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

兩天後,在《信報》上,範寧發表了實名文章《那裡蘊藏着無盡的財富》,文章詳細介紹南大陸的現狀,以及各種豐富礦藏,不僅有金銀礦,還有高品位的鐵礦以及炭礦,文章中描述了南大陸百姓的幸福生活,文章中指出南大陸其實並不遙遠,只要二十幾天就能抵達,他鼓勵更多百姓移民南大陸,鼓勵更多的商人去南大陸開礦。

這就是要用輿論來進行鋪墊了,當天上午,範寧正式向曹太后提交了他關於南大陸的開發投資計劃書。

提出在三年內分五期投資一千萬貫的計劃,這份計劃曹太后也沒有立刻表態,她需要考慮後再說。

知政堂的圓廳內,幾名相國開始商議南大陸的開發方案,這是天子昨天壓下來的頭號大事,相國們不得不重視。

議事由右相富弼主持,除了七名相國外,還有二十幾名各部侍郎、監卿、三司主案等實職高官。

這裡需要多說幾句,宋軍收復幽燕後,戰爭暫時平息,王安石繼續推動他的變法,這一次變法是重頭戲,改革官制,簡而言之就是恢復唐制。

自大宋建立以來,六部以及各寺監基本上都被架空了,實權被三司掌控,還有東西審官院將吏部架空,樞密院架空了兵部。

最後導致各部侍郎、郎中只是一個頭銜,官員們帶着這個頭銜去地方任職,再比如相鄰的兩個縣,很可能是一個是轉正後的京官知縣,另一個卻是沒有轉正的縣令。

大宋官制非常複雜,也非常混亂,既無定員,也無專職,機構重疊,到最後就連吏部和審官院的官員都是一頭霧水。

這種過於複雜的官制就帶來大量只拿錢不幹事的冗官,造成政出多門,朝廷效率極其低下等等後果。

但改革官制必然會涉及大量官員的利益,所以之前趙頊採納了範寧兩步走的建議,第一步清理虛官。

用爵位和海外土地換虛官,並准許爵位繼承三代,這個方案得到了虛官們的響應和擁護,包括節度使、防禦使、觀察使、刺史、太守、團練使、別駕等等大量虛官都被順利裁撤,朝廷內的官員少了一半,每月俸祿開支也減少了數十萬貫。

後來因爲爆發戰爭,官制改革暫停,現在又隨着戰爭平息而重新啓動。

這一次是涉及實質權力的變更,所以更加艱難,會觸犯太多官員的切身利益。

大宋實行低官掌重權的制度,比如,一名三司官員掌握着四品官的權力,但他本人只是一個七品小官,王安石的變法就是權職對等,四品官掌四品權,無疑會剝奪大量低官的權力,關鍵是很多小官身後有大量利益團體,這是幾十年形成的,王安石這一刀砍下去,不知會觸犯多少人的切身利益。

此時,議事還沒有開始,相國都在低聲議論,歐陽修對範寧道:“知政堂也要變了,恢復成三省元豐改制,很快就要實施。”

範寧笑問道:“具體怎麼改?”

“以尚書左、右僕射爲宰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行侍中之職,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行中書令之職,藉以發揮中書揆議、門下審復、尚書承行的職能,但實際權歸中書。”

“那參知政事呢?”

“參知政事改稱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和尚書左、右丞。”

“那就是說,知政堂議事以後就沒有了,還有原來的五個參知政事縮減爲四個,把我這個樞密使踢開了?”

歐陽修看了看左右,把聲音壓得更低道:“現在天子的意圖不清楚,但我個人感覺,恐怕是知政堂議事有點把天子權力架空了,朝會成了虛設,以後重要事情恐怕會在朝會上決定。”

設立副相國參知政事,本意是爲了分宰相之權,後來在實際操作中漸漸形成了表決制度,一旦表決通過,天子發表意見的餘地就小了,對天子的權力造成了很大的限制,另外朝會的討論也成爲虛設,朝會通過,但知政堂表決不通過,一樣沒用,相反,朝會大臣強烈反對,但知政堂表決通過,大臣們反對也沒有意義。

