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

從曹府出來,範寧先送趙仲針回宮,馬車上,趙仲針不解地問道:“我一直以爲是先從給士兵開戶着手,範叔給老爺子解釋時,怎麼又變成了先精簡兵員?”

範寧微微一笑,“柿子要撿軟的捏,變法也要從最容易處着手,精簡兵員肯定會觸動很多士兵的利益,但我們給出二十畝地補償,士兵利益有了補償,牴觸就會小得多,而且精簡兵員能給很多吃空俸的將領以消帳的機會,我們可以既往不咎,但如果不知好歹,那就別怪我們下一步清查空俸時無情了,這就叫先禮後兵,先懷菩薩心腸,再顯霹靂手段,讓將領們無話可說。”

趙仲針恍然大悟,躬身抱歉道:“範叔高明,小侄受教了。”

範寧又笑道:“變法向來是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我們只要拿出兩千頃上田就能消除士兵的牴觸情緒,將來要裁三十萬人時,朝廷不一定能拿出六萬頃土地,所以這只是因爲我們沾了試驗的光,以後天下變法時得另想補償的辦法,不可刻舟求劍!”

“小侄明白,明天上午就去催催韓相公,讓他拿出土地和銀子來。”

說笑之間,範寧便將趙仲針送到上東門,他從這裡回弘文館宿舍,在還沒有正式上任前,趙仲針依舊是弘文館的學生。

範寧隨即又讓馬車去了朱元豐的府宅,他獨自在京城出差,肯定是住在朱元豐府中,而不會住在處處講究規矩的岳父府上。

.........

次日中午,《小報》、《信報》和《朝報》都刊登了曹琮寫的同一篇文章,《論冗兵之危害》,文章剖析事實,從財力負擔沉重、士兵生活困苦、戰鬥力銳減以及軍隊內部貪腐橫行四個方面來進行詳細的闡述。

這篇文章登出,頓時在朝野上下引起掀然大波,此時京東路廂軍實施變法的決定還沒有正式宣佈,很多人都不知道曹琮劍指何方。

張堯佐昨天便知道趙仲針將在京東路廂軍推行軍隊變法一事,這件事讓趙堯佐又恨又急,恨是趙文惲不爭氣,被趙仲針一次次踩在地上,在宮中呆了十年,還不如在宮中呆了幾個月的趙仲針。

急是趙仲針已經封樑郡王了,代天子巡視京東路,這分明就是要上位的先兆,可趙文惲在做什麼,居然還在弘文館讀書,他就不能給自己爭口氣嗎?

“阿斗!他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張堯佐氣得將報紙往桌上重重一拍,“他自己不求上進,我再爲他拼命有什麼用?”

楊鎧見張堯佐又把責任推給了趙惲文,心中暗暗嘆息一聲,每次出事,責任都是別人的,這位張太師從不會檢討自己的錯誤。

“賈昌朝怎麼說?”張堯佐回頭狠狠瞪了一眼楊鎧。

楊鎧今天上午秘密會見了張堯佐的女婿李雲,張堯佐又把希望寄託在賈昌朝身上。

楊鎧搖搖頭,“李雲說,賈昌朝從沒有要求過賈家想任三任相國,賈昌朝說,有他這一任相國,他已經不愧於祖先了,子孫自有子孫福,輪不到他來操心。”

“不要臉的混賬!”

張堯佐恨得牙根癢癢,就想一口咬死賈昌朝,當初趙文惲佔上風時,是誰堅持要三個相國才肯跟自己結盟,現在見天子偏向趙仲針,又把自己說過的話吞回去了。

賈昌朝這種兩面三刀的混蛋簡直比韓琦、範寧還要可恨。

楊鎧又道:“不過李雲還是透露一些消息。”

“什麼消息?”

“天子要在京東路推行廂軍變法,準備讓趙仲針主導。”

“屁的主導!”

