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

範寧心裡明白,對王安石笑了笑道:“估計是來調研谷熟縣耕牛互助社,諫院對此很有興趣。”

王安石也沒有多問,起身笑道:“那我去安排鄉村牙人之事,希望過段時間再給諫官們帶來驚喜!”

王安石出門走了,不多時,小吏將一名中年男子帶了進來。

範寧一眼便認出來人,正是左諫院資格最老的諫臣劉楚,李唯臻升爲左諫議大夫後,劉楚也升一級出任左諫司。

範寧起身笑道:“劉諫司,我們好久不見了!”

劉楚上前行禮笑道:“卑職奉命特來配合府君查案!”

“先坐下,我們慢慢說。”

範寧請劉楚坐下,又讓茶童上了茶,兩人寒暄幾句,範寧這才問道:“我說的那件事立案了?”

劉楚點點頭,“李知院已經正式立案了,卑職這次率三名精幹諫官前來應天府,請府君指示。”

“你們目前住在哪裡?”

“目前住在官驛,但身份已經公開了。”

範寧沉思片刻道:“既然身份公開,那索性就用別的名義,也不引人注意,可以用調研谷熟縣耕牛互助社的名義進行掩護,這樣你們就能正大光明進駐谷熟縣。”

劉楚笑道:“我們也有經驗,真正秘密調查反而會遇到很多麻煩,最好的辦法是掛羊頭賣狗肉,那我們明天一早就趕赴谷熟縣。”

“也好,我今天先發一個公文去谷熟縣,通知縣令你們過來調研耕牛互助社,讓他準備一下,索性就順便調研一番耕牛互助社。”

兩人又商量片刻細節,劉楚便告辭而去。

就在劉楚剛走沒多久,府衙外忽然來了一隊士兵,簇擁着一輛寬大的馬車,早有站崗士兵飛奔進去稟報。

範寧心中奇怪,便迎了出來,正好看見馬車車門開啓,從裡面走出一名五十餘歲的官員,皮膚白皙,臉型瘦長,下頜尖細,正是京東路安撫使趙謙。

趙謙當然也是文官,他本職官是兵部侍郎,三年前被派往應天府出任京東路安撫使,掌管京東路三萬廂軍。

就在前天,趙謙回了一趟谷熟縣老家,在和兄長趙儉的閒聊中,意外得知範寧前些日子曾經去過他的莊園,而且還不告而別,着實令他感到驚訝,在他仔細追問之下,他才知道自己家丁居然三裡外就把範寧攔住了,他立刻意識到,自己兄長得罪人了。

趙謙很清楚範寧在朝廷中的特殊地位,和普通的官員可不一樣,不僅得官家欣賞,更是趙宗實派系中的重要人物,至少能排進前五,甚至連張堯佐對他也是又恨又怕,如果得罪了他,絕對不是好事情。

趙謙狠狠罵了兄長一通,只得親自上門來賠禮道歉。

“範知府,別來無恙?”

範寧來應天府上任的時間並不長,才一個多月,尚沒有見到這位京東路的大帥,上次見到趙謙,還是三年前他任知諫院之時,那時趙謙纔剛剛出任京東路安撫使。

範寧呵呵笑着迎了上來,“上任一個多月,還沒有來得及去拜訪趙使君,是我禮數不周,請趙使君多多原諒。”

“理解!理解!最近我也很忙,早就想置酒給範知府接風洗塵,但一直在外面視察軍營,也是這幾天纔回應天府。”

“我們進去說話,趙使君請!”

“範知府也請!”

兩人謙讓着進了官房,範寧又讓人去把王安石請來,王安石也認識趙謙,但對趙謙的印象相當惡劣,他的性格嫉惡如仇,根本不想見到趙謙,便立刻找了個藉口離開府衙了。

趙謙聽說王安石不願見自己,臉色稍稍有點尷尬,但立刻又恢復如常,笑呵呵問範寧道:“怎麼樣,這個知府現在做得還順手吧!”

“剛開始有點不順,現在好多了。”

趙謙嘆口氣道:“我早就勸過楊渡,以下博上乃取禍之道,他就不信,遇到範知府,他也算撞到鐵板了,說實話,我一點也不同情他。”

範寧笑了笑道:“我這個人其實很好說話,也不願意管那些繁瑣政務,只要楊渡不要做得過分,我也會和他相安無事,只是他以通判之職行了知府之權,絲毫不留餘地,我也沒有辦法,只能以牙還牙了。”

“這件事是楊渡愚蠢,沒人會指責範知府!”

