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

早朝上,兩個即將出臺的法令正在進行激烈辯論,朝會是天子趙頊用來制衡知政堂的一個有效手段,由範寧提出後,得到了趙頊的貫徹,取得了極好的效果。

海外實爵分封制度已經是第二次在朝會過堂了,第一個方案中軍隊條款遭到朝廷百官的強烈反對,所以沒有能通過,今天是修改後的第二次過堂。

軍隊條款已經沒有問題,所有海外封地不能擁有軍隊,只有按照大宋民兵法組織民兵,民兵人數不超過封地總人數的半成,也就是不能超過總人數的百分之五,在裝備上也有限制,不能擁有軍弩、大規模殺傷性火器以及萬石以上戰船。

另外在海外領地管理制度中,軍隊這一條也取消,商人購買的海島和土地甚至連民兵也不能擁有,如果有軍隊需要,可以向就近的海外官府求援。

兩部律法在修改後得到了通過,但還有些細節方面需要完善。

“陛下,私人購買海島和封地必須要有一個範圍,微臣建議在大宋沿海千里範圍內,私人不能成爲領主和國主,最多可以購置莊園,管理視同大宋境內莊園。”

提出這個建議的是監察御史蔡確,他這個方案得到不少大臣的贊成,王安石出列道:“陛下,蔡御史的建議確實很及時,另外微臣再補充一點,不僅是大宋沿海千里範圍內,而且在大宋在海外已經形成州縣的土地上,都只能適合莊園,包括鯤州、呂宋府、呂南府、寶州以及南大陸諸府縣。”

趙頊點點頭,問道:“其他幾位相公是否贊成蔡御史和王相公的方案?”

富弼幾人商議片刻,富弼躬身道:“臣等都支持!”

趙頊欣然道:“這一條作爲補充條例,加入兩部律法中,除此之外,大家還有什麼建議?”

富弼道:“還有就是關於王國、公國、郡國、縣國和鄉國的認定權限,知政堂一致認爲,應該由知政堂直管,而不再通過海外經略府,還有皇族的海外分封,也應遵同海外分封法令,再有就是關於海外監督,應另外製定監督條例。”

富弼的提議得到大臣們的一致贊成,趙頊點點頭,“可以批准!”

趙頊又高聲問道:“除了以上建議外,關於海外分封法和海外領土法,大家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建議,或者反對意見?”

趙頊問了三遍,都沒有人再反對,趙頊便點點頭道:“既然沒有新的反對意見,那把剛纔兩條完善後即可通過,不再進行廷議。”

早朝散了,衆人三三兩兩走出大殿,幾名相公卻來到紫微偏殿等候,天子召集他們另有事商議。

富弼對衆人笑道:“正好大家都在,我們也表決一下吧!”

衆人都苦笑一聲,天子都明着說通過了,知政堂表決還有什麼意義,不過大家也沒有什麼意見,畢竟朝會時,天子已經明確徵詢過大家的意見,幾位相國也商議過,所以也算是知政堂表決了,只是少了一個舉手的儀式而已。

衆人紛紛舉手贊成,算是通過了這兩部律法。

按照名單,目前有王國一處,公國七處,郡國九十七處,縣國和鄉國各超過了兩百處。

唯一的王國就是範寧的北島,將封爲楚國,南島封爲晉公國,主要是曹佾被封爲晉國公,其他六個公國都在呂宋府附近,幾乎都是皇親國戚,封王國的條件比較嚴格,就算從一品的嗣王和郡王也不能獲封,皇族也不例外,只能封公國,只有正一品王纔有資格封王國。

這時,有宦官高喊:“陛下駕到!”

天子到來,衆相公紛紛就位,這時,天子趙頊走進大殿,衆人起身行禮。

趙頊擺擺手,“各位相公不用多禮,大家隨意坐吧!”

衆人各自坐下,趙頊道:“召集大家是爲了商議一事,朕今天一早接到了楚王的急信,他建議朕再增兵二十萬,對遼國形成碾壓之勢,朕認爲可行,所以想和大家商議一下。”

衆人都有點奇怪,調兵從來都是天子之權,既然認爲可行,那調兵就是了,還要商議什麼?

難道是爲了糧草物資補給,但幽州調集了可供百萬大軍食用半年的糧食和五十萬擔草料,以及各種軍資,糧草應該不缺纔對,還要商議什麼?

還是富弼反應最快,他微微笑道:“陛下可是想御駕親征?”