所以趙頊便想借這次官制改革的機會,恢復唐制,取消知政堂表決制度,在朝會上討論決定,一方面是增大了羣臣的建議權,同時也能使天子之權在朝會上充分體現出來。

如果是取消知政堂的表決權,那麼範寧這個樞密使就不存在被踢出決策圈一說了。

這時,富弼走了進來,手中拿着一疊文稿,他把文稿交給從事,讓他分發下去。

範寧很快拿到了文稿,果然是南大陸的開發計劃,難得知政堂的效率這麼高,天子提出要求才短短兩天時間,就拿出一份完整的方案了。

整份方案有五頁,四千餘字,準確說,這同樣也只是一份五年期的方案,在五年內移民五十萬人,大概十二萬戶,近期招募十萬日本礦工,追加駐軍兩萬人。

方案很詳細,甚至詳細到遷徙那些州縣的百姓,但這份報告中卻絲毫不提錢財耗費的問題,估計這個問題是要交給自己了。

富弼輕輕咳嗽一聲,圓廳裡立刻安靜下來,富弼這纔對衆人道:“這次議事其實很倉促,我原本是想過幾天再和大家商議,但官家今天一早特地把我召去,要求我明天必須拿出方案,大家看看吧!就是你們手上的方案。”

韓絳舉起文稿道:“富相公,我簡單看了一下,上面說追加駐兵兩萬人,近期招募十萬日本礦工,首先我想知道,這個近期是指什麼時候?”

富弼道:“今年之內。”

“那兩萬人軍營有沒有修建?就算用帳篷吧!可招募十萬日本礦工,按照管理,每個礦工要預支五個月的工錢給他們家人,每人十兩銀子,十萬人就是一百萬兩銀子,我們現在財政十分緊張,是否拿得出這筆錢?”

富弼向範寧望去,範寧只得苦笑一聲道:“我今天也把一份南大陸開發計劃交給了太后,只是偏重於錢財開支,我也提到了兩萬軍隊的駐紮開始,十萬礦工的勞務開支計劃,希望太后今年先撥付兩百萬兩銀子。”

衆人頓時明白了,開發南大陸原來是在內庫的主意,韓絳連忙問道:“那太后肯批准嗎?”

“第一年的兩百萬兩銀子,太后沒有明確表態是否同意,但她提出了一個要求,如果有必要讓內庫承擔南大陸的開發支出,就必須建立一個專庫,這個專庫的每一筆支出,必須用在南大陸上,不準挪作他用。”

範寧又看了看衆人,“太后的這個條件大家是否同意?”

wωw▲тtκan▲¢ o

文彥博緩緩道:“太后對於內庫錢財的使用一向要求嚴格,從前年到現在一共只批准五筆,建工學院和太學擴招批了兩筆,建慈幼院批了一筆,河南府災民賑濟和祭祀先帝各一筆,我記得很清楚,所以太后提出建專庫的要求很正常,也合理,我覺得可以接受。”

富弼也點點頭,“我也認爲合理,可以建立專庫,專門用作南大陸開發所用。”

韓絳又追問範寧:“招募十萬礦工的百萬兩銀子,太后批不批?”

範寧笑道:“只要專庫建立起來,我想問題不大。”

富弼又問道:“範相公對我這份計劃,還有沒有什麼補充?”

範寧微微欠身道:“富相公的計劃我基本上贊同,但我還想追加兩點。”

“範相公請說!”

“第一是移民人數我覺得不夠,希望能在五年內移民二十萬戶,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建議,知政堂可以斟酌,或者報告上不要那麼明確,可以寫移民人數從十二萬戶到二十萬戶之間。

第二,我感覺報告沒有體現出煉製精鋼優先的意圖,比如,探礦官員先派出多少?高水平的冶煉工匠準備派出多少?在哪裡建冶煉場?利用焦炭冶煉,那麼煉製焦炭的方案是什麼?碼頭上倉庫怎麼建設?運送鋼鐵的船隻怎麼安排等等,報告上都沒有看到,富相公,天子恐怕更關心我說的這些內容吧!”

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
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