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

周青確實藏身在平留鎮,不過不是躲在鎮子裡,而是躲在平留鎮外的一個小村莊裡。

入夜,周青站在一棵大樹背後觀察着汴河內的情形,在平留鎮的碼頭上停滿小船,很多乘船過來的小商人都是在平留鎮上岸,導致馬上有大量船隻滯留,一艘挨着一艘,差不多佔據了半幅河道,這裡無疑是刺殺樑王的絕妙之地,他只要躲在一艘小船上,可以輕而易舉的上船。

周青也有弱點,他略略會水,但水性不精,如果從水中上船,他擔心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也擔心自己會失手,但躲在船上就不一樣了。

周青又最後看了看船隻,便掉頭向西面奔去。

..........

十天後,五艘千石客船沿着汴河向東而行,爲首船隻上插着一面杏黃色三角旗,旗幟上有一個‘官’字,這是官船,沿途的哨卡、稅關都不能檢查,必須一路放行。

這支船隊正是樑郡王趙仲針的隊伍,隨着變法順利推行並逐步深入,趙禎對這個皇孫越來越滿意,聖眷日隆,這次進京總結匯報,得到了趙禎的嘉獎,被加封開封尹、宗正寺卿。

這是兩個十分敏感的職位,由於宋太宗趙匡義出任過開封府尹,所以開封府尹這個官職不會輕易授人,就算是包拯出任開封府,也是知開封府事,這和唐太宗李世民出任尚書令後,唐朝的尚書令都不會再封給官員一樣,尚書省能就任的最高官職就變成了尚書左右僕射。

而宗正寺卿是管理皇族的要職,一般都準皇嗣出任,之前是趙仲針的父親趙宗實就任,現在改封給了趙仲針。

但這還是沒有走完最後一步,那就是王爵沒有變。

不過朝廷百官都清楚,趙仲針的王爵沒有變,那是因爲他資歷還稍淺一點,只要他不犯大錯誤,升爲親王是遲早之事,從侍衛人數就看出來了,之前是按照郡王的標準配了三十名侍衛,現在雖然還是郡王,但侍衛人數已經增加到百人,變成了親王的標準,如果冊封爲太子,那是五百人,天子則爲三千人。

四更時分,船隊過了平留鎮的稅卡,前面數裡外就是平留鎮了,汴河兩岸萬籟俱寂,漆黑一片,看不見一點燈光,只有船隊有燈光,因爲是夜間行船,所以船隻走得很慢,順流而下。

船艙裡,燈光還亮着,似乎趙仲針還沒有睡,還在伏案讀書。

這時,伏在一艘小船上的周青手執一柄的鋒利的長劍,目光仇恨地盯着一里外的船隊,他想到了無辜慘死的妻兒,慢慢捏緊了劍柄。

船隊越來越近,周青的目光鎖定了第二艘船,下午他就找到了目標,確定第二艘船是趙仲針的坐船。

船隊終於經過了平留鎮碼頭,這裡停滿了小船,航道被佔據一半,船隊就緊靠着幾艘小船駛過,當第二艘船駛過時,距離周青藏身的小船不足五尺,周青縱身一躍,無聲無息跳上了大船,他蹲在船弦邊,向兩邊張望片刻,確定自己沒有被發現,這才轉身,用手指蘸點唾沫,將窗紙捅一個小洞,向船艙裡望去。

只見船艙裡點燃兩隻蠟燭,將船艙照得通明,一個身穿紫袍的男子正趴着書桌上睡覺,從背影看應該是個少年。

周青大喜,他不再遲疑,一躍而起,用後背撞開窗子,闖進了艙內,他大喝一聲,“小賊受死!”

狠狠一劍將少年的脖子劈斷,人頭骨碌碌落地。

“不對!”

周青暗叫一聲,脖子太弱,沒有骨頭,再細看,眼睛驀地瞪大了,竟然是個穿着紫袍的稻草人,人頭用紙畫了一張臉,笑容詭異,彷彿在嘲笑他的愚蠢。

上當了,周青要跑,門‘砰’的一聲被踢開,幾名武藝高強的侍衛揮刀殺入,窗外似乎也被封鎖,他毫不遲疑,一躍而起,將船頂撞了一個大洞,攀上船頂,只見船上出現了二十幾名侍衛,將他包圍。

周青沒有退路,大叫一聲,向河中跳去,這時,十幾支箭凌空射來,他躲閃不及,連中三箭,‘撲通’落入水中。

他顧不得拔箭,扔掉長劍,拼命向岸邊游去,就在他剛剛爬上岸,幾把鋒利的長劍頂住了他的脖子和後心,緊接着一名大漢如山一般將他牢牢按住,幾名大漢一起動手,用繩索勒住他的脖子,將他捆綁起來。

這時,從鎮裡出來十幾名騎馬之人,爲首二人正是周青要刺殺的趙仲針和範寧,兩邊跟着十幾名侍衛,抓住周青的四名大漢正是範寧的心腹侍衛朱虎四人。

船隊已經靠岸,大羣侍衛手執火把和長刀在岸邊搜查,尋找刺客同夥。

趙仲針臉色有點蒼白,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竟然有人要刺殺自己,範寧淡淡道:“殿下,已經沒事了,上船吧!”

