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

範寧在小小紙捲上寫了一百多字,極爲簡潔,但內容卻很豐富。

出兵原因是安倍家族求援,出兵藉口是清原家族挑起鯤州內亂,針對地方豪族,和日本朝廷無關,出兵結果以兩千士兵全殲六千敵軍,陣亡僅十八人,傷不足百人,最後是主要戰果,獲出羽、陸奧兩國黃金三百三十萬兩,白銀八百萬兩,後續將把出羽國作爲鯤州的戰略緩衝,保護鯤州安全,並要求鯤州增兵一千人。

趙禎神情凝重地看完報告,直到跳出來的黃金和白銀數量才使他臉上綻開了一絲笑意。

趙禎合上鴿信報告,隨即吩咐道:“速請文相公、富相公和韓樞密事速來見朕!”

立刻有宦官去傳信了,趙禎負手在御書房裡來回踱步,坦率地說,範寧的做法還是有點魯莽了,不應該那麼輕易地介入他國的內戰之中,雖然理由光面堂皇,但事實上他還是做了一件有失大國身份之事,堂堂的天朝上國,怎麼能用偷襲的手段不宣而戰,怎麼樣也應該再三警告日本朝廷後,纔出兵,先禮後兵纔是天朝上國該做的事情。

儘管趙禎給了範寧可自行處理對日關係的權力,但範寧真的不通過朝廷而擅自出兵,還是讓趙禎有些不滿,給你權力是對你的信任,但並不代表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使用這種權力。

不過居然能通過這次戰役奪取如此龐大的黃金和白銀,又大大沖淡了趙禎對範寧的不滿,他甚至懷疑範寧並沒有說實話,一切都是藉口,奪取黃金白銀纔是他真正的目的。

如果是這樣,趙禎倒是能原諒範寧的魯莽,朝廷的財政拮据使趙禎日子也難過,年年超支,每年的度支議事都讓朝廷焦頭爛額,每年的財政超支達一千二百萬貫。

朝廷不得不增加稅賦,提高鹽酒茶等榷賣價格,將超支部分轉移到百姓頭上,導致民怨沸騰,而對軍費的壓縮,又導致底層士兵軍俸微薄,無法養家,甚至出現了士兵妻子去娼館賣身的嚴重情形。

範寧雖然做了不少過分之事,但能給朝廷掙取大量的黃金白銀,運來大量糧食,這卻是大功於社稷,權衡良久,趙禎心中終於對範寧的行爲作出了評價,功過相抵,且功大於過。

這時,宦官在門口道:“啓稟陛下,三位相公到了!”

“請他們進來!”

片刻,文彥博、富弼和韓琦三人走進御書房,躬身施禮道:“參見陛下!”

“三位愛卿免禮!”

趙禎又吩咐左右宦官,“給相公們搬椅子來!”

幾名宦官連忙搬來三把椅子,給三位相公坐下。

趙禎把範寧鴿信的抄寫件遞給文彥博,“你們看看吧!鯤州的緊急快信,那邊發生了一件大事。”

文彥博看完鴿信,頓時不滿道:“簡直胡鬧,沒有得到朝廷許可便擅自出兵日本,他怎麼能這樣幹?陛下,範寧隨意性太大,不適合坐鎮鯤州,必須儘快把他調回來。”

“朕也感覺他畢竟太年輕,在一些朝廷重大原則上把握得不是很準確,不過這次出兵確實值得商榷,富相公怎麼看?”趙禎又問富弼道。

富弼也看完了鴿信,他眉頭頓時皺成一團,半晌道:“關鍵是性質怎麼定?鴿信中的意思,似乎並非對日本國宣戰,而是打擊地方豪族,微臣不太明白日本國內的情況,不好輕易下結論。”

“那韓相公呢?”趙禎的目光又轉向韓琦。

韓琦和趙忠實的關係極好,對鯤州以及周圍的情況比較瞭解,他微微欠身道:“微臣原則上支持範知州的行爲!”

文彥博不滿地看了一眼韓琦,問道:“韓相公何出此言?”

