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信到長安

稍後,他還會將這裡的具體情況寫成奏摺,呈報李世民。因爲,由於勞動力的大幅增加,挨着九垸縣的旁邊的大小一十三塊垸田馬上就要築好了,總體面積比九垸縣還大些,安置的人口,也會更多一些,在這裡,長孫無忌打算再設立一個縣。

要知道,三萬戶的縣,在大唐,已經屬於比上縣還要上縣的存在了,都已經超過了許多下州的人口規模了,而長孫無忌現在要憑空設立一個四萬戶人口的縣,這自然是要跟李世民商量商量的,甚至,他的想法是直接設州。

之前江陵和紀南兩城被合併,不是把郢州撤了麼,現在,其實可以將其重新設起來,州治所就直接設在這個新建的縣城裡,仍舊取名叫紀縣。

長孫無忌要留下來學習,孫享福自然是歡迎的,不過,他要回縣城民學上課去,就不在這邊天天陪着他了,和他約定好了一些事情後,喊了一垸鎮的鎮長高永陪着他就行。

果然,纔回到民學,孫享福就看到了早就等候在這裡的王旭。

“陪長孫總管去一號垸那邊看了看,來的有些遲了,你等在這裡,是找我有事麼?”

王旭一笑道,“自然是想等正明兄一個準信吶!”

“準信就是,你們的貸款,錢莊全部都會批准,但是,江陵城最多隻有一半的地方能夠供你們建設項目,另外,各種建築材料的訂單,能夠幫你們快速的拿到錢莊的貸款。”

“全部批准?這,這怎麼可能?錢莊那來那麼多錢?”

王旭其實覺得,孫享福能從長孫無忌哪裡幫他爭取來三四千萬貫額度的貸款,已經是極限了,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孫享福故意看了看門口周邊有沒有人,才壓低聲音道,“爲什麼會批,你們回去之後慢慢想,你只要記住,誰先與渭南的建材工廠簽訂了採購訂單,誰就能優先獲得貸款,並且拿到荊州城可供建設的用地,好了,我要上課了,就不跟你多聊了,記住,這個消息,是絕密,我從來沒有跟你說過這件事情。”

見他這副神情,王旭忙點頭道,“這我懂的,稍後,定有重謝送上。”

三兩句話,孫享福就營造出了一個販賣內部消息的氣氛出來,搞的王旭內心裡莫名的驚喜,前前後後他給孫享福送的東西還真不少,都有不下上百萬貫了,搞的現在孫享福家的庫房裡,人蔘都差不多能拿來當蘿蔔吃了,以前在牀上操勞過度,孫享福還會喊張軻上街買補品,現在,是完全不需要了,誰叫人家是大戶呢!不宰白不宰。

而孫享福之所以把消息告訴王旭,其實是跟長孫無忌商量好的,江陵城的地給誰,終究是要錢來說話的,這樣才能讓朝廷的利益最大化,如果讓他們這些傢伙協商好了分配,那估計就賣不出高價了,這些人都精的很,自從被拍賣坑過幾次之後,他們就再也不上這個當了。

所以,只讓一股勢力爆發,搞突然襲擊,讓其它勢力措手不及,被動反擊,這樣才能最終賣出好價錢來。

正好,王旭是送上來的凱子,孫享福不宰白不宰。反正佔盡了先機的王旭,肯定能佔到一些便宜,也不枉他在這邊一口一個正明兄叫的那麼親熱。

當然,孫享福之所以告訴他這個消息,還有另一層原因,他名下的產業雖然被李世民收走了,但是屬於幸福村集體的那一半,李世民沒法收。

而且,幸福所有的產業的實際負責人,都是出自幸福村,孫享福既然早就看到了江陵的這一輪大建設,自然不介意自己人多發點財,從世家身上多刮點油水。

所以,他找就去信給馬林,張全,王富,王貴等實際管理着幸福村各大產業的人,國家有這麼一大輪建設計劃,該漲價的東西,也要漲一漲了,這樣,也好給屬下的工人們加加薪,提升提升各個產業對人才的凝聚力。

由於孫享福的遲到,虞秀兒率先給大家上起了舞蹈課,孫享福可不敢讓肚裡揣着兩個月小娃娃的老婆有什麼閃失,直接在課堂上就把課接了過來,還跟大家說,晚飯後大家都去九垸廣場,他親自給大家上舞蹈課,而且,會有孫府的樂器鋼琴和架子鼓給大家伴奏。

好吧!這下真成了廣場舞了,看到百姓們因爲有專業的音樂伴奏表現出來的那股興奮勁,孫享福覺得,這活動只怕以後得持續進行下去才行。

當天晚上王旭就帶着他帶來的那夥人乘船直奔渭南了,他自身或許不是智慧高絕之輩,但是他們王家的智囊團不是吃素的,稍微一分析,就大致知道了孫享福爲什麼跟他說這個消息了。

不過,他們理解的意思是,朝廷雖然沒有六億貫錢,但是市場上也沒有價值六億貫的貨物供他們採購,所以,朝廷只會借錢給買到了建設材料,能夠立即上馬項目的人。那些連建設材料都買不到的人,即沒有資格找錢莊貸款,也沒有資格拿江陵城的土地,因爲你即便是拿了地,也沒有材料立刻上馬項目,朝廷可是要在三年之內把項目全做完,三年之後,要召開運動大會的。

