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

範寧很快就接受了現實,如果程清確實有才能,只是因爲出身商人家庭而受到限制,那麼提攜他一把也不是不可以。

他又對林俊生道:“這座府宅太舊了一點,我想推倒重建,以山和湖爲中心修建庭院式住宅,另外府宅北面那一片荒地也是我的土地,我打算把它鋪成一大片草地,可以在上面騎馬的那種,然後再在晉江修建一座私人碼頭,林員外看看能不能儘快動工,儘快建成。”

林俊生道:“建府沒有問題,我保證替使君打造一座漂亮舒適的府宅,而且只要兩個月時間就可以了,但關鍵是使君後天要去琉球府,那圖紙怎麼確認?要等使君從琉球府回來後才行,這個問題必須要在使君出發前解決好,就不耽誤工期了。”

“那林員外有沒有什麼辦法呢?”

“辦法倒是有一個。”

林俊生想了想道:“我們這些年修了不少府宅,都是中間有湖水,或者我拿現成的圖紙給使君挑選,如果能找到現成的,那就稍稍修改一下,不用重新繪製了。”

這個辦法不錯,利用別人建好的府宅圖紙來參照,省了很多時間。

“那拆舊房時會不會影響山和湖水?”範寧又問道。

林俊生微微一笑,“這個我們有經驗的,先修建一座高牆把小山和湖水隔離開,等新府修好後,再把高牆拆除,然後精心修飾山湖的景色,保證一點問題不會用。”

“那需要多少錢?”

“簡單一點,三四千貫就夠了,如果要修得好一點,那至少要五六千貫,但要修建得精緻無比,美奐絕倫那種,至少要上萬貫,這還是我不賺使君的錢,只收材料錢和工錢,另外修碼頭得另外算,如果是修建海船碼頭,沒有五六千貫錢是修不下來。”

範寧點點頭,“那我就準備一萬貫錢修建府宅,至於碼頭,林東主就按照可以同時停靠兩艘三千石海船來算。”

“我明白了,明天一早我把圖紙拿來給使君選擇,爭取兩個月內修完府宅,碼頭會快一點,一個月內就能完成,等使君滿意後再付錢。”

“那就拜託林員外了!”

..........

這次範寧去琉球府視察,正好跟隨補給船隊前往,泉州海灣裡已停滿了五十艘萬石海船,滿載着五萬石糧食、肉食和各種生活用品前往琉球府。

隨船的琉球知縣張贏嘆口氣對範寧道:“這次補給琉球府就是二十萬貫錢,一年要補給兩次,從琉球建府以來一直如此,也難怪朝廷怨聲載道,說我們是朝廷巨大的負擔,我們也不願意啊!”

“如果不想成爲朝廷的負擔,那就得靠自己,張知縣有什麼思路?”

“其實我們三任琉球知縣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效仿鯤州,首先糧食要自,其次是修路,然後是開發鯉魚銀礦,這三件事能落實,琉球府就不用朝廷繼續輸血了,尤其琉球府的種糧條件比鯤州要好得多,一年可以三熟,這些優勢都沒有開發出來,太遺憾了。”

範寧眉頭一皺,“我記得琉球府不是已經開發了銀礦嗎?和鯤州金礦同時出現的。”

張贏嘆口氣道:“使君說的銀礦就是鯉魚銀礦,在琉球縣城西南十五里處,品相極好,但只開採不到兩年就不得不停止了。”

“爲什麼?”

“安全!”

張贏一針見血道:“當地土人夜裡偷襲礦工答應,殺死了十八人,其餘數百名礦工不得不撤回縣城,等軍隊去剿滅土著人,但這一等就沒有結果了,狄青多次上書朝廷,要求朝廷批准軍隊剿匪,但樞密院就是沒有批覆下來。”

說到這裡,張贏有些抱怨道:“依我看,狄使君還是太保守了,大宋其他州府剿匪,也沒見誰請示朝廷,直接就派兵出擊了,爲什麼琉球府就不能主動出擊?”

範寧搖搖頭道:“這件事還真不能怪狄帥,泉州軍隊都是水軍,屬於禁軍,任何禁軍調動,都必須請示樞密院,而各地剿匪主要是動用鄉兵和廂軍,就比較自由。”

“那就沒指望了!”