正說着,茶童進來給他們上茶,趙謙喝了口熱茶,目光迅速瞥了一眼範寧,笑道:“前些日子,範知府去了谷熟縣?”

範寧呵呵一笑,“去了谷熟縣和寧陵縣,主要是去調查冬小麥的長勢,今年風調雨順,收成將會很不錯。”

“相比去年,今年應天府的收成確實不錯,去年旱了三個月,愁壞了多少父母官。”

範寧微微一笑,“那是我運氣不錯!”

趙謙又將話題拉回來,“範知府去谷熟縣時,好像去了我的老宅?”

範寧淡淡道:“本來是想去拜訪一下,但貴府規矩比較多,我只能遺憾地等下次再去了。”

趙謙心中一緊,果然是把範寧得罪了,他連忙解釋道:“我大哥從未入仕,爲人也比較內向,不敢和官府打交道,並非對範知府無禮,實在是他無心之過,我已狠狠斥責了兄長的無禮,爲表達我的歉意,我打算在宋州酒樓擺酒給範知府賠禮道歉,請知府務必賞光!”

範寧微微一笑,“不是我不給趙使君面子,如果是給我接風洗塵,我一定去,但賠禮道歉,我肯定就不去了,這是多大一點事情,說聲抱歉就是了,還用得着賠禮道歉這麼隆重嗎?”

趙謙大笑,“好!那就接風洗塵,說定了,明天中午宋州酒樓,我恭候範知府光臨!”

範寧點點頭,“我一定到!”

趙謙起身告辭了,範寧一直將他送出府衙大門,含笑望着他上了馬車,趙謙向範寧揮揮手,馬車啓動,在士兵的護衛下漸漸遠去了。

範寧負手望着趙謙馬車遠去,他至少明白了兩件事,第一,趙謙並不知道劉楚一行的到來;第二,趙謙並沒有意識到他已身處險境。

其實範寧也能理解,趙家幾十年都是這樣過來,早已習慣了僭越、逃稅和養兵,根本就沒有把這三個風險當回事,所以趙謙只是擔心他兄長得罪自己,而絕沒有意識到他家的祠堂修得太高了。

........

次日一早,劉楚一行坐船離開了宋城縣,沿着汴河前往谷熟縣,開始調研之旅。

範寧則帶着幾名隨從巡視宋城縣的茶葉和糧食市場。

在扳倒楊渡之前,整個應天府的糧、茶、酒三大市場都被楊渡和張堯佐全面控制,外人休想分一杯羹,這三大物資的零售價格也比京城貴兩到三成,從而引發民怨沸騰。

自從扳倒楊渡後,範寧吊銷了楊渡妻弟的酒牌,同時公開拍賣了七張酒牌,應天府的酒價應聲而落,糧價和茶價也隨即下調,宋城內百姓一片歡騰。

範寧並沒有對張堯佐的產業下手,而是放開了糧食市場和茶葉市場,在短短十天內,張家對糧茶的佔有率從九成五銳減到四成,雖然佔有率依舊很高,但最終失去了壟斷地位,也失去了暴利,糧價掉頭而下,從一個月前的鬥米五十文,跌倒鬥米三十五文才穩定下來,這比京城的糧價還要便宜五文錢。

“應天府本來就是糧食重要產地,而京城的糧食全靠外面運來,應天府的糧價居然比京城還貴,那絕對不正常,便宜纔是常態。”

說話的是幕僚張博,他陪同範寧前來巡視市場,這也是他分管範圍,茶、酒、鹽、香藥、礬等大宗貨物被官府專賣,商人們需要向官府申請經營牌子,最終審批權在範寧手上,範寧只考慮發放幾張牌子,但具體的操作放權給幕僚,所以張博對目前的市場很熟悉。

範寧一行騎馬來到城外汴河邊的糧食碼頭,這裡有十幾家糧鋪,在一個月前,這裡只有張家和顧家的兩家糧鋪,其中張家佔了八成以上,現在陸陸續續開出十二家,市場充分競爭,暴利已經不存在了。

距離碼頭還有數十步時,一陣爭吵聲從碼頭方向傳來。

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
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