯之地全殲在河套平原上。

一萬五千西夏軍浩浩蕩蕩殺到了河套,他們的編制就是黑山威福軍,按照慣例,他們應該駐紮在河套平原,但因爲河套地區沒有什麼敵人,補給成本高,黑山威福軍便實際駐紮在興慶府。

這次河套被宋軍偷襲,當然應該由他們負責奪回河套,殲滅宋軍。

這支軍隊的主將叫做崔山成,年約五十餘歲,曾經跟隨李元昊奪取河西走廊,多次和宋軍作戰,經驗比較豐富,是党項軍的元老。

但經驗豐富也未必全是好事,崔山成從未打過敗仗,他便從骨子裡瞧不起宋軍,他認爲宋軍一戰即潰,剛出徵便有了輕敵的念頭。

崔山成也同樣沒有意識到宋軍準備用河套作爲進攻西夏的戰略意圖,他也以爲宋軍只是想奪取一片養馬之地,所以在戰術不是很重視,帶的乾糧不多,只能堅持十幾天,至於草料就不需要了,河套平原上到處是豐美的牧草。

大軍抵達了河套黃河南岸,這時有士兵發現了十幾裡外高處的烽火,崔山成擺擺手道:“不用理會,他們是通知放牧的馬匹和羊羣入城躲避,聽我的命令,立刻渡河!”

西夏人玩皮筏子遠比遼國人更加成熟,他們不僅皮筏子數量極多,而且還有大型皮筏子和超大型皮筏子,最大的皮筏子相當於一艘三千石戰船,主要是用來作爲渡船以及運輸糧草物資。

用皮筏子搭建浮橋西夏軍也是得心應手,他們將數百隻皮筏子接成長長串,豎着放在河中,一頭固定,另一頭便隨着河水漂到黃河對岸,然後打上幾根樁固定。

兩個時辰後,西夏軍隊便在黃河最窄處用皮筏子搭建了一座浮橋,鋪上木板,大軍開始迅速過河,繼續向河套深處開去。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