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

張誠的猜想很快就得到了證實,長安這種百萬人居住的城池,居然也取消了宵禁,那麼,他就不用那麼着急趕路了,而且,就算他想走的快一些,也是不行了,因爲,街道上,很多百姓開始出來逛街散步了,馬隊根本走不快。

“原來,關中的人這麼多,光是這一座城的人,就比我們白子國所有的人加起來都多了吧!”

張樂求進現在也才二十出頭的年紀,算不得有多沉穩,他是白子國的第二十三代國王,此前他上表向李世民稱臣,可並不是因爲他對李世民有多忠心,那是因爲這是白子國自蜀漢時期流傳下來的傳統。

諸葛亮建興三年南征大勝之後,冊封仁果九代孫,龍,爲白子國國王,賜姓張,至此之後,張氏就對統領蜀中的漢家王朝稱臣,獲取一些支持,以此來保持對雲南諸部的優勢,四百餘年傳至唐初,都未更改過。

不過,他們雖然稱臣,但並不代表他們對中原王朝有多恭順,因爲他們稱臣只是爲了獲得利益的一種妥協,要不是他們這一族對於雲南諸部,一直缺乏有效統治,估計早就不同中原王朝使喚了。

張氏歷代國王都沒有出現什麼大才能者,文治武功,他們勉強能佔個文治,幾百年來,由於學習了一些漢文化,把白族的人口數量發展的還不錯,但武功方面,就太弱,周邊各部,在軍事上敢跟他們叫板的,不止一兩個。

歷史上,張樂求進晚年就不太安生,暗中挑動周邊諸部叛亂,後來在唐軍徵,南渡金沙江,一路殺到洱海,準備將白子國全完打崩潰,滅掉的時候,張樂求進選擇將傳承了四百餘年的白子國,禪讓給了親唐的蒙舍詔細奴邏,以保族人性命。

不過,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張樂求進都等不到細奴邏長大,就要把王位禪讓給細奴邏他爹舍龍了,歷史的變化,並沒有改變張樂求進此人的屬性,在性命和權利之間,他還是果斷的選擇保住自己的性命。

“長安城人口百萬,自然不是小小的白子國可以比的,舍龍族長,現在,你明白我家公子的意思了吧!”

身材高壯的舍龍聞言,點了點頭,來時,王浩曾經對他說,張樂求進之所以能在雲南立足,是因爲他有向李唐稱臣的名義在,諸部軍事實力強過他,也不敢對他發難,因爲這可能引來唐軍,自己只要先獲得了李唐皇帝的承認,背靠強大的李唐,把這個優勢,轉落到自己頭上,纔能有下一步動作。

目前看來,李唐還真是強大,即便蒙舍詔所屬的白族,在雲南有人口的優勢,但跟李唐比起來,也完全不值一提,有了這樣的大樹作爲依靠,他只要勤練軍士,收拾其餘各部,一統滇西之地,簡直是輕易而舉。

而他們之所以先拜會蕭,取得他的手書,也是因爲王浩有深層次考量,當然,這是後話,以舍龍的智慧,也猜不透王浩的心思。

橫穿長安城的距離不短,等到他們走到青龍坊,曲池坊附近的時候,這裡的夜市小攤已經全部都擺好,未來,這裡將會是秀麗廣場的所在,主打美食,遊船,街景,現在,各種攤位已經有在這裡聚集的趨勢,四處飄散的酒香肉香,把南來的這些蠻勾引的有些走不動道了,於是,張誠只好尋了一處寬敞的地方,讓馬隊停了下來,先讓他們在街邊吃些東西。

可別看這些小攤上的規模不大,販賣的食物種類對於這個時期的人來說,卻是十分豐富,而且,價格比張誠心理價位便宜了許多,他兩年前在長安要是吃幾塊烤羊肉,沒個幾十文錢是不行的,但是現在,一支竹籤串的烤羊肉串,才三文錢,幾十文可以買十幾串,絕對超過一斤羊肉,最關鍵的是,這烤羊肉串上,居然還有少許孜然粉,這玩意,兩年前他們王家種出來的時候,賣的可貴了,現在,居然連個路邊小攤,也能擺一大罐子孜然粉在旁邊用來烤肉。

打聽了一下,原來,現在菜市場,二十文就可以買到一斤羊肉,比兩年多以前便宜了快一半,孜然粉香料,則是十文錢一斤,比以往便宜了十倍不止。

這豈不是說,王家的百萬畝香料田,賺不上什麼錢了?