“他已經被張堯佐收買?”趙仲針問道。

“張堯佐沒有出面,在應天府部署刺殺的,是他的謀士楊鎧,王確已經完全交代,李翰正率人抓捕楊鎧,不過我估計這件事抓不到張堯佐涉案的確鑿證據,如果沒有確鑿證據,張堯佐很可能不會被此事影響,希望殿下明白這一點。”

趙仲針嘆了口氣,翻身下馬,向爲首的大船走去。

..........

就在周青刺殺趙仲針失手的同一時刻,宋城縣城南的一座佔地約十畝大宅前,千餘名士兵將大宅團團包圍,李翰率領五百名精銳士兵在大門對面等待,這時,一名士兵飛奔而來,躬身道:“啓稟將軍,已經包圍完畢!”

李翰點點頭,一揮手,“上!”

五百名士兵扛着梯子衝上大宅,他們架梯子翻過圍牆,向大宅深處奔去。

王確最終沒有能頂住螞蟥鑽體的恐懼,將他所知道的一切都一一交代了,這座宅子是楊鎧半個月前才租下的宅子,也是他們在應天府的據點,狡兔三窟,除了這座宅子外,還有城外的一座民房和另一座小院,但民房和小院都被搜查過,沒有找到楊鎧的蹤跡,李翰便率軍包圍了這座大宅。

此是在大宅內院的一座小樓上,楊鎧正在銅香爐內焚燒各種文書信件,將和張堯佐有關的一切痕跡都抹去。

甚至包括三十名手下都是他在應天府秘密訓練的武士,這些武士只知道他們主人在京城,卻不知道主人是誰。

這時,一名手下疾奔上來道:“主人,士兵已經攻進後宅,馬上殺過來了,快走吧!”

楊鎧苦笑一聲,外面已經被嚴密包圍,他還能往哪裡走?範寧的人能找到這裡,說明王確失手被抓了。

他嘆口氣道:“頂住他們,給我爭取時間,我還有一點東西必須燒掉。”

手下轉身下樓了,四周喊殺聲大作,士兵已經殺到樓下,十幾名武士堵在樓梯口拼死抵抗。

這時,李翰也趕到,他見黑衣武士死守樓梯口,便令道:“用弩箭射殺他們!”

百名士兵舉起弩,百弩齊發,密集得弩箭射進樓梯口,頓時慘叫聲一片,只兩輪弩箭,十五武士全部被射殺。

數十名士兵踩踏着屍體向樓上衝去。

楊鎧將最後一封信撕毀,扔進了銅爐中,這時樓梯上傳來急促的奔跑聲,士兵殺上來了。

他顫抖着手從懷中摸出一隻寸許高的小瓶子,拔掉塞子,裡面是深紅的液體,這便是十大毒藥之首的鶴頂紅,楊鎧慘笑一聲,將瓶中毒藥一飲而盡,瓶子噹啷落地。

‘砰!’門被踢開了,十幾名士兵衝了進去,楊鎧卻捂着肚子慢慢倒在地上,蜷縮成一團,臉已經變黑,氣息越來越微弱,張堯佐深爲倚靠的謀士最終死在了應天府。

士兵將府中搜了一個底朝天,卻找不到一封信件或者紙條,李翰看了看銅爐中已經燒成灰燼的信件,嘆口氣道:“不用再搜了,收兵回營!”

兩天後,樑郡王在開封府最東面小鎮平留鎮上遇刺的消息傳到了京城,趙禎爲之人震怒,下旨要求開封府和應天府三天內查清此案。

但就在第二天,範寧的查案報告送到了趙禎的案頭,包括兩名刺客的口供,雖然他們是應天府的廂軍將領,但根據他們交代,他們是被張堯佐幕僚楊鎧收買。

只是楊鎧已服毒自盡,並沒有找到張堯佐的涉案證據。

當天下午,趙禎做出批示,此案是廂軍將領報復變法,並下旨將兩名刺客就地處死,准許應天府結案,同時再給趙仲針增加兩百名侍衛,趙仲針的侍衛人數竟達到了五百人。

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
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