韓琦微微笑道:“範寧說得很清楚,他的目的是給鯤州建立一道戰略緩衝,日本國要打鯤州,必須先拿下秋田城,這就給鯤州有了預警的餘地,可以從容應對,如果在日本國沒有一個這樣的據點,日本國軍隊偷襲鯤州就容易得手,範知州此舉確實是爲大宋在鯤州的長遠統治打下基礎,當然,他行事也不妥之處,似乎比較魯莽。

不過他剛返回鯤州就發生這件事,也說明事情來得比較突然,可能使他來不及請示朝廷,微臣也帶過兵,深知戰機稍縱即逝,鯤州到大宋一來一去至少三個月,什麼戰機都沒有了,他能在戰後及時稟報,說明他還是懂得朝廷的規矩,並非率性所爲。”

這時,富弼也笑道:“說老實話,他給朝廷弄到了那麼多金銀,將極大緩解朝廷的財政,令我眼前一亮啊!”

談到三百三十萬兩黃金和白銀八百萬兩,御書房的氣氛明顯緩和了,連一臉不滿的文彥博也不得不承認,這些金銀對朝廷幫助太大。

文彥博稍稍緩頰,儘量用一種緩和的語氣道:“當然,範寧心繫朝廷困境,能夠及時爲朝廷排憂解難,忠心可嘉,且有功於社稷,這一點我也必須認可。”

“那文相公認爲範寧這次行動是功過相抵,還是功大於過呢?”趙禎又繼續問道。

文彥博畢竟不是張堯佐,他雖然一時惱怒,但對範寧本身沒有意見,算是對事不對人。

他沉吟一下道:“功過相抵差不多,但要看他是不是功大於過,微臣覺得還是應該派使者去鯤州調查一下,才能下最後的結論。”

趙禎點點頭,“朕個人目前傾向於功大於過,不過還要等正式報告到來後才能進一步判定。

但朕也同意文相公的建議,此事事關重大,確實有必要派特使前往鯤州調查此事,該獎還是該罰,朝廷最終都應該有一個定論。”

韓琦立刻躬身道:“老臣一直想去鯤州看一看,懇求必須把這次機會賜給老臣!”

趙禎欣然一笑,“既然韓相公主動請纓,那就辛苦韓相公跑一趟鯤州。”

停一下,趙禎又道:“另外,範寧請求增兵一千人,朕同意了,韓相公可率軍前往。”

富弼又躬身道:“是不是等正式報告到來後再由韓相公去鯤州調查?”

“這倒不用,範寧的正式報告不影響朝廷的調查,這是兩條線,韓相公可以儘快起身。”

“微臣遵旨!”

趙禎笑了笑又道:“這是朕請三位相公來談的第一件事,還有第二件事,朕考慮了一下,是不是可以用這次鯤州送來的金銀作爲本錢,逐步向天下發行三倍額度的交子,三位相公的意見如何?”

發行交子並不是趙禎的頭腦發熱,事實上,自從巴蜀地區出現交子以來,紙幣的便利,成本低廉,越來越受到矚目,但另一方面,私人擔保也很容易使交子出現擠兌危機。

朝廷很快發現了紙幣的便利性以及風險,貨幣的發行權在中央朝廷,巴蜀十六家錢鋪怎麼能允許發行貨幣?

朝廷首先禁止交子在巴蜀以外流通,其次朝廷也嘗試發行紙幣,也就是官交子,主要在京城和江南地區流通。

朝廷早就意識到交子不可能憑空發行,必須要有發行交子的本錢,比如相應的銅錠,白銀或者黃金。

之前鯤州送來的百萬兩黃金就一直存放在左藏庫中,這次又將送來三百三十萬兩黃金,使黃金總數超過四百萬兩,白銀近千萬兩。

怎麼使用這筆巨大的財富一直是趙禎反覆考慮之事,把它們直接投入市場顯然不太現實,那麼用它們爲本錢發行官交子,無疑就成爲最好的一種選擇。

三名相國沉思片刻,文彥博緩緩道:“原則上可行,只是要掌握一個度,如果發行太多會造成交子氾濫,引發物價暴漲,微臣的意思是,一方面收回低劣的錢幣,比如鐵錢、大錢等等,然後同步發行交子,儘量把幣值放低,這樣對底層百姓的衝擊力就小得多。”

趙禎點點頭,“朕只是提一個大體意見,具體怎麼做,文相公和富相公可召集相關大臣好好商議一下,務必要謹慎、穩妥。”

文彥博和富弼一起躬身行禮,“微臣遵旨!”

.......

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
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