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驚天大計

突利將老弱婦孺和賴以生存的牛羊都放在離善陽不到五百里的烏蘭察布地區,現在,這三萬多人口和近十萬牛羊就都成了席君買的戰利品。

“突厥人的馬奶酒太淡了,喝不慣,牛羊倒是長的肥,給兄弟們趕了一萬頭回來。”

席君買本想着端突利老窩的時候還能痛快的戰一場的,但去了之後才知道,根本沒有他揮刀子的機會,反倒是馬邑這邊打的慘烈,自己竟然錯過了這一戰,不免有些失望。

“突利也算是一方勢力了,難道沒點家底?”

或許是當家做主了的原因,現在孫享福的思想不時的就會往錢上靠,他是真沒錢了,連豆醬作坊和望江樓今年的幾十萬貫分紅都全部花光了,要知道,作爲善陽城第一大業主的他,他這一年時間裡投建的大小項目足有過百個,每天都養活着上十萬人,這也就是佔了這個地方煤炭材料取之不盡,燒製磚瓦等基建項目原材料無需多少成本的優勢,否則,建一個同等的大城起來,投入沒有幾百萬貫,根本不可能。

“這不是來問你了麼,突利被李靖將軍押到長安去了,他的家底還能不能動了?萬一突利把數字告訴陛下了,咱們交的數卻對不上咱辦?”席君買左右看了一下,見大廳只有他們兩人,才道。

“老唐,來人,喊老唐來。”

孫享福朝門外喊了喊,就聽到護衛鐵甲碰撞的聲音,應該是跑去找唐奉義了,這傢伙來到善陽之後就沒消停,一會這個工坊轉轉,一會那個工坊轉轉,正給他的新家掏弄東西,準備迎接他的家小呢!

“專業的事,就應該問專業的人才,先給我透個底,有多少東西?”喊完侍衛,孫享福又轉過頭來賊兮兮的看向席君買道。

“呃,我也沒怎麼數,金銀這類的,應該有十幾大車吧!銅錢絲綢什麼的,應該能拉個百把車,皮貨最多,堆了好幾個大帳篷,估計好幾萬張都有。”

“統計的這麼粗糙?”孫享福聞言眉頭一皺,但隨即又笑道,“粗糙點好,粗糙點好啊!這樣回頭老唐就好運作了,我得去一封急信到長安,陛下在處理突利的事情上,可別手軟,這些東西對我們善陽,對關中,都有大用。”

現在,孫享福和李世民是屬於窮瘋了的狀態,到手的東西,萬萬是不能吐出去的,所以,李靖將突利押到長安之後,蕭和房玄齡等人對於突利的處置問題,一直保持緘默狀態,他們等的,就是孫享福這封急報。

古往今來,投降之後,因爲有錢而沒有得到好下場的一方霸主,突利算是一個了。

孫享福的急報到了長安之後,李世民將原本打算封給突利的國公爵位直接給他降成了縣公,還是發了天花瘟疫的渭南縣公,又賜了長安城內的宅院一座,僕役幾十人,這就算了事了,根本不給他出長安的機會,更加別說什麼發還財產的事了。如無意外的話,突利這輩子也就是在長安拿着縣公的俸祿混吃等死了。

不過,朝廷上現在關注的點根本不在怎麼處置突利上,而是在李靖大軍帶回來的請帖上,孫享福九月初九要在安北都護府治所,善陽新城舉行一場盛大的招商引資大會,邀請朝廷的監察御史與會,也好現場監督他這個當地主官有沒有徇私枉法,涉嫌經商謀利。

大唐開國至今,還從來沒有主動要求監察御史去當地履行職責的地方官員,孫享福這是開了頭炮,同時,把‘招商引資’這個大家都比較陌生的詞彙拋了出來。

李靖交給朝廷這封請帖,就是對孫享福這個所謂的招商引資大會的最好的宣傳,各地有實力的家族,商賈,誰在朝堂上還沒點關係,所以,雖然不知道這個招商引資大會究竟是怎麼回事,但大家都準備去看一看。

“陛下,老臣自請往善陽走一遭。”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大唐的御史之首,魏徵。

他卻不知道,自己的這句話對李世民來說,簡直就像天籟一般,最近李世民可是被他頂的頭髮都快豎起來了,對於牛痘賣錢這件事情,原本他是要彈劾孫享福的,可誰知道,一番調查知道,他發現出售牛痘的錢全部被李世民歸到內宮了,這還了得,皇帝怎麼能如此貪圖利益呢!

可他卻沒有計算過,李世民維持關中這麼大的局面,每天要花出去多少錢,這可是幾百萬人的吃喝和生產工作,作爲皇帝,他不能把所有的注碼都用來賭嶺南和淮南的糧食能夠順利運到長安,萬一出現意外了呢?數百萬百姓的肚子能夠餓幾天不吃嗎?

所以,李世民是很贊同孫享福給他的建議的,多弄點錢,多儲備點糧食作爲後手的,現在最艱難的時刻還沒有到來呢!

