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

範寧的方案需要進行大量的準備,尤其糧草必須提前北上,還有民兵的招募流程,這些細節富弼和文彥博趕回知政堂商議,範寧則被天子趙頊留住了。

“陛下和太后相處還好吧!”

沒有人在旁邊,範寧說話便率直了很多。

趙頊輕輕嘆口氣,“總得說還好,就是.....就是在一些重大問題以及大臣任免上,我們的想法有些牴觸。”

“主要是指變法嗎?”

趙頊點點頭,“皇祖母除了民兵法和農田水利法批准了意外,其他變法她一概否決,另外,王相公推薦了幾個大臣,還沒有到從三品,但她還是插手否決了,還有,朕想在太學中設立工學,她也不同意,要求把工學改成爲畫學。”

範寧心裡也明白,雖然曹太后表面上退讓了,讓出了軍權的政務權,她只掌從三品以上人事權,但這些退讓是不能違揹她的原則,曹太后可以說是強硬的保守派,涉及變法革新之類,她一般都不會同意。

自己去年耗費了多少口舌才勉強說服她答應把勞役改成民兵法,王安石推行的保甲法和青苗法已經被徹底否決,其他新法也很難過曹太后那一關,不過她居然反對在太學中設立工學,自己要和她談一談此事。

沉吟片刻,範寧微微笑道:“或許太后認爲變法時機還不成熟,陛下暫時把精力放在西夏和遼國上,等我們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再回過頭談變法也不遲。”

趙頊默然,半晌,他嘆息一聲,“也只能如此了!”

他隨即又問道:“範相公真的贊成和遼國和談?”

範寧點點頭,“我需要時間進行部署,另外,遼國的民族反抗也出乎我的意料,如果給我時間進行部署,以及挑起遼國大規模內亂,三年後,我們再攻遼國或許效果會更理想。”

“相公能不能詳細說說?”趙頊滿含期待問道。

“微臣本來打算這兩天寫一份詳細報告給陛下,既然陛下現在想知道,微臣就簡單說一說。”

範寧笑着繼續道:“微臣打算走四步棋,首先是建軍城,一共有三處,第一處是在高麗北部的身彌島和平島各建一座大軍城,常駐兩萬人,以耽州作爲後勤補給基地,糧食、豬羊、蔬菜等等,保證駐軍的日常需要,現在軍城已經開建,估計年底能建成。

第二處是在鯨州,這一處建軍城和港口陛下已經同意,現在軍城和港口由鯤州負責實施,最快明年中旬能完成。

第三處是在覺華島和遼西走廊,在覺華島上建城沒有問題,但遼西走廊上建城,肯定會遭到遼國的強烈反對,事實上,這一處建城只是作爲一個煙霧,另外兩處建城纔是重點。”

趙頊本想說,遼國談判肯定會涉及到覺華島,但他還是沒有打斷範寧,嘴脣動了動便忍住了。

範寧又繼續道:“第二步是收買遼國重臣,目前參謀司司馬劉奎冒充皇商已經和遼國權臣耶律乙辛搭上了關係,並和他達成了五十萬貫的交易,裡面涉及到遼國嚴禁出口的種馬和生鐵,下一步是收買張孝傑,微臣想利用耶律乙辛和張孝傑的貪財,一步步把他們拉過來,再利用他們二人在遼國內部製造危機,陛下,這纔是遼國走向滅亡的根本,軍事打擊動搖不了遼國國本,只有內部瓦解纔是滅國之道。”

“說得好!”

趙頊脫口讚道:“那相公的第三步呢?”

“第三步就是挑起遼國民族內亂,這幾年遼國財政吃緊,對各民族的壓迫非常殘酷,漢人的稅賦翻了幾倍,女真人和草原各部也加大了盤剝,漢人造反可能性不大,但女真部、烏古部和敵烈部已經在遼國造反,我們需要暗中支持他們,利用他們消耗遼國國力。”

“第四步棋呢?”趙頊已經急不可耐地想聽下去了。

“第四步棋是利用利用貿易來掏空遼國的民生和戰略資源,我們和遼國互市要多賣絲綢、瓷器、香料等等奢侈品,買他們的牛羊、藥材等物資,嚴禁糧食、布匹、鐵器等民生戰略物資輸入遼國,嚴禁商人和遼國貿易。

其次可以利用日本和遼國的貿易進行戰略欺騙,買遼國的生鐵、人口、兵甲,同時向遼國大量輸入銅錢,導致遼國錢賤物貴,物價暴漲,民怨沸騰,銅錢和物資都由鯤州來操作,日本朝廷只是配合我們做做樣子,作爲補償,我們可以暗中支持藤原家族對付源氏家族。”

趙頊負手走了幾步道:“這裡面有個漏洞,遼國會不會和高麗進行貿易來彌補自身的糧食等物資不足,然後高麗再和我們進行貿易,把物資買回去?”

