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

井陘是太行八陘中唯一能走大車輜重的太行通道,西起河東平定縣,東到真定府的井陘縣,全長約二百八十餘里,自古便是太行山最著名的古隘道。

遼軍走井陘也是沒有選擇,北面蒲陰陘也好、飛狐陘也好,都是從河東到幽州,對遼軍沒有任何意義。

而南面的滏口陘雖然是到河北南部的磁州,似乎更適合遼軍,但滏口陘卻是在上黨,遼軍需要通過鼠雀谷南下。

此時十二萬遼軍已經進入了井陘,正馬不停蹄地前往河北,但山道崎嶇,不能縱馬疾奔,他們需要走兩天才能走通井陘,期間要經過故關、娘子關和井陘關三道關口,其中以娘子關和井陘關最爲險峻。

夜幕降臨,遼國大軍抵達了娘子關,人困馬乏,耶律那也見娘子關山下頗爲寬闊,還有古縣城的遺地,便傳令大軍就地休息。

此時已是初夏,天氣開始炎熱起來,不過井陘的峽谷裡卻十分陰涼,士兵們都睡得十分香甜,耶律那也卻在眺望娘子關,目光顯得有些凝重。

耶律胡呂走上前問道:“大王還不休息嗎?”

耶律那也嘆口氣,“不知爲什麼?心中總是有點不安。”

“大王是擔心宋軍把我們堵在井陘內?”

耶律那也點點頭,“是有點這個擔心,我覺得天子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耶律胡呂沉默片刻道:“應該不會,從宋軍的表現來看,他們應該認爲我們會攻打太原城,堅壁清野,撤離民衆,大量囤積糧草備戰,如果說這些是作假,那他們天子巡視太原可做不了假,範寧是不敢頂欺君之罪。”

耶律那也想想也有道理,關鍵是宋朝不知道遼國的東線計劃,他輕輕嘆口氣,“但願宋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下次希望天子不要再冒險。”

“大王早點休息,明天天不亮就要出發,估計後天中午能走出井陘。”

耶律那也點點頭,又問道:“耶律新豐有消息嗎?”

耶律胡呂搖搖頭,“暫時沒有消息,估計他已經快到井陘關,明天上午就應該有消息傳來。”

這時,幾名士兵帶來一名僧人,僧人背個竹筐,見到耶律那也便合掌道:“小僧只是採藥人,望大將軍放過小僧。”

“你是哪裡的僧人?”

“小僧是井陘縣明光寺的僧人,法號本慧。”

耶律那也和耶律胡呂對望一眼,這個僧人來得太及時了,耶律那也呵呵笑道:“你不用害怕,遼國一向敬佛,不會傷害僧人,只要你好好問答我們幾個問題,我們就放了你。”

“小僧願意回答!”

“我來問你,在我們之前你看見軍隊路過嗎?”

僧人猶豫一下道:“上午看到一支騎兵,大概萬人左右,從這裡疾速奔過,小僧不敢露面。”

耶律那也點點頭,又問道:“井陘關有宋軍駐守嗎?”

“有!還扣住了小僧的度牒,要小僧回去交稅後才還我。”

井陘關當然會有宋軍把守,這一點毫不奇怪,耶律那也關心的是有多少人?

“有多少士兵守關?”

“大概兩百多人吧!都是稅軍,一個個凶神惡煞,貪婪無比,蚊子腿上也要刮下一點肉。”僧人忿忿道。

耶律那也頓時鬆了口氣,那就對了,他早就聽說,一般大宋內部的關隘都變成了稅關,就像他們白天經過的故關,稅兵雖然都逃掉了,但收稅的單子散落一屋,變成名副其實的稅關。

耶律那也又問了問真定府的駐兵情況,真定縣雖然駐紮了重兵,但縣城在滹沱水的北面,而他們是從南面出來,不受影響,他們可以直接掉頭殺向南面的趙州,那麼基本上沒有駐軍,這就是他們要走井陘的原因,可以繞開宋軍的重兵駐防。

耶律那也隨即令道:“帶他下去休息,明天一早放了他。”

次日一早,十一萬大軍再度集結,越過娘子關,向東面井陘關方向快速行軍而去.......

