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

七天後,範寧三人的船隻抵達了京城,也是三年前的這個時候,範寧跟隨范仲淹來到京城,三年過去了,依舊還是那座虹橋,店鋪還保持着原樣,甚至連行人都沒有變。

但範寧卻知道,很多事情已經變了,尤其是自己的心境,和三年前已經完全不一樣。

他默默望着兩岸的景色,心境卻沒有了三年前的激動,反而平靜如水。

客船過了虹橋,向一座臨時碼頭靠攏過去,這座碼頭專供外地船隻停靠,只是要收取一定的費用。

之所以船隻沒有進城,是因爲進城有稅務官,要上船嚴格搜查,而幾名船伕都攜帶了偷稅貨物,藉助範寧他們的身份,一路上都沒有檢查,但進京城卻逃不過搜查。

範寧很理解他們的難處,三人便在城外上岸了。

和船伕們告別,三人僱了兩輛牛車,帶着行李向京城裡而去。

東京汴梁分爲外城和內城,內城最早是後周的京城,隨着人口不斷增多,舊城已經遠遠容納不下,宋朝便只得擴大京城,修建了外城,到了仁宗時代,人口繼續增加,連郊外也開始熱鬧繁華起來。

範寧一行是從新宋門入城,他們的住處安排在內城東南角的觀音橋,那邊有一座張巧兒客棧,是李大壽堂舅開的客店。

據李大壽說,這個堂舅他從未見過,但礙不過母親的一再要求,他們只得來這家客棧投宿。

“小官人,那就是觀音院橋!”

趕牛車的車伕指着遠處一座破舊的石拱橋笑道:“不過這一帶都叫觀音院橋,小官人說的客棧應該在橋的前面。”

“這家客棧怎麼樣?”範寧笑問道。

“既然叫客棧那肯定不錯,一般腳店會差一點,既然叫客棧肯定會有獨院,條件都不會太差。”

車伕看了一眼範寧和蘇亮笑道:“兩位小官人是進京趕考吧!”

“趕考的士子很多嗎?”

“不少呢!解試後就陸續進京,光我拉到就有三批了,考生一般都喜歡住舊城,舊城商業多,熱鬧,新城幾乎都是住宅,等再過段時間,舊城的客棧就住滿了,大家只能住新城去。”

不多時,牛車抵達了一家兩層樓的舊房前,大門上方掛了一塊牌子,‘張巧兒客棧’。

兩輛牛車剛停下來,裡面便迎出一個夥計,熱情招呼道:“歡迎幾個官人住店!”

車伕高聲道:“小哥兒,是進京趕考的舉人!”

“那就更歡迎了,我們店舉人都喜歡。”

又出來一名夥計給他們拎行李,掌櫃也迎了出來。

掌櫃是個瘦高的中年人,不苟言笑,隨時都是一本正經的樣子。

“在下姓嚴,是本店的掌櫃,有什麼可以爲三位舉人效勞?”

範寧笑問道:“獨院還有沒有了?”

“很抱歉,小店的獨院只有一座,已經被人住了,也是來趕考的士子,從巴蜀過來的,昨天剛到。”

“那上房呢?”

範寧又問道:“不會上房也沒有了吧!”

“上房有,有好幾間呢,三位小官人每一間都夠了。”

“那就每人住一間。”

範寧他們已經考慮過了,他們都要溫習功課,住同一間屋會互相影響,每人住一間屋最好。

掌櫃笑了笑道:“早點進京的好處就是可以每人住一間屋,要是一月份進京,那時住宿就緊張了,差不多要三四個人擠一間屋。”

範寧三人都有舉人推薦書,憑推薦書,很快就登記好了房間,價格不算貴,每間屋每天七十文錢,當然,租房更便宜,每間屋每天只要二十文錢,不過肯定是客棧住得舒服,早晚有熱水供應。

範寧交了十兩銀子的押金,便上樓去了,夥計已經先一步幫他們的行李扛上樓。

二樓中間是一條窄窄的通道,兩邊都有房間,都是單間上房,檔次比較差一點的在一樓,就是房間稍小一點,五十文一天,但幾文錢一天的大通鋪這裡沒有,一般在郊外的腳店。

“如果喜歡安靜,可以住在最裡面頂頭,當然,夏天不行,夏天西面太熱,反正現在是九月下旬了,住西面其實也無所謂。”

