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

當然,施工方案是先開闢一條寬十步的狹窄通道,然後再逐步拓寬,計劃用兩年時間修通這條道路。

寬約十步狹窄通道已經開闢完成,這個比較容易做到,現在日本勞工正在拓寬通道。

施工一個多月後,第一個死在修路中的日本勞工出現了,他並不是勞累而死,而是被一棵巨大的松樹倒下砸死。

工傷在所難免,但不管怎麼說,施工中出了人命,還是需要主官趕到現場。

傷亡現場位於唐縣西北四十里處,範寧帶着十幾名官員和士兵一路疾奔,中午時分,抵達了傷亡現場。

伐木並沒有停止,依舊在繼續,勞工們伐木並不是刀斧砍斷樹木,而是先用繩子把大樹連根拉到,這樣就不會留下樹樁成爲築路的障礙,然後將樹樁鋸掉,樹樁和樹枝用來在營地裡燒火做飯,或許用來取暖,而粗壯的樹幹則是造房子的優質材料。

如果遇到琥珀木,則需要另外專門儲藏存放。

範寧和衆人停住了腳步,在他們前面不遠處,百餘名勞工正在拉拽一棵巨大的松樹,他們用五根粗大的繩索捆綁在樹幹上,二十人一根繩索,正在一名營頭的喝喊聲中一起用力拉拽,樹根上的泥土正逐漸隆起,大樹開始傾斜,這時,營頭大喊一聲。

衆人丟下繩索向兩邊奔逃,高達十餘丈的大松樹轟然倒下,樹根被徹底拔起,地上出現一個大土坑,幾條蛇驚慌遊走,被勞工用石頭砸死。

十幾名勞工立刻上前分解樹木,四名勞工用大鋸在樹根處來回拉鋸,其他勞工則用小鋸子鋸掉樹枝,把樹枝收集起來。

土坑也被兩名勞工迅速填平,百名勞工的目標又轉向另一棵大樹,他們分工合作,效率頗高。

範寧來到一座大帳前,負責這一帶伐木的官員正是蘇亮,他連忙上前見禮。

範寧翻身下馬,問道“死了多少勞工?”

“死一個,傷一個,受傷者是左臂折斷,死亡者是砸頭上,腦漿迸裂,當場死亡。”

“屍體還在嗎?”範寧又問道。

“屍體已經被他幾個同鄉火化了,骨殖裝在陶罐裡,準備帶回去給他家人。”

“其他勞工情緒怎麼樣?”

這纔是範寧關心的,工傷事故很正常,但他不希望引起什麼事端,影響到伐木工程的進度。

щшш ¸тт kán ¸¢O

“屬下看不出有什麼異常情緒,勞工們依舊在幹活,應該是比較尋常的事故,伐木還是比較危險,尤其在樹木倒下時,必須準確判斷樹木倒下的方向,這個死者就是判斷失誤,反而跑到樹木倒下的一邊,正好被大樹砸中。”

“這邊有多少伐木勞工?”

“大概七百餘人!”

範寧隨即道“把他們集中起來,我有話要說!”

範寧深諳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很多風波都是源於一些毫不起眼的小事,尤其在處理勞工傷亡之時,如果一開始不處理好,以後當勞工傷亡越來越多時,那時很可能就會引發巨大的工潮,迫使鯤州不再使用日本勞工,這就會嚴重影響鯤州的發展。

所以處理好第一起勞工傷亡事故,使它成爲一種制度,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糾紛就能避免。

不多時,七百餘名日本勞工被集中起來,範寧站在一隻樹樁上,面前簡陋的大桌上放在一隻大陶罐,陶罐里正是被砸死勞工的骨灰。

範寧高聲道“今天早上發生了一起事故,一名叫做小田喜的工人被倒下的大樹砸中,不幸身亡,對此,我們深表哀悼!”

