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

趙禎風已經快二十天,在御醫的精心調製之下,趙禎的身體也一天天恢復,開始能說話,能在御花園內簡短散步。

這次風也給趙禎的身體敲響了警鐘,他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再年輕,留下子嗣已經不太可能,那麼誰能繼承自己皇位,已經是趙禎不得不面對的大事了。

從感情看,他更疼愛張貴妃的義子,趙惲聰明好學,很討趙禎歡心,當然,這也是趙禎愛屋及烏的結果。

但理智卻告訴趙禎,年輕的趙宗實更爲穩重、睿智,能力很強,更能繼承自己的大位。

這段時間,趙禎一直在感情和理智徘徊,始終難以下定決心。

養心殿內,趙禎正躺在牀榻靜靜思索着自己執政二十年的得失,一個人在病體軟弱的時候,往往會反省自己所作所爲並且總結教訓。

趙禎也不例外,這次病倒,他也開始反省自己的執政得失,在考慮自己將來怎麼去面對列祖列宗。

這時,一名宦官低聲道:“陛下,相公和富相公來了!”

“宣他們進來!”

宦官出去了,片刻,彥博和富弼被領進了病房,兩人見天子臉色蒼白削瘦,沒有一絲血色,心都十分難過,連忙前行禮,“參見陛下!”

“兩位愛卿,請坐!”

宦官搬來兩隻繡墩,讓他們病榻前坐下。

彥博關切地問道:“陛下感覺好點了吧!”

趙禎苦笑一聲道:“朕說話還有點困難,但御醫鼓勵朕多說話,所以把你們召來,朕想了解一下朝情況。”

彥博和富弼對望一眼,彥博稍稍沉吟一下便道:“今年的開局不錯,尤其鯤州去年秋天解來一百萬兩白銀,在一定程度緩解了財政吃緊,六千根琥珀木也賣出十萬貫錢的好價錢,填補了內庫虛空。”

趙禎臉露出一絲笑容,“誰說鯤州是朝廷財政的無底洞,在關鍵時刻,鯤州也有回報,一百萬兩銀子啊!這相當於去年大宋全年的採銀產量。”

“據說日本盛產白銀,尤其在東北部地區,金銀產量都很高,範知事將淘汰的裝備高價賣給掌握大量銀礦的安倍家族,雖然微臣並不是很贊成這種方式,不過這也讓微臣意識到,和日本進行貿易,確實能收穫大量金銀。”

這時,富弼在一旁道:“範知事以貿易方式支持安倍家族,也是爲了削弱日本對鯤州的窺視,微臣倒認爲不必太早下結論,觀察幾年後再商議此事。”

富弼明顯和彥博在對支持安倍家族意見相左,兩人一時都沉默了。

趙禎微微笑道:“朝廷不必爲此事爭論,朕既然全權委託範知事處理對日本關係,這是他的職權,朝廷不要干涉了。”

彥博只得默默點頭,趙禎又嘆息一聲道:“這段時間朕身體惡化,曾一度在想,朕如果去見列祖列宗,該對他們說點什麼,朕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政績?”

彥博和富弼大驚失色,兩人連忙道:“陛下身體已經在慢慢康復,不可胡思亂想!”

趙禎擺擺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朕如果不抓緊時間做點什麼,以後去九泉之下,真的無法面對太祖太宗,這場大病倒讓朕下定了決心。”

“陛下是指鯤州?”

“不光是鯤州,還有鯨州,範寧曾再三建議朕在鯨州修建軍城,朕遲遲未能下定決心,朕再三考慮,還是覺得應有進取之心,在鯨州修建軍城。”

彥博沉聲道:“陛下,遼國特使昨天抵達京城了。”

趙禎一怔,問道:“遼使爲何事而來?”

“名義他們是爲耽州而來,但我們都一致認爲,他們還是擔心我們開發鯤州,會對遼國不利。”

趙禎淡淡笑道:“看來我們想做點事情,保密還是大問題啊!”

“主要是因爲鯤州之事,天下皆知,想瞞住遼國確實不太可能,我們只能在關鍵機密加以控制,象鯤州發明的鐵火雷,目前只有知政堂知道,這個秘密甚至連軍器監都瞞住了。”

趙禎點點頭,“耶律洪基剛剛即位,正是意氣風發,想做一番大事之時,他的擔心也不能輕視,可以給他們解釋清楚,我們在海外開闢疆土只是爲了貿易,並沒有打算對遼國不利,總之,態度要誠懇,該否認的地方要堅決否認,朕不希望遼國這麼快意識到危險,這會對我們海外開疆不利。”

“微臣明白了,一定會按照陛下的吩咐,應對好這次遼國來使。”

趙禎微微嘆口氣,“朕希望儘快開春,範寧進京述職,朕有很多問題要好好詢問他。”

..........