其實,相比較來說,種植香料,還是比種植糧食賺錢,因爲,一畝香料田畝產有一石多,一石多,在市面上可以賣到一貫多,而種植糧食,就算畝產四石,也不過是能賣出五六百錢而已,比種植香料的收益,少了一半。

所以,現在北地那些世家子的田地裡,仍然種植了大量的香料,可以預見,今年香料的價格,會再度下跌,到時候,所有需要香料作爲配料的商品,都會跌價,比如,今年豆醬作坊的香料豆醬,價格就跌到了二十文一罈,因爲香料和大豆的價格,都跌了。

最讓張誠感覺到厲害的,還不是這些東西的價格跌了,而是,在物價整體下跌的同時,老百姓的收入高了。

以往,也就是權貴子弟有上街花錢吃肉的條件,現在,在街頭吃東西的,卻許多數都是平民裝扮,張誠坐下之後,就聽到了旁邊桌的人在講,去渭南某某工廠,月薪可以拿到一貫三,一貫五之類的話題,月薪一貫多的話,偶爾花十幾二十文吃一頓肉,當然是承受的起。

可是,李唐是怎麼讓所有百姓都能掙到這麼多錢的呢?

“難怪浩公子說李唐大勢已成,已非昔日可比,咱們應該調整策略,推動其”

即便是私下裡犯嘀咕,說到了這樣的話題的時候,他也很謹慎的閉了嘴。目光警惕的看了看街頭四周,發現沒有人注意自己,他放下心來,向自己面前的一大盤食物發起攻擊,三文錢一大盤的涼麪,居然讓他有比吃肉還爽的感覺,真是奇了。

“頭,那傢伙說到關鍵位置卡斷了。”

“沒關係,他已經說出了很有用的消息了,你們繼續監視,我這就回去向都督稟報。”

情報組一直就沒有閒着,舍龍他們這麼龐大的隊伍進入長安,又是一副外族打扮,他們怎麼可能不關注呢!

數十米外一處高樓的暗處,無影兒收了自己的望遠鏡,快步的向芙蓉園方向走去,‘浩公子’很有可能代表的是王浩,而這個人的情報,對於孫享福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不多時,孫享福在書房裡接見了無影兒,在得知了他彙報過來的消息之後,孫享福猜測,這王浩,可能是跑到雲南發展起了一股勢力,現在來說,甚至已經足以影響其中一部的首領了。

“密切的關注他們,有什麼情況,第一時間向我彙報。”

“諾。”

無影兒退下之後,孫享福在書房裡皺眉凝思了好一會,王浩,是他在這個世界裡碰到的最難以琢磨的人,唯一能確定的,就是王浩想推動漢人王朝,平滅一切周邊小國,而且,不是以民族融合的方式,因爲他認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難道,下一個,他想推動大唐消滅的,是雲南諸部?

