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

今晚多雲,厚重的烏雲遮蔽了天空,關城內外一片黑暗,耶律那也站在一塊大石上,冷冷注視着數千軍隊沿着山道緩緩而上。

山道長約一里,寬不足兩丈,坡度在四十五度左右,兩邊都是懸崖峭壁,如果上面有滾木礌石砸下,幾乎無路可逃,當然,如果身體緊貼着懸崖,或許能躲過一劫。

夜襲的遼軍士兵大約有三千人,這是遼軍兩次攻打失敗後總結出來的經驗,人數太多,進退不方便,簡直就是被宋軍屠殺,人數太少,進攻會後繼無力,三千人是最適合的人數,既然能保證進攻人數,下方還能留下一半的空間。

士兵們舉着盾牌,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向上,儘量不發出任何聲音,防止被城關上的守軍聽到。

就在距離城頭還有三百步時,幾名士兵忽然同時發出了慘叫聲。

“啊——”淒厲的慘叫聲驚破了寧靜的夜。

“怎麼回事!”遼軍主將怒問道。

“地上有蒺藜刺!”

緊接着又有士兵慘叫起來,另外幾名士兵也踩到了蒺藜刺,長長的尖刺刺進腳底,那種劇烈的疼痛讓他們無法忍受。

這時,城頭上有宋軍士兵叫喊起來,遼軍主將見無法隱秘了,一揮戰刀,“給我殺!”

“殺啊!”三千遼軍士兵一躍而起,向城關狂奔而去。

‘咚!咚!咚!’城頭上鼓聲大作,城頭上正在休息的士兵紛紛起身,張弓搭箭向黑暗中射去,滾木礌石也如雨點般砸下去。

‘轟隆!轟隆!’的撞擊聲中,夾雜着一片慘叫聲。

“停止射擊!”姚勝高喊一聲,所有士兵都停止了射擊。

姚勝回頭對幾名士兵道:“發射一枚鐵火雷!”

弩炮早已上弦,兩名士兵抱着一顆六十斤重的鐵火雷放在槽架上,衆人閃開,一名拔掉雷帽,點燃裡面的火繩。

火繩嗤嗤燃燒,漸漸燒到瓶口,鐵火雷內部還要燒一段,但只要保證投出去不會因撞擊熄滅,那就可以發射了。

“發射!”旁邊旅帥一聲令下,士兵扳動了下面的懸刀。

‘嘭!’一聲悶響,鐵火雷被投射出去。

黑暗中,鐵火雷落地,骨碌碌向山下滾去,城頭上所有士兵都捂住耳朵蹲下。

而遼軍卻利用宋軍短暫的停止射擊機會,狂奔而上,距離關城已不足百步。

這時一個冒着白煙,黑黝黝的大圓球砸進了人羣中,幾名士兵躲閃不急,被砸中倒地。

還不等遼軍士兵發應過來,鐵火雷迸射出一道赤亮的紅光,在密集的人羣中驚天動地爆炸了。

強大的氣浪將數十名士兵掀飛到空中,靠近鐵火雷最近了十幾名士兵更是被炸成碎片,衝擊波將更遠的士兵活活震死,無數士兵被飛濺的鐵片和鐵釘所傷,更多的人雙耳失聰,痛苦地趴在地上。

山道上士兵太密集,難以躲閃,一顆鐵火雷便炸死炸傷五百餘人,後面的士兵都嚇得魂飛魄散,掉頭向山下逃去。

www◆ ttκan◆ ℃o

硝煙漸漸散去,空中瀰漫着刺鼻的血腥之氣,就連百步外的城頭上也聞到了這種令人作嘔的氣息。

山腳下,耶律那也目瞪口呆望着遼軍士兵敗退而歸,他不由長長嘆了口氣,回頭對士兵道:“傳我的命令給耶律新豐將軍,第一,戰馬不要再喂黑豆;第二,派五千人去山谷中搜尋一切可以食用的東西;第三,戰死的馬匹可以用來食用。”

他不得不考慮最嚴峻的糧食問題了。

..........

