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

兩萬築城工匠當天便搭建了一座巨大的工匠營,開始了築城前的準備,有工匠勘測地形,繪製建城模型圖,工匠們則將大青石進行分類。

這次宋軍特地將延安府的綏德縣拆除,又拆了三座軍城,得到大量的優質青石,同時又準備三十萬斤石灰和十五萬斤糯米,用糯米熬製成漿,與石灰、河沙攪拌後,便是最理想的砌城黏合劑,當它乾透後,就連刀也插不進縫隙。

兩萬工匠一起行動,第三天便將城牆地基挖掘完成,開始放入第一層鋪底基石。

與此同時,天德城的改造也在進行,天德城周長約十二里,算是大型軍城,相當於一座小縣城的面積,城內一大半都是倉庫,存放着糧草、軍資和大量羊肉、奶酒。

城中有一條中軸大街,長約三裡,用青石板鋪成,左邊是延綿不斷的倉庫,右邊則是一片片軍營和馬廄,還有一座高高的鷹塔。

城內沒有普通居民,只有幾戶軍隊家屬,開了一座酒樓和一座雜貨店,另外還一處營妓坊。

普通的軍營房也是用大青石砌成,已全部拆除,青石用來營造第二座城池,使城內出現了大片大片的空地。

整個天德城變成了一座大工地,到處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很快,第二批兩萬軍隊和大量的補給物資都會運抵五原縣。

但此時,宋軍的另一支船隊抵達了河套入口。

河套入口處有一座五百人的軍城,軍城已經被宋軍攻佔,五百士兵全軍覆滅,而此時,軍城已經被拆除,大量的青石堆放在黃河岸邊,等待船隻運回五原縣。

雖然軍城已被拆除,但宋軍還是在附近的山崗上建造了一座烽火哨塔,一旦發現西夏大軍北上,哨塔就會點燃烽火。

隨着堆積如小山般的青石搬上了大船,滿載着青石的船隊調頭返回五原縣,五千宋軍也向五原縣撤退,一座軍城在原地消失了。

十天後,一羣西夏牧民從西面過來,他們原本要在軍城補給休息,卻怎麼也找不到軍城,當他們發現軍城的殘址後,便意識到軍城出事了,一羣牧民急匆匆趕去南面百里外的順化軍城彙報。

順化軍城派出的探子也發現了軍城失蹤,他們立刻用鷹信向興慶府發出了重大軍情報告。

朝廷知政堂和天子之所以同意範寧攻打西夏的方案,確實因爲現在是攻打西夏的一個大好機會,西夏毅宗三年前和宋軍作戰時中箭身亡,他年僅七歲的兒子李秉常登基。

朝政大權落入了太后梁氏以及舅父樑乙埋手中,加上太后梁氏的侍衛長罔萌訛,以及樑乙埋心腹都羅馬尾,組成了西夏的母黨集團,罷黜忠良,重用奸佞,將西夏皇族名將、李元昊之弟嵬名浪遇發配到荒蠻之地。

西夏朝局十分動盪,人心不穩,爲了鞏固梁氏統治,穩定人心,樑乙埋慫恿樑太后連續發動對宋城的邊境戰爭,攻打陝西路沿邊五路,令宋軍十分被動。

就在一個月前,樑太后下旨,集結三十萬大軍,動用西夏舉國之力,屯兵夏州,準備大舉進攻宋朝慶州。

就在這個時候,宋軍在北部形成威脅,不僅可以解陝西路之危,同時可以和南面宋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

樑乙埋是在夜裡接到了順化軍城的飛鷹傳信,軍城消失的消息頓時讓他大吃一驚,連夜進宮求見樑太后。

控制着皇宮安全的是大將軍罔萌訛,罔萌訛是樑太后的貼身侍衛,身材高大健壯,相貌英俊,深得樑太后寵愛,令他執掌五千侍衛軍,隨後又令他執掌三千鐵鷂子重甲騎兵,在短短兩年內,罔萌訛便成爲西夏軍的第二號人物。

