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退學記

“大郎,要不這次你幫幫四弟吧!”

範鐵舟頓時張口結舌,怎麼又落到自己頭了,他結結巴巴道:“這個.....我家裡.....”

範寧在一旁笑道:“爹爹不是還要去鎮裡報名嗎?”

一句話頓時提醒了範鐵舟,對啊!自己兒子讀書還要錢呢,哪有錢去給兄弟折騰。

範鐵舟滿臉爲難,“爹爹,我家裡光景也不好,恐怕拿不出這麼多錢?”

“那你能拿出多少錢?”範大川不依不饒地逼問道。

“這個....我回去和寧兒娘商量一下吧!”

範大川的臉頓時黑了下來,這不是拒絕自己嗎?長媳婦一錢都不會拿出來。

“沒用的東西,快點走吧!午沒你的飯吃。”

範大川惱羞成怒地回房去了。

這時,一個十分肥胖的年輕婦人從房間裡懶洋洋走出來,長長打個哈欠,“婆婆,午吃什麼?”

這位是範寧的四嬸柳細妹了,名字聽起來很苗條,但實在有點名不副實,這麼說吧!他們家雖然只有四個人,但每頓至少要煮六個人的飯。

範鐵舟掏出香水遞給範寧,給他使個眼色。

範寧無奈,只得前行一禮,“四嬸好!”

“你是……”

柳細妹下打量他一眼,忽然想起來了,“你是阿呆!”

範寧把手香水遞給她,“這是我在京城給四嬸買的。”

“啊!”

柳細妹尖叫一聲,一把搶過香水瓶,驚喜萬分,“是張古老香水啊!”

她倒是很識貨,這可是大宋最好的香水,這麼小小一瓶要三百錢。

範寧趁機提出了借書的要求,“四嬸,我過兩天要去鎮考試,我想問四叔借一些書看看。”

“自家叔侄,還用得着借嗎?四嬸送給你了,你四叔的書實在太多,堆滿了房間,他自己又不看,我還打算扔掉一些,你跟我來。”

柳細妹帶着範寧向房間裡走去,範銅鐘心大急,自己的書可都是花大錢買的,有些書他還打算賣給書鋪,別被這小子全部拿走了。

他連忙跟去,“娘子,有的書是不能借的,我還要準備考科舉呢!”

.........

離開父親的家,範鐵舟揹着一隻竹簍,裡面裝滿書。

範寧翻看手的書,今天運氣還不錯,找到幾本好書,《莊子》、《道德經》、《詩三百》,還有李白、杜甫、王維的詩集。

而且四叔的書居然都是全新的,從未讀過,想到四叔一臉心痛的樣子,拿走這些書彷彿在割他肉一樣,範寧想開懷大笑,還是四嬸說得對,這些書反正四叔也不看,還不如送給自己侄子。

相祖父的偏心,四叔的自私,四嬸倒是個熱心人,而且頭腦較簡單,很容易相處。

總之,範寧對胖四嬸的印象還不錯,可惜太懶了一點,居然睡到臨近午才起牀,在鄉下當媳婦,這可是要被人罵的。

範鐵舟的心情卻不太好,他感覺父母過得並不開心,負擔沉重,父親太寵愛老四,有點把他寵壞了。

範鐵舟很清楚父親的家境,只有八十畝田,一年佃租最多七十貫錢,去掉稅和免役錢,剩下也不過五六十貫。

本來老四讀書較花錢,聽說他在縣裡交了一羣狐朋狗友,整天混在一起不務正業,自己又不掙錢,全靠老父親養着他,今天找這個藉口要幾貫錢,明天再找藉口要幾貫錢,一年下來,父親的一點佃租收入被他盤剝得乾乾淨淨。