“確實有這個可能,這就需要我們和高麗交涉,嚴禁高麗和遼國貿易,如果他們不從,那他們就是大宋的敵人。”

趙頊點點頭,“高麗之事,朕再和知政堂商議一下,這四條方案朕非常贊成,辛苦範相公儘快拿出書面報告。”

“微臣這兩天就寫好,陛下切記要保密,事機不密,最終會功虧一簣。”

“放心!這件事朕會作爲軍國機密來處理。”

...........

範寧在御書房足足呆了近兩個時辰,出來時已經快到中午了,他坐上馬車前往朱府,他現在的應酬確實多,光需要去拜訪的老丈人就有三個,還要去拜訪幾位相國,維持私交之誼。

但範寧最想見的還是朱元豐,他需要要了解海外干將島的情況。

馬車緩緩在朱元豐府宅前停下,朱元豐和女兒朱潔已經等候在大門口,現在範寧的身份不一樣了,儘管是晚輩,但他畢竟是知參政事副相,不可怠慢。

範寧下了馬車,一眼便看見了朱元豐,他幾乎沒有變化,精神矍鑠,滿臉笑容,旁邊是朱潔,越發像個能幹的女強人了。

“三祖父,阿姑,好久不見了。”

“呵呵!阿寧現在是貴客了,快請進宅。”

朱元豐笑得嘴都合不攏,連忙將範寧讓進內宅,父女二人請範寧上坐,又讓使女上茶,範寧端起茶盞笑着對朱潔道:“聽說《信報》的銷量超過《快報》了,不容易啊!”

朱潔微微一笑,“多虧你的消息及時,能和戰報同步,我們的河北戰情要比《快報》早出來一天,加上我們和曹家的《導報》共享消息,對雙方報紙都有好處,而且還搞出一個蒸汽印刷機,很多人都衝着這個來買我們的報紙。”

範寧頓時有了興趣,“阿姑這樣一說,我倒很想去看看了!”

“等會兒就去唄!我馬上也要去報鋪。”

“好!等會兒和阿姑一起去。”

範寧又笑着問朱元豐,“看樣子蒸汽機搞得不錯嘛!”

朱元豐一臉苦笑,朱潔捂嘴笑出聲來,範寧一怔,“怎麼了?”

朱元豐嘆口氣,“蒸汽機制造已經被匠作監拿走了,由他們負責製造,嫌我們工坊產量太低,沒辦法,誰讓別人是官府呢!”

“爹爹,你幹嘛不承認,官府確實比我們造得多,質量不比我們差,而且人家也給了補償,免了商行兩年的稅,足有十幾萬貫啊!況且還封了你縣公的爵位,你就不用再抱怨了。”

“我就給阿寧說說,不行嗎?”

範寧驚訝道:“三祖父不做蒸汽機了?”

“做還是做,但產量太低,一個月只能造兩臺,剛好滿足我們自己的造船工坊使用。”

“那匠作監呢?”

範寧又問道:“他們一個能造多少臺?”

“他們一個月能造三十臺左右,現在礦山利用蒸汽機抽水,還磨面大工坊也用蒸汽機,但主要還是用在船上,你去汴河看看,縴夫都看不見了,都是一艘蒸汽船,後面拉拽着上百條平底拖船,聽說朝廷準備把福船全部改造成蒸汽福船,我的煉焦場已經擴大到一千人了,但焦炭還是供不應求,朝廷也準備在趙州和太原府再開兩座焦炭場。”

範寧笑道:“我當初建議蒸汽爐最好用焦炭,是因爲海船補充不易,而焦炭的發熱量大,海船就可以跑得更遠,但內河航運用普通的石炭就可以了,隨時可以補充,用焦炭太貴了,不合算。”

“這個你就別管了,船主們都會算賬,他們愛用什麼就用什麼,都去用石炭,我的焦炭怎麼賺錢?”

範寧笑了笑,便不再糾結這個話題,他問道:“北島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

“明仁和明禮就在京城,你回頭問他們好了。”

範寧一怔,“他們倆在京城做什麼?”

“你不知道?”

朱元豐驚訝道:“朝廷撥了一萬戶百姓給北島和南島,明仁和明禮專門來接人,曹家和高家也來人了,北島六千戶,南島四千戶,和朝廷的協議都簽好了,你居然不知道?”

範寧愣住了,這件事他真不知道。

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
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二十四章 石癡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