在範寧部署的棋盤中,除了東海、西陘、太原城三步大棋外,還有不少小棋局,比如奪取婁煩關,比如再奪覺華島、開始修築寧遠城,再比如數十艘萬石大船抵達平州外海,大有準備在平州登陸的跡象。

南京留守蕭素颯已知八萬大軍葬身渤海,他心中驚恐萬分,首先考慮便是保護北撤的通道,唯恐宋軍切斷幽州和遼國的聯繫,急調南京道的八萬大軍防禦平盧到幽州一線。

就在南京道收縮防禦線,各路駐軍調往幽州和平盧之時,另一步棋也開始悄然走出。

一支一萬人的軍隊在都統制王啓功的率領下越過了白溝,正沿着易水秘密向西進發。

範寧第一階段的目標是收復幽燕,爲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就必須事先在幽州打進一根樁子,也是一個跳板。

考慮很久,範寧還是把目光鎖在易縣上,一方面易縣自身的防禦條件比較好,易守難攻,另一方面易縣緊靠涿州,可以隨時拿下幽州的南大門范陽縣,第三個原因就是遼軍在易縣的駐軍並不多,大部分軍隊都去攻打雁門關,在東線出現防禦危機後,南京留守蕭素颯便將攻打雁門關的一萬遼軍調到平州。

而易縣的守軍只剩下一千人,憑藉這一千人是守不住易縣的,更何況宋軍在撤離易縣時,已經爲下一次攻打易縣而刻意留下了漏洞。

一萬士兵藏身在易州一座隱蔽的山谷內,整整藏身了八天,就在他們糧食將盡,不得不要返回河北之時,這天下午,主將王啓功得到了消息,圍攻雁門關的一萬遼軍從易縣向東撤退。

這個消息讓王啓功激動萬分,他狠狠一拳砸在石壁上,絕處逢生啊!東線威逼的策略成功了。

王啓功當即下令道:“全軍出發,前往易縣!”

一萬軍隊帶着最後的兩天干糧,向五十里外的易縣疾速行軍而去,天剛擦黑,隊伍便抵達了易縣。

數裡外,王啓功注視着遠方位於半山腰處的易縣,他展開了一張圖紙,月光下依稀能看清楚。

易縣的水源是從高處流下的山泉水,匯聚一條溪河貫穿全城,從城北流入,從城南流出,最後流入易水。

溪水大約寬一丈左右,也不是很深,三尺左右,從南城下流出。

和所有的城池一樣,易縣的溪河也是在南北城牆下方開一條水道,再裝上粗大的鐵柵欄,插入水中的一頭鋒利無比,使宋軍很難通過潛水進入城內。

但守城的遼軍並不知道,當初楊文廣佔領易縣後,爲了下一次攻佔易縣,在水道中做了手腳,他令士兵將北城的水道又挖深了四尺,上面鋪上石板,撒上碎石,看起來和從前沒有什麼區別,但只要抽掉石板,士兵就能從水道中直接潛入城內。

楊文廣之所有選在北城,因爲北城外便是亂石堆,走數十步便是山崖,地面坎坷不平,非常不利於攻城,更重要是,易縣的軍營在南面,所以就算被遼軍發現,也難以及時趕來支援。

一百名精銳士兵已經準確就緒,他們貼城而站,城頭倒是有幾名守城士兵在來回巡邏,但顯得十分鬆懈,更像是一種例行公事的巡邏。

就在城牆拐彎處,統制陳華率領三千士兵已經在這裡集結,這時,陳華卻有了新的想法。

楊都統留下的暗道只是在極端情況下才使用,也就是城頭防守嚴密,使他們無計可施之時才使用。

但現在陳華髮現東城頭幾乎沒有士兵巡防,他們可以直接攀城而上,何必再走水道?

陳華有臨機處置權,他當即叫停了準備潛水的百名士兵,又迅速掛上了十幾副繩梯,數千士兵沿着繩梯迅速向城頭上攀去。

城頭上靜悄悄的,只有兩個城門上方有士兵巡邏,宋軍士兵蜂擁而上,立刻被巡邏士兵發現,守軍大喊大叫起來,城頭隨即敲響了警鐘。

在軍營內聽到警鐘聲的士兵驚慌失措地衝出軍營,卻迎面射來密集的箭雨,遼軍士兵紛紛慘叫倒下,剩下的士兵退回了軍營,藉助軍營的圍牆等防禦工事和宋軍對射。

這時,一名體格極爲強壯的大漢在十幾名士兵的掩護下,出現在軍營圍牆外,他抱着一隻四十斤重的鐵火雷奮力扔進了軍營內,只片刻,軍營傳來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濃煙瀰漫,遼軍的反擊瞬間消失了,數千士兵一擁而入,殺進了軍營內........

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
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