不過罔萌訛和樑乙埋雖然同爲母黨,但兩人的關係卻比較微妙,最初兩人攜手對付西夏皇族,陷害執掌軍權的嵬名浪遇,使之被罷官免職,趕去西部荒蠻之地。

兩人又隨即慫恿樑太后出兵攻打宋朝,要求提高歲幣數額,在樑太后執政的最初兩年,兩人關係十分密切。

但從今年開始,兩人的關係開始有了裂痕,這也是外界的獵物消滅完了,在分配權力利益時,兩人出現了矛盾。

罔萌訛聽說相國樑乙埋要夜見太后,他親自跑到宮門上詢問。

“樑相國,時間太晚了吧!太后已經休息了,不如明天再見。”

樑乙埋從骨子裡蔑視罔萌訛,不過是個長得漂亮的男寵而已,居然還能當大將軍,他有何德何能,能統率西夏最精銳的鐵鷂子軍?

樑乙埋忍住惱怒,他高聲道:“我剛剛得到最新情報,北方河套出事了,我懷疑宋軍進入了河套。”

罔萌訛冷笑一聲道:“不會這麼荒唐吧!有遼國相隔,宋軍怎麼可能進入河套?”

樑乙埋有苦說不出,他前幾天得到了情報,遼國已經把東勝州割讓給了宋朝,他當然沒把這個情報放在心上,現在他才居然醒悟,東勝州給了宋朝,宋軍不就可以直接殺入河套了嗎?

他心中焦急,又道:“事情沒有你想的那樣簡單,遼國已經把東勝州讓給了宋朝,宋軍便可以直接沿着黃河進入河套了。”

罔萌訛嚇了一跳,十分不滿道:“這件事樑相國爲何不早點彙報?現在出了事才稟報太后。”

樑乙埋恨得幾乎要破口大罵了,他咬牙問道:“你到底開不開宮門?”

事情確實有點嚴重,罔萌訛便不再爲難他,令人打開了宮門,樑乙埋直接向後宮奔去。

樑太后已經睡下了,聽說北方出了事,她連忙穿上衣服出來,有宦官將樑乙埋領了進來,罔萌訛也跟在後面進來,罔萌訛可隨意進入太后寢宮,這已是宮內宮外公開的秘密,很多大臣對此十分不滿,但也無可奈何。

“啓稟太后,微臣剛剛得到消息,河套南面的天威軍城忽然消失不見,順化軍城已經去確認,軍城被拆除,有焚燒屍體的痕跡。”

樑太后年約三十餘歲,長得十分妖豔,她也是一個野心極大的女人,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不惜對大宋發動舉國戰爭。

她眉頭一皺,“什麼叫做軍城不見了,這是什麼意思?”

“啓稟太后,微臣今天上午得到一個重要情報,遼國將東勝州割讓給了大宋。”

樑太后心中一驚,連忙問道:“爲什麼要割讓東勝州?”

“好像是爲了和大宋交換易州。”

“什麼!”

樑太后頓時杏眼圓睜,滿臉怒氣道:“這應該是兩個月前的事情,爲什麼現在纔得到消息?”

“好像是宋朝和遼國封鎖了消息,我們在汴梁的探子沒有得到這個情報。”

“一羣沒用的窩囊廢!”

樑太后氣得臉色鐵青,拍桌子大罵道:“宋軍拿下榆林,就到了河套家門口了,這麼重要的情報,居然拖了兩個月纔得到,立刻將駐宋朝的使者和情報頭子都給我召回來,一定要嚴懲他們!”

“太后,現在當務之急是不能讓宋軍佔領河套,微臣建議火速派一萬騎兵趕赴河套,務必要奪回河套。”

到目前爲止,他們都沒有意識到,宋軍的真實企圖,還以爲宋軍僅僅只是想佔領河套。

樑太后想了想,立刻道:“河套屬於黑山威福軍司,就讓威福軍司一萬五千軍隊趕赴河套,這本來就是他們職責,令他們明天一早就出發。”

“微臣遵旨!”

樑乙埋下去了,樑太后瞥一眼站在旁邊的罔萌訛,“我今天沒有心情,大將軍告退吧!”

罔萌訛上前道:“我是覺得應該多派軍隊去河套,一萬五千人還是稍微少了一點。”

樑太后明白他的心思,他是想利用這個機會奪取軍權,她雖然支持罔萌訛,但也不希望他和樑乙埋之間矛盾加深,便道:“一萬五千人不少了,先去看看情況,宋朝想在河套放牧養馬,我絕不會讓他們得逞!”

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
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