張贏一臉絕望道:“朝廷不准我們用兵,只能混日子下去了,什麼都做不成!”

範寧微微笑道:“既然朝廷不準禁軍隨意調兵,那這次爲什麼我能帶兩千軍隊前往琉球府?”

張贏先是一怔,隨即大喜,“使君得到朝廷的批准了嗎?”

範寧笑着點點頭,“我可以全權調動泉州的水軍,如果這次運氣好,我打算對土著人動手,狠狠打擊它們的囂張氣焰。”

張贏激動得眼淚都快流下來,這一天他們盼了多少年,終於盼來了。

範寧目光投向碧藍的大海,又問道:“聽說琉球大島附近有一支海盜,是真的嗎?”

張贏點點頭,“確實有一支海盜,十幾條小船,三四十人,但不在琉球大島,而在琉球小島一帶,這支海盜已經存在一年了,但很神秘,打劫十幾艘貨船,卻沒有傷一人,有人懷疑.......”

“懷疑什麼?”範寧警惕地問道。

張贏猶豫良久道:“屬下也只是聽說,有人懷疑這支海盜是宋軍駐琉球小島的士兵假扮,僞裝成海盜撈取利益。”

“不可能吧!”

範寧異常震驚,宋軍居然假扮海盜,這種事情簡直難以想象。

“我倒覺得有可能,朝廷收縮海外擴張後,護衛商船的軍隊明顯少了,很多零散商船北上根本就沒有任何護衛,這是一個撈錢的好機會,軍隊中有人動心也很正常。”

範寧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這件事如果正如張贏所言,那性質實在太惡劣,他一定要查到底,嚴懲不貸,否則這種勢頭一旦在軍隊中蔓延,對他的海外擴張計劃,將是一個十分沉重的打擊。

........

船隊終於抵達了琉球島,琉球島自然就是今天的臺灣,在宋朝稱爲琉球,早在三國時期,孫權便派軍隊巡視過琉球,在宋朝,澎湖列島依舊有不少漁民定居了,在這裡不受官府管轄,不用交稅,物產豐富,所以在澎湖列島上定居的百姓還不少。

但自從十幾年前,範寧在科舉面試時提到經略琉球島後,澎湖列島居民的好日子到頭了,官府接管了澎湖列島,並以此爲中轉跳板,開始在琉球大島上開荒建城,經過數年的努力,第一座縣城琉球縣出現了,朝廷隨即成立琉球府,下轄琉球縣和澎湖縣,琉球知府一般由海外經略使兼任,所以知縣張贏是範寧真正的下級。

澎湖縣城很小,只有三百餘戶人家,幾乎都是軍隊家屬,駐軍有五百人,由一名指揮使統領,

澎湖縣的補給另外有船隻,所以船隊沒有繞道去澎湖縣,而是走直線抵達了琉球縣。

琉球縣位於大島的最北面,三面環山,一面臨海,也就是今天的基隆港一帶,縣城距離海港約二十里,當初縣城沒有緊靠海邊修建,主要是考慮方便開墾農田以及開採南面的鯉魚山銀礦。

這幾天天氣不錯,道路不算泥濘,補給船隊的到來,對於琉球縣的軍民而言,是個重大節日,三千軍隊和七千餘百姓都跑到海邊迎接補給船。

琉球縣有兩千六百戶人家,一萬人出頭,這下子近七成的百姓都跑來了。

船隊沒有猶豫,立刻開始靠岸卸貨,士兵和青壯百姓紛紛當做苦力,把糧食物資運上大車,向縣城裡拖去。

十幾名駐軍將領和縣丞、縣尉等關於則上前迎接新任經略使的到來。

士兵們在岸上紮下一座臨時大帳,範寧將將領們都請進大帳見面。

都指揮使叫做周密,福州人,三十七八歲的樣子,皮膚黝黑,嗓門很大,十分豪爽,他給範寧一一介紹的手下,便開誠佈公道:“我們最希望的事情,就是範使君能把出兵權拿到,這些年可把我們憋屈死了!”

範寧笑着點點頭,“你們最渴望得到的一切,我都拿到了!”

這句話一出,大帳內頓時響起一片歡呼聲,緊接着整個碼頭上也成了一片歡騰的海洋,他們渴盼多年,終於可以出兵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
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