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

張堯佐做夢也想不到,他耗費了數十萬貫錢財打造,寄予厚望的七千莊丁竟然在對方的一輪箭矢下便全線崩潰了,不僅崩潰,而且還有大量倒戈的軍隊,他兩個兒子均死在倒戈的亂軍之中,被斬殺後拿去請功。

張堯佐被三千士兵團團包圍在一座木樓中,張堯佐鐵青着臉,手提寶劍站在大堂上,高舉一塊鐵牌向大堂外的士兵吼聲如雷,“我有天子的丹書鐵券,你們誰敢殺我?”

這時,人羣分開一條路,範寧帶着朱龍等四名侍衛從外面走了進來,他看着張堯佐冷冷道:“你背叛天子,還有臉用天子的丹書鐵券?”

“是你!”

張堯佐頓時兇相畢露,大吼道:“當年就應該殺了你這個小雜種!”

範寧搖搖頭,“你無可救藥了!”

他回頭對將軍李智道:“李將軍先帶弟兄們退下去,我和他私下談一談!”

李智一舉手,數百名士兵迅速撤離了院子和大堂,大堂上只有範寧一人。

張堯佐忽然有點慌張起來,“範寧,你要幹什麼,我有丹書鐵券,你不能殺我!”

範寧一臉憐憫道:“張太師,我知道你很忠於天子,這次兵變,你心中愧疚萬分,所以你服毒自盡了,放棄了丹書鐵券。”

張堯佐大叫一聲,轉身要逃,卻被朱龍和朱豹抓住胳膊,奪下他的劍,張堯佐嚇得渾身蜷縮起來,哀求道:“範詹事,我把所有財產都給你,饒我一命吧!”

範寧從懷中摸出一個小紅瓶,遞給朱虎,朱虎和朱鷹上前,硬撬開了張堯佐的嘴,朱虎將一瓶鶴頂紅灌進他嘴中,‘噹啷!’小紅瓶落地,衆人放開他。

張堯佐癱倒在地上,用力扼住喉嚨,渾身哆嗦得說不出話來,只片刻他縮成一小團,七竅流血,片刻便斷氣了,眼睛卻凸出,不甘望着大堂外的天空。

範寧搖搖頭,轉身離開了大堂,剛走出木樓,只見趙師約匆匆走來,見到範寧便急道:“天子曾對我說,要保住張堯佐姓名,不能殺他!”

範寧平靜道:“沒有人殺他,他自己愧疚於天子,服毒自盡了!”

“你!”

趙師約怒道:“他怎麼可能服毒自盡,你怎麼給天子解釋?”

範寧冷冷看了他一眼,“鉅鹿王怎麼服毒自盡,你好好想一想,該怎麼給新天子解釋吧?”

範寧帶着手下便揚長而去。

趙師約呆住了,他忽然想到這件讓他恐怖的事情,是啊!他怎麼給新天子解釋?

.........

“咚——咚——”

大慶殿的天辰鐘敲響了,在滿城迴盪,上一次天辰鐘敲響還是在四十年前,天子趙禎登基之時,而這次敲響,意味着天子趙禎駕崩,寢宮旗幡換成白色,所有宮人都裹上白布,哭聲開始從內宮傳來。

天還沒有亮,大慶殿廣場上站滿數千官員,在京城九品以上官員,無論文武皆集中在這裡,不光是百官,宣德樓前面的御街上也站滿了百姓,數十萬百姓聚集在御街上,見證着大宋改天換地的一幕。

在大慶殿的臺階上,觀文殿大學士孫拚高聲朗讀天子遺詔,“.......皇太孫趙頊,神武英明,仁厚謙恭,遠勝於朕,可繼承大統,然其年紀尚幼,不能主政,可由皇太后高氏、太皇太后曹氏垂簾聽政,助其成年,望百官憫憐吾孫,早晚看護,共護大宋社稷,欽此!”

在這份遺詔中,趙禎正式將趙頊封爲皇太孫,封她母親高氏爲皇太后,祖母曹氏爲太皇太后,由兩宮太后共同垂簾聽政。

孫拚唸完遺詔,高聲喊道:“新皇上位!”

轟隆隆鼓聲敲響,端門開啓,三千帶甲士護衛着少年天子趙頊走進了大慶殿廣場,趙頊身穿龍袍,頭戴大冕,昂然登上了高高的龍椅,在龍椅上端坐下來。

數千官員跪下,一起三呼萬歲!嘉佑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年僅十四歲的趙頊登上了大宋皇位,他便是歷史上的宋神宗,比歷史提前四年登上皇位。

趙頊隨即頒佈第一道旨意,詔令天下爲先帝舉哀,綴朝七日,百市皆閉,滿城縞素。

他很快又下達第二道旨意,爲維護社稷,冊封曹氏爲太皇太后,冊封母親高氏爲皇太后,封父親趙宗實爲宣孝皇帝,同時大赦天下、

..........