張堯佐恨恨道:“他一個小孩子,懂個屁啊!明明就是範寧在做,他最後去摘桃子,變成他的功勞。”

“太師,問題就在這裡,我同意賈昌朝的見解,這是天子在考驗趙仲針,一旦變法成功,恐怕趙文惲就真的輸了。”

“你覺得真是這樣?”張堯佐瞪大眼睛問道。

楊鎧點點頭,“太師,這是一個很危險的兆頭,昨天天子單獨在麒麟殿召見範寧和趙仲針,還不準任何內侍在場,我就覺得很不對勁,事出反常必有妖,天子當時一定承諾了什麼,或者暗示了什麼,但我們卻不知道。”

昨天麒麟殿的對話十分隱秘,連一向宮中消息靈通的張堯佐都不知道談話內容,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張堯佐頓時有點慌了手腳,急聲道:“我們決不能讓趙仲針變法成功,這是我們最後的希望,你說該怎麼辦?”

.........

在第三天的報紙上,又出現了高家家主高繼宣寫的文章,是應和昨天曹琮的《論冗兵之危害》,而此時,很多朝臣都知道了新冊封樑郡王的真正差事,居然是去京東路針對廂軍變法,原來這些老軍頭都是在支持趙仲針。

御書房內,趙禎放下手中的報紙,臉上露出一絲笑意,皇孫趙仲針做得不錯,知道首先要爭取輿論,爭取這個老軍頭的支持,在道義上獲得充分支持,這樣才能壓制住反對者的聲音,這是最關鍵的一點。

趙禎當然知道這是範寧出的主意,但他還是毫不客氣地將這些功勞算在趙仲針身上,趙仲針是帥,範寧是將,大將立下的功勞,當然是歸元帥所有。

趙禎又翻了翻今天一早趙仲針送來的第一份報告,彙報他這兩天的活動,包括他和範寧的第一次商議,去朱氏錢鋪調研,拜訪曹府,向知政堂申請財力土地支援,昨天下午又去了軍營調研,這些活動寫得非常詳細,足足寫了一萬多字,讓趙禎看了一個上午。

這份報告令他大爲欣慰,趙仲針並沒有立刻跑去應天府倉促變法,而是進行充分的準備,財力、輿論、軍隊內部支持、技術支持、底層調查,幾乎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趙禎尤其讚賞趙仲針先從清理超齡士兵着手的想法,這是個非常絕妙的突破口,有利於將領們迅速與吃空俸的不法行爲進行割裂,這相當於自查,給將領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當然,有些帳還是要算,但不是現在,而是變法成功後再秋後算帳。

趙禎欣賞的並不完全是方案本身,更多是欣賞趙仲針這種從今開始,既往不咎的做法,冗兵問題已經存在上百年了,要追究過去的行爲,根本就不可能,也不現實,反而會激化矛盾,使變法無法進行下去,只有懂得取捨,懂得妥協,才能取得變法成功。

這是趙禎從慶曆革新的失敗中總結出來的慘痛教訓,他很欣慰趙仲針在這一點上沒有重蹈自己的覆轍。

自己沒有看錯人啊!

這時,有宦官在御書房外稟報,“陛下,韓相公求見!”

“請他進來!”

不多時,韓琦匆匆走了進來,躬身行一禮,“微臣參見陛下!”

“韓相公有什麼事?”

韓琦將一份知政堂的決議呈上,“陛下,這是關於支持京東路廂軍改制變法的知政堂決議,知政堂一次性通過了決議,決定撥付官田三千頃,錢五萬貫,糧食三萬石。”

趙禎有點驚訝,“賈相公和田相公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韓琦明白天子趙禎的驚訝,賈昌朝和田況都是支持趙文惲的人,但今天的表決確實出人意料,只有田況一人反對,賈昌朝卻出乎意料的投下贊成票,而且提出了設立督察官,監督土地和錢真正用到變法上。

“陛下,田相公認爲這樣撥付錢財沒有先例,會增加朝廷負擔,他不同意,但賈相公卻說這是改制冗兵走出的最積極的一步,他全力支持。”

趙禎立刻明白了,這個老奸巨猾的賈昌朝啊!開始轉向了,田況顯然還沒有發應過來。

趙禎沒有說什麼,看了看決議,又問道:“還沒有具體方案?”

“啓稟陛下,土地錢糧的具體方案沒有出來,是因爲要配合京東路的廂軍改制,等京東路那邊方案出來後,這邊就開始制定了,現在只是一個總數量的決議。”

“可以實施!”

趙禎隨即提硃筆在決議上畫了個圈,批准了這份支持京東路廂軍改制的決議。

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
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