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

鐵殼火雷最終沒有用松明粉取代碳粉,而是在碳粉的基礎添加了少量松明粉,這樣效果更好,範寧和狄青在得到長崎軍情的當天便視察了火器營。

這還是他們二人第一次聯合視察火器營,着實讓匠人們緊張。

狄青長期和西夏人作戰,當然懂得火器的重要,以及火器使用的諸多無奈,爆炸威力不強,更多是起到點火和威嚇的作用。

倉庫的鐵架擺放着三十五隻鐵火雷,這是鐵火雷目前的存貨。

範寧問道:“現在一天最多能做幾隻鐵火雷?”

宋老匠想了想道:“製造工藝較複雜,模子也少,要保證質量,最多一天只能做十顆。”

範寧算了算時間,在平野吉軍隊殺來之前,大概能做二百五六十顆,除去訓練用雷,大概還有兩百顆左右,差不多也夠了。

範寧便對宋老匠道:“在三月初十之前,能做多少算多少,它們即將第一次實戰應用,希望你能明白這一點。”

宋老匠頓時變得緊張起來,“大官人,要開戰了嗎?”

範寧笑道點點頭,“是海戰,你不用緊張。”

宋老匠連忙搖搖頭,“我是擔心鐵火雷延誤了戰機啊!”

“你們盡心盡力製作行,經過訓練後,它的實戰情況,我們會了解。”

“我明白了,我這去交代大家!”

宋老匠行一禮,匆匆走了。

範寧見狄青還在端着一枚鐵火雷沉思,便笑道:“狄帥要不要親眼看看它的威力?”

狄青笑着點點頭,“我正有此意!”

........

火器試驗場位於縣城北面三十里外的一座山谷內,這裡四面環山,試驗封閉,隱蔽性很好。

一千士兵特地在這裡修建了各種試驗建築,包括石屋、木房、船體等等,各種建築達三十餘棟之多,爲火器試驗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一個時辰後,狄青帶着一百多名親兵和範寧來到了試驗場,同來的還有兩名hu0ya0匠。

範寧拾起一隻沉甸甸的鐵火雷,重達至少二十斤,外形像一隻鐵葫蘆。

範寧笑道:“狄帥打算怎麼試驗?”

狄仁傑一指遠處的大木船,“炸那條船!”

範寧鐵火雷遞給hu0ya0匠,“開始吧!”

兩名hu0ya0匠抱着鐵葫蘆火雷向木船奔去,這艘木船是仿造一千石的船隻,修建得十分結實,船身側面有扇小門,兩名hu0ya0匠鑽了進去。

只片刻,只見兩人飛奔而出,奔出五六十步,兩人跳進一個事先挖好的土坑裡,緊緊抱着頭。

一里外,所有士兵都捂住了耳朵,戰馬也事先將耳朵堵住,範寧卻在默默地計算時間,估計大約能跑到百步時,便聽見‘轟隆!’一聲巨響,大船驟然爆炸了,船體迸裂,木塊四射,一股黑煙騰空而起,各種碎木從空噼噼啪啪落下。

待黑煙散盡,衆人這才走到船體面前,只見千石船隻被炸爲兩段,一段保持在原地,另一段則滾翻出數尺外,頂部出現一個一丈寬的大洞,內壁釘滿了密密麻麻的鐵殼碎片。

範寧頗爲驚歎,雖然不能和炸藥的效果相,但這已是黑hu0ya0的最大威力,宋朝百年的經驗積累在自己的點撥下,終於使黑hu0ya0的爆炸達到一種完美狀態。

當然,鐵殼火雷還能再做大,鐵殼再造厚,它的威力能成倍增加,鐵殼火雷的潛力無窮,但是目前的狀態,也已經足夠他們使用了。

狄青也驚歎於鐵火雷的威力,他心大喜,轉身對兩名hu0ya0匠道:“立刻回去,全力製作鐵火雷!”

接下來,狄青率領親兵趕往勞工營,範寧則帶着十幾人前往鯤族人的駐地,在即將到來的戰鬥,鯤州也將發揮他們的作用。

..........

三月的鯤州已經完全進入了春天,連海風也變得溫暖溼潤,海面東南風輕拂,正是北的良好時機。

這天午,一支由數百艘大船船隻組成的船隊正沿着日本東北道出羽國的外海浩浩蕩蕩向北行駛。

出羽國也是後世的日本秋田縣和青森縣的西部,北面和海峽相鄰,過了出羽國,抵達鯤州了。

這支船隊正是平野吉率領的長崎水軍,由三百七十艘船和三千水軍組成,平野吉雖然因獨子平野英侵之死深恨宋軍,但他也不至於爲了仇恨而來攻打宋軍,他很清楚自己和宋軍的實力差距。

讓他不惜挺而冒險的條件,還是出於利益誘惑,天皇下發了詔書,只要他率水軍襲擊蝦夷地的宋軍戰船,讓肥前國兼併肥後國,重新成立消失了百年的肥國,這可是平野家族歷代家主的夢想,也是平野吉的夢想,這個條件足以讓平野吉拼了老命。