就在遼軍大軍離去不久,僧人本慧卻出現在一座十分隱秘的峽谷內,他打了個呼哨,裡面出來兩名宋軍士兵。

他們不敢嘲笑,一起施禮,“旅帥回來了。”

僧人本慧的真實身份是宋軍的一名斥候旅帥,不過在十年前,他確實是一名僧人。

這次他的任務就是及時出現,穩住遼軍主帥的擔心。

山谷很深,佔地寬闊,隱藏着兩萬宋軍,統率這支軍隊的是原保塞城守將統制曹文靜。

曹文靜聽完了斥候旅帥的彙報,他又問左右,“娘子關上可有敵軍留守?”

“回稟將軍,遼軍留下了五百人。”

曹文靜淡淡道:“看來對方還不蠢,知道娘子關的重要。”

雖然遼軍派人守關,但宋軍早有準備,他們事先在娘子關的山脊上埋伏了數百人,山脊兩邊都很陡峭,難以上去,只能從娘子關旁邊的建築上去。

除非遼軍守關後立刻派人在周圍搜查,否則他們很難發現埋伏在側面的宋軍。

曹文靜擔心遼軍騎兵接到前方的消息後退回來,他當即令一名偏將率三千士兵前去奪取娘子關。

娘子關並不僅僅只有一座簡單的關隘,它是一個防禦體系,有前關城、後官城,沿着側面山坡修建了數十座建築,用作守關士兵的營房、倉庫等等,最外圍一圈建築用巨石修葺地基,高高的地基上再用青磚修建倉庫,而外面就是陡峭險峻的山脊。

三百名士兵就埋伏在山脊上的灌木叢裡,耐心地等待着時機來臨。

關城內忽然響起一片叫喊聲,三千宋軍士兵出現在山道上,引發了城內五百守軍的恐慌,兩百多人紛紛登上關城和側面的城牆,張弓搭箭,對準了遠處的數千宋軍。

山道狹窄,只能容數十人並排行走,一次也只能上幾百士兵,宋軍在距離關城三百步時便停止了前行。

與此同時,埋伏在山脊上宋軍利用梯子翻進倉庫後窗,只片刻,三百名宋軍士兵全部潛入了娘子關內,他們佔據高處,居高臨下,一起向關城上的遼軍士兵放箭。

箭如雨下,遼軍士兵措手不及,紛紛中箭,十幾名正在向關城搬運滾木的士兵也悉數中箭,慘叫着滾落城下,一時間城頭上大亂,士兵紛紛向城樓背後躲避。

宋軍發動了進攻,數百名宋軍士兵舉盾向關城奔跑,關城上士兵的顧此失彼,十幾名士兵剛要向城下拋扔滾木,後背卻露了出來,上方的箭矢呼嘯而至,當即射倒了七八人。

但還是有兩根滾木拋下城頭,娘子關東高西平,東面斜坡險要,約四十五度,而西面斜坡則稍微平緩,三十度左右,但就是西面只有三十度斜坡,但對宋軍的威脅依舊很大,兩根滾木翻滾着向宋軍砸去,儘管宋軍躲閃,但還是四五人被連續砸中,翻滾下山崖。

但遼軍的反擊也就到此爲止,宋軍的鉤梯紛紛掛上城頭,士兵紛紛攀梯而上,所謂鉤梯就是針對小關城設計的攻城梯,梯子前方有兩個大鐵鉤,直接鉤住城垛,梯子長度稍短於城牆高度,這樣士兵的重量就全部掛在梯子上,城頭上的士兵很難將梯子推出去。

只片刻,宋軍士兵便攀上了城頭,揮刀向遼軍士兵殺去。

越來越多的宋軍士兵攀上城頭,城門被打開,下面的三千士兵吶喊着向關城內殺去,五百士兵最後只剩下不到百人,倉惶逃出了娘子關,趕去向主帥彙報。

娘子關城頭上插上了宋軍的黃龍大旗。

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
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襲天德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