衆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官家是想御駕親征,那就得把半個朝廷帶上了,難怪要和知政堂商議。

趙頊略有點臉紅,點點頭道:“楚王的信中也建議朕御駕親征,原本計劃兩年可滅遼,但現在看來,滅遼時機要大大提前了,這是大宋百年大事,朕想親眼做個見證。”

文彥博也笑道:“這確實是百年盛事,我們都想親眼見證,就算陛下不想去,我們也會慫恿陛下御駕親征。”

衆人七嘴八舌,都表示支持御駕親征,趙頊大喜,立刻道:“既然各位愛卿同意,朕就即刻下旨,調集京東路、開封府、應天府以及河南府二十萬民兵趕赴京城,加上十萬御林軍,一共三十萬大軍跟隨朕御駕親征。”

趙頊的旨意迅速下達到京東路各州府以及開封府、河南府和應天府,二十萬民兵迅速向京城集結,他們在京城換裝備後,立刻變成了戍衛軍,以十萬禁軍一起北上燕山府。

就在趙頊集結兵力的旨意下達七天後,三十萬大軍跟隨天子趙頊以及數百名朝臣浩浩蕩蕩北上燕山府,趙頊同時封幽州爲陪都,以巡視陪都爲由,御駕親征遼國。

..........

遼陽城的圍困戰已經進行了十天,宋軍利用超級投石機對遼陽城進行了殘酷的進攻,三次火燒全城,以及兩次震天雷對全城的轟炸,超過半數居民和三萬軍隊在烈火和爆炸中喪命,遼陽城已經千瘡百孔,幾乎沒有一棟完整的建築,耶律洪基佔地數千的行宮被燒爲白地。

這天晚上,又是一夜的爆炸,但這次爆炸卻是針對城牆,宋軍動用了一百二十顆爆城型大型鐵火雷,連續驚天動地的爆炸使大地之顫抖,就彷彿發生了一次小型地震,周長達五十里的東京遼陽城城牆被炸塌了一半,粉塵和濃煙瀰漫着城池。

次日天亮,陽光照在嚴重損毀的城牆上,到處是大片大片坍塌的城牆,城內的情形完全暴露出來,城內是黑漆漆的一片,靠近城牆的建築完全被燒燬,到處是殘垣斷壁。

曹詩望着城內的慘像,微微搖頭嘆息道:“太殘酷了。”

種諤卻冷冷道:“曹將軍,這是滅國戰爭,不得有半點婦人之仁,關係到遼東的長治久安,必須有殘酷手段震懾契丹人,若手段過於柔軟和緩,以後會遺患無窮,尤其城內的四萬軍隊是遼國的精銳騎兵,如果有可能,最好全部殲滅。”

這時,一支龐大的騎兵從城內風馳電掣奔出,足有近兩萬人,種諤當即令道:“立刻發信號,敵軍殺出來了!”

這是蕭惟信率領的兩萬精銳騎兵要突圍了,城內四萬騎兵被燒死炸死一半,蕭惟信見大勢已去,便放棄遼陽府,率領剩下的兩萬騎兵突圍,至於城內還有幾萬新招募的士兵,他也不管了。

他們沒有停留,疾速向北奔逃,準備逃往上京。

這時,幾支火箭騰空而起,在空中炸響,這是告訴前方埋伏的軍隊,敵軍突圍出來了。

兩萬騎兵一路向北疾奔,約奔出五十里,前面遼河就折道向東流去。

前方便進入丘陵地帶,前面是一條長長河谷,足有二三十里長,兩岸是懸崖,遼軍沿着河牀緩行,他們放慢了速度,很多士兵見水不深,紛紛跳下馬,到河裡喝水清洗,蕭惟信也稍稍放下心,他們逃了五十里,應該擺脫宋軍的追擊了。

不過河水偏少讓他有點奇怪,現在正是豐水期,河水怎麼會怎麼淺?

忽然身後傳來一陣悶雷般的響聲,蕭惟信一回頭,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只見白浪滔天,狂暴的河水儼如脫繮的野馬,向他們洶涌撲來。

他調轉馬頭便狂奔,士兵們一片驚恐大喊,催馬逃命,數千名在河中洗澡的士兵根本來不及逃命,瞬間被河水吞沒了。

遼軍在河谷裡逃命,但河水卻越來越快,不斷吞沒逃跑中的遼軍,在距離河谷口還有五六裡時,奔騰的河水將蕭惟信和他的三百親兵吞沒了,兩萬騎兵無一逃脫,全部被奔騰的遼河淹沒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
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