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

範寧提出購買土地的要求後,王國佔卑立刻召集十個著名的三佛齊大商人商議此事。

宋朝想在三佛齊王國購買土地的消息傳出後,整個大堂像炸了鍋一樣,十名大商人紛紛反對。

“王上,如果宋朝控制了一座港口,那麼宋朝商人必然會在港口建立商行,繞過我們和西方貿易,我們的利益將受到極大的損害,王上,不能賣土地給對方,甚至租借也不行。”

爲首的商人是商會首領蒲開支,他的家族經營着三佛齊王國最大的商行,壟斷了四成的西方貿易,他兄弟和兒子同時也是軍隊高官,在三佛齊國勢力龐大。

蒲開支的意見得到了在座商人的一致贊同,不準宋商和西方商人直接貿易是他們和官府的共識,一旦宋朝在三佛齊王國建港,宋商就有了立足之地,這種事情絕不能讓它發生。

國王佔卑有些爲難,商人們的擔憂他能理解,但他也不想因此得罪宋朝。

地華伽羅起身道:“王上再考慮一下吧!怎麼回絕宋朝官員比較好。”

商人們都告辭了,國王佔卑這才問地華伽羅道:“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地華伽羅低聲道:“王上,宋軍已經強佔了呂宋國,打擊南洋海盜也完全有基地,依我看,他們還是在找藉口,想把勢力滲透進南洋。”

“我也明白,但我怎麼拒絕宋朝呢?”

“王上,我們可以在爪哇島東面給他們一塊地,遠離商貿要衝,商人們也沒有意見,宋軍離我們核心區也比較遠,然後也能堵住宋朝的嘴,可謂一舉三得。”

這個辦法不錯,遠離商貿要地,而且那邊是大片原始森林,土著人兇悍,讓他們去那邊,也算是一個交代。

佔卑點點頭,“那就這麼決定了!”

次日一早,國王佔卑接見了來訪的範寧,並談及大宋新帝登基,三佛齊王國需要派使者前往朝覲一事。

在最後談及土地租賃一事上,佔卑表示,原則性同意出售土地給宋朝,但具體方案還有待商榷。

在接下來和地華伽羅的具體協商時,地華伽羅拿出了地圖,對範寧道:“經過內部反覆協商,大家都歡迎大宋軍隊在南洋剿匪,不過之前範使君說的那片土地,鄙國另有他用,準備修建一座城池,所以無法提供給貴國,我們考慮在爪哇島中東部畫出一片土地給貴國建港,希望使君能理解我們的難處。”

這個結果在範寧的意料之中,他聽說國王召集商人們協商此事,便知道自己的想法要落空了,他是想要後世新加坡那片土地,但對方也很精明,不給他機會,而是把三佛齊王國最東面的一塊土地給自己,那邊距離馬六甲海峽足有數千裡之遙,他會要那邊片土地嗎?

這樣的話,他還不如去錫蘭購買一片土地。

範寧淡淡笑道:“實不相瞞,我們在呂宋國已經取得了一片土地,只希望在西面再建一座港口,和呂宋國的港口呼應,所以我看中了海峽對面那片土地,不過既然貴國不方便,那也無妨,我們可以去真臘國再買一片土地,貴國的好意我心領了。”

既然對方不想給自己機會,那他也不想把時間浪費在三佛齊國身上,找渤尼國也是一樣,範寧同樣回絕了三佛齊國把爪哇東部賣給自己的想法,隨即告辭離去。

中午時分,九艘軍船帶着九百名士兵離開了末羅瑜城,起航北上,明仁則要留在三佛齊採購香料和一批訓象,地華伽羅站在碼頭上爲範寧送行,他望着宋軍船隻遠去,他心中沉甸甸的,不知道三佛齊拒絕宋朝究竟是福還是禍。

...........

渤尼國也是一座古國,佔據了今天加裡曼丹島大部分地區,但渤尼國一直沒有被滅,只是領土越來越小,最終演變成今天的文萊國。

渤尼國同樣一直派使者朝覲唐宋,但無論從人口還是國力,渤尼國都遜於三佛齊國,一直被三佛齊王國窺視,三佛齊國曾經入侵渤尼國多次,雙方結下了極深的仇恨,甚至三佛齊國扶植呂宋國,也有從東西夾擊渤尼國的想法。

正因爲這個緣故,當範寧在渤泥國提出購買土地的要求後,渤尼國國王拉提一口答應,除了都城以外,大宋可以在渤尼國任何一地購地建港。

船隊在渤尼國西部沿海航行,這裡是加裡曼丹島的西海岸,這裡雖然沒有馬六甲海峽口的優越性,但對於西方船隊而言,這裡也並不算太遠,距離末羅瑜城也只有一天的航程,一旦大宋商人在這裡開辦商行,大量囤積貨物,憑藉價格優勢,會輕易從三佛齊國商人奪走客戶。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渤尼國也同樣盛產各種香料,價格低廉,品質並不比三佛齊國的差。

這樣一來,三佛齊國的轉口貿易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這就叫敬酒不吃吃罰酒,三佛齊國長期歧視宋商,壟斷鉅額利潤,難道宋朝就收拾不了它?

宋朝內部的各種產能將迅猛增加,範寧必須要給它們的產品尋找出路,與其把希望寄託在三佛齊國身上,還不如依靠自己,打造幾座宋朝的南洋大港。

給範寧帶路的是之前派出的都頭,他在西海岸仔細尋找,找到了好幾處天然良港。

都頭在簡易繪製的地圖上給範寧彙報道:“啓稟使君,卑職一共找到三處天然良港,北部、中部和南部各有一處,但卑職推薦中部良港,正好是一條大河的入海口,土地肥沃,有大片平原,港口也很寬闊,可以直接停泊萬石大船。”

範寧擡頭問左右道:“我們現在就是去中部的備選地嗎?”

“正是!再過半天左右就到了。”

宋軍找到的這座天然港口便是後世的坤甸,正好是卡普阿斯河與蘭達河的合流點,裡面縱深是大片沼澤地,但沿海數千平方公里範圍內卻地勢平坦,樹木覆蓋不多,有少量的渤尼人在這裡生活,靠捕魚和狩獵爲生。

這個位置不錯,範寧一眼便看中了這裡,回頭對陪同他前來的渤尼國官員道:“這裡周圍百里範圍內,宋朝都想買下來,你們可以開一個價格。”

渤尼國官員微微笑道:“我們國王已經明確表態,如果是宋朝想買,只要在百里之內,我們只收一文錢。”

範寧搖搖頭,“我明白你們國王的好意,就是把土地送給大宋,現在是沒有問題,我擔心以後會有後患,還是明碼標價,大宋按照正常的價格來買。”

官員爲難,“這件事我做不了主!”

“那你告訴我,這片土地正常值多少錢?”

“這裡的土地不值錢,貴國一定要公平買賣,那最多一千匹綢緞就能買下。”

“那就一千匹綢緞,大宋買下河口百里範圍內的土地。”

..........

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