給範寧當翻譯的官員是經略府從事程清,程清是長崎港宋商領袖程德興的兒子,幾個月前正是他及時趕來向宋軍通報軍情,才使宋軍設下陷阱,全殲了平野吉的船隊。

程清並沒有返回長崎,而是受範寧的邀請留在鯤州,出任經略府從事,負責翻譯事務,算是由商路步入政途。

範寧隨即又道“我們盡力保證勞工的食宿,讓所有勞工有充足的體力從事伐木,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在三年後平安回家,但伐木過程中的危險卻難以預料,每個人都會遭遇樹木倒砸或者毒蟲襲擊的危險,既然危險難以避免,那我們就需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做好防護,儘量避免危險發生,第二是做好撫卹,讓每個不幸者的家人能得到補償。”

所有勞工都沒有說話,他們都全身貫注地聽翻譯給出的答案,他們當然關心傷亡的補償,這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下面我宣佈如何補償傷亡者,我們會按照大宋礦山傷亡補償的標準給予大家,如果因爲勞作而不幸身亡者,每人將補償一百貫錢,也就是百兩銀子,因勞作而受傷者,將視情況補償二十到五十兩銀子不等,但前提是因爲勞作而受傷,但如果是由於個人原因,比如兩人自身的仇怨而打架致死,官府一兩銀子也不會補償。”

“所有補償銀子,我們會親手交到他家人手中,不會交給日本官府。”

這次召集勞工宣佈補償方案雖然很簡短,但它卻起到了穩定人心、消除顧慮的重要作用,它使勞工的情緒迅速穩定下來,沒有後顧之憂,勞工又重新投入到繁重而危險的伐木勞作之中。

處理了意外工傷事件,範寧又帶着衆人沿着狹窄的小道迅速向北疾行,天黑時,一行人抵達了西北海岸。

在鯤南半島頂部,一南一北分佈着兩座海灣,南面的海灣便是鯤南灣,第一座縣城唐縣就坐落在鯤南灣的北岸,西北方向的海灣還沒有正式起名,但大家都叫它鯤北灣,未來的鯤州州治漢縣就準備設立在這裡。

準備建立漢縣的位置就是後來札幌所在地,這裡同時也將是鯤州的第三大牧場,和其他北面和東面的丘陵牧場不同,這片牧場是平原牧場,是一片十分遼闊的平坦草原,面積達四千平方公里,這裡冬天雖然寒冷,被大雪覆蓋,但馬匹可以轉場到溫暖的東部牧場過冬。

範寧把這片草原叫做幽雲草原,這裡其實是最好的農業區,只是鯤州將來人口不多,不需要太多農業,鯤南灣的農業區足以養活鯤州所有軍民,將來漢縣主要以漁業和冶煉業爲主,生產大量的魚乾和金銀運回大宋。

所以幽雲草原將成爲鯤州的第三大養馬基地,目前曹家有意接手這片牧場,爲大宋蓄養戰馬。

夕陽的映照下,衆人在草原上縱馬奔馳,範寧的戰馬叫做暴雪,就是劍梅子送給範寧的馬王,四肢修長,肌肉強健,飛奔速度快如疾影,片刻,便將衆人遠遠拋在身後。

前方便是深藍色的鯨海,夕陽已經落下海面,在餘暉的浸染下,海面上彷彿有一片片火焰在燃燒,再向前走便是數十丈高的懸崖,海浪拍打着礁石,再向北走十幾裡,地勢逐漸降低,會出現一座天然良港,這裡便是漢縣的建城所在地,目前有一座工程營地,有三百士兵和數十名工匠駐紮在這裡。

這時,衆人追了上來,曹詩笑道“我們就怕知事控制不住這匹馬王,大家一路都很擔心!”

範寧笑罵道“你這個渾小子居然敢說我會掉下懸崖?”

“我們只是擔心!”

“呸!就算我控制不住戰馬,難道它會自己往懸崖下跳,馬王連這點分辨能力都沒有?”

衆人都笑了起來,範寧又道“加速去營地!”

他調轉馬頭,帶着衆人向十幾裡外的營地疾奔而去。

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
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