這可是與孫享福心中所想有衝突的,在他看來,雲南諸部,自漢武時期,就接受中原冊封統治,到了三國時期,又在蜀漢政權的治理下,一度歸於漢人郡治,像白族,漢化程度已經很高,比百越各族還強些。

而且,白子國王張樂求進,早已上表向大唐稱臣,接受了李世民的冊封,這樣的地方,是完全具備以經濟政治手段,融合統一的,他讓蕭去蜀中,就是想要初步打開局面。

可現在看來,事情只怕不會有想象中那麼順利,因爲,王浩就是個攪屎棍,他總是隻看自己的意願行事,像推動高句麗的戰爭,他就有些急迫了,如果再等兩年,大唐將北地,和內部整理的更加順暢了,打高句麗,幾乎就是十拿九穩的了,根本不需要向內部這些地方豪強做什麼妥協,搞什麼緩步推進。

當孫享福正在模擬王浩的心思,推測一些可能出現的情況的時候,無影兒再度來到了書房。

“都督,那些人到望江樓入住了。”

“住進了望江樓?這是故意要讓我知道啊!”孫享福愣了一下道。

然後,他的眉頭皺的更緊了,以王浩這麼聰明的人,如果故意讓你知道他使的手段,那麼,就一定是使的陽謀,一種你根本無法完美破解,或者說,怎麼破解,都對他有利的計謀。

“讓張軻先去佈置一下,我一會兒就過去見他們。”

很快,護衛隊的人就控制瞭望江樓的客房部,待得孫享福走上客房部的大廳的時候,張樂求進,舍龍,還有張誠三人,已經被張軻帶了出來,而且,那個漢人,張誠的臉上,並沒有意外,而是將早就握在手上的一封書信遞給張軻道,“我家公子說,只要到了望江樓,您就一定會找過來,讓我這個時候將這封書信交給您。”

張軻在孫享福點頭示意後,將書信打開,遞了過來,孫享福快速的瀏覽了一遍,頓時證實了他心中所想。

白子國主張樂求進闇弱無能,其國內,蒙舍詔一部,深得民心,且實力夠強,足以震懾周邊諸部,如今,王浩已經說服張樂求進禪位於蒙舍詔首領舍龍,朝廷若准許,舍龍便可以名正言順整合白子國的力量,爲大唐維持雲南方向的安穩。

這封信,表面上看上去,其實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爲,雲南之地,此前本來就不在李唐的實際控制之下,李世民如果同意,只需要一封聖旨,李唐就能繼續做白子國的宗主國,同時,也能保證雲南之地不對中原構成威脅。

然而,李世民如果不同意,那麼,變數就多了,首先,白族內部,就會有爭位之戰,而且,張樂求進幾乎是必敗,到時候,你可就別想舍龍在上表稱臣了,因爲,你已經拒絕了他上位,他很有可能與現在本就不待見李唐的諸部聯合在一起,成爲大唐南疆的一大禍患,因爲,雲南諸部如果聯合起來,青壯蠻兵,足有三四十萬,打起來,就不可能是小仗。

而且,不管李世民同不同意,其實都是王浩想要看到的,他甚至更加希望李世民不同意,所以,故意把舍龍送來了長安,就是巴不得李世民不同意,把他砍掉,這樣,王浩本人就能以扶持幼主細奴邏的名義,更加徹底的掌控白子國。

一見王浩必頭痛,這就是孫享福現在的心情,讓他們一行人安心在這裡住下,等待處置之後,孫享福就快步的起身回府了。

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549章 北上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111章 起航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621章 公告欄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317章 逛夜市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193章 殺心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463章 困惑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533章 巡視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382章 滿月酒第176章 風雪路第124章 試藥第466章 大戰起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177章 王旭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235章 胡商到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456章 戰局第182章 見李績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270章 戲劇院第133章 種稻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255章 後續安排
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473章 編組百萬工農兵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549章 北上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三十九章 勸解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617章 御駕到山南第111章 起航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507章 超級龐然大物的構架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一百零九章 心中的道義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621章 公告欄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五十九章 惡客上門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730章 人類的新時代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317章 逛夜市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193章 殺心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463章 困惑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533章 巡視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382章 滿月酒第176章 風雪路第124章 試藥第466章 大戰起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六十二章 白蛇傳開演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177章 王旭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328章 全民運動會的構想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329章 演武環節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235章 胡商到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456章 戰局第182章 見李績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270章 戲劇院第133章 種稻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255章 後續安排