父親這麼寵着老四,也算是他自找的,只可憐了自己的老母親,範鐵舟一想到母親佝僂的後背,滿臉皺紋,他心便是一陣酸楚。

範鐵舟心長嘆一口氣,自己想幫助母親,卻又無能爲力。

接下來,範寧要跟父親去村裡的學塾,這幾天是學塾交錢的日子,範鐵舟心一直惦記着這件事。

小學塾讀書不算貴,學費一年三貫錢,再加兩貫錢的筆墨紙張費,一共五貫錢。

可這五貫錢卻相當於範寧家兩個半月的收入了,這還是最便宜的學堂。

對於貧寒人家,讀書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宋朝讀書人雖多,但也絕不是每家每戶都讀得起。

尤其在鄉下,很多等人家也只是送孩子讀完小學塾,能認識幾個字,不會再讀下去了。

能去鎮裡學堂讀書已是極少,再進縣學讀書,那更是鳳毛麟角,這是範銅鐘能成爲父親眼明珠的原因。

小學塾一般是讀三年,範寧已經讀了兩年,範鐵舟改變了主意,決定支持兒子去考鎮裡的學堂。

“鐵舟!”

一個漢子親熱地搭了範鐵舟的肩膀,他姓王,也是一名跑船的漁夫。 Www ▲T Tκan ▲¢O

“是去給兒子交明年學費吧!”

範鐵舟點點頭,他今天心情不好,不想多解釋什麼。

王二郎看了看範寧,他能理解,這孩子確實沒必要再讀下去,據說讀書兩年只會寫幾個字,再讀下去是浪費錢了。

“王大叔好!”範寧躬身行一禮。

“阿呆最近不錯,說話利落多了,鐵舟,我孃的病已經好多了,真的要謝謝你。”

“舉手之勞,不必客氣!”

王二叔將一隻魚簍塞給範鐵舟,“我剛釣的幾條魚,一點心意。”

“我不要,你拿回去給老孃燒湯。”

“家裡有呢!你呆會兒去見顧先生,空着手怎麼行,拿去給他。”

範鐵舟想想也有道理,便接過魚簍笑道,“那多謝了!”

王二叔又禮節性的誇獎一下範寧有進步,轉身從另一條路走了。

範鐵舟並不打算給村民們解釋兒子的變化。

對他來說,考鎮裡的學堂是最好的解釋,考不,解釋再多也沒有意義。

“爹爹還會看病?”範寧好地問道。

“會治點頭疼腦熱之類,談不會看病。”

“也會治跌打損傷吧!”範寧想起了家那盒藥。

“我十幾歲時跟一個草醫學了兩年,大概懂一點皮毛。”

“那爹爹有沒有想過在鎮開一家醫館?”

“醫館?”

範鐵舟怪看了兒子一眼,去一趟京城別的沒學會,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倒有了。

“快走吧!別胡思亂想了。”

他沒有理睬兒子的建議,加快速度向村東頭走去。

小學塾離範寧祖父家很近,佔地約兩畝,四周用泥牆圍了個院子,院子一角,一棵大樹亭亭如蓋。

小院有三間屋,分爲大童班和小童班,約二三十人,村裡周員外從鎮請了一個老秀才教孩子們讀書。

這兩天是交費的日子,家長們都陸陸續續來學堂交明年的學費。

“等會兒你不要說話,由我來和顧先生談!”

今天是來退學,大家情緒不會太好,範鐵舟怕兒子說話不當得罪了顧先生。

範寧點點頭,適當裝傻他也不反對,傻呆呆的最大好處,是他不行跪禮,別人也不會說他什麼。

他自從取代了範呆呆後,還是第一次來學堂,根本不知道所謂顧先生長什麼模樣。

“喲!這不是阿呆嗎?好久不見了。”

迎面走來一個胖子,衣服裡像塞了個大西瓜,八個月的孕婦還要更顯福態。

“蔣員外也是來教學費?”範鐵舟微微拱手行一禮。

“哪裡!我兒子準備考延英學堂,想請顧先生給我兒子加點料。”

蔣員外又探頭看一眼範寧,目光充滿了嫌厭。

“我說阿呆實在不行別讀了,別人不知道,還以爲咱們蔣灣村小學塾有多差,我兒子去鎮裡考試都不好意思說是來自蔣灣村小學塾。”

“蔣員外也不能這樣說,這兩年阿呆還是有進步的嘛!”