現在,窮酸李世民終於有一個機會把這個皮球提給另一個窮酸孫享福了,他當然是舉雙手雙腳贊成,是以,幾乎沒有等別的大臣出來表態,李世民就直接準了。

不過,魏徵最終的出行團隊可能有點龐大,那些小家族或許不知道這‘招商引資’會是怎麼回事,崔鄭王盧幾家卻是知道的,爲了增加自己家族在這場會議中的話語權,他們都推舉了自己一系的官員隨行。

對於這種不幹實事,就愛開嘴炮的人,李世民覺得少一個世界都清淨的多,自然是全部同意了,他現在就希望孫享福能將這些傢伙的注意力轉移,自己能好好的把關中賑災的事情辦好。

這事情敲定之後,今天的朝會算是結束了,不過李靖卻是再度被李世民叫到了御書房。

“胡商們都準備的怎麼樣了?”李世民屏退了所有內侍,低聲的向李靖問道。

“回稟陛下,他們對微臣要帶他們繞道走朔州沒有異議,孫正明弄出來的新商品臣這幾天私下裡給他們展示了一下,對他們的吸引力很大。”略帶興奮激動之色的李靖答道。

要說,李世民這麼問題其實問的其實很普通,怎麼會讓時常保持沉着冷靜的一代軍神興奮激動呢!當然是有下文的。

那是因爲孫正明在馬邑城下與李靖深聊之後,提出了一個很大膽的想法。

李靖對孫享福說,朔州之地極爲關鍵,回紇和薛延陀如果對大唐有異心,朔州這個橋頭堡不下,他們不敢向中原進兵。

如若朝廷征討頡利,從朔州出發,不僅近,而且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因爲這支軍隊可以全程走草原和沙漠,殺到頡利背後去,突襲他。

然後,孫享福的腦筋就開動了,打頡利,用突襲戰,直擒賊首是最省力的辦法,任誰也不會想到大唐正在承受大災大難的時候,會主動對實力強悍的頡利發動進攻。

不過,透過情報系統,孫享福知道了頡利和突利分出勝負有王麟那幫世家子的影子在,也就是說,這幫世家子現在跟頡利是有關聯的,所以,想要對頡利展開突襲,連大唐內部的人都要瞞着,這個難度可就大了。

不過,有了方向,就總是會想到辦法的,最終,孫享福想到了一個辦法,李靖的遠征軍來朔州的時候是五千人,押着突利和一部分突厥俘虜回長安的時候,卻是三千穿着軍裝的馬邑城民夫和一千朔州團結營的士兵,真正的遠征軍,一直都在馬邑的朔州團結營軍營內。

臨行前,孫享福拿出了一些香水給李靖,讓他將這種朔州獨有的商品推薦給西域的胡商,引他們繞路來朔州,不僅能夠讓他們參加朔州的商品展示會,購進朔州今年產出的貨物,還能夠讓李靖帶着長安最精銳的幾千飛騎軍一同來朔州。

有近萬大唐最精銳的騎兵在手,這可比歷史上李靖突襲頡利的時候戰力強了好幾倍,畢竟,無論從裝備精良程度到人數,都有了倍數的提升,成功的機率會非常高。

李世民對於這兩人謀劃的這一出自然是贊同的,從戰略上看,李靖和孫享福謀劃這個計策十分具備可行性,不過他卻有些擔憂糧草的問題。

見了李世民面露憂色,李靖再度開口道,“陛下,孫正明說過,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春上的時候王旭爲了拿到他手上的香料種子,曾經給了他七十萬石糧食,如今雖然消耗過半,但剩餘的,足夠大軍出征之用,而且,今年朔州豐收,田地裡產出的糧食,有不少富餘,其它各路大軍有需求,朔州都能幫着負擔不少。”

“朕是擔心,如果不能一戰下,我大唐可負擔不起這曠日持久的戰爭。”

糧食的事情,李世民大概知道些情況,孫享福在信件中信誓坦坦的說,朔州之地今年雖然沒有種多少糧食,但除了養活本地居民之外,保證幾萬兵馬的軍糧是足夠的,哪怕常年供養李靖的一萬多騎兵,以朔州接下來的產出都不會有問題,因爲今年朔州的麥子是他親自指導種的,畝產妥妥的四石以上。

“孫正明還說,請陛下不要忘了,他有提前育苗的手段,能夠讓關中明年的農作物提前至少兩個月成熟,所以,關中百姓其實不用撐到明年秋收,最多到五六月,田地裡就有食物產出。”

李靖這話,讓李世民突然想到了孫享福第一次跟自己講育種育苗這件事時候的情景,想不到,這種本事在這樣的關鍵的時候,卻是能解決大問題的,農作物提前兩個多月成熟,這意味着朝廷在籌備糧草的時候,能夠減輕幾百萬石的負擔,如此,李世民便再沒有猶豫了。

“藥師,朕將手中最重要的力量全部交付於你,望你能一戰功成,爲大唐掃清突厥邊患。”李世民從袖口裡將一個調兵虎符拿出來遞給李靖道。

“臣定不負陛下所託。”

接過帶着李世民體溫的虎符,李靖頓覺自己這一生最重要的時刻就要到來了,此刻,他的腦海就三個字,滅突厥。

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706章 開武舉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474章 房謀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382章 滿月酒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770章 大結局第387章 開考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714章 航海人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714章 航海人第618章 九垸行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260章 抓生產第584章 九垸縣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368章 定計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556章 抓捕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182章 見李績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260章 抓生產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725章 嚇尿了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155章 合作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112章 到洛陽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396章 君明臣賢
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706章 開武舉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492章 李泰的迎接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468章 延津大火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474章 房謀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382章 滿月酒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483章 調教李承乾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322章 跨界一下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453章 農學院的教育問題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770章 大結局第387章 開考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714章 航海人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714章 航海人第618章 九垸行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260章 抓生產第584章 九垸縣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368章 定計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556章 抓捕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182章 見李績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260章 抓生產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725章 嚇尿了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155章 合作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112章 到洛陽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396章 君明臣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