天終於大亮,百官也陸續散去,東京城內開始大規模祭祀駕崩的先帝,不可否認,趙禎執政的四十年,也是大宋逐漸走向繁華的四十年,社會創造了大量財富,大多數宋朝百姓都從中受益,他的去世,使百姓無限傷感,焚燒香紙遮天蔽日,幾乎所有京城寺院都舉行了水陸法會,爲天子趙禎超度亡魂。

紫微宮內,由數十名三品以上官員舉行了一次小範圍的朝會,把一些重大的事情確定下來。

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已由先帝確定,不容更改,至於是高先還是曹先,這個以後再商榷,百官達成的第一個共識便是東宮議事解散,知政堂擴爲七人,文彥博和韓絳加封參知政事,加入知政堂。

至於範寧,因爲他資歷稍淺,暫時無法入知政堂,改任左散騎常侍,封金紫光祿大夫,這算是百官給範寧的一個補償,從之前的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升一級爲正三品金紫光祿大夫,這一點大家都沒有異議,但趙頊卻動用天子權力,加封範寧爲清河郡公,在爵位上再升一級,實封五百戶。

人事變動除了東宮議事的三人,其他人都沒有變動,來日方長,這需要慢慢來解決。

衆人又商議了給新年安排以及給先帝守靈的議事,另外,一些重要的權力和物品也進行了移交。

還有一個重大事項,衆人也達成了一致,必須吸取張堯佐政變的教訓,任何軍隊調動必須要有符、牌、璽、令四者合一,也就是說,兩宮太后,一人掌兵符,一人掌金牌,天子掌玉璽,知政堂掌軍令,四者達成共識才能調動軍隊。

中午時分,重臣議事也結束了,趙頊還沒有御書房,他便暫時借用皇祖父的御書房,臨時召見了範寧。

範寧見他有點憂心忡忡,便笑道:“陛下還不適應新身份嗎?”

“心中煩憂的事情太多。”

趙頊嘆口氣道:“詹事,兩宮太后有些不合,你知道嗎?”

範寧現在雖然有了新官職,但還沒有卸任東宮詹事,他沒想到趙頊開口的第一件事就是這個,按理曹柔和高滔滔是姨母和侄女的關係,應該很好纔對,怎麼會不合,讓範寧有些費解。

“什麼原因呢?”

“具體我也不知道!”

“陛下,注意稱呼。”範寧提醒他。

趙頊連忙改口,“朕只是聽說,和當年母親的婚事有關。”

範寧頓時明白了,高滔滔給自己說過,當年曹皇后是想把高滔滔獻給天子趙禎,以抗衡張貴妃,但高滔滔怎麼能嫁給姨夫?所以趙禎不納,曹皇后便把她嫁給了趙宗實。

兩次涉及終身大事都是曹皇后做主,並沒有徵求高滔滔本人的意見,所以高滔滔一直爲這件事不高興。

範寧安慰趙頊道:“以前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以後需要她們互相配合,相信兩人都是識大體,明事理的長輩,在朝政上不會有太多矛盾。”

“這樣當然是最好,另外張堯佐情況如何?”

“張堯佐已經服毒自盡,當然,他不肯自盡,我送了他一程,我建議陛下斬草除根,過段時間,找個理由將男丁皆流放嶺南,然後以水土不服病亡,陛下,不能有婦人之仁,留下後患!”

趙頊想到父親的慘死,他眼中閃過一絲冷酷,便點點頭,“想收拾他們的,不僅是朕一人吧!”

趙頊隨即又嘆息道:“詹事立下如此大功,卻連知政堂都沒有進,朕心中萬分歉疚啊!”

範寧笑了起來,“哪有二十五歲的宰相,三十歲還差不多,我都不在意,陛下何必歉疚,不過我的具體實職還要請陛下特殊恩准。”

趙頊精神一振,“詹事想擔任什麼實際職務,三司使如何?”

範寧搖搖頭,“我想出任海外經略使,請陛下恩准!”

趙頊微微嘆口氣,“朕沒記錯的話,這是皇祖父的意思。”

範寧默默點頭,“確實是趙禎的安排!”

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十四章 回家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
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十四章 回家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