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

木堵鎮,範氏醫館的旗幡在風獵獵飛揚。

範鐵舟剛把一名從崑山來求醫的老員外送走。

範氏醫館算在平江府也小有名氣了,尤其在跌打損傷方面極爲出名,連董知府也因不慎扭傷手而派船來接範鐵舟,使他在接骨治傷方面更加名聲大振。

平江府有一個好處是水路發達,病人不需要坐牛車一路顛簸來看病,而躺在船,輕輕鬆鬆來了,甚至不用下船,範鐵舟直接船療傷。

爲此,範鐵舟把他的範氏醫館開在碼頭正對面,以每月十五貫錢的價格租下了一棟兩層店鋪,‘範氏醫館’的旗幡在醫館前高高飄揚。

一樓治跌打損傷,二樓看內科,拿着範氏醫館開出的方子去抓藥,也能得到藥鋪最低的優惠價格。

範鐵舟不僅是名醫,也是木堵鎮有名的鄉紳,他家裡有良田數百畝,在範氏家族內擔任副族長,已經連續兩年爲家族主祭。

不過他現在還是範員外的級別,還遠遠到不了範大官人這一步,這需要他至少獲得從五品騎都尉的勳官才行。

木堵鎮能稱爲大官人的,只有朱元甫一人,人家可是有郡公的爵位。

這兩天,範鐵舟着實有點心神不寧,他在爲兒子的情況擔心。

省試科舉已經結束四天了,兒子究竟考得怎麼樣,他卻無從知曉。

雖然妻子更關心兒子的安全,一天唸叨幾次,但範鐵舟倒不是很關心這方面,二弟從京城回來,把兒子的近況告訴了他,讓他徹底放心。

現在他更關心兒子的省試情況,兒子既然能考平江府第一,那麼考省試也不是沒有希望。

正是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態,讓範鐵舟這幾天寢食不安,心神不寧,他已經三天沒有出診了。

“鐵舟老弟!”

身後有人叫他,範鐵舟回頭,見是延英學堂的院主劉延嗣,他連忙迎前道:“劉院主怎麼來了?”

自從朱元甫搬回吳江後,木堵鎮的老大是這位劉院主了,他是木堵鎮第一大地主,擁有良田五十頃,還有不少產業,如鎮的三家藥鋪都是他的產業,和範鐵舟息息相關。

劉院主前關切地問道:“有阿寧的消息嗎?”

範寧自從考平江府童子解試第一後,木堵鎮的延英學堂便力壓餘慶學堂和縣屬官辦學堂,成爲吳縣第一學堂。

去年十二月,近三千名少年學子從平江府各地趕來木堵鎮考延英學堂。

劉院主當然更關心範寧,如果範寧能考童子科進士,那延英學堂能和平江府著名的書院學堂齊名了。

考成人進士對學堂的影響不大,主要是縣學受益,但考童子科進士,那是學堂的功勞了。

儘管範寧在延英學堂呆的時間不長,但誰也不能否認範寧出身延英學堂。

範鐵舟搖搖頭,“我也揪心啊!”

停一下他又道:“我聽說還要考一次殿試,是不是省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不!不!不!”

劉院主連忙搖頭,“只要考省試,至少能獲得同進士出身了,殿試只是排名次。”

“劉院主,我們去喝杯茶吧!”範鐵舟指了指不遠處的同興茶館笑道。

劉院主欣然點頭,“那請吧!”

兩人剛走到茶館門口,只見阿慶氣喘吁吁奔來,“師父,京城有快信送到!”

範鐵舟精神一振,轉身便向醫館跑去,劉院主也緊跟其後。

奔到醫館門口,只見一名送信人正等在一旁,送信人前道:“請問員外是不是範鐵舟?”

“我正是!”

送信人取出一封信,“這是進京署名快信,需要員外親自簽收!”

範鐵舟連忙從醫館取來私人印章,在簽收書蓋了印章。

範鐵舟這纔看信,果然是兒子寫來的。

他連忙撕開信皮,劉院主也伸長脖子在一旁看信。

只看了兩行,範鐵舟捂着臉蹲下了,激動的淚水從手指縫涌了出來。

劉院主沒看清楚,急問道:“鐵舟,情況如何?”

範鐵舟顫抖着聲音道:“如您所願,他考了!”

“啊!”

劉院主臉頓時笑開了花,連忙抱拳,“恭喜鐵舟!”