從養心殿出來,富弼苦笑一聲對彥博道:“相公有沒有發現,官家大病一場後,似乎對鯤州更加關注了。”

彥博點點頭道:“官家其實不僅僅是對鯤州關注,而是對海外開疆關注,恐怕他是想把海外開疆作爲最大的政績,百年後向太祖太宗交代。”

遼國使者叫做耶律阿驢,是遼國南院兵部侍郎,這次他奉遼主耶律洪基的密旨,南下大宋詢問海外開疆一事。

耶律洪基是去年登基爲遼帝,他十分年輕,今年才二十四歲,正是意氣風發,想做一番大事之時。

幾個月前,高麗使者向耶律洪基呈了一份地圖,並指責大宋佔據耽州,目的是圖謀遼國,這份地圖讓耶律洪基着實嚇了一跳,宋朝所佔的耽州居然緊靠遼東,如果宋朝在耽州駐紮十萬大軍,這不是一眨眼能殺到遼東腹地。

而且據說宋朝還設立了更大的鯤州,鯤州在哪裡他們不知道,但耶律洪基懷疑鯤州也在遼國旁邊,他便派特使前來宋朝瞭解大宋海外開疆的情況。

耶律阿驢住在京城遼國館,這相當於遼國在宋朝的大使館,佔地近三百畝,各種建築數百間,還駐紮了三百契丹士兵。

耶律阿驢是契丹皇族,年約四十歲,他是武將出身,長得體格魁偉,相貌粗獷,一臉大鬍子,看起來頗有幾分兇相。

在遼國館的大堂內,耶律阿驢正站着一幅地圖前,聽取京城情報頭子耶律平的彙報。

“卑職經過多方調查,基本可以確定,鯤州在日本國的北面,是一座很大的島嶼,據說荒無人煙,條件十分艱苦,距離大宋至少有萬里之遙,坐船要一個多月才能到。”

耶律阿驢眉頭一皺,他連日本國在哪裡都沒有概念,更不會用說日本國的北面了。

“我只想知道,這個鯤州距離遼國有多遠?”

“具體距離遼國有多遠,卑職也不清楚,但聽一名船伕說過,距離遼國至少有幾千裡。”

耶律阿驢聽說相距幾千裡,他稍稍鬆了口氣,目光又轉向桌的地圖,這是耶律平搞到的從前新羅的地圖,新羅雖然被高麗繼承,但地理位置卻不會變。

這幅地圖,耽州位於新羅的下方,而並不是高麗給他們地圖繪製那樣,耽州位於高麗西北,緊靠遼東。

“你這幅地圖準確嗎?”

“肯定準確,這是一百多年前的老地圖,而且根據卑職調查,耽州距離長江口很近,乘船十天能抵達,不可能在遼東。”

“該死的高麗奴,竟然敢欺騙皇帝陛下!”

耶律阿驢十分惱火,他當然明白高麗人的不良居心,他們不敢招惹宋朝,便欺騙遼國來向宋朝施壓,企圖利用遼國的手來奪回耽州,其心可誅。

耶律阿驢負手走了幾步,又回頭道:“耽州放下了,再說說鯤州,宋朝想在鯤州做什麼?”

耶律平小心翼翼道:“卑職搞到一份去鯤州赴任的官員名單,卑職發現裡面有不少羣牧司的官員。”

“你是說,大宋真是想利用鯤州來養馬?”

“卑職沒有更多證據,不敢斷言,不過卑職聽說那邊冬天極爲寒冷,下雪堆積人還要高,按理,這種惡劣的天氣,戰馬也難以生存,所以卑職也有點迷惘。”

耶律阿驢想了想道:“這件事你必須要調查清楚,如果宋朝真是用鯤州養馬,那是對我們大遼不利,我們必須要有所應對。”

“恐怕算卑職查清楚,宋朝也不會承認。”

耶律阿驢哼了一聲,搖搖頭道:“他們當然不會承認,天子的意思是,我大遼也要建立水軍,不能任由宋朝在海外肆意妄爲!”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七十章 比賽要延期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