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

趙頊點點頭又問道:“那相公下一步打算怎麼走?”

“陛下,遼軍已將幽州的五萬軍調去鎮守遼陽府,整個幽燕只剩下三萬人守幽州城,微臣準備集結河北二十萬大軍奪取燕山府。”

趙頊有些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負手來到窗前,怔怔望着天空,終於要攻打幽州了,如果能奪取幽州以及燕山府其他各地,那自己也能向先祖交代了。

趙頊長長出了口氣,剋制住心中的情緒,這才轉身對範寧道:“現在遼國特使就在京城,是否要把他直接打發回去?”

範寧想了想問道:“對方是什麼述求?”

趙頊冷笑一聲道:“耶律洪基要求無條件停戰,要求我們將井陘的遼軍放回遼國,作爲迴應,遼國可以書面承諾不再謀求大宋歲幣。”

範寧笑了起來,“這好像是以勝利的姿態來說話,耶律洪基真的自大到這個程度?”

“所以朕讓知政堂不要理睬對方,等他們清醒一點再說。”

“陛下,微臣建議談判也不要破裂,要給耶律洪基一線希望,使我們能順利奪取燕山府。”

“那大同府是不是一併奪回?”

範寧微微欠身道:“陛下,微臣還是那個意見,以國力對陣國力,慢慢和遼國耗下去,最後用國力這根繩子絞死遼國。”

趙頊點了點頭,“朕明白了!”

..........

範寧和趙頊足足談了一個多時辰,從御書房告退出來時,已經是中午時分。

趙頊知道範寧是坐船回來,特地安排一輛馬車,送範寧回府。

範寧回到府中,着實讓家人驚喜萬分,得知丈夫還沒有吃午飯,朱佩急忙讓小廚房安排午飯,又讓管家去安排隨從士兵的吃飯休息。

坐在舒適的高背椅上,範寧慢慢喝了一口酒,對朱佩歉然道:“我倒是希望能在京城多住幾天,但戰局已到關鍵時刻,我最遲後天一早就要出發,返回河北。”

“夫君,這場戰爭還要多久才能結束?”歐陽倩在旁邊問道。

“一到兩個月吧!等這場戰役結束,我就能好好休息一兩年了。”

“也是,這幾年夫君一直在東征西戰,報上說,夫君只是掛了一個參知政事頭銜,基本上沒有在知政堂投過票。”

“好像投過的吧!”

範寧想了想笑道:“我記得年初投過票的,還有教改方案不是我推行的嗎?怎麼是掛個參知政事頭銜呢?是哪家報紙在胡說八道。”

“《信報》上說的,夫君要不要帶兵去把它查封了?”朱佩捂嘴笑道。

“老爺子的報紙,那就算了。”

範寧忽然想起一事,又問道:“北島那邊有什麼消息?”

朱佩想了想道:“應該沒有什麼消息吧!二叔和二嬸去北島了,這次是搬過去養老,以後恐怕就不會回來了。”

“那奇石館怎麼辦?”

“奇石館好像交給範家了,現在的掌櫃我也不認識,好像是個遠房三叔,好像叫做範弘。”

範寧搖搖頭,他也沒有聽說過,他吃罷了午飯,長長伸個懶腰,回書房休息去了。

..........

次日上午,範寧去了知政堂,在知政堂圓廳內,除了韓絳在萊州和登州安置遼國漢民沒有回來,其他五位相國都在坐,專注地聽取範寧闡述了目前的局勢和接下來的計劃。

“目前井陘圍困戰主要由河北軍隊來完成,我們已經投入了八萬大軍,河北邊境的駐軍只有十二萬人,考慮到還要留一部分軍隊防禦,那麼能動用的軍隊目前只有十萬人。

所以我昨天要求從陝西路的二十萬駐軍中,調十萬大軍入河北參戰,官家已經同意我的請求並下旨調兵,但光有軍隊還不行,還必須有後勤保障,所以我希望知政堂能從河北南部調五萬民兵參與後勤運輸。”

富弼有些不解問道:“動員民兵支援後勤沒有問題,但五萬人是不是太少?”