從學塾裡出來一個老者,皮色焦黃,下巴留着一撮山羊鬍,臉帶着虛僞的笑容。

他便是教孩子們讀書的老秀才顧先生了。

現在對他來說,收錢是第一要務,所以一些言不由衷的讚美之言也偶然會從他嘴裡出來。

“範....”

顧先生忽然想不起範寧的官名了,只得乾笑兩聲,“阿呆,我們好久不見了,還記得爲師嗎?”

範鐵舟輕輕推了兒子一下,讓他趕緊跪下給師父磕頭。

範寧卻一臉傻呆呆地望着眼前這個老者,“我....我怎麼記不得你是誰了?”

旁邊幾個家長紛紛搖頭,這孩子大病一場後更傻了,居然傻到連自己先生都不認識了。

“寧兒!”

範鐵舟心有數,兒子這是在裝傻呢,他咬牙低聲催促,“還不快給先生磕頭!”

“呵呵!不用了,先進來交錢吧!”

看着範寧傻呆呆的模樣,顧先生也是一陣心煩,他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領着範家父子向自己房間裡走去。

範鐵舟連忙將竹簍遞給顧先生,“這是幾條鮮魚,給先生的一點心意。”

顧先生還以爲竹簍裝的是錢,不料卻是幾條魚,太湖邊的人誰會稀罕魚?

他這兩年頓魚下頓魚,早已吃得快吐了。

顧先生眉頭一皺,“你今天不是來交費的?”

範鐵舟歉然道:“我家寧兒可能....明年不在這裡讀書了。”

“什麼!”

顧先生的聲音突然變得高亢起來,像一隻興奮過頭的公雞。

“我沒明白你的意思,你家阿呆明年要去哪裡讀書?”

範鐵舟半響才吞吞吐吐道:“我想.....明年讓孩子去....鎮裡讀書。”

旁邊看熱鬧的家長們頓時一片鬨堂大笑。

“哎喲喲!”

蔣員外走前下打量範寧,好像是第一次見到他,“嘖嘖嘖!居然要去鎮裡讀書,莫非這呆傻的毛病是父傳子的?”

“難怪你兒子那麼傻!”範寧冷冷回了一句。

“你說什麼?”蔣員外的臉頓時變成了豬肝色。

“阿寧,別亂說話!”

範鐵舟一把兒子拉到自己身後,冷淡地對蔣員外道:“我家阿呆不會說話,員外別放在心。”

“我知道他是傻子,所以我不計較,若是別的小孩說這種話,我非把他....把他....那個了!”

蔣員外望着範鐵舟魁梧的身材和鐵棒一樣的手臂,他心最終還是有點發虛。

範鐵舟沒理睬他,又向顧先生拱拱手,“顧先生,真的不好意思了!”

顧先生鼻子裡重重噴了一股冷氣,負手望着天空,鐵青着臉一言不發,意思是說,你自己看着辦!

範鐵舟只得嘆了口氣,他帶範寧來學塾,是想讓兒子給先生磕三個頭,好好感謝先生兩年來的教導。

可現在看來兒子是不肯磕這個頭了,無奈,他便拉着兒子向大門外走去。

這時,顧先生眼看五貫錢真的沒了,他再也忍不住,在院子裡氣急敗壞地跳腳大罵。

“你兒子是個蠢蛋,沒見過像他這樣蠢的學生,哼!還想去鎮讀書,做夢吧!誰肯收他這樣的蠢蛋,我顧字倒過來寫!”

範鐵舟當沒聽見,拉着兒子快步離去了。

........

【還是要求求推薦票,今天是兩個大章,七千五百字,新書不易,望各位書友支持老高!】

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
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