夥計幫他們行李拿進房,範寧要了最西面靠街一側的物資,對面是蘇亮,蘇亮的隔壁是李大壽。

雖然客棧是李大壽堂舅開的店,但他絲毫沒有提及這層關係,這就是李大壽的性格,能不麻煩別人,就儘量不要麻煩,他可不想佔堂舅的便宜。

“不錯,房間很寬敞明亮!”走進房間,範寧便忍不住稱讚道。

房間至少有三十個平方,最裡面是一張廂牀,四面都有圍擋,用料足,做工考究,這種牀在宋朝屬於財產,比較值錢,像潘金蓮嫁給西門慶,嫁妝就是兩張牀。

窗戶很大,上面糊有窗紙,還有窗簾,窗下放着一套寬大的桌椅,範寧的書箱已經放在桌子旁了。

靠門處有一座櫥子,裡面有銅盆、泡腳桶、茶壺、牙鹽等日用品。

更有趣是牆角放着一架屏風,屏風背後是一隻帶蓋的朱漆馬桶,靠牆邊還豎放着一隻大木盆,那是用來洗澡的。

“小官人有什麼需求儘管向我開口,我們會盡力滿足,有什麼需要跑腿的地方,小人也願意效勞。”

“我知道了,辛苦你幫忙搬行李。”

範寧隨手從衣兜裡抓了一把十幾文錢塞給夥計,“錢不多,拿去喝杯茶!”

夥計頓時笑逐顏開,連連拱手,他又指了指屏風,“後面是馬桶,早上放到馬桶間,樓梯正對面那間屋,會有人拿去清洗,中午送回來,每次十文錢,到時一併結帳。”

這就是範寧非常喜歡宋朝的一個原因,不僅商品豐富,而且服務業十分發達,任何事情都考慮得十分周到,只要肯花錢,生活會非常舒適。

比如到了夏天,就有專門賣冰的行業,他們在冬天屯集了大量冰塊,盛夏時,會給人家提供特別的冰桶,每天都準時更換,使房間降溫很多,一桶冰也就是幾十文錢。

對富裕人家還可以提供冰牆,在夾牆中放置冰塊,直接使房間裡如沐春風。

夥計告辭走了,範寧在牀上坐下,被褥都漿洗得乾乾淨淨,書桌上也擦拭得一塵不染。

“範寧,我們吃午飯去。”蘇亮在門口探頭高聲道。

“好啊!大壽去不去?”

“我問過他了,他要練字,哪裡都不肯去,讓我們給帶一點。”

範寧一陣頭大,“這傢伙,我真沒法說他了。”

.......

張巧兒客棧在觀音院橋北面,不遠處就是觀音院,南面數百步外便是著名的春明坊,那裡是權貴高官的聚居之地,房價屬於京城頂級,一座五畝的宅子都要賣十萬貫以上。

再向西走三裡便是大相國寺範圍了,那邊纔是名店薈萃,美食如林。

不過只想吃飽就沒有那麼麻煩了,在客棧斜對面,靠近汴河邊就有一座小食棚,相當於後世的大排檔,檔次比較底,但勝在便宜,品種也很多。

此時,正好是吃午飯之時,食棚裡坐滿了客人,大多是底層的百姓,食棚上掛了一個牌子,牌上只有一個字,‘面’,原來這裡是以麪食爲主,當然不止是吃麪條,包子、饅頭都有。

在京城,肉饅頭都稱爲包子了,這裡光包子種類就是有十幾種。

範寧和蘇亮找一張小桌子坐下,一名老婦人上前給他們擦了桌子笑道:“兩位小官人想吃點什麼?”

“什麼麪食都有?”

“都有,包子、夾子、兜子、滑子、餅子,什麼都有,但沒有酒,可以給你們來碗骨頭湯。”

夾子就是今天的餃子,兜子是指燒賣,滑子是餛飩,餅子的種類就多了,但這裡指的是湯餅,也就是麪條。

範寧想了想道:“我要一籠包子,羊肉餡的,再來一盤三鮮夾子,放點醋,再來一碗肉沫掏面,我夠了,小蘇你要什麼?”

肉沫掏面就是肉沫涼麪,味美量足,是範寧的最愛,蘇亮卻不太喜歡。

蘇亮笑道:“我和你一樣,但我要油潑面,另外再來五籠包子,我們走的時候帶上,給同伴帶的。”

“我明白了,小官人稍等,馬上就來。”

老婦人高聲吩咐道:“先給兩位小官人上湯!”

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
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