範寧搖搖頭笑道:“燕山府河網密佈,桑乾河幾大支流已經把重要的城池覆蓋了,可以行駛三千石的貨船,我們有蒸汽機船爲動力,不需要人力拉縴,五萬人只負責裝船卸船,足夠了,現在夏收正忙,不需要增加太多人手。”

“請問小范相公,後勤重地準備放在哪裡?”文彥博問道。

範寧指着地圖道:“整個燕山府之戰我分成三處戰場,一處是西部戰場,以易州爲後勤基地,向西佔領蔚州,向東佔領涿州;第二處是東北戰場,以萊州水軍爲主力,攻佔平州和遼西走廊,這兩處戰場比較容易,重點是中部戰場。”

範寧一指幽州城,又道:“我準備以幽州城東面五十里外的璐縣爲根基,它緊靠璐水,三千石的貨船可以直達縣城,以這裡爲根基,西可以攻打幽州,東可以控制薊州和景州,北可以控制順州和檀州,是非常理想的戰略要地,所以我第一步就是要拿下璐縣。”

範寧放下木杆,又對衆人道:“目前幽州地區只有三萬軍隊死守幽州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遼國其實已經放棄了幽州,只是沒有徹底放棄,還抱着一線希望,堅守幽州城頑抗,所以這次攻打燕山府,實際上就是攻打幽州城,我希望能抓住戰機,儘快出兵幽州。”

..........

陝西路的二十萬駐軍,實際並不止在陝西路,還包括在原西夏地區的駐軍,河西走廊的駐軍,以及河套地區駐軍。

在天子的詔令下,老將種諤親自率領十萬精銳西軍從京兆府出發,在蒲津關渡過黃河,直向上黨地區進發,他們將從滏口陘穿過太行山抵達河北磁州。

與此同時,朝廷也下達牒文,要求河北南部的相州、大名府、博州、冀州、德州等四州一府徵召五萬民兵,並動用三百艘三千石的蒸汽貨船以及三千艘拖船,分別從黎陽倉和河間倉運輸四十萬石糧食以及各種軍用物資北上。

六月中旬,二十萬宋軍從定州和霸州兩條線同時跨過了白溝,浩浩蕩蕩向幽州方向進發,拉開了進攻燕山府的大幕。

在燕山山脈的崇山峻嶺中,一支八千人的宋軍正疾速北上,這支軍隊是來自陝西路的西軍,主將趙本生,是種諤手下的心腹愛將,長年駐紮慶州,以擅長守城而出名,他們的任務是鎮守居庸關,防止遼軍主力南下幽州。

範寧的大局觀極強,他既是用圍魏救趙之策將幽州五萬遼軍調去了遼陽府,但又要防止遼國用幽州爲誘餌,引宋軍北上,然後主力殺入幽州,和宋軍在沙場決戰。

範寧心裡很清楚,在曠野裡大軍決戰,二十萬宋軍還真不一定是十萬契丹精銳騎兵的對手。

從一開始,範寧壓根就沒有和遼軍在沙場大戰的想法,而是揚長避短,利用城池攻防戰和水軍優勢來削弱擊敗遼軍。

所以二十萬大軍北上的同時,範寧必須要堵住從北方進入幽州的通道,從北方進入幽州的通道主要有三條,一條是遼西走廊,宋朝還沒有山海關,但有榆關,萊州水軍已經攻佔了錦州和榆關,控制了遼西走廊。

第二條道便是飛狐陘,從晉北進入幽州的通道,宋軍在東面控制易縣,西面控制了雁門關和瓶型關,實際上就堵死了這條通道。

第三條通道叫做軍都陘,就是今天張家口到塞外草原這條通道,這條通道的要害之地便是居庸關。

居庸關形勢險要,東連盧龍、碣石,西屬太行山、常山,爲天下之險,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居庸關實際有南北兩個關口,南面叫做南口,北面稱爲居庸關,南北兩個關口之間是一條長達四十里的溪谷,而溪谷兩旁山勢雄奇,地形險要。

八千軍隊一路疾奔,經過三天行軍,大軍抵達了居庸關。

此時遼軍已全面撤出幽州城以外地區,居庸關也成了一座空關,沒有士兵駐防,八千宋軍兵不血刃地佔領了關城。

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
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