所以,他們壓根不用去談什麼借貸的問題,直接先拿自己的資金,把渭南各大建材廠一年左右的產出全買了就得了,這樣,之後的土地和貸款,就肯定是朝廷優先考慮的對象。

很快,時間就過了三天,長孫無忌再度回到了九垸縣,沒有找天天帶着老百姓跳廣場舞的孫享福,而是一頭扎進了九垸縣衙,找孫大力聊天,然之後,他的一封長奏摺,被連夜發往了長安。

而此時,身在長安的李世民,正在把酒相送今科取中的士子,前往各個地方上任實習,至於長孫無忌此前在孫享福書房裡寫的那封奏摺,他剛剛已經收到了。

今年取中的士子的總人數達到了一萬五千人,是上一屆的三倍,取中率差不多達到了四比一,也就是說,今年參加文科,農科,工科,商科,明算科,醫科的人才總數達到了六萬人。

在這些人實際到崗了之後,大唐四邊之地的官員,基本就能大致構建起來了,最多到下一屆科舉之後,全國的官員構架,就能像關中那樣,全部都落實到位。

再之後,就是根據實際情況,細化做好各項目,比如醫療體系方面,一個縣一間醫院,一兩個醫官,肯定是不夠的,九垸縣這樣人口十多萬的縣,十個,二十個醫官都不夠,需要增補的有很多,這些得慢慢來。

李世民特意爲這些新科舉子們舉辦了一個送行儀式,禮部命文工團在皇城門口搭建了舞臺表演,倒是讓冬日裡的長安,熱鬧了一把。

送行儀式過後,李世民立即詔了蕭瑀,溫彥博,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等重臣到御書房議事,首先,就把長孫無忌的那封奏摺拿了出來。

看完之後,蕭瑀首先就出來說了一句,“正明大才”。這等於是他本人對孫享福跟長孫無忌提到的這個策略的認可。

然之後,房玄齡本來想勸勸李世民,像孫享福這樣的人才,不放在朝廷出謀劃策,是一種損失的,但看李世民不喜不悲的表情,他還是閉嘴了。

高士廉則是笑道,“想不到我等絞盡腦汁不好解決的問題,到了正明這裡,卻是輕輕鬆鬆能夠解決,這錢莊的作用,我等應該重新審視了,此乃朝廷掌控衆家的利器。”

以李世民的智慧,現在又怎麼會想不到錢莊的厲害之處呢!他有些鬱悶的是,孫享福此前爲什麼不把錢莊的犀利之處告訴自己,讓自己事到臨頭,費那麼多腦子,也沒摸索出它真正的用法,孫享福的腦子裡,究竟裝着一些什麼?他是不是和王浩一樣,也是一個能夠夢到未來的人?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人,都是比較迷信的,周公一夢八百年的傳說,大多數人都信,所以,李世民還是有些相信王浩那本冊子上遺留的東西的。

好奇心,使得李世民的關注點沒有在孫享福的才能對於國家的用處上,而是在孫享福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才能上,他不過是出生於北方幽州之地的一個普通平民而已,甚至,到關中之前,他都並沒有幾年可供學習的時間。

不過,他調閱了幸福村遷民的原始戶籍冊,孫母姓賈,如果她是出自青州賈家的話,那麼,孫享福這身農學本事,可能是從小繼承了家傳之學。

這一點,李世民從孫得壽,和孫小妹的聰慧上,得到了一些印證,畢竟,她們兩人也是小小年紀,在農學上的造詣很高。

只可惜,他此前派人去青州賈家查問過,卻並沒有得到什麼具體的消息,因爲,那個年代,全國各地都處於戰亂狀態中,一個名字並不能上族譜的女人,除非是遇到了當年認識她的人,否則,很難問到根底。

“那麼,諸卿這是認爲,此法可行?”待得衆人都做了一番發言之後,李世民再度確認道。

“應當是可行的,不過,一些管控的條款,也需要進行一些增補,這方面,咱們還得細緻一些商量,有一些,甚至需要立法實施。”溫彥博算是這些人裡面,最冷靜的看長孫無忌報過來的這些借貸策略的,他直指核心道。

很快,他的提議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同,於是,衆人在錢莊大宗借貸該怎麼立法上,又討論了好半天,爲了安全起見,還是用了一套朝廷之前向外借貸時用的策略,那就是抵押貸款,這樣能保證錢莊的資產安全,類似於利息多少,最高欠多少,最高欠多長時間,什麼情況下要強行清債等等的條款,在他們的商量下,也逐漸落在了紙面上,很多方面,倒是能限制王氏族老會當初想出來的借貸擴張,借貸經營的規模。

這場會議一直開到了晚上,待得散會之後,錢莊會批准所有要投資做項目的人借款的消息,也開始對外傳開,頓時,長安政界的焦點,便全部都落在了這個借貸問題上面。

第211章 戰略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450章 效果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246章 治國難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714章 航海人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115章 下揚州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176章 風雪路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125章 審訊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469章 自救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282章 談心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165章 忽悠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277章 玩脫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127章 海戰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182章 見李績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十一章 買船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273章 酒宴第760章 治理難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305章 對策第238章 都來了第666章 書畫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770章 大結局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六章 小河集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
第211章 戰略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731章 新學改革推進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450章 效果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246章 治國難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714章 航海人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115章 下揚州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176章 風雪路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125章 審訊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469章 自救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282章 談心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165章 忽悠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199章 幸福村的一天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277章 玩脫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127章 海戰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333章 科學種植逐漸出世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182章 見李績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309章 核心政治第294章 給虞家開闢的產業第551章 孫享福的腦回路第十一章 買船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一百零六章 如何盈利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273章 酒宴第760章 治理難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305章 對策第238章 都來了第666章 書畫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770章 大結局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六章 小河集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