範寧考童子試進士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鎮子,一時間,整個木堵鎮都沸騰起來,敲鑼打鼓聲,鞭炮聲大作,數百人涌到範氏醫館,向範鐵舟祝賀。

範鐵舟特地拿出了一千貫錢,木堵鎮和蔣灣村的每家送一貫錢,表示對父老鄉親的感謝。

與此同時,吳縣蘇臺鎮也沸騰了,蘇亮考童子進士的消息傳遍了家鄉,蘇亮的祖父激動萬分,特地擺下一百桌酒宴,宴請家鄉父老。

.........

按照錄取通知書的日程安排,三月十五日,所有士子集住進崇館,不得外出。

這實際也是爲了士子們着想,三年一次的捉婚大潮在發榜之前便已經開始了。

豪門權貴以及富甲天下的商賈們四處駕着馬車尋找榜的進士。

已婚的進士紛紛躲進岳父家裡,未婚的進士們也各自躲進京城的親戚朋友家,他們不是不想被捉婚,只是想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

把自己待價而沽,挑選自己滿意的妻室,獲取最大的利益,他們可不想那麼輕易被捉進府拜堂成親。

至於童子試的士子並沒有太受重視,他們畢竟年少,都未滿十五歲,而且朝廷也有明規定,不準針對童子試士子捉婚。

三月十七日,也是殿試前三天,禮部召集五百九十六名省試考的士子在禮部學習禮儀。

殿試由於是天子親自主持考試,考場設在大慶殿,這需要士子們學習必要的朝禮儀,需要沐浴更衣,殿時的言談舉止,怎麼給天子行禮等等。

諸多細節都一一教給士子們,還要再模擬三遍,直到一點錯誤都不會犯,一絲不苟的禮部官員這才結束了一天的訓練。

離開禮部時,天已經黑了。

“範寧,你說咱們會不會被搶親?”

蘇亮坐牛車,有點擔心地四處張望,他壓低聲音道:“聽說孟童被晏家搶入府,娶了晏殊的七孫女爲妻。”

範寧笑道:“孟童是歐陽修的弟子,歐陽修又是晏殊的門生,你覺得晏家看孟童還用得着搶嗎?”

“你是說,早預定好的?”

“應該是!”

這時,一輛馬車忽然在他們乘坐的牛車前‘嘎!’的一聲停住,只有人大喊:“這輛牛車也是從禮部出來!”

從馬車裡衝出四五個健壯的婦人,挽起袖子,直奔牛車衝來,她們是搶親的主力。

權貴人家也要考慮進士的感受,一般用女人來搶親,女人有兩種,一種是健婦,她們是下手的主力,她們將進士搶進馬車後,馬車還坐着兩個容顏姣好的美貌婦人,她們負責安撫進士的情緒。

兩女一左一右抱着進士的胳膊,防止他跳車逃跑,同時嬌聲勸慰,讓進士吃點豆腐也無妨,只要能把進士送進府,她們都會得到重賞。

見一羣虎狼般的婦人衝來,蘇亮嚇得大驚失色,急聲道:“怎麼辦?我們要被搶婚了!”

範寧神色平常,他倒並不擔心,他們是童子試士子,據說很多等待成婚的大家女子都二十餘歲了,難道要他這個十三歲的少年去娶一個二十餘歲的妻子?

到時候把話說清楚是了。

不過似乎並不用他操心,只見一片女子的驚叫聲,四五名準備牛車搶人的健婦紛紛倒在地,一名黑影護住了牛車大門。

“這個人是誰?”蘇亮吃驚地問道。

“你認識的!”範寧笑了笑,向牛車外走去。

蘇亮頓時醒悟,他有點酸溜溜道:“知道朱佩會護住你!”

範寧跳下牛車,對徐慶笑了笑,“讓我來給他們講道理!”

範寧抱拳對坐在馬車前面的管家道:“請問是哪家的婚使?”

管家見下來一個少年,臉頓時有點尷尬,“我們是楊太尉家的。”

楊太尉是楊皇后的兄弟,範寧點點頭,“在下範寧,是童子試榜生,多謝楊太尉高看,恕我不能從命!”

管家聽說是童子試的榜者,頓時暗叫一聲晦氣,只得讓人都馬車,向範寧歉然道:“一場誤會,抱歉了!”

馬車又調頭向禮部方向疾奔而去。

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
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