況且這條件也有漏洞,天皇只是讓他襲擊宋軍戰船,並沒有讓他徹底摧毀宋軍戰船,狡猾的平野吉當然要抓住這個條件的漏洞。

長崎水軍一向擅長於偷襲,他們經常偷襲釜山,摧毀高麗軍隊的船隻數百艘,每次都能得手,成功而返,這一次他們也準備如法炮製,偷襲宋軍戰船,然後向天皇交差。

在船隊前方十幾裡外,有一座佔地數裡的小島,島邊停泊着一艘鯤族人的雙人獨木舟,這時,兩名鯤族人看見了從南面浩浩蕩蕩駛來的船隊,他們立刻劃動獨木舟,向北方疾駛。

獨木舟是用一根完整的樹幹雕成,前端尖而細長,阻力很小,在海的速度非常快,遠遠超過一般的船隻,兩人奮力划動獨木舟,獨木舟儼如出弦的利箭,劈波斬浪疾行。

平野吉在大船看見遠處正疾駛的獨木舟,眉頭一皺問:“那是什麼人?”

一名熟悉這邊情況的手下看了看笑道:“啓稟領主,那是蝦夷人,出羽國的土著,在沿海捕魚摸蚌,獨木舟是他們的標誌。”

“他們在逃什麼?”

“這些蝦夷人很怕外人,像東北地區的鹿羣一樣,見到生人逃跑,算是一種自我保護,只要我們不登陸,一般不會攻擊我們。”

平野吉冷笑一聲,“我倒希望他們來攻擊,把他們統統煮成熟蝦!”

他便不再把蝦夷人放在心,喝令道:“加快速度北!”

獨木舟一口氣劃出了一百多裡,兩名鯤族人雙臂已痠麻難支。

這時前方出現一座半島海角,另外兩艘獨木舟停泊在那裡,四名鯤族人等候在海角邊,他們見前方來船揮舞着紅布,他們立刻船疾行,向海灣方向駛去。

這是鯤族承擔的任務,他們負責監視敵船,並及時通風報信,他們的獨木舟發揮了巨大的速度優勢,以接力方式,一艘接着一艘報信,提前一天將長崎水軍殺來的情報傳到了鯤南灣。

..........

夜幕已悄然降臨,鯤南灣內風平浪靜,水面粼粼映射着銀色的月光,百餘艘大船停泊在北面碼頭附近,夜幕下,海浪輕輕拍打着堤岸,所有船隻都彷彿入睡了,海面格外的安靜。

鯤南灣很大,方圓至少有數百里,但灣口卻較窄,只有三十餘里,海面的狂風巨浪過不來,是一座天然的避風港灣。

在夜幕的掩護下,一艘快船駛出了海灣,靠近了一處隱蔽的半島,這裡停泊着數百艘大大小小來歷不明的船隻。

經過十二天的航行,長崎水軍終於抵達鯤南灣,他們停泊的地方是海灣南部一座伸向大海的半島,八十餘里長,三十里寬,島樹木茂密,沒有人煙。

這也長崎水軍的優勢,鯤州人口太少,沒有漁民,島也沒有居民,他們根本不會被發現,宋軍只集在很小一處範圍內,四周方圓數百里都沒有人煙。

快船迅速靠了一艘三千石的大船,這艘大船便是平野吉的坐船,也是船隊最大的一艘海船,一名武士了大船,跪下向平野吉稟報:“啓稟領主,海灣內最裡面靠北岸,停泊着一百多艘大船,都是萬石以。

平野吉有些疑惑,“怎麼才一百多艘船隻,應該有四五百艘大船纔對啊!”

他的義子平野隆笑道:“天氣轉暖,船隊應該回大宋運送補給物資去了,他們一般是走列島東面,所以我們沒有遇到!”

想想也有道理,現在是三月初十,春意盎然,正是熬了一個冬天後,準備返回大宋的最好季節,而且現在宋軍的船隊都是走東海岸,只有第一次北時走西海岸,自己不是因爲這個原因才選擇從西海岸北嗎?

平野吉心忽然生出一個強烈的念頭,既然只有一百多艘船,自己能不能把它們奪取?

要知道這也可萬石戰船,日本根本造不出這樣的船隻,算花錢買也買不到,自己若擁有這一百多艘萬石戰船,自己豈不是成爲天下無敵的海霸主?

越想越動心,平野吉當即令道:“傳我的命令下去,不準燒船,奪取船隻!”

他們攜帶了大量的硫磺乾草,是爲了燒船,現在首領改變了命令,衆人也摩拳擦掌,奪取這一百多艘萬石大船。

長崎水軍留下十幾艘哨船,其餘三百餘艘船隻拉起船帆,駛離了半島,相繼穿過灣口,向百里外的碼頭駛去。

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
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八十六章 朱府祝壽(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